【教学课件】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示范课件1_第1页
【教学课件】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示范课件1_第2页
【教学课件】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示范课件1_第3页
【教学课件】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示范课件1_第4页
【教学课件】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示范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新课导入桂花(1)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二、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思考(2)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二、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实验探究】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后整杯水都变红了。实验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二、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苯分子图像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水分子的内部结构二、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如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这都充分证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海因里希·罗雷尔海因里希·罗雷尔是瑞士物理学家,他和德国物理学家、发明家格尔德·宾宁合作在1981年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STM的发明被国际科技界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它开启了纳米科技的新纪元,催生了介观物理学。因此与格尔德·宾宁、恩斯特·鲁卡斯(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共同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雷尔博士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1997年退休后曾多次访华(包括2011年对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访问)并进行多场学术讲演和交流,为发展中瑞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推动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做出积极贡献。海因里希·罗雷尔三、分子的性质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三、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三、分子的性质【实验探究】①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三、分子的性质【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实验①中的溶液为无色。实验解释:烧杯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的酚酞分子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实验②中的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③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三、分子的性质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教学实验】浓盐酸与浓氨水生成白烟_1.mp4。三、分子的性质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三、分子的性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三、分子的性质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三、分子的性质新建马路时,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三、分子的性质【实验探究】请学生分别取100mL水与100mL酒精,把它们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mL?实验现象: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mL。实验结论:分子间有间隔。三、分子的性质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教学实验】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_1.mp4。三、分子的性质实验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实验结论:气态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三、分子的性质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新建马路时,要分成许多块,且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不一样宽,这也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体积就会发生变化。四、典型例题例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C四、典型例题例2.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微粒有大小B.微粒有质量C.微粒间有间隔D.微粒不运动D四、典型例题例3.如图所示,当抽去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

,最后,上下两瓶颜色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匀后,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