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名山课件_第1页
瓯越名山课件_第2页
瓯越名山课件_第3页
瓯越名山课件_第4页
瓯越名山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雁荡山

洞宫山括苍山北雁荡山

楠溪江雁荡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北雁中雁西雁南雁第1页/共43页南洞1雁湖芦荡第2页/共43页雁湖芦荡第2页/共43页2北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冈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雁荡山有着独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雁荡山得名第3页/共43页北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灵峰的奇峰异石在月光和夜色的映衬下,犹如涂上了神秘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幅线条鲜明的泼墨画,灵峰夜景更具形象美,意境美。第4页/共43页灵峰的奇峰异石在月光和夜色的映衬下,犹如涂4第5页/共43页第5页/共43页5雄鹰敛翅站在屋檐底下,抬头仰望,只见一只硕大的雄鹰,凝神伫望,象一尊保护神,守卫着灵峰这一方净土。60年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观此峰后,诗兴大发,挥笔道:“雄鹰踞奇峰,清晨化为石;待到黄昏后,雄鹰看又活。”

峰随步转,景随步移,请各位再往前行,看看“雄鹰敛翅”还有何变化?

第6页/共43页雄鹰敛翅站在屋檐底下,抬头仰望,只见一只硕6第7页/共43页第7页/共43页7第8页/共43页第8页/共43页8

相思女山峰的左侧,一少女背倚灵峰,脸朝东北方,流海高卷,身着旗袍,体态匀称,温文尔雅。向人们显示着东方少女的腼典和婀娜,真不失为一位大家闺秀。如果你用心去感悟,会发现,她朝者远方,面带愁容,眼露悲意,望眼欲穿,似乎正在思恋着未归的情郎。可谓“自古多情伤别离”第9页/共43页相思女第9页/共43页9合掌峰一线天第10页/共43页合掌峰一线天第10页/共43页10合掌峰,左边的少女留着波浪式的发型,一身得体大方的服装。此时她踮起了脚尖,扬起了脸,双手楼着右边小伙子的脖子。小伙子天庭饱满,眉清目秀,刚从远方回来,来不及卸下身上的包袱,双手楼住了恋人的纤腰。这就是雁荡山驰名中外的“情侣峰”。第11页/共43页合掌峰,左边的少女留着波浪式的发型,一身得体11观音洞北斗洞情侣峰第12页/共43页观音洞北斗洞情侣峰第12页/共43页12当夜幕降临时,灵峰变得静悄悄了,只有一对夫妻(情侣)在朗月下亲热相恋;一个调皮的小牧童却在偷偷看这对恋人的谈情说爱。这时在寻找孙子的老婆婆忽然撞见他们,不好意思地把头转了过去。第13页/共43页当夜幕降临时,灵峰变得静悄悄了,只有一13第14页/共43页第14页/共43页14

双乳峰仅孕育了如诗如画的雁荡山水,也孕育了勤劳智慧的雁荡人民。因此雁荡人民赠她一个雅称:‘东方维纳斯’。那神奇的合掌峰又摇身一变,成了双乳峰!灵峰和依天峰的峰顶微微凸起,浑圆而高耸,我们把成一体看,就是神圣、最伟大的双乳峰。第15页/共43页双乳峰仅孕育了如诗如画的雁荡山水,也孕育了15雁荡山的民谣:“牛眠灵峰静,情侣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靠路边的大岩石,酷似一老婆婆。后脑勺一个发髻,稀疏的头发,宽额头,高罐骨,瘪嘴巴,构成了一个生动逼真的老婆婆形象。公公与婆婆是同一块山峰的不同角度观看的形象:婆婆的发髻不见了,脸型拉长了,深陷的双眼,弯曲的卷发,高凸的罐骨。有点象洋公公。

婆婆峰第16页/共43页雁荡山的民谣:“牛眠灵峰静,情侣月下恋,牧16犀牛望月第17页/共43页犀牛望月第17页/共43页17犀牛望月相传在很久以前,雁荡山脚下住着一位非常富有的财主。财主家有一位没有父母的六岁小姑娘,名字叫玉贞。小玉贞白天给财主放牛,晚上跟老牛睡在一起,老牛与玉贞相依为命。冬天老牛用身子给她御寒,夏天老牛用尾巴替她赶蚊子。就这样小玉贞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情感。

转眼间“十八的姑娘一朵花”。人说漂亮是件好事,可坏就坏在财主心怀歹意。一天晚上,财主带了很多家丁,到牛棚里想把玉贞姑娘抢来做小妾。第18页/共43页犀牛望月相传在很久以前,雁荡山脚下住着一位18此事被通人性的老牛知道了,趁着夜深人静,老牛驮着姑娘便跑,可到前面的山颠上,无路可逃,怎么办呢?这时老牛显灵了,对玉贞说:“姑娘,你站在我的角上,我用角送你到月宫去。”没等姑娘答应,老牛便忍痛把角往前面岩石上一扣。只听“轰”地一声,老牛一只角断了下来,变成了弯弯的小船,把玉贞送到月宫,而老牛只剩下一只角,天天都在这里仰首遥望着月亮,思念着玉贞姑娘。

每当皓月当空的晚上,称为“犀牛望月”;月有阴晴圆缺,假如没有了月亮,则称为“犀牛盼月”。观赏此景最佳时间应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因为那时,月最圆,情最真,人团圆。第19页/共43页此事被通人性的老牛知道了,趁着夜深人静,老19第20页/共43页第20页/共43页20有一峰如童,卓立山背上,而它下面的山背,恰似一条巨大的鲸鱼,合在一起,就是“牧童骑鲸鱼”。

第21页/共43页有一峰如童,卓立山背上,而它下面的山背,恰似一条巨大的鲸鱼,21灵岩在雁荡山诸景中以岩石峥峰、环境清幽而著称。雄伟,幽深,奇特而秀丽。第22页/共43页灵岩在雁荡山诸景中以岩石峥峰、环境清幽而著称。雄伟,幽深,奇22钟鼓齐鸣天然的石钟与石鼓屹立在灵岩入口处的两侧。仿佛给了我们暗示,古刹己不远了。清代朱嵩龄有诗云:

雾阁云楼法象雄,天然钟鼓在西东。古时祥诵今消歇,犹剩双岩夹梵宫。屏霞峰(灵岩)第23页/共43页钟鼓齐鸣屏23明代的大旅行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雁荡之游,对雁荡山峰、嶂、洞、瀑进行了考察,并写下了共7000字的《游雁宕山日记》他的日记,给我们今天的考察研究雁荡山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的《徐霞客游记》也被世人称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第24页/共43页明代的大旅行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雁24通往灵岩的林荫小道上,右侧一高一低的两块岩石,右边形似老僧,向东南方做合掌礼拜状,所以称老僧拜塔。古代又称拜石、僧抱石。第25页/共43页通往灵岩的林荫小道上,右侧一高一低的两块岩石,右边形似老僧,25两只翅膀欲飞,作万里征程状。据说是1964年郭沫若发现的,曾赋诗:

灵岩有奇峰,

入夜化为鹰。势欲凌空去,苍茫万里征。雄鹰展翅第26页/共43页两只翅膀欲飞,作万里征程状。据说是1964年郭沫若发现的,曾26“天然雕饰”的宝塔峰与雄鹰相对第27页/共43页“天然雕饰”的宝塔峰与雄鹰相对第27页/共43页27独秀峰第28页/共43页独秀峰第28页/共43页28灵岩飞渡第29页/共43页灵岩飞渡第29页/共43页29飞渡表演就在南天门进行,天柱峰高270米,展旗峰高260米,两峰相隔约250米,因此一名外国游客欣赏飞渡过后。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空中舞台”!说起飞渡表演,还有一段渊源。它最早脱胎于当地“采草药”这种谋生手段。因为多最的名贵草药生长在北阴处的悬崖峭壁上,当地农民为了生存,身系绳索攀援峭壁,采集药材,这样就自然而熟练就了一身飞崖走壁的绝技。第30页/共43页飞渡表演就在南天门进行,天柱峰高270米,展旗峰高260米,30三折瀑第31页/共43页三折瀑第31页/共43页31第32页/共43页第32页/共43页32剪刀峰第33页/共43页剪刀峰第33页/共43页33第34页/共43页第34页/共43页34第35页/共43页第35页/共43页35大龙湫记〔元〕李孝光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口张,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

第36页/共43页

36山鼠第37页/共43页山鼠第37页/共43页37啄木鸟?企鹅?第38页/共43页啄木鸟?企鹅?第38页/共43页38燕尾瀑第39页/共43页燕第39页/共43页39雁湖日出第40页/共43页雁湖日出第40页/共43页40雁湖云海第41页/共43页雁湖云海第41页/共43页41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300公里,距温州70公里。地质公园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建有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地质地貌科普展馆,展馆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园区分为三个,主园区包括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西石梁洞、显胜门、仙桥-龙湖、羊角洞等景区,东园区包括方山、长屿硐天,西园区为楠溪江。雁荡山属大型滨海山岳风景名胜区,最高海拔1056.6米。第42页/共43页雁荡山第42页/共43页42感谢观看!第43页/共43页感谢观看!第43页/共43页43南雁荡山

洞宫山括苍山北雁荡山

楠溪江雁荡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北雁中雁西雁南雁第1页/共43页南洞44雁湖芦荡第2页/共43页雁湖芦荡第2页/共43页45北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冈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雁荡山有着独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雁荡山得名第3页/共43页北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6灵峰的奇峰异石在月光和夜色的映衬下,犹如涂上了神秘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幅线条鲜明的泼墨画,灵峰夜景更具形象美,意境美。第4页/共43页灵峰的奇峰异石在月光和夜色的映衬下,犹如涂47第5页/共43页第5页/共43页48雄鹰敛翅站在屋檐底下,抬头仰望,只见一只硕大的雄鹰,凝神伫望,象一尊保护神,守卫着灵峰这一方净土。60年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观此峰后,诗兴大发,挥笔道:“雄鹰踞奇峰,清晨化为石;待到黄昏后,雄鹰看又活。”

峰随步转,景随步移,请各位再往前行,看看“雄鹰敛翅”还有何变化?

第6页/共43页雄鹰敛翅站在屋檐底下,抬头仰望,只见一只硕49第7页/共43页第7页/共43页50第8页/共43页第8页/共43页51

相思女山峰的左侧,一少女背倚灵峰,脸朝东北方,流海高卷,身着旗袍,体态匀称,温文尔雅。向人们显示着东方少女的腼典和婀娜,真不失为一位大家闺秀。如果你用心去感悟,会发现,她朝者远方,面带愁容,眼露悲意,望眼欲穿,似乎正在思恋着未归的情郎。可谓“自古多情伤别离”第9页/共43页相思女第9页/共43页52合掌峰一线天第10页/共43页合掌峰一线天第10页/共43页53合掌峰,左边的少女留着波浪式的发型,一身得体大方的服装。此时她踮起了脚尖,扬起了脸,双手楼着右边小伙子的脖子。小伙子天庭饱满,眉清目秀,刚从远方回来,来不及卸下身上的包袱,双手楼住了恋人的纤腰。这就是雁荡山驰名中外的“情侣峰”。第11页/共43页合掌峰,左边的少女留着波浪式的发型,一身得体54观音洞北斗洞情侣峰第12页/共43页观音洞北斗洞情侣峰第12页/共43页55当夜幕降临时,灵峰变得静悄悄了,只有一对夫妻(情侣)在朗月下亲热相恋;一个调皮的小牧童却在偷偷看这对恋人的谈情说爱。这时在寻找孙子的老婆婆忽然撞见他们,不好意思地把头转了过去。第13页/共43页当夜幕降临时,灵峰变得静悄悄了,只有一56第14页/共43页第14页/共43页57

双乳峰仅孕育了如诗如画的雁荡山水,也孕育了勤劳智慧的雁荡人民。因此雁荡人民赠她一个雅称:‘东方维纳斯’。那神奇的合掌峰又摇身一变,成了双乳峰!灵峰和依天峰的峰顶微微凸起,浑圆而高耸,我们把成一体看,就是神圣、最伟大的双乳峰。第15页/共43页双乳峰仅孕育了如诗如画的雁荡山水,也孕育了58雁荡山的民谣:“牛眠灵峰静,情侣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靠路边的大岩石,酷似一老婆婆。后脑勺一个发髻,稀疏的头发,宽额头,高罐骨,瘪嘴巴,构成了一个生动逼真的老婆婆形象。公公与婆婆是同一块山峰的不同角度观看的形象:婆婆的发髻不见了,脸型拉长了,深陷的双眼,弯曲的卷发,高凸的罐骨。有点象洋公公。

婆婆峰第16页/共43页雁荡山的民谣:“牛眠灵峰静,情侣月下恋,牧59犀牛望月第17页/共43页犀牛望月第17页/共43页60犀牛望月相传在很久以前,雁荡山脚下住着一位非常富有的财主。财主家有一位没有父母的六岁小姑娘,名字叫玉贞。小玉贞白天给财主放牛,晚上跟老牛睡在一起,老牛与玉贞相依为命。冬天老牛用身子给她御寒,夏天老牛用尾巴替她赶蚊子。就这样小玉贞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情感。

转眼间“十八的姑娘一朵花”。人说漂亮是件好事,可坏就坏在财主心怀歹意。一天晚上,财主带了很多家丁,到牛棚里想把玉贞姑娘抢来做小妾。第18页/共43页犀牛望月相传在很久以前,雁荡山脚下住着一位61此事被通人性的老牛知道了,趁着夜深人静,老牛驮着姑娘便跑,可到前面的山颠上,无路可逃,怎么办呢?这时老牛显灵了,对玉贞说:“姑娘,你站在我的角上,我用角送你到月宫去。”没等姑娘答应,老牛便忍痛把角往前面岩石上一扣。只听“轰”地一声,老牛一只角断了下来,变成了弯弯的小船,把玉贞送到月宫,而老牛只剩下一只角,天天都在这里仰首遥望着月亮,思念着玉贞姑娘。

每当皓月当空的晚上,称为“犀牛望月”;月有阴晴圆缺,假如没有了月亮,则称为“犀牛盼月”。观赏此景最佳时间应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因为那时,月最圆,情最真,人团圆。第19页/共43页此事被通人性的老牛知道了,趁着夜深人静,老62第20页/共43页第20页/共43页63有一峰如童,卓立山背上,而它下面的山背,恰似一条巨大的鲸鱼,合在一起,就是“牧童骑鲸鱼”。

第21页/共43页有一峰如童,卓立山背上,而它下面的山背,恰似一条巨大的鲸鱼,64灵岩在雁荡山诸景中以岩石峥峰、环境清幽而著称。雄伟,幽深,奇特而秀丽。第22页/共43页灵岩在雁荡山诸景中以岩石峥峰、环境清幽而著称。雄伟,幽深,奇65钟鼓齐鸣天然的石钟与石鼓屹立在灵岩入口处的两侧。仿佛给了我们暗示,古刹己不远了。清代朱嵩龄有诗云:

雾阁云楼法象雄,天然钟鼓在西东。古时祥诵今消歇,犹剩双岩夹梵宫。屏霞峰(灵岩)第23页/共43页钟鼓齐鸣屏66明代的大旅行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雁荡之游,对雁荡山峰、嶂、洞、瀑进行了考察,并写下了共7000字的《游雁宕山日记》他的日记,给我们今天的考察研究雁荡山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的《徐霞客游记》也被世人称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第24页/共43页明代的大旅行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雁67通往灵岩的林荫小道上,右侧一高一低的两块岩石,右边形似老僧,向东南方做合掌礼拜状,所以称老僧拜塔。古代又称拜石、僧抱石。第25页/共43页通往灵岩的林荫小道上,右侧一高一低的两块岩石,右边形似老僧,68两只翅膀欲飞,作万里征程状。据说是1964年郭沫若发现的,曾赋诗:

灵岩有奇峰,

入夜化为鹰。势欲凌空去,苍茫万里征。雄鹰展翅第26页/共43页两只翅膀欲飞,作万里征程状。据说是1964年郭沫若发现的,曾69“天然雕饰”的宝塔峰与雄鹰相对第27页/共43页“天然雕饰”的宝塔峰与雄鹰相对第27页/共43页70独秀峰第28页/共43页独秀峰第28页/共43页71灵岩飞渡第29页/共43页灵岩飞渡第29页/共43页72飞渡表演就在南天门进行,天柱峰高270米,展旗峰高260米,两峰相隔约250米,因此一名外国游客欣赏飞渡过后。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空中舞台”!说起飞渡表演,还有一段渊源。它最早脱胎于当地“采草药”这种谋生手段。因为多最的名贵草药生长在北阴处的悬崖峭壁上,当地农民为了生存,身系绳索攀援峭壁,采集药材,这样就自然而熟练就了一身飞崖走壁的绝技。第30页/共43页飞渡表演就在南天门进行,天柱峰高270米,展旗峰高260米,73三折瀑第31页/共43页三折瀑第31页/共43页74第32页/共43页第32页/共43页75剪刀峰第33页/共43页剪刀峰第33页/共43页76第34页/共43页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