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冬季养猪常见病的防制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冬季养猪常见病的防制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冬季养猪常见病的防制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冬季养猪常见病的防制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冬季养猪常见病的防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季(dōngjì)养猪多发病的防制

北京三元禾丰牧业有限公司(yǒuxiànɡōnɡsī)技术部高级畜牧师张创贵第一页,共四十五页。冬季(dōngjì)多发病种类传染性胃肠炎猪附红细胞体病口蹄疫仔猪瘦弱(shòuruò)综合症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其他第二页,共四十五页。传染性胃肠炎(TGE)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引起两周龄以下的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为100%)为特征。虽然不同年龄段的猪对这种病毒(bìngdú)均敏感,但五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很低。育成猪、育肥猪临床征状轻微,只表现数天厌食,或腹泻。一般情况下,7天即可耐过。后备母猪、基础母猪及公猪表现腹泻或厌食,很快耐过。第三页,共四十五页。传染性胃肠炎之特点(tèdiǎn):新生仔猪死亡率高;没有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冬天、初春,尤其秋冬、冬春换季(huànjì),天气骤变时易发。此疫苗效率不高第四页,共四十五页。传染性胃肠炎之临床(línchuánɡ)征状仔猪:典型征状为短暂呕吐,水样黄色腹泻,脱水快,腹泻中常含有凝乳块,有恶臭味,两周龄以下的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生长(shēngzhǎng)猪:表现为厌食,腹泻数天,伴有呕吐。不用药而耐过。母猪:少量母猪体温升高,无乳,呕吐,厌食,腹泻。大部分母猪症状轻微,无腹泻表现。第五页,共四十五页。传染性胃肠炎第六页,共四十五页。传染性胃肠炎之临床(línchuánɡ)征状后备公母猪与生长猪症状表现类似。本病潜伏期短,18—72小时大部分猪感染发病根据此特点(tèdiǎn)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第七页,共四十五页。传染性胃肠炎之预防(yùfáng)不引进带病种猪做好消毒工作冬季做好保暖,气候突变时要特别注意务必按照说明做好疫苗注射工作不对仔猪(zǎizhū)进行该病疫苗的免疫注射执行全进全出生产工艺第八页,共四十五页。传染性胃肠炎之控制(kòngzhì)如果发生了传染性胃肠炎,首先要确认发病群。如果是生长猪群,要严格进行隔离管理,做好其他猪舍的消毒和保温措施,尤其是产仔舍和母猪舍的管理一定要加强。如果是空怀和妊娠母猪群,采用投喂病料办法,使母猪尽快感染(gǎnrǎn),并康复。控制本病进入产房。第九页,共四十五页。传染性胃肠炎之控制(kòngzhì)如果在产房发生,仔猪和母猪均有发生,此为最严重(yánzhòng)疫情。采取措施为:2周后产仔母猪接触病料(已感染猪的肠组织),以便于产生自然免疫;2周以内产仔母猪,要提供好的环境条件和设施,加强管理,做好保温,提供无贼风、干燥环境,提供充足饮水和营养液。第十页,共四十五页。传染性胃肠炎之治疗(zhìliáo)生长猪、后备公母猪、种公母猪均无需治疗。对仔猪管理和治疗措施:提供32℃的温暖环境,无贼风,干燥提供干净饮水,提供电解质,如糖盐水等,防止脱水(tuōshuǐ)。减少饥饿,预防酸中毒。仔猪腹腔补液,链霉素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第十一页,共四十五页。附红细胞体病(红皮(hónɡpí)病)

一种有立克次氏体所引起的热性(rèxìnɡ)溶血性疾病,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主要特征是贫血。可能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表现不同交叉症状。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附红细胞体病之临床(línchuánɡ)征状

病初体温升高(40—40.7℃),精神沉郁,食欲(shíyù)消失,贫血和呼吸困难。后期乏力,严重黄疸。可能出现末端发绀,如耳朵发紫等。剖见变化:黄疸、贫血,肝黄红色,脾显著肿大,肺和肾有小出血点。有时有腹水、心包积水。第十三页,共四十五页。附红细胞体病之临床(línchuánɡ)征状

繁殖母猪:流产(liúchǎn)、发情失败、复配、分娩延迟。母猪产后发烧、乳房炎和缺乳症。仔猪贫血,无活动能力。生长猪:拉稀,生长缓慢,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并发引起死亡。第十四页,共四十五页。附红细胞体病之现场(xiànchǎng)诊断

根据临床征状显微镜血液推片检查,可见红细胞周围被明亮的虫体附着使用治疗方法进行(jìnxíng)诊断第十五页,共四十五页。附红细胞体病之预防(yùfáng)治疗

空怀和妊娠前中期母猪在饲料中阿散酸90—100ppm(90—100克/吨)。怀孕后期母猪添加50ppm(50克/吨)。发病母猪和仔猪颈部肌肉注射得米先(即长效土霉素)11毫克/千克体重,连续2—3天。生长猪饲料添加阿散酸100ppm。可使用血虫净(兰州产)或市面(shìmiàn)销售的其他产品等。饲料种可添加尼可苏等商业产品。第十六页,共四十五页。口蹄疫一种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急性、发热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传染病。传染速度极快,发病率很高。临床诊断以猪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kuìlàn)为特征。第十七页,共四十五页。口蹄疫之流行(liúxíng)特点多发于冬、春季节(11月至来年5月)但规模化猪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跳跃式流行口蹄疫病毒可通过空气悬浮微粒(气囊胶)传播相当远的距离。接触(jiēchù)过口蹄疫病毒的人24—48小时后均可检测到此病毒。第十八页,共四十五页。口蹄疫病毒(FMDV)

在不同(bùtónɡ)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环境存活时间土壤中21粪肥中上24砖头或木头中11干草堆中29水中14家蝇体内10衣物或鞋袜14第十九页,共四十五页。口蹄疫之临床(línchuánɡ)征状哺乳仔猪: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60—80%。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升高至40—41℃,相继在唇、口、舌面、齿龈、乳头等部位出现更多水泡。当水泡融合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烂斑,约一周左右可结痂痊愈;但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发生化脓性和腐烂(fǔlàn)性炎症,呈现跛行;严重时蹄壳脱落,卧地不起。第二十页,共四十五页。口蹄疫之防制(fánɡzhì)预防:及时接种猪O型口蹄疫高效浓缩灭活苗(中牧兰州),剂量按疫苗说明10月底至于11月初注苗一次3个月后再注苗一次再3个月后注苗一次注苗后半月内最好执行(zhíxíng)反封锁计划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五页。口蹄疫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五页。口蹄疫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五页。口蹄疫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五页。口蹄疫之防制(fánɡzhì)发现可疑病例,立即报告,执行《动物防疫法》对发病现场要进行严格的封锁措施对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进行冲洗、消毒,并实施熏蒸消毒。对发病猪原则上必须予以扑杀,深埋或焚烧紧急(jǐnjí)疫苗免疫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五页。口蹄疫之防制(fánɡzhì)管理上,冬季要坚持观察猪群,发现可疑病例,立即处理。尽快确诊,一旦确诊,应尽快处理病圈猪和相临圈猪群,并高浓度带猪消毒(可用百菌消30,消毒威等),一周内每日两次,以后每日一次,直到(zhídào)疫情得到控制。发病群要进行极为严格的隔离措施。治疗:原则上不允许。紫药水患部消毒。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五页。猪断奶(duànnǎi)后多系统衰弱综合症(PMWS)

又称猪断奶后全身消耗性消瘦综合症由猪圆环病毒(PCV)2型引起的症状为渐进性体重减轻和被毛粗乱,常伴有呼吸道症状、皮肤苍白或黄疸,还见到腹泻、皮炎、淋巴结肿胀、肾衰竭和胃溃疡。一般有4—12%的猪发病,散发(sànfā)于正常的健康猪中,疾病发展缓慢,一次发病可持续12—18个月。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控制PMWS本病的管理(guǎnlǐ)措施

降低饲养密度。减少环境应激因素根号温度变化、有害气体、贼风等。建立全进全出制度。不将来源不同、周龄不同的猪混群。加强营养和免疫,防止其它(qítā)消化道、呼吸道病的发生,提高抵抗力。药物早期隔离断奶、脉冲式给药和加强管理来控制继发感染或并发感染。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猪传染性胸膜(xiōngmó)肺炎(APP)由胸膜肺炎(fèiyán)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临床上以胸膜肺炎为特征。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五页。猪传染性胸膜肺炎(fèiyán)之流行多在冬季规模化猪场发生以6周——3月龄仔猪最易感饲养环境(huánjìng)的突然改变,密集饲养,通风不良,气候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因素可明显地影响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高低随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条件的改善而不同程度地降低。第三十页,共四十五页。猪传染性胸膜(xiōngmó)肺炎之临床征状猪群中突然几个猪发病体温升高至41.5℃以上不吃食,沉郁(chényù),有时轻度腹泻后期呼吸困难,呈现张口伸舌犬坐姿势从口鼻流出泡沫样淡血色的分泌物心跳加快口、鼻、耳、四肢皮肤呈暗紫色往往于2天内死亡,个别猪未显症状即死亡。有些猪可能转为亚急性和慢性。最急性(jíxìng)与急性(jíxìng)型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猪传染性胸膜肺炎(fèiyán)之流行病猪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39—40℃间歇性咳嗽病状逐步缓和有些慢性型或治愈的或是隐性感染的猪,在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是运输等环境改变时,都可能(kěnéng)使症状加重或转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mànxìng)型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猪传染性胸膜(xiōngmó)肺炎之剖检病变最急性型: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血色粘液性分泌物;肺充血、出血,肺泡间质水肿,靠近肺门的肺部常见出血性或坏死性肺病炎。急性型多为两侧性肺炎,纤维素性胸膜炎明显。亚急性型由于继发细菌感染,致使肺炎病灶转变为脓肿(nóngzhǒng),常与肋胸膜形成纤维性粘连。慢性型则在肺膈叶见到大小不等的结缔组织环境的结节,肺胸膜粘连,严重的与心包粘连。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五页。猪传染性胸膜肺炎(fèiyán)之防制防止由外引入慢性、隐性猪和带菌猪,一旦(yīdàn)传入健康猪,难以清除。如必须引种,应隔离并进行血清学检查,确为阴性猪方可引入。感染猪群,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清除隐性和带菌猪,重建健康猪群;也可用药物防治和淘汰病猪的方法,逐渐净化猪群。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五页。猪传染性胸膜肺炎(fèiyán)之防制药物防治要早期及时治疗,及时更换药物或联合治疗。一般首选药物是青霉素、氯霉素和增效联磺甲基异恶唑(新诺明),首次治疗必须选用注射方法,治疗量宜大一点,若结合在饮料和饮水中添加,效果更好。注意用氯霉素时间不要过长;内服新诺明时应配合等量的碳酸氢钠(小苏打)。还可选用长效土霉素,得米先。疫苗预防注射。应激性。此病发生时预防注射,会促使病情(bìngqíng)加重。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五页。猪气喘病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本病发病率高,遍布全球(quánqiú),造成养猪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常常只限于肺,肺的尖叶、心叶、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病(实)变。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五页。猪气喘病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本病发病率高,遍布全球,造成养猪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常常只限于(xiànyú)肺,肺的尖叶、心叶、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病(实)变。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五页。猪气喘病之防制(fánɡzhì)技术

坚持综合防制措施,采取疫苗预防(yùfáng)、生物安全、药物控制疫病防制综合防制体系。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五页。预防(针对目前尚未发现(fāxiàn)气喘病的猪场)最经济的方法是通过弱毒苗的免疫,配合严格的隔离和消毒卫生措施:种母猪、种公猪进行右侧肺内(胸腔)注射免疫,仔猪45-60日龄左侧肺内(胸腔)注射免疫。通过长期监测、免疫、隔离、消毒和及时治疗、淘汰,保持健康场的净化状态。坚决贯彻“自繁、自养、自育”的方针如必须从外地平时应加强猪的饲养管理,给予优质全价饲料,做好经常性的卫生防疫及消毒工作,保持栏舍的清洁、干燥(gānzào)、通风。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五页。控制(kòngzhì)(已经发生猪气喘病的猪场)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及时消除传染源接种疫苗,药物预防连续注射疫苗3年,可以控制猪气喘病。利用康复母猪不带菌也不排菌的原理,药物治疗培育健康猪群部分减群消毒卫生(wèishēng)科学饲养第四十页,共四十五页。气喘病的治疗(zhìliáo)

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30—40毫克,肌内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5天。病猪要加强饲养管理,促使康复。盐酸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日量30毫克计算(jìsuàn)(第一次用量加倍),用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