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_第1页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_第2页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_第3页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_第4页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近几年,在社会调研及毕业生回访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颇有微词的是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急功近利、拜金自私,希望高职院校在扎实抓好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人文素质、精神世界的重塑。用人单位这样的微词和期许不是没有根据,在招聘应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在抱怨单位条件差、工资不高、工作太辛苦,开口闭口工资多少、要不要出差、多长时间能升职,只顾自己需求,从不考虑自己能付出多少,用人单位能获取多少利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学生们这种思想和为人处事的态度的形成与社会风气有关,与家庭教育有关,与高职教育有关,与高职院校忽略国学教育也有关。一、国学和国学教育的内涵什么是国学?什么是国学教育??周礼春官宗伯乐师?有云: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周礼正义?注明: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最高级别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至唐宋,书院兴起,国学视同为藏书、讲学之所、传统学术文化;到明清,曾有人将国学与中学、国粹、国故并用,认为国学不仅仅是指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还应包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近代学者章太炎认为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并把国学之兴亡与国家的兴亡联络在一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国学是这样下的定义: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关于国学的定义,学术界至今都没有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学概念的时代语境也在继续发生变化。现代学者宋定国在其?国学三部曲?中就指出:国学是中国学术或中华学术的国内简称,是研究中国即中华民族之传统学术文化之源流及其开展的根本规律,以推动我国和世界学术文化的进步和开展为目的的科学。基于学术界关于国学定义的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国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指固有的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包括所有关于中国传统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如中国传统的百家哲学、语言学、文学、算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水利学、军事学、星象学等;狭义的国学主要是指传统的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学术文化,它是中国国学的核心与精华。其主要载体是有着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的国学经典。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浪淘不尽的经典莫过于经、史、子、集。国学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教育指各类别各层次的国学教育;狭义的国学教育是指在正规学校中进展的国学教育,它是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培养传统文化素养、人文精神、民族意识以及健全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在这里我们的关注点是高职院校的国学教育。二、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真正将国学教育纳入课表进展教学的少之又少,现实情况有如下几种。〔一〕对于国学教育缺少统一认识从20世纪20~30年代第一次国学研究热潮,到21世纪初国学热的一次又一次兴起,标志着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学习国学的重要性。各地区孔子学堂随处可见,中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各层级的经典诵读比赛声势夺人;知名高等学府也渐次成立国学院,开设国学班,培养国学人才;而作为以培养消费、效劳和管理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却只是冷眼旁观,没有追上这股国学热的浪潮。尽管教育管理层已经有人建议高职院校也要引入国学教育,但也有专家学者认为:高职院校本质上是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徒制人才培养形式才是正道,其他旁门左道,不必在意,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只举职业技能这一面大旗,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对几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学院指导、老师、辅导员、学生都觉得高职院有必要开设国学教育课程、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训操作、技能抽考、技能竞赛等各种任务压头,无论是开课时间,还是课时量,人文素质课程都不得不给它们让道,更不用说国学教育了。〔二〕很少有真正关于国学教育的课程据笔者调查,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除了在公共根底课中开设大学语文、思想政治外,很少有真正关于国学教育的课程,有的甚至连大学语文课程都没开设;极少数高职院校开设了国学教育课程,但采用的是讲座形式,不仅课时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在偌大一间教室,几百人同时听一个老师在上面讲课,有的叽叽喳喳,有的昏昏欲睡,可想而知质量何在?〔三〕国学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学传统经典开展国学教育,讲究的是提炼文化精华、挖掘思想,帮助学生建立完美的人格魅力。而现行的国学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其教学理念和方式仍处于迷雾之中。目前,国家没有统一大纲,缺乏通盘设计与细密施行的开展战略。一说到国学教育,人们只想到开几次讲座、背几篇古文、来几回经典朗读比赛、行几次跪拜礼、穿几次租来的汉服、在考试中加点传统经典的内容,这种流于形式、没有围绕人的根本信念仁爱之心来展开的国学教育,即使行礼时跪拜如仪,但站起身来仍然故我。本文由论文联盟搜集整理〔四〕优质国学师资队伍匮乏调查说明,目前高职院校根本没有专职专任的国学老师,现有的国学老师队伍均以兼任为主。这些兼任的老师,都是在文史哲分科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其国学修养、文化底蕴、为人师表等各方面良莠不齐,且没有充裕的时间进展国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的研讨。教学过程中,根本上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实行,强调经典诵读,注重朗朗上口、倒背如流、听写默写,自觉自愿切合生活经历、追求情感教学的老师非常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学教育的授课质量。三、高职院校国学教育问题分析高职院校引入国学教育,是合适现实需要的文化传承,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国学教育并没有引起多少高职院校的重视,即使少数高职院开展了国学教育,也大都形式大于内容,口号多于行动。问题何在?〔一〕在理解高职院校的培养目的上存在偏向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国学经典的魅力以及传承国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注重的应该是学生的动手才能和实操才能,国学这种充满人文情怀的课程与之完全不沾边。这种理解的偏向表如今高职教育中就是,一切为塑造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驾护航,与专业技术技能无关的文化课可以压缩。〔二〕在价值取向上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多年来,谈起职业教育,人们习惯于一技在手,什么都有学得一技之长,自有人生辉煌的思维形式和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学校特别重视职业技能培养,学生也普遍认为学专业技能才有用,学国学无用;加上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特点的影响,高职学生出现了轻人文重技能的倾向。据笔者调查,有超过40%的学生利用文化课的时间学习专业课程;在技能证书考试期间,有越过50%的学生会为考取各种证件放弃文化课的学习。在他们看来,技能证书是可见的硬指标,是就业的资本,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国学这种需要长期浸透的素质教育与就业无关,因此并无迫切的学习需求。〔三〕在老师队伍建立上忽略了国学老师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是有梯度的。首先,是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老师队伍。这里的双师素质是指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专业技术理论才能,有些高职院校明确指出双师素质只适用于专业课老师。于是,相对而言,在外出学习培训、进修等方面,专业课老师比文化课老师时机大得多。据笔者调查,专业课老师每两年可以轮换培训、进修一次,而文化课老师可能要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新开的国学教育课程一般由大学语文、思想政治课老师临时兼任,国学方面的专业才能、学术研究等自然难以舍力深探。〔四〕在理解高职院课程设置的政策根据上存在误区21世纪以来,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主要政策根据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文件〕。文件指出,根底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但事实上,一些高职院校理解的根底理论课就是文化根底课,在必需、够用为度的指导性原那么下,为了保证专业课和实训课时就采取了大量削减文化根底课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