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总复习题一、判断题1.如果各种经济资源都很充裕即不存在稀缺问题,那么就不需要经济学。2.社会生产位于生产可能线之内是正常的,而位于生产可能线之上是不正常的。3.有选择就有成本,这种成本就是会计成本。4.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和劳务。5.实证经济学主要强调“应该怎么样”。6.如果苹果的价格上升,消费者会用梨.橘子等相关商品来替代苹果。7.市场中的过度供给将导致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8.由于吉芬商品和炫耀性商品的存在,因而需求定理是错误的。9.药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一般要大于小轿车。10.某种商品越容易被替代,它的需求也就越有弹性。11.垂直的需求曲线是具有完全弹性的。12.消费者均衡就是指实现了效用最大化的条件。13.价格消费曲线是当收入变化.价格不变情况下,消赞者均衡点的轨迹。14.具有不同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15.任意一条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处处相等。16.有了资本,土地就可生产出产品。17.如果边际产量递减,那么平均产量一定也是遵减的。18.生产者在利润最大化情况下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19.机会成本就是隐性成本。20.由于固定成本在所有产量上都是不变的,平均固定成本在所有产量上也都是不变的。21.当企业在每一投入上花费的资金数量相同时,就可达到生产均衡点。22.企业产量最大也就是利润最大化。23.分配理论实际上是均衡价格理论在分配问属上的应用。24.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和联合的需求。25.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26.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其供给与需求决定的。2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的。28.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29.劳动的供给价格越离,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30.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是迂回生产的过程加长,从而生产效率提高。31.利息率与储蓄成同方向变动,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32.土地的供给量随地租的增加而增加,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方倾斜的曲线。33.正常利润是对承担风险的报酬。34.超额利润是对企业家才能这种特殊生产要素的报酬。35.企业家的创新是超额利润的源泉之一。36.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意味着正常利润为零。37.超额利润无沦如何获得.都是一种不合理的剥削收入。38.两家企业生产同种产品.其中一家企业把产品打人了新的国外市场,这就是创新。39,由公司发展为跨国公司,这并不是创新。40.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41.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比乙国平等。42.某项政策实SS前,基尼系数为0.68,该政策实施后,基尼系数为0.72,所以说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43.公共物品绝对不可能由私人经济部门提供。44.如果存在正的外部性,那么,社会从商品的私人消费中获益。45.市场失灵之一可表述为每增加——单位商品的边际社会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46.对垄断的公共管制是由政府来直接经营的。47.投资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漏出,储蓄则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注人。48.消费者居住自己的房屋,这部分房租已计算到GNP中。49.居民购买新的房屋是一种投资行为。50.GNP价格指数计算出来的实际GNP的数值排除了价格变动对GNP的影响。51.只有存到银行的钱才能算作储蓄。52.原材料、零配件都是最终产品。53.CD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出来的。54.投资是自发投资与引致投资之和。5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75,那么投资乘数为4。56.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平均消赀倾向的大小。57.投资乘数只具有正作用。58.LS—M模型是说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59、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60.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61.无论是根据消费物价指数,还是根据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所计算出的通货膨胀率都是完全一致的。62.一般都用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63.只要通货膨胀率低就一定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只要膨胀宰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64.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两者之间的差额。65.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员发行。66.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67.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68.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很小。69.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侦权人。70.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主张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71.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72.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73.充分就业就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都有工作。74,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75.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76.在一个国家里,自然失业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77.因不满工资待遇而不愿就业的人属于自愿失业。78.只要存在失业劳动者,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79.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80.周期性失业就是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81.根据奥肯定理,在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2.5%。82.经济增长可以沿着一条笔直的道路实现。83.货币学派将经济周期归于货币和信贷的扩张和收缩。84.人们可以准确地预测经济周期。85.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86.哈罗德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率实际取决于消费率的高低。87.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88,新剑桥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必然使收入分配均等化。89.罗默提出了收益递增型增长模型。90.某种物品越易被替代,其需求越缺乏弹性91.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线向右下方倾斜二、单项选择题1.如果x商品价格上升引起Y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A.X与Y是替代商品D.X与Y是互补商品C.X与Y是独立品2.如果需求与供给都增加,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敷量的影响是:()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B.均衡数量减少,但均衡价格难以确定c.均衡价格下跌,均衡数量增加D.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难以确定3.在得出某棉花种植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家以外其余保持为常数?()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4.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5.当某消赞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x为:()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6.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赞者的均衡点:()A.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运动B.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7.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收入效应,表现万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A.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运动B.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8.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A.1,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9.对生产过程进行组织与管理的生产要素是:()A.劳动8.土地c.资本D.企业家才能10.一种可变投入的合理投入区域在:()A.第I区域B.第II区域C.第III区域D.不存在11.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增加和减少的生产要素是:()A.不变投入B.减少的收益c.可变投AD.增加的收益12.在一个超市中.最可能是可变成本的是:()A.保险费B.货柜敦c.银行借款利息D.收款员的工资13.平均成本减去平均不变成本等于:()A.平均可变成本B.边际成本C.平均边际成本D.不变成本14.下面哪项可能是厂商选择的短期调整:()A.扩大已存在的工厂规模B.雇佣工人以加长工作时间C.改变种庄稼的品种D.关闭生产设备15.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列哪个行业最接近完全竞争行业:()A.自行车行业D.玉米行业c.糖果行业D.服装行业16.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A.完全竞争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影响商品价格B.完全竞争厂商只能接受市场价格17.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D.不可能亏损C.必然得到最小的亏损D.若获得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18.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L,则厂商:()A.亏损,立即停产B.亏损,但继续生产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19.在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A.AR=AVCB.P=AVCc.总亏损等于TFCD.以上说法都对20.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A.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B.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c.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D.SMC曲线上的收支相抵点和超过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E.SMC曲线的上升部分21.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A.都实现丁正常利润D.利润都为零C.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入D.以上说法都对22.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A.亏损B.利润为零c.获得利润D.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23.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可以有:()A.P大于LACB.P小于LACC.户等于最小的LACD.以上情况都可能存在2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索的边际收益取决于:()A.该生产要索的边际生产力B.该生产要素的平均收益 C.该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2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对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 A.劳动的价格 B.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C.劳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26.工会的存在是:() A.对劳动供给的垄断 D.对劳动需求的垄断 c.对劳动供求双方的垄断27.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劳动,这一措施会导致:() 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8.根据迂回生产理论,在以下三种农业生产方式中效率最高的方式是:() A.直接用简单的农用工具耕作 B.先制造犁和其他工具,并饲养牛、马等畜力,然后用这些工具和畜力进行耕作 C.先采矿,制造机械,后制造出拖拉机和化肥等生产资料.再用这些生产资料进行耕作。29.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增加 B.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30.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与横轴垂直的线31.正常利润的性质:() A.相当于利息 B.相当于企业家出让企业家才能所获得的报酬 C.相当于工人所得到的工资3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实际上就是) A.获得了无限大的利润 B.获得了正常利润 c.获得了超额利润33.超额利润中可以作为剥削收入的是:() A.由于创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B.由于承担风险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c.由于垄断所获得的超额利润34.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创新是指;() A.把牡丹牌彩电打人美国市插B.建立一个生产牡丹牌彩电的新工厂 C,在广告中宣传牡丹牌彩电35.垄断利润属于:() A.经济成本D.正常利润C.超额利润36.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 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 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 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37.以下哪种说法不对:() A.如果价格能使市场出消,就不存在市场失效 B.市场经济中,价格是首要的配置机制 C.不完全竞争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生产不足 D.市场失效时,政府的某些管理是合适的,因为它能在其他人并不变糟的情况下,使某些人变得更好38.在以下哪种情况,“搭便车”问题会出现:(). A.所有消费公共商品的个人都支付其费用 B.个人愿意支付他们的消费费用 c.所有消费和生产的商品都是个人用物品 D.有些人消耗了公共物品,并不需要支付其全部费用39.科斯定理强调市场化解决外部问题有效的条件:是:() A.产权界定清晰且交易费用较高 B.不需界定产权且交易费用为零 C.产权界定清晰且交易费用为零 D.以上均不是40.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这说明该国的国外要素净收入:() A.小于零B。大于零 C.等于零D.不能判断41.2000年的名义CDP大于1999年的名义GDP,这说明:() A.2000年的价格水平高于1999年 B.2000年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高于1999年 C.2000年的物价水平和实际产量都高于1999年 D.以上三种说法都可能存在42.下列项目哪一项目不屈于政府购买支出:() A.政府投资修建一座水库 B.政府订购一批小轿车 C.政府给低收入阶层提供一笔补贴D.政府给公务员加薪43.如果投资持续下降1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75,那么收入水平将()。 A.下降400亿元并保持在这一水平 B.下降400亿元,但又逐渐回复到原有水平 C.下降130亿元左右并保持在这一水平 D.下降100亿元,屉后回到原有水平44.乘数等于()。 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B.投资变化除以收人变化 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D.(I-MPS)的倒数45.最小和最大的乘数值分别为()。 A.一∞和+∞B.0和+∞ C,l和+∞D.0<k<10046.LS—LM模型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不仅以储蓄等于投资为条件,还以()为条件。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B.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C.消费等于储蓄 D.投资最大化47.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税收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D,出口4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49.市场利串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B.减少 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5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收iD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51.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 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52.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指:() A.消费物价指数 D.批发物价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53.生活费用指数是指:() A.消费物价指数 D.批发物价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54.可以称为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A,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 B.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的水平55.凯恩斯所说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条件是:() A.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 B.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总需求并不增加 C.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总需求仍然在增加56.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工人57.失业率是:()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口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58.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59.各国的自然失业率是:() A.始终不变的’ B.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C.零60.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 A.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61.周期性失业是指:() A.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适应劳动需求变动引起的失业62.凯恩斯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 A.国民收人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 B.利息率水平和边际消9V倾向 C.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串水平63.隐蔽性失业是指:() A.表面有工作,实际对生产没有做出贡献的人 B.实际失业而未去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人 C.被厂商解雇而找不到工作的人64.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在美国这种比例关系:() A.始终不变,一直如此 B.在不同的时期并不完全相同 C.只适用于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状况65.认为经济周期源于人们对经济前景乐观和悲观预期的交替属于:() A.货币学派B.政治学派C.创新周期理论D.心理周期理论66.用乘数一加速原理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属于:() A.外因论B.内因论c.附属理论D,派生理论67.经济增长除了依赖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形成三个传统因素外,还取决于:() A.增加投资B.空间探索C.技术变革和创新D.政府支出68.哈罗德模型认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A.相等B.不等C.偏离D.波动三、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一种经济资源用于生产A产品时放弃的能够生产B产品的数量,或者是作出一种选择的收益。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物品是个定量,为了从事这种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别种产品的生产。2、洛伦茨曲线----洛伦茨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是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的。洛伦茨把社会居民及其收入的多少分成若干等级,再分别在横坐标和纵坐标上标明,每个等级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和其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百分比,连接各个等级的坐标点所形成的一条曲线。3、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结构的特点引起的通货膨胀。社会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具有不同的经济特点,例如生产增长的速度、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的变动会引起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4、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及信息流动的不完善,致使失业者与职位空缺的匹配发生时滞。即使劳动供求总量相等,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些人求职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另一些人辞职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需求的随机波动,一方面引起厂商解雇劳动者,另一方面又引起厂商扩大雇用量。可是需求单位不可能迅速获得或评价求职者的特征,而失业者又缺乏职位空缺的信息,失业者与潜在雇主之间的匹配需要时间,正是因为这种供求的“时间差”,致使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摩擦性失业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流人和流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失业者找到新工作的速度。这个速度由现行经济制度决定,而失业津贴提高往往会延长失业者的求职时间。5、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资本投入愈增加,利润占资本投入的比例就愈小。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的对比关系。资本边际效率,就是厂商增加的投资与所增利润量之比。6、流动偏好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即是人们在心理上总是喜欢以现金的形式保存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愿意用货币形式保存收入的心理动机,由于流动偏好的存在,为了鼓励人们放弃流动偏好,进行储蓄,就要提高利息率。流动偏好造成了利息率提高的压力,其结果是使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的比率更低,而使投资需求雪上加霜,加剧有效需求不足。7、奥肯定理美国经济学家A.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奥肯定理,就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规律。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从整个经济看,失业在经济上最大的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8、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通货膨胀率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因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而得名。当失业率较低时,劳动需求的增加,必将推动工资迅速增长;失业率较高时,劳动需求的减少,本应促使工资成比例地下降,但由于劳动者不愿接受低工资,使工资下降较慢,失业与工资变动率关系的轨迹,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9、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一国总体经济活动中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它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以及失业率、利息率、批发价格、零售总额等一系列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显示出来,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10、经济增长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令现在许多经济学者仍普遍接受的定义:“经济增长就是给居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而这种生产能力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的进步,以及这种进步所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11、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这一模型简称新剑桥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J.罗宾逊、N.卡尔多等人提出来的。这一模型着重分析收入分配的变动如何影响、决定经济增长中的储蓄率,以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2、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时,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在第Ⅱ区域。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生产者可以用两种可变投入不同的组合生产不同的产量或不同的组合生产同一产量。当所有投入同比例增加时,会出现规模收益不变、递增、递减现象,重要的是生产规模要适度。四、简述题1、基数效用论答:效用一方表明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劳务时获得的满足程度,另一方面效用最大化又是消费者所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衡量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即如何测定效用呢?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两种效用理论,一种是基数效用论,一种是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一样,是可以用基数来衡量的,即可以用1,2,3,4,…,n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多少,并且可以加总求和。消费者可以确切地知道每一种物品的效用大小,并能够计算出消费一系列物品给他带来的效用总和。如果消费者消费一杯牛奶的效用是10个单位,一个鸡蛋的效用是5个单位,一个面包的效用是8个单位,那么这三种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总效用就是23个单位。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基数效用论还认为,效用大小取决于商品消费量的多少,效用是商品消费量的函数,用效用函数来表示。2.货币政策及手段答: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中央银行能够运用的政策手段最基本的有三个: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就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其中主要是国库券、联邦政府债券、联邦机构债券和银行承兑汇票),以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总需求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常用的政策手段。在经济萧条时期,有效需求不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从而把货币投人市场。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引起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在通货膨胀时期,需求过度,中央银行便卖出政府债券,使货币回笼。由于货(2)调整再贴现率一般地,中央银行也给商业银行贷款,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但商业银行必须用商业票据或政府债券作担保。因而现在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称为再贴现率。在经济萧条时期,社会总需求不足,中央银行就降低再贴现率,刺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增加再贴现金额,以增加资金,从而增加向企业的放款规模;同时,商业银行的放款利率会随着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降低而降低,这就刺激企业增加借款,扩大投资,最后达到增加总需求的目的。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会提高再贴现率,并最终达到减少总需求的目的。运用调整中央银行的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是宏观货币政策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由于金融市场情况复杂,瞬息万变,因此使得贴现率的调整具有复杂性。(3)调整法定准备金率。3、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答:垄断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这一市场存在的条件主要有:第一,厂商的数量比较多。厂商彼此之间有竞争,每个厂商由于各自拥有在某些方面的独占优势,因而对自己产品的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但由于竞争比较激烈而不能形成控制市场的共谋。第二,产品之间存在差别,即产品在品种、质量、外观、品牌等方面存在着差别;此外在企业形象、服务质量、地理位置以及资源占有条件等方面也存在差别。产品差别是形成垄断竞争的关键。由于存在这些差别,或者可以造成这些差别,企业就可以展开非价格竞争,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价格的制定者;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差别形成垄断。产品差别越大,垄断程度就越高。但是,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替代品,市场的进入也比较自由,因而在这个类型的市场中,竞争还是居于主导地位。第三,由于厂商规模比较小,厂商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在现实中,垄断竞争普遍存在于服务业和零售业。4、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答: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的条件有:第一,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很小,他们中任何一个的销售量或购买量在整个市场上都只占很小的比例,从而也就无法通过自己的买卖行为来影响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这一价格的决定者。第二,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即不存在产品差别。这里所说的“同质”,不仅指商品之间的质量完全一致,还包括在销售条件、商标、装潢等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对消费者来说,购买哪一家的商品都是一样的。如果有一个厂商提价,他的商品就会完全卖不出去当然,单个厂商也没必要降价。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单个厂商总是可以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相对夹说是很小的销售分额。第二,任何厂商都可以门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或市场。这意味着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厂商总是可以及时地向获利行业转移及时退出亏损的行业。在这样的过程中,缺乏效率的企业会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效率的企业。第四,信息完全。即市场中的每一个卖者或买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这样,市场上每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都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完全信息,确定最优购买数量或最优生产数量,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这样也排除了由于市场信息不通畅而可能产生的一个市场同时存在几种价格的情况。5、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答:这一模型简称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是在20世纪40年代分别由英国经济学家R.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E.多马提出来的。他们所提出的模型基本相似,故称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哈罗德模型是以一些严格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这些假设主要是:第一,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也可以作为资本品。第二,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为固定技术系数,即它们在生产中的比率是固定的、不能互相替代。第三;规模收益不变,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不存在收益递增或递减。第四,不考虑技术进步,即生产技术水平是既定的。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是:G=S/C在上式中C代表国民收人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S代表储蓄率,即储蓄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C代表资本一产量比率,即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根据这一模型的假设,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率是不变的,从而资本一产量比率也就是不变的。这样,经济增长率实际就取决于储蓄率。例如,假定资本一产量比率C为3,如果储蓄率S为15%,经济增长率C则为5%。在资本一产量比率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率高,则经济增长率高(在上例中,储蓄率增加到21%,则经济增长率为7%);储蓄率低,则经济增长率低(在上例中,储蓄率减少到12%,则经济增长率为4%)。可见这一模型强调的是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的是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6、基尼系数答: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来的反映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的指标,是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洛伦茨曲线OEY与绝对平等线曲线OY之间的面积为A,洛伦茨曲线OEY与绝对不平等线曲线OPY之间的面积为B,则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基尼系数=A/(/A+B)当A等于零时,基尼系数为零,表明收入分配处于绝对平均状态;当B等于零时,基尼系数为1,表明收入分配处于绝对不平均状态。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其数值愈小,表明收入分配愈平均。7、市场失灵的原因答:(1)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人们在享用公共物品时,可以付费,也可不付费。在付费的情况下,也许价格低于边际成本;在不付费的情况下,难以阻止人们对某些公共物品的享用。在这里,市场机制起不了多大作用。(2)垄断和寡头的出现。在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市场缺乏竞争,意味着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垄断企业将选择生产过少的产品保护较高的价格,这样就会产生市场失灵。(3)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效果的存在。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某人或某一企业有些经济活动导致外部其他人得益或受损,而在商品价格中没有正确计人,产生市场失灵,例如污染、噪音和不好的生产方法等。(4)个别人或企业对于商品或职业的安全或特性了解不够。例如,石油化工厂有毒气体的挥发,工人不了解其对身体的危害,只取得较低的工资报酬,从而在产品成本和价格中未能体现,产生市场失灵。(5)社会有时要优先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如优先考虑社会后果时,会发生市场失灵现象。8、公共物品及其特征答: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消费的主要物品,通常是按市场价格从私人生产者购买的私人物品,此外,还有不少是属于公共物品或类似公共物品。例如,人们从商店里买的面包、衣服等是私人生产的,称为私人物品。但人们每天享受的国防、警务、消防、公共道路、教育、公共卫生等,不一定是花钱从私人那里购买的,这些属于公共物品,大多数是由政府提供的,对于这些公共物品的提供,市场是无能为力的,或是失灵的。我们已经知道,在确定的条件下,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社会可使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它实际上暗示着两个假定:一是假定商品消费的排他性在起作用,即一个人是否能对一种商品进行消费要看他是否能对这种商品支付价格。只有能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不能支付价格的人不能成为消费者。二是假定商品消费的竞争性在这里起作用,即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享受归某个消费者,如果某人已消费了某种商品,别人就不能消费这种商品。但并不是所有的物品都具有这两个特征。比如环境的质量和国家安全等,就不是这样。因为人们可不支付价格就享用,而且并不影响他人享用。这些物品是公共物品。还有一些物品如道路、桥梁、公共卫生等没有上述第二个特征。个人的享受,并不排斥他人的享受。例如一座桥梁,甲过桥时,并不影响乙通过。这座桥是公共物品。所以,严格地讲,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为私人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指人们不管付费与否,都不能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指某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之所以具有消费中的非排他性的特征,是因为公共物品具有那种不可分性。国防、警务、公共卫生、道路、桥梁等,不能像面包、衣服那样可分割为无数细小的单位,只能作为广个整体为全体社会成员使用。即使最小的工程,例如电力、运输产业,其单位规模也是大的,而其产量必须达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境界。但在整个设备运行期间,边际费用是逐步下降的。意味着价格低于平均成本,经营者将亏损。9、反垄断法答:由于垄断必然要带来很多弊端,从19世纪末以来,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托拉斯法,最为著名的是谢尔曼法、充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罗宾逊一帕特曼法、塞勒一凯佛维尔法等:(1)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这个法的中心思想是“大企业是坏事”。这几乎是当时立法者的普遍信念。今天,人们对这个法的理解是为了保护竞争,防止和反对形成大的垄断企业。该法比较笼统,它所反对的“限制贸易”、“垄断”、“不公平竞争”等等在概念上均含糊不清,全靠法院来解释。尽管如此,此法还是目前美国政府反对垄断化的重要武器。(2)克莱顿法。鉴于谢尔曼法规定比较笼统,所以1914年美国国会又制定了克莱顿法。这时,政府已认识到,垄断不仅是个规模问题,还有非法经营问题,因而明确规定下列做法属非法经营:一是搭配货物,是指买者如要向卖者购买某种物品,必须同时向他购买另一物品,这种做法不利于竞争。二是连锁董事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竞争的公司的董事会中,大部分员是共同的。显然,这样的董事会有可能协调公司间的经营活动以挤垮其他竞争企业。三是公司之间相互持有股票。因为相互持有股票会严重削弱竞争,产生垄断。(3)联邦贸易委员会法。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联邦贸易委员会,以执行克莱顿法。多年来,委员会除了执行克莱顿法外,在许多方面扩大自己的权力。经常了解审查企业活动,组织诸如“什么是不公平的竞争”之类的专题讨论,以便统一看法,对商品广告普遍进行调查,并通过报纸揭露一些厂商广告的虚伪性。罗宾逊一帕特曼法。其目的是消除不公平的价格竞争。禁止卖者对同样的货物,以不同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的买者,除非由于成本不同;禁止卖者对不同的买者按不同比率付给广告和推销贴。(4)塞勒一凯佛维尔反合并法。克莱顿法限制大公司购买竞争者的股票,但大公司可通过购买竞争者的资产来达到同一目的。这是克莱顿法的漏洞。反合并法是为了堵这个漏洞制定的。法令规定,不管什么情况,都不允许在大企业间进行合并,也不准大公司与同行业中的小公司合并,还不准小企业与中等规模企业合并。该法还对克莱顿法作了修正,即规定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对企业间的合并有管制权。企业在合并之前,必须先把合并计划交这两机构批准。如果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合并,司法部可对它提起诉讼。10、科斯定理与外部性答: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对外部性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与依靠政府的介入来解决外部性的观点不同,科斯认为:政府通过税收或补贴解决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会导致成本增加、社会福利减少,而由私人解决外部性问题与政府介入的征税和补贴相比同样有效。其理论核心被称为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指当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的交易活动及当事人的契约行为而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这里的交易费用是指为实现市场交易而支付的费用,包括搜寻买者和卖者、谈判、签订和履行合同等行为所做的努力和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科斯认为人们不能或不愿通过市场交易来解决问题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产权没有准确界定;二是交易费用过高。如果这两个条件具备了,就完全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即把外部问题内部化。比如,造纸厂排放废水,影响到农业灌溉,使农民利益受损。这种生产的负外部性可以通过明确产权来解决。如果河流的产权属于农民,农民可以向造纸厂收费以补偿损失。如果这笔收费太高,造纸厂可自行建造治理污水设施,以使排除的废水达到一定标准,对农民的灌溉不造成损害。11、乘数原理答:总需求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之间量的关系如何,是乘数原理所揭示的内容。在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果自发投资—次性增加,必然会提高有效需求,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且国民收入增加是自发投资增加的一个倍数,这就是乘数原理。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的倍数,就是投资乘数。凯恩斯的乘数实际上就是表示投资增加会使收入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例如,假设投资增加91000亿,若导致国民收入增加$3000亿,则乘数就是3。而若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为$4000亿,则乘数就为4。乘数为什么大于1?假设你利用闲置资源建造了一幢价值$1000的木屋,你的木匠和木材生产者会因此增加$1000收入,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MPC)均为2/3,他们会支出0666.67购买新的消费品。这些商品的生产者又会增加$666.67的收入,如果他们的MPC也是2/3,他们又会支出$444.44,即666.67的2/3(01000的2/3的2/3)。如此继续下去,每一轮新支出都是上一轮收入的2/3。这样,你最初的01000投资就导致了一系列新一轮的再消费支出。尽管这一系列的再支出永无止境,但其数值却一次比一次减少。最终的总和是一个有限的量。1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答:财政收入政策就是税收政策。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两部分。财政支出政策包括一个国家各级政府的全部支出。根据支出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政府公共工程的支出,表现为政府对道路、水利设施、医院、学校等设施的建设;另一类是政府购买,表现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如政府对国防物资、办公用品的购买,对各类人员的雇佣;第三类是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包括了失业救济金、养老金、退休金等各种社会福利保障支出以及政府对居民的其他各类补贴,这一类支出的共同特征是,政府在进行这些支出的同时,并未获得相应的产品和劳务。无论是哪一类支出,都会对社会总需求产生影响。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增加财支出,向企业进行大规模的采购,以刺激民间投资的增加;也可以兴建更多的公共工程,在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需求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政府还可以增加转移支付,增加对居民的各种补贴。使他们有更大的能力进行消费,从而带动消费需求。总之,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增加总需求,这样有助于经济克服萧条,向充分就业方向发展。与此相反,当经济过度繁荣时,政府通过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总需求,以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使经济正常发展。判断题、单项选择题、答案一、判断题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6.正确7.错误8.错误9.正确10.错误11.正确12.正确13.错误14.正确15.错误16.错误17.错误18.正确19.错误20.错误21.错误22.错误23.正确24.正确25.正确26.正确27.正确28.正确29.错误30.正确31.正确32.错误33.错误34.错误35.正确36.错误37.错误38.正确39.错误40.正确41.正确42.错误43.错误44.正确45.错误46.错误47.错48.错49.错50.正51.错52.错53.错54.正确55.正确56.错误57.错误58.正确59.正确60.正确61.错误62.正确63.错误64,错误65.错误66.正确67.正确68.正确69.正确70,错误71.错误72.正确73.错误74.错误75.错误76.错误77.正确78.错误79.正确80.正确81.错误82.错误83.正确84.错误85.正确86.错误87.正确88.错误89.正确90.错误91.正确92.正确二、单项选择题1.A2.D3.D4.B5.C6.A7.B8.C9.D10.B11.C12.D13.A14.B15.B16.B17.D18.B19.D20.C21.D22.D23.A24.C25.B26.A27.A28.C29.C30.C31.C32.B33.C34.A35.C36.A37.C38.D39.C40.B41.D42.C43.B44.D45.C46.A47.B48.A49.A50.C51.B52.A53.A54.C55.A56.A57.A58.B59.B60.C61.B62.A63.A64.B65.D66.B67.C68.A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常用面料知识一、什么是纤维?纤维是面料中最普通的一种纤维,提取自然棉花植物,如果我们将纤维分为归类,主要可分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三大种(1)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如:棉、麻、羊毛、兔毛、蚕丝等;(2)合成纤维是:对化工原料单体的聚合物,具有可纺性的熔体,进行纺丝加工制造出的纤维;(3)人造纤维:是植物纤维的重建和化学处理(尼龙)。(一)棉[COTTON]优点:1.吸湿透气性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2.外观朴实富有自然的美感,光泽柔和,染色性能好;3.耐碱和耐热性特别好。缺点:1.缺乏弹性且不挺括,容易皱性;2.色牢度不高,容易褪色;3.衣服保型性差,洗后容易缩水和走形(缩水率通常在4%~12%左右);4.特别怕酸,当浓硫酸沾染棉布时,棉布被烧成洞,当有酸(比如:醋)不慎弄到衣服上,应及时清洗以免醋酸对衣服产生致命的破坏。洗涤方法:1.可用各种洗涤剂,可手洗或机洗,但因棉纤维的弹性较差,故洗涤时不要用大挫洗,以免衣服变型,影响尺寸;2.白色衣物可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高温洗涤,起漂白作用,贴身内衣不可用热水浸泡,以免出现黄色汗斑。其他颜色衫最好用冷水洗涤,不可用含有漂白成份的洗涤剂或洗衣粉进行洗涤,以免造成脱色,更不可将洗衣粉直接倒落在棉织品上,以免局部脱色;3.浅色、白色可浸泡5-10分钟后洗涤去污效果更佳。深色不要浸泡时间过长,以免褪色,应及时洗涤,水中可加一匙盐,使衣服不易褪色;4.深色衣服应与其它衣物分开洗涤,以免染色;5.衣服洗好排水时,应把它叠起来,大把的挤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来挤水,切不可用力拧绞,以免衣服走形。也不可滴干,这样衣服晾干后会过度走形;6.洗涤脱水后应迅速平整挂干,以减少折皱。除白色织物外,不要在阳光下暴晒,避免由于曝晒而使得棉布氧化加快,从而降低衣服使用寿命并引起褪色泛黄,若在日光下晾晒时,建议将里面朝外进行晾晒。(二)粘胶纤维[VISCOSE]粘胶纤维是以木浆、棉短绒为原料,从中提取自然纤维,在把这些自然纤维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最后就制成了粘胶纤维。粘胶纤维包括:莫代尔纤维、哑光丝、粘纤、人造丝、人造棉(人棉)、人造毛优点:1、粘胶具有很好的吸湿性(普通化纤中它的吸湿性是最强的)、透气性,穿着舒适感好;2、粘胶织品光洁柔软,有丝绸感,手感滑爽,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而且不宜褪色;缺点:1、粘胶纤维手感重,弹性差而且容易褶皱,且不挺括;2、不耐水洗、不耐磨、容易起毛、尺寸稳定性差,缩水率高;3、不耐碱不耐酸。洗涤:1.水洗时要随洗随浸,浸泡时间不可超过15分钟,否则洗液中的污物又会浸入纤维;2.胶纤维织物遇水会发硬,纤维结构很不牢固,洗涤时要轻洗,以免起毛或裂口;3..用中性洗涤剂或低碱洗涤剂,洗涤液温度不能超过35度;4.洗后排水时应把衣服叠起来,大把地挤掉水分,切忌拧绞,以免过度走形;5.在洗液中洗好后,要先用干净的温水洗一遍,再用冷水洗,否则会有一部分洗涤剂固在衣服上,不容易洗下来,使浅色衣服泛黄;6.洗后忌暴晒,应在阴凉或通风处晾晒,以免造成褪色和面料寿命下降。7.对薄的化纤织品,如人造丝被面、人造丝绸等,应干洗,不宜水洗,以免缩水走样。保养:1.穿用时要尽量减少磨擦、拉扯,经常换洗,防止久穿变形;2.粘纤服装洗净、晾干、熨烫后,应叠放平整,按深、浅色分开放,不宜长期在衣柜内悬挂,以免伸长变.粘纤服装吸湿性很强,收藏中应防止高温,高湿和不洁环境引起的霉变现象;4.熨烫时要求低温垫布熨烫,熨烫时要少用推拉,使服装自然伸展对正。(三)涤纶[POLYESTER]涤纶纤维的原料是将从石油、天然气中提炼出来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合成纤维。涤纶包括:聚酯纤维、的确良优点:1.面料强度高,耐磨经穿;2.颜色鲜艳且经久不褪色;3.手感光滑,挺括有弹性且不宜走形,抗褶抗缩;4.易洗快干,无须熨烫;5.耐酸耐碱,不宜腐蚀。缺点:1.透气性差,吸湿性更差,穿起来比较闷热;2.干燥的季节(冬天)易产生静电而容易吸尘土;3.涤纶面料在摩擦处很容易起球,一旦起球就很难脱落。洗涤:1.用冷水或温水洗涤,不要强力拧;2.洗好后易阴干,不可暴晒,以免因热生皱;3.熨烫时应加垫湿布,温度不可过高,深色服装最好烫反面。(四)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2.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沾污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不过洗后极易干燥,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3.聚酯面料是合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褶裥持久。同时,聚酯面料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因此,穿着时应尽量避免烟头、火花等的接触。4.聚酯面料的耐光性较好,除比腈纶差外,其耐晒能力胜过天然纤维织物。尤其是在玻璃后面的耐晒能力很好,几乎与腈纶不相上下。5.聚酯面料耐各种化学品性能良好。酸、碱对其破坏程度都不大,同时不怕霉菌,不怕虫蛀。(五)氨纶[SPANDEX]氨纶包括:弹性纤维、莱卡(拉卡)、拉架、斯潘德克斯优点:1.伸阔性大、保型性好,而且不起皱;2.手感柔软平滑、弹性最好、穿着舒适、体贴合身;3.耐酸碱、耐磨、耐老化;4.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而且不宜褪色。缺点:1.吸湿差;2.氨纶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面料进行混纺。(六)锦纶(又叫尼龙)[NYLON或POLYAMIND]优点:1.结实耐磨,是合成纤维中最耐磨、最结实的一种;2.重量比棉、粘胶纤维要轻;3.富有弹性,定型、保型程度仅次于涤纶;4.耐酸碱腐蚀,不霉不蛀。缺点:1.吸湿能力低,舒适性较差,但比腈纶,涤纶好;2.耐光、耐热性较差,久晒会发黄而老化;3.收缩性较大;4.服装穿久易起毛,起球。洗涤方法:1.对洗涤剂要求不高,水温不宜超过40度,以免温度太热而走行;2.洗涤时不要猛搓,以免出现小毛球;3.对浅色织品洗后应多冲几次,不然日久容易泛黄;4.忌暴晒和烘干,应阴干;5.锦纶耐热性较差,所以要低温熨烫,一定要打蒸汽,不能干烫。(七)麻[LINEN]优点:1.透气,有独特凉爽感,出汗不粘身;2.色泽鲜艳,有较好的天然光泽,不易褪色,不易缩水;3.导热、吸湿比棉织物大,对酸碱反应不敏感,抗霉菌,不易受潮发霉;4.抗蛀,抗霉菌较好。缺点:1.手感粗糙,穿着不滑爽舒适,易起皱,悬垂性差;2.麻纤维钢硬,抱合力差。洗涤方法:1.同棉织物洗涤要求基本相同;2.洗涤时应比棉织物要轻柔,忌使用硬毛刷刷洗或用力揉搓,以免布料起毛,洗后忌用力拧绞;3.有色织物不要用热水泡,不宜在强烈阳光下曝晒,以免褪色;4.在衣服晾到七八成干时可以进行熨烫,若为干衣服则需要在熨烫前必须喷上水,30分钟后待水滴匀开再熨烫,可以直接熨烫衣料的反面,温度可略偏高些,白色或浅色衣服的正面进行熨烫,温度要略低些,褶裥处不宜重压熨烫,以免致脆。(八)毛[WOOL]优点:1.羊毛是很好的亲水性纤维,具有非常好的吸湿透气性,轻薄滑爽,布面光洁的精纺毛织物最适合夏季穿,派力司、凡立丁等毛织物就属于这类织物;2.羊毛具天然卷曲,可以形成许多不流动的空气区间作为屏障,具有很好的保暖性,所以较厚实稍密的华达呢、啥味呢很适合作春秋装衣料;3.羊毛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与棉、麻、丝等其它天然纤维相比较,有非常好的拉伸性及弹性恢复性,熨烫后有较好的褶皱成型和保型性,因此它有很好的外观保持性。缺点:1.羊毛受到摩擦和揉搓的时候,毛纤维就粘在一起,发生抽缩反应(就是通常说的缩水,20%的缩水属于正常范围);2.羊毛容易被虫蛀,经常磨擦会起球;3.羊毛不耐光和热,这对羊毛有致命的破坏作用;4.羊毛特怕碱,清洗时要选择中性的洗涤剂,否则会引起羊毛缩水。洗涤方法:1.如果使用洗衣机来洗,不要使用波轮洗衣机,最好使用滚筒洗衣机来洗,而且只能选择柔和程序。如果手洗最好轻轻揉洗,不可使用搓衣板搓洗;2.洗涤剂要一定要选择中性的,如:洗洁净、皂片、羊毛衫洗涤剂,不易使用洗衣粉或肥皂,否则衣服很容易发生缩水;3.洗之前最好用冷水短时间浸泡(10~20分钟),这样洗涤效果会更好,水温尽可能低,绝对不允许超过40度,否则洗的时候衣服很容易缩水;4.洗涤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以防止缩水,用洗衣机脱水时应用干布包好才能进行脱水,以一分钟为宜;5.衣服洗好人工排水时,应把它叠起来,大把的挤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来挤水,此时用力要适度,绝对不允许拧绞,以免衣服缩绒;6.把过净后的衣服放入加有2~3滴醋的水中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净1~2次,中和衣物中的碱,使毛织品颜色鲜明、质地柔软;7.晾晒时应在阴凉通风处晾晒,不可挂晒,只可半悬挂晾干,以免走形,不可以在强烈日光下曝晒,以防止织物失去光泽和弹性从而减低衣服的寿命;8.高档全毛料或毛与其他纤维混纺的衣物建议干洗,夹克类及西装类须干洗。日常保养:1.穿过的服装因换季,需储存时,要洗干净,以免因汗渍、尘灰导致发霉或生虫;2.储藏时,最好不要折叠,应挂在衣架上存放在箱柜里,以免穿着时出现褶皱,应放置适量的防霉防蛀药剂,以免发霉、虫蛀;3.存放的服装要遮光,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褪色;4.应经常拿出晾晒(不要曝晒),在高温潮湿季节晾晒次数要多些,拍打尘灰,去潮湿,晒过后要凉透再放人箱柜5.如果羊毛衣服变形,可挂在有热蒸汽处或蒸汽熨斗喷一下悬挂一段时间就可恢复原状(如:出差住宾馆时,褶皱西装悬挂在有蒸汽的浴室内1个小时);6.在整形熨烫时,不可直接用熨斗熨烫,要求垫湿布熨烫,以免起亮光。毛粘混纺是指用羊毛和粘胶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目的是为以降低毛纺织物的成本,又不使毛纺织物的风格因粘胶纤维的混入而明显降低。由于粘胶纤维的混入,将使织物的强力、耐磨、特别是抗皱性、蓬松性等多项性能明显变差(九)什么是莫代尔,它有什么特性?莫代尔属于粘胶纤维的一种,原料采用欧洲的榉木,经过打浆、纺丝而成,原料100%是天然的,对人体无害。莫代尔面料具备棉的柔软、丝的光泽、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和透气性都优于棉,具有较高的上染率,衣服颜色鲜亮而饱满。莫代尔纤维可以与其他纤维混纺,如与棉、麻、丝、涤等混纺以提升衣服的品质,使面料具备柔软、滑爽的特性。(十)精棉,什么是半精棉?棉有普棉、半精棉、精棉之份,普棉是由棉花纺成棉之后最先得到的叫做普棉;半精棉是经过半精纺处理过的棉精棉是经过精纺的处理过的棉。经过精纺处理得到的精棉具备的特性:外观精细、平滑、色彩沉稳、面料挺括,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饮酒纠纷调解协议书
- 餐饮装修转让协议书
- 项目施工转包协议书
- 酒水订货合同协议书
- 门面差价补偿协议书
- 赠礼女友宠物协议书
- 门厂合同解除协议书
- 贷款担保免责协议书
- 车场保安免责协议书
- 酒店宴席预定协议书
- 交通过程中的大数据应用试题及答案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课件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试卷与解析
- 2025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数学分类汇编解析 答案
- 第18课《井冈翠竹》 课件
- 2024危重症患儿管饲喂养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解读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4月高三毕业班诊断学考试英语试卷(广西三模)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 2025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美睫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