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1、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1)明确概念: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包括抒情方式、狭义的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表达方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②间接抒情抒情方式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狭义的表现手法⒈比兴⒉衬托
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①正衬(即烘托)②反衬以动衬静⒊象征
⒋用典
⒌动静技巧以乐景衬哀情动静结合化静为动⒍虚实结合
作用: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开拓诗中的意境。7.其他:渲染烘托: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以使主体形象更加突出,加强艺术效果的写作手法。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的意图,加以赞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铺排、点化(化用)、意象组合、视听结合、点面结合
化静为动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07全国1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壤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磋。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题: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郑思肖〖宋〗《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分析全诗所用的表现手法全诗运用了以花自比、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抓住菊花宁可独处寂寞也不与百花为伍、宁可凋零枝头也不随风飘落的特点,寄托了诗人独守清操、宁死也不降志辱节的决心。以花自比、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使得“匹夫不可夺志”的崇高情操得到了艺术化表达。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10山东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文天祥《南安军》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运用典故。诗中借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典故,表示诗人誓不投降的决心。
陈维菘《醉落魄·咏鹰》(2007安徽)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简要分析。
主要运用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阅读下列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诗人采用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将“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阅读下列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司马光《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这首诗写景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远景:南山;近景:葵花虚景:柳絮;实景:南山,葵花这些景物互相映衬烘托,形象鲜明,境界恬静,令人怡然陶醉在这初夏之景中。
张养浩《双调·折桂令·中秋》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这首元曲重点写的是中秋夜的月光,请写出作者运用的两种描写方法并简要分析。
(1)比喻,以一轮飞镜喻当空明月,形象鲜明逼真。(2)侧面烘托,以银河无波,桂影婆娑的清晰之景,侧写月光清朗之态,效果鲜明。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5辽宁)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舟下建溪宋方维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渲染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试从本诗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案: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拟虚.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了完美的意境,表达了盼望与妻子团聚的心情.白描:不用色彩渲染,直接叙述,简笔勾勒。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②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答案】:②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新脱冬衣体乍轻”句。(4分)答:“体乍轻”,写出猛然间脱去冬衣之后的轻松之感,呼应前边的“新脱”这一动作描写细致入微,从一个细节上,暗示季节转换,表现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刘攽《雨后池上》(05全国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扬舞”及垂扬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闺怨》
作者: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使前后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倪瓒《小桃红秋江》(03安徽春招)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
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从动静与色彩两方面对这首小令进行赏析
这首小令开头两句写出江面水影洁白如绢,属静景描写,最后几句“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则显出动景,首尾动静呼应,和谐统一。(或:第三句写视线内只见几行大雁在天空飞行为动景,与前两句的静景描写和谐统一。)“雪晴天”两句描写了在晴朗的天空下,绿色的浮蘋、粉红色的蓼花高低错落地生长在水边的情景。作者将白、蓝、绿、红几种色彩巧妙地调和在一起,把秋色点缀得异常绮丽、多姿多彩。
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变换角度。诗中第三句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其实,这也正是作者自己“千里思故乡”的表现。
苏轼《蝶恋花》(2004辽宁)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分析这首词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新生,可谓点;二三句写燕子轻飞,绿水环绕,视线移向更广阔的空间,可谓面,而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上片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整个上片写暮春之景,由点而面,处处可见旷达之语,符合苏轼的放旷心胸。同:象征和托物言志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
比较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异同异: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象征是以物喻人,可以喻自已(如王冕《墨梅》、欧阳修《画眉鸟》、郑谷《菊》)也可以喻他人,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作者借尚未变黄就借助风势在空中狂舞的柳条,象征那些根基未稳,因倚仗权贵而一时得势便猖狂不已的小人,表达对他们的极端鄙视和厌恶。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愿望、理想、喜好(言志)。如王冕《墨梅》、欧阳修《画眉鸟》、郑谷《菊》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1、清新、自然(淡雅)2、平淡、质朴(朴实无华)3、华丽、绚烂(辞藻华美)4、简洁、明快(言简意赅)5、委婉、含蓄补充:6、明白晓畅(明快浅显)、7、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直率8、笔调婉约、9、简练生动、10、沉郁顿挫。
(一)清新自然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自然的诗歌语言风格,一般在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的写景诗中体现。如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的诗。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平淡质朴其特点是选用恰当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女职工权益保护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四)
- 2024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土地承包种植合同3篇
- 2025版个人土地开发合作合同
- 2025年度绿色能源创业项目合伙人协议书模板4篇
- 教育培训在创新驱动下的新局面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环卫绿化服务外包全面实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承包协议4篇
- 2025版个人住房贷款保证担保与资产证券化合同2篇
- 科技驱动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 2024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录2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盆腔炎教学查房课件
- 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3-lesson15(共34张)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电视剧《琅琊榜》特色分析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 安徽省2023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