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强化练习:岳麓版必修二 1.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强化练习:岳麓版必修二 1.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强化练习:岳麓版必修二 1.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强化练习:岳麓版必修二 1.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强化练习:岳麓版必修二 1.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NUMPAGES12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45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到达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开展的潮流B.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开展的原动力C.诸侯争霸为商业开展提供必要条件D.开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解析】选D。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时期才开始实行,故A错误;税收制度是调控经济开展的一种手段,但不是推动经济开展的原动力,故B错误;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在争霸战争中的实力,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商业的开展,可以增加诸侯国的收入,故C错误、D正确。2.在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虽然家资数千万乃至万万,但仍须“用本守之〞。这一现象 A.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热情B.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C.抑制了地方的割据势力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大商人致富后,要“用本守之〞,说明商人经商热情并未受影响,故A错误;大商人致富后,要“用本守之〞大商人大量购置土地,会加速农民的破产流亡,故B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不仅不能抑制地方的割据势力,反而会加剧地方割据,故C错误;小农大量破产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故D错误。3.(2019·滨州模拟)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D.历史表达和历史解释【解析】选D。材料中“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反映的是历史表达,“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是对材料信息的解释,故D正确。【加固训练】1.(2019·沧州质检)?汉书·货殖传?记载富商罗裒“举其半赂遗曲阳、定陵侯,依其权力,赊贷郡国,人莫敢负。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同时期,丞相张禹“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材料主要反映出 ()A.盐铁官营制度开始实行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C.官商一体影响社会秩序D.富豪专横威胁中央集权【解析】选C。根据材料“赂遗曲阳、定陵侯,依其权力,赊贷郡国,人莫敢负〞“丞相张禹‘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官商结合扰乱正常社会秩序,故C正确。2.?周礼?规定:“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说明了周朝A.工商业为官府所垄断B.有较标准的市场管理制度C.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百姓弃农经商现象很普遍【解析】选B。从材料可知不同时间进行交易的人群不同,并设立专人管理,可知材料反映了周朝市场管理标准,故B正确。4.(2019·潍坊模拟)据?邦计部·河渠二?记载,唐代宗“大历初,李栖筠为工部侍郎,时关中沃野千里,旧资郑、白二渠,为豪家贵戚雍隔上流,置私碾(磨面)百余所,以收末利,农夫所得十夺六七〞。这说明当时 ()A.农田水利工程严重失修B.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明显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D.家庭手工业的规模扩大【解析】选B。郑国渠和白渠在唐代仍发挥重要作用,故A错误;材料中豪族开碾米房磨面面向市场,故B正确;材料未提及唐朝的土地所有制的演变情况,故C错误;材料未提及个体小农家庭手工业规模状况,故D错误。5.(2019·长春模拟)?唐律?规定: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这一规定说明当时唐朝 ()A.没有出现夜市B.严格控制商业开展C.市坊界限清楚D.城市经济异常繁荣【解析】选B。材料未涉及夜市,故A错误;从材料中唐代规定市的位置,设市的标准,可知是唐代坊市制度的表现,表达了唐代严格控制商业的开展,故B正确;材料不仅表达了对坊市的严格划分,还有“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的内容,故C错误;材料中对市场的严格划分,反映唐代限制商业开展,不能表达城市经济繁荣,故D错误。【加固训练】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状况说明中国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C.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D.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解析】选A。根据材料“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可知,在封建社会后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出现不断增强的趋势,故A正确。6.(2019·临沂模拟)城市商税额两浙路首府杭州(今浙江杭州)82019贯江南东路首府江宁府(今江苏南京)45000贯淮南东路首府扬州(今江苏扬州)41000贯成都府路首府成都府(今四川成都)67000贯广南西路首府桂州(今广西桂林)6600贯上表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局部路的首府商税额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城市地位决定其经济开展的程度B.商业开展状况深受区域条件影响C.海外贸易的兴旺促进了经济开展D.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解析】选B。此表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局部路的首府商税额情况,仅据此无法说明经济开展的程度,故A错误;根据商税额,可以看出两浙路首府杭州(今浙江杭州)、成都府路首府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商税额较高,说明这两个地区商业兴旺,故B正确;此表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局部路的首府商税额情况,不能表达海外贸易的兴旺,故C错误;仅凭局部路的首府商税额情况,无法说明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故D错误。7.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3600处。作为新兴的农村商业中心,市镇并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开展,因而具有鲜明的经济中心的特征。这种情况说明,两宋时期A.乡村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C.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D.城乡之间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活动【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的农村商业中心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使乡村市镇更具经济牲,说明乡村经济进行了自我调整和创新,故A正确。8.(2019·柳州模拟)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应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的实施 ()A.放弃了海禁政策B.促进了白银内流C.造成了鸦片泛滥D.推动了小农破产【解析】选B。“应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不能说明国家对海禁政策的放弃,内容也仅限于经济,故A错误;1567—1572年间,新航路开辟后,获得财富的殖民者纷纷到东方购置奢侈品,而西方的手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很小,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故B正确;“准贩东西二洋〞不能确定是指鸦片,故C错误;明朝贸易仅限于沿海地区进行,没有对传统农业造成根本的影响,故D错误。9.据?马首农言?记载,明代山西寿阳“邑之棉花自(河北)栾城,统计一邑每年不过用数千驼。今岁虽云薄收,而旧日之积蓄尚有数千驼,亦足资一年之用〞。这说明当时 ()A.区域经济存在互补B.政府大力推广植棉C.河北成为产棉中心D.北方棉纺织业兴旺【解析】选A。从材料可知山西寿阳的棉花来自河北栾城,反映的是明代区域长途贩运开展,可以实现区域经济互补,故A正确;材料表达的是栾城虽然棉花减产,但也可供寿阳使用,没有表达政府大力推广植棉,故B错误;河北成为产棉中心,与材料中寿阳使用栾城棉花无关,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棉花异地销售,没有表达北方棉纺织业兴旺,故D错误。10.研究者长江水系运量运河水系运量珠江水系运量海上运量其他运量学者一1750-23501200-17004001000400学者二1850235032018001680上表为两位当代学者对于清代中前期全国中长途商品粮运量(单位:万石)的研究分析。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两学者的研究数据准确无误B.运河沿岸是粮食的主要产区C.内陆水运是运输的主要途径D.粮食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解析】选C。两位当代学者对于清代中前期全国中长途商品粮运量的研究数据上是有差距的,两学者的研究数据准确无误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位学者对运河水量的数据存在差异,且运河运粮多少也不能说明运河沿岸粮食产量的上下,故B错误;从两位当代学者对于清代中前期全国中长途商品粮运量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长江水系运量、运河水系运量要高于海上和其他运量,故C正确;材料说的是粮食在国内的运量,故D错误。11.(2019·西安模拟)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假设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这说明清代 ()A.“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B.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C.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的开展D.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解析】选B。“闭关锁国〞是限制对外贸易,不是禁止,故材料减少运载杂货船只的商税不能反映“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故A错误;材料中对运载杂货和粮食的商船减免税,运送珍奇的船只不在此列,可知清代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故B正确;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由官府控制,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于运送人民需要的商品的船只减税,不能反映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故D错误。12.会馆自永乐年间出现于京师之后,逐渐衍生出包括官绅试子会馆、工商性会馆以及移民会馆在内的多种形式,在整合流动性人口方面发挥了官府一直想有所为而无能为之的功能。明清时期的会馆 A.适应了明清时期土地租佃式经营盛行的需要B.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取代私营手工业主导地位C.是政府利用公权力禁止民间自我管理的表达D.表达官本位思想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解析】选D。会馆的出现是商业开展的结果,而“官绅试子会馆、工商性会馆以及移民会馆〞的出现,表达了会馆“在整合流动性人口方面〞发挥了“官府一直想有所为而无能为之的功能〞,说明官本位思想对社会“整合〞的影响,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商品市场网络。在这块不大的地面上,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镇与镇的间距以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较常见的模式,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很多市镇,无论就其规模还是经济地位而言,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例如,万历元年置青浦县,以唐行镇为县治,乾隆二十五年,移金山县治于朱泾镇。很多农家皆以丝绸、棉业为主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材料二五口通商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重心,江南作为上海的腹地,刺激了江南农村以外贸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开展,丝茶出口增长,相关的手工业勃兴。随着上海、宁波等近代工业大都市兴起并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对周边农村地区形成极大的向心力,吴兴县南浔镇“镇上一切商情联络,皆取之于上海、南京、杭州各大都市〞。中外工业资本不断渗入乡间,一方面都市工业部门不断吸引农村人口,一方面中小型加工企业扩散到农村市镇,把工业主义的触角直接伸向农村。在江南专业经济区域,最多的是机器缫丝厂和棉纺厂,这些市镇无论是在工业、商业、镇区建设,还是文化、人口等方面,都比原先同类型的市镇集聚更多的现代要素。但总体而言,江南市镇并未超越传统形态,而是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呈现出经济上的“半截子〞近代化和社会上的“二元结构〞特征。——摘编自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征,并说明其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市镇的变化并加以评析。(13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商品市场网络〞“镇与镇的间距以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较常见的模式〞“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答复;第二问根据材料“很多农家皆以丝绸、棉业为主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复。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刺激了江南农村以外贸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开展,丝茶出口增长〞“镇上一切商情联络,皆取之于上海、南京、杭州各大都市〞“这些市镇无论是在工业、商业、镇区建设,还是文化、人口等方面,都比原先同类型的市镇集聚更多的现代要素〞答复。第二问根据材料“在江南专业经济区域,最多的是机器缫丝厂和棉纺厂〞“江南市镇并未超越传统形态〞答复。答案:(1)特征:数量多,网络化分布;分布疏密适当;是周边村落的商业联系的纽带;经济功能的增强提升其政治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分,每点2分)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有利于产生新的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推动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促进市民文化的开展。(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变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与工业城市联系紧密;市镇工业化进程加快、市镇出现分化。(6分,每点2分)评析:江南市镇经济是农村生产专业化的代表;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有助于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开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江南市镇很难实现向近代化的转型;市镇经济只是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而存在;市镇经济未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7分,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7分)14.(2019·鲁皖联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古代中国经济文献的部类构成代表作及主要内容经部的经济文献?尚书??禹贡??周礼??春秋??五经正义??尔雅?等渔猎、畜牧、商旅、耕种、土地制度、社会分工、生产与流通、分配与消费等史部的经济文献?食货志??通志??通典??文献通考?等经济制度沿革、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思想的演变等子部的经济文献?荀子??老子??管子??盐铁论??论衡?等户口、农桑、田制、服役、漕运、盐法等集部的经济文献?文选??唐文粹??宋文鉴??清文汇?等经济、法制等四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