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生态管理与生态建设课件_第1页
旅游区生态管理与生态建设课件_第2页
旅游区生态管理与生态建设课件_第3页
旅游区生态管理与生态建设课件_第4页
旅游区生态管理与生态建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旅游业生态管理与旅游地生态建设第一节旅游生态管理基本概念第二节旅游人口生态管理第三节旅游公共安全与公共安全管理第四节旅游生态管理标准化建设第五节旅游生态安全信息化建设第六节旅游地生态建设第一节旅游生态管理基本概念一、生态管理概念不同机构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管理”进行了定义:美国土地管理局:根据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原理,以一种能保护长期生态持续性、自然多样性和景观生产力的方式对生态和物理系统进行的管理。美国森林服务局:自然资源管理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他超越了森林的各单个部分的分割性方法,融合了自然资源的人类学、生态学和物理维度,目的是获得所有资源的可持续性。Overbay:仔细和熟练的使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到生态系统的管理中,目的是在长期生产、修复或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用途、产品、价值和服务。王如松: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生态学原理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上复杂的系统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功能和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经济、自然和社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综合来看,生态管理可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原理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来全方位管理人类行动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力图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旅游生态管理基本内容1、旅游生态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等的开发利用规划、使用与管理。2、旅游环境监测与旅游环境管理:对大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生活废弃物排放以及环境灾害的监测和管理。3、旅游过程管理:在旅游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过程中,实施的对旅游开发者、旅游服务者、旅游者行为等的规范与管理。4、旅游人口调控和管理:在淡季和旺季对游客数量的调控。5、旅游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卫生、旅游产品安全、公共健康等。6、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生态系统健康、旅游地生物多样性管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物质输入输出。第二节旅游人口生态管理旅游生态系统人口要素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和当地居民三种类型。一、旅游地人口行为管理1、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活动的引导着和组织者,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意识、生态环境专业知识及相关的专业技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形象和行动榜样。1)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服务过程中要遵守社会公德,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先人后己,通过自身的良好行为对旅游者产生积极影响。2)以诚待人,严禁欺诈旅游者。3)平等对待所有游客。4)视旅游者为“上帝”。5)具有自重慎独意识,不随波逐流,自觉抵制个别旅游者不良行为的影响和发生。2、旅游者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其行为直接影响到生态化和资源保护。3、旅游地居民行为旅游地居民与旅游地发展紧密相关,其行为不仅直接影响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业形象和旅游业发展,而且其行为和文化也会影响游客的行为和文化观念。4、旅游人口管理需要开展的工作1)利用各种场所加强对旅游人口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加强对游客、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地居民及有关部门的管理。二、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某一特定的旅游空间,在特定时期内,在保持该地资源与生产连续性、生态完整性、文化延续性以及发展质量的前提下,所能承载的旅游人数或旅游活动的强度。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包括以下几方面:1、旅游资源容量保证旅游资源不会被旅游破坏的前提下,在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其一般可以根据某一资源的人均最低空间标准来确定。2、旅游生态容量在旅游地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会退化或恶化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3、旅游感知容量环境空间不致使游客产生拥挤感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4、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依其经济发展程度或水平所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其受到几方面因素影响:1)设施容量2)用于旅游业的投资能力3)当地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能满足旅游需求的程度及区域外调入的可能性与可行性。4)区域所能投入的旅游业人力资源和供给能力。5、旅游社会文化容量由旅游接待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生活习俗、生活方式、文化特色、社会化程度以及国家政策等决定的,当地居民可接纳和容忍的旅游者数量。大多数旅游区旅游社会文化容量问题不突出,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及偏远山区、乡村则应避免游客与地方居民之间的心理冲突、排斥和文化冲突而影响旅游业发展。6、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确定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取决于该地的旅游资源容量、生态容量、经济发展容量、社会文化容量和游客感知容量中最小的一个。但一般情况下,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主要由旅游资源容量和设施容量决定。三、游客容量的调控措施1、被动调节旅游经营管理部门被动的去适应客流量变化。在客流量猛增的时候,采取临时增加交通工具,临时招聘管理服务人员,借用其他单位住宿设施,对游客进行分流等方法。2、主动调节旅游经营管理部门主动引导客流变化,包括调峰(旅游高峰期游客数量调节)和调谷(旅游淡季游客数量调节)。调峰主要手段1)行政手段,采用行政命令方法限制客流量2)协调手段,如旅游区与各旅行社协调,控制某时段客流3)经济手段,提高门票价格、提高住宿费、提高交通费等方法,增加旅游费用支出,抑制旅游需求。4)旅游地内部调控,根据旅游区特点,确定游客容量,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采取分区旅游和有计划旅游方法。调谷手段1)行政手段,采用行政立法手段刺激旅游消费,如延长公众带薪假期,实施有利旅游的政策等。2)市场营销手段,如加强广告宣传,加强推销,实施有奖旅游等。3)经济手段,如淡季降低门票,提供优惠。4)其他手段,如开办各种文化节,举办重要会议、重大事件、纪念活动等刺激旅游需求。第三节旅游公共安全与公共安全管理一、旅游地公共安全问题公共安全是公民全体及个人和社会的安全,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交往所必需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包括经济、学习、生产和工作场所安全、环境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旅游地人口高度密集,人口流动性大,旅游业与公共安全关系密切,保证旅游人口的公共安全与公共健康是旅游地生态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影响公共安全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旱灾、风灾、沙尘暴、海啸、冰雹等2、卫生因素人体卫生安全: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等。动物防疫安全:流行病、传染病水生生物防疫安全:鱼虾蟹等疾病防疫等。各种食品卫生安全3、社会因素刑事安全:打砸抢烧等社会动乱:暴动、非法集会游行、非法宗教活动等。4、生态因素:动植物病虫害爆发、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有害微生物传播、森林火灾等。5、环境因素:废气、废水、废渣、噪声、毒气、光化学烟雾、放射性危害等。6、经济因素:生产安全:爆炸、各类事故。金融安全:信贷、外汇、股市等。交通安全: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索道、桥梁等。能源安全:煤、石油、电、气等。7、信息因素:国家机密、计算机网络安全等8、技术因素:重要公共设施保护,高新技术(克隆、转基因)风险等。9、文化因素:民族矛盾、文化冲突等10、整治因素:整治动乱、国家分裂等。对于旅游地和旅游区而言,较为突出公共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环境污染与环境卫生(生活垃圾、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食品安全(集体食物中毒)、疾病传播、公共秩序混乱和刑事暴力恐怖事件。二、旅游地生态安全问题生态安全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生态安全是指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狭义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整体水平的反映。生态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关系安全三个方面。数量安全:资源的数量、生物种群数量、人口数量等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过多或过少都可能会造成生态不安全,如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爆发、人口超载等。质量安全:环境、资源、生物、人口的质量等是否达到健康的状态和水平,如环境污染、生物病虫害、人口疾病等。关系安全:生物系统结构失调、物种入侵、转基因物种危害、森林破坏、过垦、过牧、过渔、工业化、城市化等导致的不安全。旅游地生态安全表现为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土流失及其他地质灾害及在旅游过程中的游客超载、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干扰、生态系统破坏以及公共卫生与公共健康安全问题。三、旅游地公共安全与生态安全管理措施1、加大公共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2、建设公共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监测系统3、建立公共安全与生态安全预警与应急系统第四节旅游生态管理标准化建设一、旅游生态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内容1、饮食标准符合GB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规定。2、住宿标准建筑布局、装饰、公共用品、消防、防盗和救护、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卫生及服务质量等符合GB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3、交通标准充分考虑交通工具可达性、停放布局合理性和行驶的安全性。可参照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有关的规定执行。4、游览标准游览服务标准应符合GB/T17775-2003有关的规定执行。设立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必须符合GB10001-1994《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规定,导游服务质量应达到GB/T15971-1995《导游服务质量》的有关规定。5、购物标准购物环境、产品质量和购物服务直接影响旅游服务业整体形象。购物标准应符合GB/T17775-2003有关的规定。6、娱乐标准娱乐服务应符合GB9664《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规定要求。第五节旅游生态安全信息化建设一、旅游信息化基本概念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光电技术、3S技术、管理技术、模型模拟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向旅游业全过程、全方位渗透和普遍应用的各个动态过程。旅游业信息化包括旅游各系统的全民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和标准化。旅游信息化建设目标:以空间信息为载体,通过对旅游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创建、更新和共享,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出方便快捷的具有查询、检索、分析、统计、自动更新、高智能化功能的旅游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并可实现旅游专家决策和旅游虚拟现实等多重功能。二、数字旅游业概念是一个数字化或信息化的旅游业技术系统,整个旅游业经过数字化之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是旅游信息化的重要目标和具体形式,也是数字地球和数字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空间尺度可分为四个层次:1)旅游景点或景区的旅游数字化2)地区旅游业数字化3)国家旅游业数字化4)全球旅游数字化三、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基本内容包括1)旅游资源子系统信息化,2)旅游环境子系统信息化,3)旅游服务子系统信息化,4)旅游管理机构子系统信息化,5)旅游市场子系统信息化信息输入系统基础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信息输出系统信息加工处理系统专家决策管理系统信息查询检索系统其他信息服务系统信息动态更新系统第六节旅游地生态建设一、旅游地生态建设基本内容1、概念旅游地生态建设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旅游生态环境、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过程和旅游服务产品等进行全方位建设,拓展生态功能,提升生态内涵过程,可分为生态硬件建设和生态软件建设。生态硬件建设:对旅游地基础设施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包括生态住宅、生态宾馆、生态交通、生态设施、生态景点、生态能源设施、生态环境工程以及游行的生态物质产品与生态餐饮产品等。生态软件建设:对旅游文化、旅游形象和旅游管理方面建设,包括生态形象、生态文化、生态服务、生态管理、生态消费、生态行为和生态教育等方面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二、旅游要素的生态化建设1、生态产品生态产品: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从原料采集到产品生产、加工、贮运、消费或使用后报废处理整个生命周期与生态环境协调,对环境影响最小,产生废弃物最少的产品。生态产品设计通常包括注重材料性能设计、与环境友好的设计、安全可靠设计、耐久性设计四个方面内容。旅游生态商品:资源耗用低、亲和环境、健康安全,具有审美价值和一定实用价值的天然商品或人工制成品。旅游商品开发突出地方性、环保性、实用性和方便性。地方性是体现特色的关键,地方性越强,越能给游客引起长久回忆,纪念意义越深远。环保性要求生态商品的制作及包装要求在保证特色的前提下加以改进,是指无污染、无公害,符合环保、卫生标准。实用性要求旅游商品做到实用化,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如旅游商品软包装、洗刷用品小型化等。方便性指旅游商品不宜重、大、笨、粗,包装应牢固轻便,便于携带。2、生态建筑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和建筑学基本原理,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