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渡荆门送别---李白使至塞上---王维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早年:
“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晚年:“归隐田园”。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靖节先生”(谥号)“五柳先生”(自号)2作者简介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3资料提示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注释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huì):杂草丛生。
带月:顶着月亮。荷(hè)锄:扛着锄头。
道狭(xiá):道窄。沾(zhān):沾湿
但使:只要让。愿无违(wéi):不违反自己的意愿。试译古诗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翻译1、从何而归?2、归去何处?3、为何而归?4、归去如何?题目置疑1.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融情于景,本诗都描写了哪些景?前三句均为写景①南山下的田地,豆苗淹没在杂草之中;②诗人早晨便到田地里锄草,待到晚上才扛着锄头回来了;③诗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来的路上,草叶上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2.从这三个画面看,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一种什么情况?陶渊明不是个好农人,尽管整日劳作十分辛苦,但秧苗长得却很不好。古诗理解4.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并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5.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古诗朗读1、找出本诗的对偶句。其中第二联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问题研究寓情于景。孤寂、抑郁的心情。好,这句描绘出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也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景象中有线条、有构图、有色彩。……从而诗人将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了。研读赏析2、你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写得好吗?为什么?(图画角度)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最后,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表现了它的刚劲、坚毅之美;“长”字,表达出黄河横贯其间给人的感觉;“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从而诗人将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了。2、你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写得好吗?为什么?(词语的角度)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对塞外大漠风光的描绘,融情于景,表达了自己的孤寂、慷慨、悲壮的情绪。主题总结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写作背景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古诗朗读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整体感知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两句诗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随”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的把群山、原野逐渐推移变换的位置表现出来,生机而富有活力,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3、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通过写出游途中的景观,流露诗人欣喜、激动的情感,并以此引出他远别故乡时的思乡之情。主题思想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作者简介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写作背景登岳阳楼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jīngxǐyǐ古诗朗读登岳阳楼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酒店或茶馆的幌子缓慢瓜分徘徊靠着高处登楼根据注释试译古诗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属地,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翻译1、“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交代了什么?大处着笔,写岳阳楼之所在。整体感知2、“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写举目所见。“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深入探究3、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一种过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个人机井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牛羊肉线上线下融合营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产品模具研发制造合同4篇
- 2025年度宠物用品跨境电商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环保工程派遣员工劳动合同样本4篇
- 2025版绵阳市医疗机构租赁合同4篇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施工合同(含装修工程)2篇
- 2025年美团外卖骑手服务区域划分合同
- 2025年冷链物流送货员专业培训及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产业链借贷合同协议
-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 城市作战案例研究报告
- 全册(教案)外研版(一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正版授权】 ISO 12803:1997 EN Representative sampling of plutonium nitrate solutions for determination of plutonium concentration
-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 2024中考考前地理冲刺卷及答案(含答题卡)
- 多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文
- 安踏运动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 彩票市场销售计划书
- 骨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报告
- 支付行业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