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祛风(qūfēnɡ)湿药第一页,共八十五页。概述一、含义凡以袪除风寒湿(hánshī)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袪风湿药。二、性能特点味多辛、苦,性或温或凉;毒性:川乌、雷公藤毒性较大;蕲蛇去头后无毒。第二页,共八十五页。三、功效和适应症功效:祛风湿:袪除留着于肌肉、经络、筋骨(jīngǔ)的风湿之邪,有的还兼有散寒、舒筋、通络、止痛、活血或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适应证:主要用于风湿痹证之肢体疼痛,关节不利、肿大,筋脉拘挛等症。部分药物还适用于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第三页,共八十五页。四、分类(fēnlèi)根据兼有功效不同,分为三类1、袪风寒湿药2、袪风湿热药3、祛风湿强筋骨药第四页,共八十五页。五、配伍应用1、因证(痛痹、行痹、热痹、着痹)选药2、活血(huóxuè)通络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3、解表药4、补虚(肝肾)药5、随证(痰、瘀)配伍第五页,共八十五页。六、药物剂型:可制成酒或丸散剂。酒还能增强袪风湿药的功效。也可制成外敷剂型,直接用于患处。七、使用注意1、阴血亏虚者慎用;2、多用丸、散、膏剂(gāojì)及酒剂3、部分药物有毒,注意用法用量。第六页,共八十五页。第一节祛风(qūfēnɡ)寒湿药概述性能特点:性味多为辛苦温,有较好的袪风、除湿、散寒、止痛(zhǐtònɡ)、通经络等作用。适应证: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证。配伍后亦可用于风湿热痹。【教学内容】掌握:独活、木瓜、威灵仙熟悉:川乌(附草乌)、乌梢蛇(附蛇蜕)第七页,共八十五页。独活【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cǎoběnzhíwù)重齿毛当归的根第八页,共八十五页。【性能】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功效】袪风湿,止痛(zhǐtònɡ),解表。【应用】1.风寒湿痹。
2.风寒挟湿表证。3.少阴头痛。【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xiàbù)寒湿重者为宜第九页,共八十五页。【鉴别用药】羌活与独活,均能袪风湿,止痛(zhǐtònɡ),解表,以治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头痛。但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风寒湿痹,痛在上半身者,治头痛因于风寒(太阳经头痛)者;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较羌活为弱,多用于风寒湿痹在下半身者,治头痛属少阴者。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配伍应用。第十页,共八十五页。威灵仙
《新修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攀援性灌木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gānzào)根及根茎。第十一页,共八十五页。
威灵仙
《新修本草(běncǎo)》
第十二页,共八十五页。【性能】辛、咸,温。归膀胱经。【功效】袪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应用】1.风湿(fēnɡshī)痹证。《药品化义》:“性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因其力猛,亦能软骨。”2.骨鲠咽喉。《本草从新》诗:铁脚威灵仙,砂糖和醋煎。一口吞下去,铁剑软如绵。凡风寒湿痹无论上下部均可应用(yìngyòng)。尤其适宜于风邪偏胜的拘挛疼痛。第十三页,共八十五页。【用法用量】煎服,6~9g。外用,适量(shìliàng)。治骨鲠可用威灵仙30g煎汤,亦可加入适量米醋、砂糖后慢慢咽下【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服。用量过大,可引起胃脘灼痛、呕吐等。第十四页,共八十五页。川乌
《本经》【来源(láiyuán)】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干燥母根。第十五页,共八十五页。【性能】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效】袪风湿,温经止痛。【应用】1.风寒湿痹。辛热散寒祛风,苦热除湿,善于走散(zǒusàn),止痛作用良好,宜于寒重而痛甚者。2.心腹冷痛,寒疝疼痛。3.跌打损伤,麻醉止痛。第十六页,共八十五页。【用法用量】煎服,1.5~3g;宜先煎、久煎。外用,适量。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以口尝无麻辣感为度。【使用注意】1.孕妇忌用。2.不宜与贝母类、半夏(bànxià)、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3.内服一般应炮制用,不宜久服,生品只供外用,内服宜慎;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用。第十七页,共八十五页。草乌
《本经》【来源】为毛茛科植物(zhíwù)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根。第十八页,共八十五页。【性能】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效】袪风湿,温经止痛。【应用(yìngyòng)】1.风寒湿痹。2.心腹冷痛,寒疝疼痛。3.跌打损伤,麻醉止痛【用法用量】煎服,1.5~3g;宜先煎、久煎。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服宜慎;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用。第十九页,共八十五页。草乌(cǎowū)与川乌: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均相同,而毒性更强。一般宜炮制后用。第二十页,共八十五页。蕲蛇
《本经》【来源】为脊索动物(jǐsuǒdòngwù)门爬行纲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enther)的干燥体。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五页。【性能】甘、咸,温。有毒。归肝经。【功效】袪风,通络,止痉。【应用】1.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2.小儿惊风,破伤风。3.麻风,疥癣(jièxuǎn)。【用法用量】煎汤,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或酒浸、熬膏、入丸、散服。【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者忌服。性善走窜,性温通络,内走脏腑,外达肌表,可透骨搜风,为截风要药,风湿痹证均可治之,尤宜于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jūluán)。以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五页。乌梢蛇【来源(láiyuán)】游蛇科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别名:乌蛇、青蛇、黑花蛇、黑乌梢。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五页。功用疏要:本品功能祛风通络、定惊止痉,作用与蕲蛇类似而稍弱,但无毒。临床用于风湿痹痛,疥癣、白癜风,破伤风、急慢惊风等证。附:蛇蜕——可祛风定惊、止痒退翳,用于小儿(xiǎoér)惊风、皮肤疥癣瘙痒、目生翳障等。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五页。木瓜
《名医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zhíwù)贴梗海棠
Chaenomelesspeciosa(Sweet)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五页。【性能(xìngnéng)】酸,温。归肝、脾经。【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应用】
1.风湿痹证.2.脚气水肿。3.吐泻转筋。温香为用,化湿为功,善祛筋络之湿,舒筋活络,尤为治湿痹、筋脉(jīnmài)拘挛的要药。
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五页。此外,尚能消食、生津止渴,可用之消化不良、津伤口渴。【用法(yònɡfǎ)用量】煎服,6~9g。【使用注意】内有郁热,小便短赤者忌服。胃酸过多者不宜用。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五页。蚕砂【来源】为蚕蛾(cáné)科昆虫家蚕蛾(cáné)幼虫的粪便家蚕(jiācán)蚕砂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五页。木瓜、蚕砂均能袪风湿、和胃化湿,以治湿痹拘挛及湿阻中焦之吐泻(tùxiè)转筋。木瓜酸温,入肝经,善平肝舒筋活络,尤以治疗筋脉挛急者最佳,除常用于暑湿伤中所致吐泻转筋外,也可用于血虚肝旺,筋脉失养,挛急疼痛等。蚕砂作用较缓,又善袪风,故凡风湿痹痛,不论风重、湿重均可应用,并可治风疹湿疹瘙痒。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五页。松节【来源】为松科常绿大乔木(qiáomù)油松、马尾松枝干的结节油松(yóusōnɡ)
药材(yàocái)松节第三十页,共八十五页。
苦温燥散,善祛筋骨间风湿(fēnɡshī),可祛风通络,有良好的通痹止痛之功。多用于风湿(fēnɡshī)寒痹,历节风痛之症。
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五页。伸筋草【来源】为石松科植物(zhíwù)石松的干燥全草。
石松
伸筋草
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五页。伸筋草辛散、苦燥、温通,归肝经,能袪风湿,入肝尤善通经络,舒筋缓急(huǎnjí)。常用于风寒湿痹,肢软麻木,跌打损伤。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五页。寻骨风【来源(láiyuán)】为马兜铃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绵毛马兜铃的根或全草。绵毛马兜铃寻骨风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五页。寻骨风
辛、苦、平,归肝经,袪风湿(fēnɡshī),通络止痛。常用于风湿(fēnɡshī)痹证、跌打损伤;还可用于胃痛、牙痛、痈肿。
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五页。海风藤【来源】为胡椒(hújiāo)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风藤药材(yàocái)海风藤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五页。
辛、苦,微温,归肝经,本品可祛风湿,通经络,用治痹痛拘挛,屈伸(qūshēn)不利之症;兼可疗伤止痛,用于跌打损伤。
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五页。青风藤【来源(láiyuán)】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
青风藤青风藤药材(yàocái)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五页。
苦、辛,平,归肝、脾经。辛散苦燥,有较强的袪风湿,通经络作用(zuòyòng)。用于治疗风湿痹证疼痛较剧者;兼可利小便,用于治疗水肿。
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五页。丁公藤【来源】为旋花科植物(zhíwù)丁公藤或光叶丁公藤的干燥藤茎。
光叶丁公藤丁公藤第四十页,共八十五页。
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辛散温通,尤长于发散,善袪风湿,消肿止痛。用治风湿寒痹(hánbì),半身不遂,跌打损伤。
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五页。
第二节祛风湿热药性味多为辛苦(xīnkǔ)寒,入肝脾肾经。辛能行散,苦能降泄,寒能清热。具有良好的袪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之功。主要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经配伍亦可用于风寒湿痹。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五页。秦艽《本经》【药物(yàowù)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秦艽(qínjiāo)秦艽(qínjiāo)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五页。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五页。【性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功效】袪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应用】1.风湿痹证。2.中风不遂。3.骨蒸潮热(cháorè),疳积发热。4.湿热黄疸。【用法用量】煎服,3~9g。祛风除湿清热,疏筋通络止痛(zhǐtònɡ),作用和缓,无伤阴耗血之弊,故称“风药中之润剂”,尤宜于热痹。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五页。防己
《本经》【来源(láiyuán)】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五页。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五页。【性能】苦、辛,寒。归膀胱、肺经。【功效】袪风湿,止痛,利水消肿。【应用(yìngyòng)】1.风湿痹证。
2.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3.湿疹疮毒。此外,有降血压作用,可用治高血压。辛散苦泄,可祛风(qūfēnɡ)泄湿;大寒清热,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关节红肿疼痛、肢体酸重,尤为要药。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五页。【用法用量】煎服,3~9g。传统所称的防己有木、汉之分,木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根,又叫广防己)长于祛风止痛;汉防己偏于利水消肿。由于木防己含有马兜铃酸,有肾毒,易引起(yǐnqǐ)肾功能衰竭而禁止使用。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五页。桑枝【来源(láiyuán)】为桑科落叶乔木植物桑树的嫩枝。桑枝桑树第五十页,共八十五页。性平,祛风湿善横走肢节,善治肩臂关节拘挛作痛,热痹、寒痹(hánbì)皆可用之,兼可利水消肿。多用之上肢风湿热痹。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五页。豨莶草
《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干燥地上(dìshànɡ)部分豨莶豨莶草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五页。【性能】辛、苦,寒。归肝、肾经。【功效】袪风湿,利关节,解毒。本品苦、辛而寒,归肝、肾经。生用清湿热、祛风(qūfēnɡ)止痒;制用祛风(qūfēnɡ)湿、强筋骨。【应用】1.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
2.风疹,湿疮,疮痈。【用法用量】煎服,9~12g。外用,适量。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宜制用,治风疹湿疮、疮痈宜生用。第五十三页,共八十五页。臭梧桐【药物来源(láiyuán)】为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海州常山的嫩枝及叶。臭梧桐(wútóng)海州常山(chánɡshān)
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五页。功用疏要:本品可祛风湿、通经活络。临床(línchuánɡ)可用于风湿痹痛、高血压病,也可用于湿疹、痱子以及慢性气管炎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治疗高血压(开花前的树叶降压效果好,但不耐高温,汤剂中应另包后下或做袋泡茶、片剂、散剂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五页。臭梧桐(wútóng)、豨莶草二者药性偏凉,均可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善治风湿痹痛,湿热疮毒。近代研究同有降压作用。豨莶草善除筋骨间风湿,兼有强壮筋骨之效,又可用于中风瘫痪,半身不遂,腰腿无力等症,唯药力和缓,久服方效。第五十六页,共八十五页。海桐皮【药物来源】为豆科常绿乔木植物刺桐(cìtónɡ)的树皮。刺桐(cìtónɡ)海桐皮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五页。
海桐皮味苦、辛,性平,辛散苦燥,祛风湿,通经络,并能止痛,用治痹痛拘挛,屈伸不利之症,传统认为善治下肢疼痛。入血分祛风燥湿,杀虫止痒(zhǐyǎnɡ),可用于疥癣、湿疹瘙痒。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五页。络石藤【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luòshí)的干燥带叶藤茎。络石(luòshí)络石藤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五页。络石藤味苦微寒,祛风湿,通经络,用治热痹,关节(guānjié)红肿热痛,筋脉拘挛者最为相宜。第六十页,共八十五页。雷公藤
《本经》【来源】为卫矛(wèimáo)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或根的木质部。
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五页。雷公藤药材(yàocái)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五页。【性能】苦、辛,寒。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应用】
1.风湿顽痹。有较强的袪风湿,活血通络之功,为治风湿顽痹要药,苦寒清热力强,消肿止痛功效显著,尤宜于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晨僵、功能受限,甚至关节变形者。今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捣烂外敷、酊剂或其总甙片口服。2.麻风、顽癣(wánxuǎn)、湿疹、疥疮。
3.疔疮肿毒。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五页。现代临床亦用于:①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及紫癜性、狼疮性、肾小球肾炎等。②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气管炎、斑秃等。【用法用量】煎汤,10~25g(带根皮者减量),文火煎1~2小时;研粉,每日1.5~4.5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内脏(nèizàng)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服;孕妇忌用。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五页。不良反应:过量服用本品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白细胞减少(jiǎnshǎo)、生殖细胞减少(jiǎnshǎo)和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内脏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jiǎnshǎo)者慎服;孕妇忌用。第六十五页,共八十五页。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性能特点:味多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应用:用于久痹而肝肾(ɡānshèn)亏损,筋骨痿软、腰膝酸痛之证;肝肾(ɡānshèn)亏虚,筋骨痿软、腰膝酸痛、小儿行迟及中风半身不遂等。第六十六页,共八十五页。五加皮【药物来源】五加(wǔjiā)科植物细柱五加(wǔjiā)的干燥根皮。第六十七页,共八十五页。五加皮第六十八页,共八十五页。【性能】辛、苦,温。归肝、肾经。【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应用】
1.风湿痹证。为强壮性祛风(qūfēnɡ)湿药。尤宜于老人及久病体虚者。
第六十九页,共八十五页。2.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fálì)。
民谚:“浑身软如泥,不离五加皮”;“两脚不会移,要吃五加皮”。3.水肿,脚气。【用法用量】煎服,4.5~9g;或酒浸、入丸、散服。第七十页,共八十五页。五加皮又有南北之分:南五加皮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细柱五加的根皮,无毒,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作用较好;北五加皮又名香加皮,北五加是杠柳的根皮,有强心、利尿(lìniào)、止痛作用,退肿利水之功偏胜,但有毒性,不可过服。第七十一页,共八十五页。桑寄生【来源(láiyuán)】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桑寄生槲寄生第七十二页,共八十五页。【性能(xìngnéng)】苦、甘,平。归肝、肾经。【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桑寄生第七十三页,共八十五页。【应用】1.风湿痹证。本品苦除湿,甘补益,性质平和,质偏润补,有补益精血之功。宜于年迈体弱或久痹不愈,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者。
2.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bùān)。【用法用量】煎服,9~15g。现用于:①高血压病;②冠心病;③心律失常。第七十四页,共八十五页。狗脊
《本经》[来源]为蚌壳(bànɡké)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barometzu(L.)J.Sm.的干燥根茎。第七十五页,共八十五页。【性能】苦、甘,温。归肝、肾经。【功效(gōngxiào)】袪风湿,补肝肾,强腰膝。【应用】1.风湿痹证。
2.腰膝酸软,下肢无力。3.遗尿,白带过多。既可祛风湿、利关节,又可补肝肾、壮筋骨、强腰脊。对肝肾不足、兼有风寒湿邪的腰痛脊强,不能俯仰(fǔyǎng)者最为适宜。第七十六页,共八十五页。【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肾虚有热,小便(xiǎobiàn)不利,或短涩黄赤者慎服。第七十七页,共八十五页。千年健【来源(láiyuán)】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干燥根茎。千年健千年健第七十八页,共八十五页。本品辛、苦而温,归肝、肾经。既可祛风湿、止痹痛,又可强壮筋骨。临床用于风湿痹痛而腰膝冷痛、下肢拘挛(jūluán)麻木之证。今有用于胃痛者。第七十九页,共八十五页。三、用法(yònɡfǎ)用量雷公藤1.用量:带根皮10~12g,无根皮15~25g2.有毒成分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好,因此,使用时注意减少剂量,严格按说明(shuōmíng)使用。3.先煎1小时以上,以降低毒性。但不能超过2小时――疗效下降,且不能空腹服用4.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时出现一定的副作用,说明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七台河考货运上岗证试答题
- 南漳县丽美租房合同范例
- 模具工厂股合同范例
- 快手运营签约合同范例
- 居间协议合同范例武汉
- 代理法律服务合同范例
- 住房清包合同范例
- 生鲜订购合同范例
- 大宗物品合同范例
- 汇率套保合同范例
-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8000字
- 危机管理手册
- 2023山东省科创集团限公司集团总部招聘1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数学建模基础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屋面轻质混凝土找坡层技术交底
-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
- 福利彩票机转让协议
- 中国常用汉字大全
- 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论文
- 水利工程建设汇报材料(通用3篇)
- 10篇罪犯矫治个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