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素养评估卷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素养评估卷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素养评估卷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素养评估卷_第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素养评估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素养评估卷一、积累(20分).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蝉则/千转不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4分)(1)良多趣味古义:;今义:(2)晓雾将歇古义:;今义:(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今义:—(4)蝉则千转不穷古义:;今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绝蟾多生怪柏()天下独绝()(2)自非亭午夜分()自康乐以来()(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4)负势竞上()横柯上蔽()4•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1)—,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2)山随平野尽,—o(李白《渡荆门送别》)(3)一,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崔颍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才衰⑤。月来松闲,雕缕轩墀⑥。石列笋虚⑦,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飕。斯亭之实录云尔。然上人⑧举如意挹我日:“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选自《刘禹锡集》)【注释】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②弭:消除。③槃(pan):回旋,弯曲。④全(ben):并,一起。⑤模(cuT):椽子。⑥墀(chi):台阶。⑦虚(ju):柱子。⑧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既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故名洗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圈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麻I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3分).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3分)四、作文(30分).根据要求作文。学过这个单元后,你一定联想到了令你陶醉的多娇江山。不必说五岳的高大巍峨,让人生发“一览众山小”的豪壮;不必说喜马拉雅雪峰的洁净,让人获得“心灵常拂拭,不使染尘埃”的人生启迪;不必说滚滚长江水,让人生发“浪花淘尽千古英雄”的感慨;不必说滔滔黄河浪,让人生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感喟……就是一座座普通的小山、一条条不知名的小河,也常常令人流连忘返,赞叹“江山如此多娇”。请以“江山多娇”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参考答案l.D(1)甚,很;良好(2)消散;休息(3)罢了;耳朵(4)尽;贫穷(1)极独一无二(2)如果从(3)欣赏一起、共同(4)向上在上面(1)树树皆秋色(2)江入大荒流(3)青林翠竹(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⑴共8句,每句7个字⑵颔联、颈联(第二、三联)⑶“一声横玉,,与“响振疏林”不对仗,“静穿云”与“叶空委”不对仗。“曲终”与“中有”、"时引断肠声”与“千秋万古情也不对仗。(4)ui⑸ing⑹要求一韵到底/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平声韵a、(1)(示例1)访名家,启迪人生(示例2)尝美食,享受生活(示例3)读历史,传承文化(2)(示例)邀请函尊敬的李教授:您好!我校诚挚地邀请您于7月6日上午9:00来我校做一场有关“共富路上的嘉兴”的讲座,希望您能拨冗出席,届时恭候您的莅临指导!xx学校x年x月x日(3)(示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今天的主题演讲活动马上开始,请听各位演讲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三、(一)7.A.说明信息的来源是真实可靠的,体现了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B.用“惊惶奔逃”形容敌军,“猛攻不停”形容红军,一贬一褒,表达了作者对敌军的嘲笑,对红军的赞扬。(二)8.崔诗尾联写诗人于日暮时分,目睹江上烟波笼罩,发出“乡关何处是”的感慨,属于触景生情,抒发的是羁旅怀乡之愁;李诗尾联写诗人由浮云蔽日生发联想,感慨“长安不见”,既是写景,也是用典,抒发的是忧国怀君之愁。(三)9.(1)逆流而上(2)季节10.(1)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2)早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11.B12.《答谢中书书》中“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色彩缤纷,表露了作者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三峡》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嵋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白色的浪花,碧绿的深潭,更有那青山、花草,色彩十分鲜明,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面对这壮丽的风光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四)13.……的样子这样(2)病快⑶表示约数赞同.(1)(月光)照在庭院里好像一片积水澄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存交错纵横,大概是竹柏枝叶的影子。(2)用纸给他写字,没写几个,他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闲人”二字蕴含了苏轼遭受贬谪的悲凉,但与友人赏月赏竹柏又让他随缘自适、自我排遣,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异人”二字同样也包含了他被排挤、遭贬谪之悲,但以“异人”自称和称友人,又不失乐观幽默、超然洒脱。.示例:符合标准。结合苏轼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他虽然被贬官但并不气馁,也不因惨淡的境遇改变志向,依然保持乐观自信、豁达开朗,正是大丈夫应具有的品质。(五)17.A.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示例:“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示例:“忧人”“莺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世俗名利之心;“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三、21.略。(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根据所学律诗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对话。(3分)夜半闻横管【宋】程俱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金谷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小文:我觉得这是一首律诗。因为从诗句的句数和每句的字数来看,本诗⑴_符合律诗的基本特点。小强:我不这样认为。律诗的⑵—必须是对偶句,而这首诗⑶(结合具体诗句说明),并不符合要求。小文:律诗要求押韵,这首诗押⑷―、⑸—韵,也符合要求呀!小强:律诗的押韵更严格,⑹—,这样看来这首诗并不符合律诗的要求。二、语文实践活动(9分).嘉兴市举办“生态文化旅游节”活动,在活动期间,向全国人民宣传嘉兴的美景、美食、民俗文化、共富路上的嘉兴等。你所在学校拟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1)学校要制作一本活动宣传手册,请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2分)栏目一:探民俗,感受特色栏目二:栏目三:(2)学校准备邀请著名学者王教授于7月6日在我校做一场有关“共富路上的嘉兴”的讲座,请你代学校拟写一份邀请函。(4分)具体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校名用“xx学校”代替)。②格式规范,语言得体。邀请函(3)南湖秀,祖国美。班上开展“我爱祖国大好河山”主题演讲活动,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50字左右)(3分)

三、阅读(41分)(一)名著阅读(4分).赏析选文,体会特点。内容呈现问题探究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镇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A.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2分)B.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2分)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国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二)古诗阅读(4分)黄鹤楼(唐)崔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

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

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

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

人愁。.两首诗的尾联都提到“使人愁”,但所指不同。请结合作品简析“愁”的内涵。(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8-11题(12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与谢中书书》).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沿溯阻绝()(2)四时俱备().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⑵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甲乙两文绘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甲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与乙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都是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美景的。B.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C.甲文作者写山之高、陡,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D.乙文作者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甲乙两文写景都讲究色彩搭配之美,请结合两文有关内容分别加以阐述。(4分)(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2T5题(10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拍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拍?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注释】①庞安常:北宋名医,曾因诗文得祸,贬居僻远。.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然】A.欣然起行()B.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疾】A.因往相田得疾()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3)【许】A.寺在薪水郭门外三里许()B.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苏轼在两文中称自己为“闲人”“异人”,请你说说各自包含作者怎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