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答案_第1页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答案_第2页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答案_第3页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答案_第4页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88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不包括(C)2-25A.视觉障碍儿童 B.听觉障碍儿童C.自闭症儿童 D.病弱儿童2.导致儿童视觉障碍的疾病因素不包括(B)2-27A.白内障 B.利器伤害C.角膜炎 D.视网膜脱落3.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以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对听力损伤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以帮助他们挖掘残余听力,这些做法旨在帮助特殊需要儿童获得(B)1-9A.超前性发展 B.补偿性发展C.特异性发展 D.全面性发展4.面对听觉障碍幼儿,在听和说之外,将手势语作为语言沟通的辅助方法,同时包括表情、姿势、动作、绘画、写字等多种沟通方式,让听觉障碍儿童多感觉、多渠道地接受信息的教育方法称为(C)2-61A.手语交流法 B.口语交流法C.全面交流法 D.图片交流法5.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时,根据视觉障碍儿童的特点来开展各种感官的整合活动训练,这体现了(B)2-35A.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 B.多重感官协同原则C.安全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6.哮喘病患儿病发时的症状不包括(D)2-69A.呼吸困难 B.脸色发青C.喘息 D.抽搐7.图片正着放能认出来,但倒着放就认不出来了,这反映了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的(B)3-79A.速度缓慢 B.恒常性差C.范围狭窄 D.分辨能力差8.一个人在其生活环境中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称为(A)3-87A.社会适应能力 B.生活自理能力C.情绪能力 D.智力9.口吃即(D)4-107A.构音异常 B.语言发展异常C.发声异常 D.流畅度异常10.目前对于孤独症儿童的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D)5-129A.生物学指标测查 B.医学检查C.访谈调查 D.行为观察11.多动症儿童经常行动先于思维,行动不计后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自制自控等心理稳定能力,这体现了多动症儿童的(B)5-135A.精力过剩 B.行为冲动C.学习困难 D.注意力集中困难12.某学前儿童遭受挫折时焦躁不安,出现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和夺取他人东西的行为,此类行为是(D)5-148A.退缩行为 B.破坏性行为C.嫉妒行为 D.攻击性行为13.拥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感召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等领导者的素质和潜能的超常儿童是(C)6-164A.智力型超常儿童 B.语言型超常儿童C.领导型超常儿童 D.艺术型超常儿童14.吉尔福特在其编制的发散性思维测验中,根据发散的新颖成分、罕见程度来测查发散性思维的(A)6-169A.独创性 B.流畅性C.变通性 D.坚持性15.以下关于游戏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7-190A.游戏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 B.游戏治疗特别适合于学前阶段的特殊需要幼儿C.游戏治疗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 D.游戏治疗与游戏一样,重过程而不追求结果16.蓝德瑞史(1991)将游戏治疗中设立限制的过程整理为ACT,其中A代表承认,即(A)7-214A.了解孩子的感受、渴望、需要和行为 B.针对破坏限制的行为进行沟通C.指出其他可以被接受的行为选择 D.对儿童进行保护17.对幼儿语言障碍的矫治是一项系统、严密的工作,矫治时要抓好其中一系列的环节,这体现的是语言矫治工作指导原则中的(A)8-232A.系统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C.个别化指导原则 D.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18.以培养日常交往能力为目标,通过日常交往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的特殊需要幼儿语言矫治方法是(D)8-240A.全面交流法 B.自然情境法C.多重刺激法 D.日常交往法19.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即只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就能产生新的行为或使自己原来的行为发生改变,提出这一观点的是(D)9-257A.巴甫洛夫 B.斯金纳C.弗洛伊德 D.班杜拉20.以下关于强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9-258A.强化物须因人而异 B.强化物须是可吃、可用或可玩耍的物品C.强化物须易于使用 D.强化物须在幼儿表现出期望的行为之后立即呈现21.为减少幼儿未经允许站起来离开座位的行为,教师选择在幼儿坐在座位上的时候给予正强化,这种做法称为(B)9-261A.零反应区别强化 B.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C.固定比例强化 D.可变比例强化22.让幼儿一边观摩示范者的言行,一边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参与活动,实际演练有关动作,这种模仿称(C)9-267A.电影、电视想象法 B.现场模仿C.参与模仿 D.想象模仿23.我国现有的学前特殊需要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不包括(A)10-288A.家园合一的安置形态 B.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安置形态C.设立中心的安置形态 D.对口活动的安置形态24.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教学目标制定时需考虑对特殊儿童进行整合式的教育,这种做法遵循的是(A)10-291A.强调特殊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原则 B.强调特殊儿童发展的特异性原则C.强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原则 D.强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性原则25.一体化教育环境中,为协调正常发展儿童和特殊需要儿童的差异,为他们设定的终期教学目标一致,但达到最终目标的速度不一致,这种方法称为(B)10-294A.目标分层法 B.目标分期法C.目标差异法 D.目标选择法26.关于一体化教育环境中的课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10-295A.若是学前聋儿,他们的文化课程的安排应尽可能与正常发展儿童相接近B.特殊需要儿童的认知能力往往发展滞后,需要为他们提供恰当的内容以提高认知水平C.为特殊需要儿童设定的特殊治疗课程,可以由幼儿园教师进行,不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D.对特殊需要儿童而言,生存技能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27.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不单纯地考虑减少教育内容、降低难度、放慢进度,而是参照正常儿童的发展序列对特殊需要儿童提出要求,着眼于充分满足特殊需要儿童的需要,尽可能促进他们最大潜能的发挥,这体现的是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的(B)10-302A.科学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 D.全人性原则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8.简述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内较为常见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类型。1-3答:(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2)生理发展障碍儿童(3)语言发展障碍儿童(4)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5)超常儿童29.简述孤独症的语言特征。5-127答:(1)言语发展迟缓(2)言语沟通障碍(3)语言表达怪异30.简述游戏治疗中为作为治疗对象的儿童设定的限制。7-214答:(1)不允许儿童破坏房间里的任何财产或设备(游戏设备除外)。(2)不允许儿童用身体攻击治疗者。(3)不允许儿童在见面时间以外停留过长的时间。(4)不允许儿童从游戏室里带走玩具。(5)不允许儿童向窗户外扔玩具或其他东西。31.简述可能造成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长教养方面的因素。9-251答:(1)期望值过高(2)过多保护(3)过度教育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32.定义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第二障碍(或称第二次障碍)。论述如何防止特殊需要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1-11答:(1)就障碍儿童而言,他们已有某一方面的缺陷,如果没有及时给予适当的特殊教育,他们的障碍问题不仅得不到改善,而且有可能造成第二种障碍或者第二次障碍。比如听力损伤儿童,没有良好的早期教育环境,他们的听觉障碍本身问题会加重,同时也会出现情绪障碍或智能障碍。超常儿童原本不存在障碍,但是当他们的需求在学习环境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当他们的行为被视为怪异的时候,他们也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从而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2)早期教育环境的适宜性,将有利于预防特殊需要儿童第二种障碍或第二次障碍的出现。心理学家认为,之所以良好的学前特殊教育环境具有预防障碍的功能,主要是因为儿童早期与养育者之间建立的良好的互动关系的作用。在学前特殊教育环境中,若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教师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就会对儿童未来发展形成良性的影响,促使儿童的发展朝着比较理想的方向迈进。33.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教育和干预多动症儿童?5-138答:(1)行为管理治疗。多动症儿童经常难以在行为后果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因此需要进行多次的训练与强化。运用行为矫正的强化技术,可以控制、形成儿童的行为。行为管理治疗的关键在于确定行为的基线水平和强化技术的恰当运用。(2)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对行为治疗的延伸,其主要技术是强调认知对行为的监控作用,让儿童通过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自己对自己说话,通过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语言引导,达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目的。(3)心理治疗。首先,教师、家长要对多动症儿童有正确的认识。其次,要帮助儿童树立克服不良行为的信心。教师要经常对儿童的多动行为表示理解,及时鼓励儿童对不良行为的克制和儿童的进步行为,帮助多动症儿童树立起自信心,并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品质,增强其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学习毅力,有效地改变儿童的行为。(4)环境控制。多动症儿童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影响而分心,在教育多动症儿童的过程中,应对教育环境加以控制。比如:让儿童坐在离教师最近的地方,以便及时提醒儿童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上课多提问他们以提醒其集中注意力;尽可能减少儿童学习环境里的无关刺激物,如在儿童做作业时,给他们用三面有挡板的桌子,带上耳机隔离听觉的刺激等。(5)释放精力。教师和家长应尽量为儿童提供正当的释放精力的机会和活动,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劳动等,使其过剩的精力得以适当地发泄。(6)药物辅助治疗。服用药物可以改善儿童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在改善其行为的教育干预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7)饮食辅助治疗。研究表明,锌、铁等微量无素及多种维生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儿童的注意水平。鼓励儿童多食含锌类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含铁类食物如禽血、瘦肉等,以及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改善儿童多动的行为。34.试述家庭在听觉障碍儿童早期干预中的角色。2-62答:(1)在听障儿童情感、社交和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父母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决定一个听力受损孩子是否有行为问题的关键不是听力损害本身,而是他们所处环境中的人,包括父母对听力损害这种残疾的接受和反应程度,家庭态度和气氛至关重要。(2)父母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不过分依赖治疗,不徒劳地寻找一些所谓的“秘方”,而是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最大可能给他们以帮助,聋儿家长之间要多联系、多交流,这样可以稳定孩子的情绪,改进对孩子的教育。(3)家长对孩子的前途要做出正确决定认真考虑,是让孩子进入正常幼儿园还是进入早期聋儿康复机构,朝哪一个方向发展等等。(4)父母除配合教师训练孩子外,还要制定一个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计划。整个冢庭要表现出对孩子的爱,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积极与聋儿交流,参与对孩子的教育。(5)祖父母也是重要的成员,但要注意祖父母往往在教育技能和教育观念上存在问题,需要父母多与他们沟通,在教育态度和方法上保持一致。四、应用题(本大题9分)35.结合所学,如果您班上有发展较为超常的幼儿,试述如何从学习内容上和技能上对他们进行利于他们潜能发展的有效的教育。6-182答:一、学习内容1、加速学习。超常儿童智力超群,接受能力极强,往往在评价中成绩高出同伴很多,所以应该按照他们的实际水平来教他们,而不是按照其实际年龄来教。2、加深学习。教师给超常儿童提供比一般儿童更多、更广泛的材料和提出更复杂的要求。例如:教师给全班儿童讲完一个故事,就可以要求超常儿童改写这个故事,编出新的故事讲给其他儿童听,或者根据故事编写儿歌,或者把故事改编为小剧本等等。3、内容精深化。即为儿童提供有关的更深层次的内容,也就是提高学习内容的难庋和复杂程度。4、内容新颖化。即引进完全不同的材料给儿童,为超常儿童提供一般学生不可能有的学习经验。例如:在幼儿园中,为一般儿童提供有关星星、月亮、太阳的普通知识,而为超常儿童提供有关自然科学的较复杂的知识,甚至天文学的系统知识。二、技能培养1、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超常儿童的教育目标在于如何促使儿童的自然倾向朝各种创造性思维发展。2、促进创遣性思维的发展。为了提高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