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制课件_第1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制课件_第2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制课件_第3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制课件_第4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制(220年————581年)第一节法制指导思想与立法概况一、法制指导思想

(一)三国时期重视法制的思想(二)两晋的引礼入律思想(三)北朝礼律进一步结合的思想二、立法概况这一时期的各割据政权都分别制定有自己政权的法律文件。从立法成就上看,曹魏的《新律》、西晋的《泰始律》、北魏的《北魏律》、北齐的《北齐律》最具代表性。

(一)曹魏《新律》的制定229年,魏明帝命陈群、刘邵等人制定新法。陈群等人参照汉律,制定出《新律》18篇。1、体例。将《具律》改称《刑名》并列于篇首,突出其律典总则的地位和总括全律的作用。这一改革在封建律典编撰体例结构上是一次重大突破,被后世律典继承。2、具体内容:把保护封建贵族特权的“八议”正式纳入律典中,使封建法律的礼律结合传统得以继续发展。进一步规范刑罚制度。取消宫刑,将刑制确定为:死、髡、完、作、赎、罚金、杂抵(除上述之外的刑罚方法,如除名、夺爵等)罪七种,为向封建制五刑过渡提供了条件。《晋律》首先,篇目增至20篇;创设《法例》篇目,与《刑名》一同构成律典的总则;它开创了律注合编的新体例。其次,第一次在法典在法典中规定了“五服制度”。(三)《北魏律》的编撰北魏(386拓跋gui建魏,439统一北方,534分裂)太和年间由崔浩、高允等奉命编修,于495年颁行天下。共计20篇创立“留养”制度。“《法例律》:诸犯死罪,若祖父母、父母年七十已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例。”(《魏书·刑法志》)唐代“权留养亲”、明清“存留养亲”。创设“官当”制度《法例律》:“五等列爵及在官品令从第五,以阶当刑二岁;免官者,三载之后听仕,降先阶一等。”(《魏书·刑法志》)(四)东魏和西魏法律的发展1、东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命群臣议定新法,因议定新法于麟趾殿,故新法被称为《麟趾格》。格成为中国封建法律的一种新形式。2、西魏政权建立后,先于太祖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对以往的法律制度进行了一些修改,大统十年(公元544年)苏绰又进行了一次修订并予以公布,这即西魏法律《大统式》。式成为中国封建法律的新形式。第三、它首创了“重罪十条”作为法律重点打击的对象,突出了封建法律的专制特征。第四、它确立起五刑制度:鞭、杖、徒、流、死。为隋唐时期的新五刑奠定了基础。四、法律形式就法律形式而言,表现出渐趋完善的变化,形成律、令、科、比、格、式的封建法律体系。二、刑罚制度(一)封建五刑制度的基本确立北魏执行“赦死从流”原则,将流刑定为死刑的减等刑,填补了死刑和徒刑间的空白,使刑罚制度变为:杖、鞭、耐、流、死五等,五刑制度开始向规范和系统方向发展。北周改五刑为:杖、鞭、徒、流、死,每种五等,共计二十五等,封建五刑制度基本形成,为隋唐五刑制度的完善奠定基础。(二)宫刑被最终废止汉文帝刑制改革的核心是废除肉刑,但终两汉时代,最残酷的肉刑——宫刑并未完全废止。曹魏时曾禁止宫刑,北魏重新使用宫刑。西魏、北齐明令禁止使用宫刑,将应施宫刑者没为官奴婢。从北齐起,宫刑从法律上被正式废止。三、定罪量刑的原则和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士族门阀统治占主导地位,法律的核心任务就是维护门阀士族的统治地位,保护其在社会上的各种特权。由此,定罪量刑原则也以维护门阀贵族特权为核心,封建等级特权制度正式法律化。(一)曹魏以“八议”入律曹魏制定《新律》时,魏明帝为了笼络官僚贵族集团,取得他们对自己统治地位的支持,以《周礼》中的“八辟”为依据,将“八议”制度正式订立于法律之中。曹魏律首次将“八议”正式列入法典,一直沿用到明清,但十恶则不适用上述规定。清代虽有“八议”的规定,但实际上并不实行。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八种特权人物犯罪后不经一般司法程序而进行审判,而应上报,由皇帝根据具体情况减免其刑罚的一种特权制度。这八类人是:亲(皇亲国戚)、故(皇帝故旧)、贤(道德修养高的人)、能(有才能的人)、功(功勋卓著的人)、贵(官僚权贵)、勤(勤劳的人)、宾(先朝帝王的子孙)。“八议”入律使封建贵族特权法定化、制度化、系统化,使贵族官僚地主获得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的特权,因而被后世各封建王朝沿用,对封建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五服具体分为:一斩衰,子女对父母、妻对夫等服此丧。丧期三年,以极粗的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边。二齐衰,孙为祖父母、夫为妻等服此丧。丧期一年(或为曾祖父母服丧五月,或为高祖父母等服丧服丧三月),用次粗的生麻布为丧服,缝衣边。三大功,为堂兄弟、出嫁的姑姑、姐妹等服此丧。丧期九月,用粗熟布为丧服。四小功,为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兄弟之妻、夫之兄弟等服此丧。丧期五月,用稍粗熟布为丧服。五缌麻:为曾伯叔祖父母,在室曾祖姑等服此丧。丧期三月,用稍细的熟布为丧服。在此五等范围内即是法定的亲属关系。自《晋律》确立,“准五服以制罪”的制度之后,一直沿用到清末。总之,丧服制不仅是丧葬时服饰的区分,也是封建大家族内部划分尊卑远近关系的重要标志,是“礼”的集中表现。这种“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是儒家纲常礼教法律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三)南北朝推行官当官当:是北魏至明代法律规定的一种等级特权制度。官员若犯徒罪,法律允许其以官品和爵位折抵刑罚,故又称“以官当徒”。官当之规定源于《晋律》的“杂抵罪”:“免官比三岁刑”。正式使用“官当”之名,始于南朝的《陈律》,“官当”之制沿用至宋。元、明、清律无此规定。是封建等级特权条例在法律中的又一体现2.御史台权力的增强3.尚书台地位提高两晋南北朝整个时代,中央行政机关兼领司法事务成为趋势。(二)地方司法机关地方司法机关仍与行政合一,司法权属于各级行政长官,分为县、郡、州三级。二、诉讼审判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诉讼审判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制度日趋完善。(一)上诉直诉制度的创立两汉时期司法制度中严禁越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起诉制度发生较大变化,实行了上诉直诉制度。西晋时在朝堂外悬设“登闻鼓”,允许有重大冤屈者击鼓鸣冤,直诉于中央甚至皇帝。上诉直诉制度的推行,强化了中央司法机关对地方司法机关的监督,反映出司法审判权向上集中的趋势。(四)测罚测立刑讯之法的确立南朝梁创立了“测罚”逼供之法。该法针对的是拒不招供的受审者,方法是先使受审者断食三天,才允许家人送粥;对妇女、老人和儿童,则断食一天半后才许进食。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招供为止。南朝陈武帝时,又发明了测立逼供法。该法先对受审者分别鞭打二十下、笞捶三十下后,再戴上枷械刑具,强制其站立在一个顶部仅容两足的一尺高的小土垛上,以逼取口供。首次站立测罚的时间为七刻;再次分两回,朝三刻,夕七刻。每七天还要鞭打一次。总之,这一阶段的刑讯逼供手段相当野蛮残忍,反映出动荡时代的司法腐败与黑暗。第四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的特点一、法律儒家化的进一步发展(一)封建特权制度法律化

封建特权制度法律化主要体现在:“八议”之法入律;“官当”制度出现;“九品中正制”产生。(二)刑罚适用原则进一步儒家化

主要表现在:“准五服以治罪”的出现和“重罪十条”的确立。二、律学的进一步发展律学在这一背景下获得新发展。律学家研究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对古代法律的起源、本质与作用的一般论述,而是侧重于律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