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镇江资料搜集_第1页
诗话镇江资料搜集_第2页
诗话镇江资料搜集_第3页
诗话镇江资料搜集_第4页
诗话镇江资料搜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0长江三角洲的顶端,有一座濒江而立的山水城市,她就是江南名城镇江。“镇江"者,谓之“镇守江防之要地也”。且看她:背山面江,形势险要,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天然的江防,天然的屏障。论景色,她是万里长江之滨的一颗长江之珠;论地理,她是一方的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把镇江作为一个江防要地,扼守于此,守住了这一江防要地,大可保住锦绣江山,小可保住一方平安。古往今来,在镇江这片热土上,曾经演绎了无数的历史篇章,也已经积淀了厚重而又光彩夺目的地域文化。这里是先民们,沿着宁镇山脉和长江冲积平原营造起来的一座属于镇江人自己的城市。勤劳智慧的先民们,巧依山而不避山,在众山如林的特殊地形地势上巧筑城,借江河山林之形胜,以天人合一之生花妙笔,使得镇江这座城市山林,这座山水生态城市,更有个性,更有魅力。“古郡山为城,特色秀南国”,就是镇江这座城市彰显的个性,迷人的魅力。放眼镇江城神奇的地理形势,可谓山地、平原、河流三者互为一体,天造地设的组成了襟山带江、江河交织、形胜天然的一方美景佳境。“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这是李白的诗句,这是李白眼里的镇江,这是李白所赞美的镇江。“天下第一江山”镇江ﻫ

镇江城市的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山水秀丽,环境优美,以“真山真水、山水形胜”闻名海内外,自古有“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的美称。城内有“三山五岭八大寺”之说。市区的北面,长江与金山、焦山、北固山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城市的南郊,山岗连绵,特别是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古人隐居读书的神往之地,林木幽深,泉流鸟鸣,最适合游人休闲;西津渡古街、梦溪园旧址、天下第一泉、芙蓉楼等古迹久负盛名;还有道家“第一福地"茅山、“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等等,都是观光旅游的胜地.

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东汉末年,吴主孙权在北固山修筑“铁瓮城”,开创了称雄江东的东吴时代,留下了“甘露寺刘备招亲”的千古佳话。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到唐代已闻名于世,“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粱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广为流传。焦山碑林、南朝陵墓石刻、英国领事馆旧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焦山碑刻《瘗鹤铭》,被誉为“大字之祖”。南朝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有三个帝王出生在镇江。历史上不少著名的文人雅士,在镇江都留下了名篇佳作。《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梦溪笔谈》等,就是其中光耀千秋的巨著。醋,以江苏镇江为最佳镇江香醋,在我国诸多醋品中别具一格,它色、香、酸、醇、浓俱佳,居四大名醋之冠。尝一口酸而味鲜,香而微甜,存放愈久味道愈醇,而且不会变质。这就是镇江“三怪谣"中的“香醋摆不坏”。镇江香醋用料极其考究,选用江南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采用优良的醋酸菌种,经过固体分层发酵及酿酒、制醅、淋醋三大过程、40多道工序,历时70多天精制而成,再经6-12个月的储存期,然后才能包装出厂.HYPERLINK”"\o"诗话镇江三:画出楼台云水间"\t"_blank"诗话镇江三:画出楼台云水间1000多年前一个普普通通的早晨,诗仙李白登上焦山。极目四望,天海茫茫,远方的松寥山在云雾中宛若仙境,于是诗句脱口而出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彼时的焦山位于长江江心,

“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是京口三山名胜之一。京口,也就是今天的镇江。李白遨游天下,第一次来到镇江便发现了通往仙境的风景.当他第二次来到镇江时,看到的景色和心中的激情已全然不同。当时正逢安史之乱,永王李璘邀请李白到军中做幕僚,李白一直寄情山水,此刻以为报效国家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在随军东巡的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李白诗中描绘的镇江美景被旌旗和烽火点染得轰轰烈烈,而诗人此时心中也正是豪情万丈。但是,这次行动却成为李白一生中最大的失误。试图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永王很快被朝廷击溃,李白也因此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一个污点.然而诗人永远以诗句名垂青史,风景也因诗句而被后人追随。

2008年10月,镇江考古部门开始了一次打捞工作,这样的打捞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可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已经没有人能统计这是多少次充满希望的搜寻了。茫茫的江水,淹没了怎样的历史烟云,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耿耿于怀呢?

在焦山上的碑林中,最神秘的就是这座楼阁。这里保存的就是人们从长江中打捞上来的珍宝,让历代书家魂牵梦绕的《瘞鹤铭》。游人们看到的这些石块是清代苏州知府陈鹏年派人打捞的,由于残缺不全,人们认为,在江底或许还能找到其余的部分。

瘞鹤铭原来位于焦山西侧的崖壁上,在北宋初期遭到雷击而破碎入水。每当潮落时,石块露出水面,就有人下去把字迹拓出来,但至今也没有完整的拓本,据说拓得字数最多的是欧阳修,有六十多字。陈鹏年打捞出水之后,整理出九十多字,但人们猜测,全文应该有160字左右。根据残存的字迹,隐约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养鹤的高人写的一篇祭奠死去的仙鹤的文章。“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朱方是镇江在春秋时期的名字,具体地点在今天镇江丹徒区境内。那么,那位养鹤的高士到底是谁呢?瘞鹤铭字体古拙奇峭,雄伟飞逸,非楷非行,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曾经评价“大字无过瘞鹤铭”。有人认为,瘞鹤铭的作者是梁朝隐士陶弘景。陶弘景,曾在镇江的茅山自号华阳隐居。由于陶弘景隶书行书俱佳,人们认为,这很可能是陶弘景的字迹.在茅山,留有陶弘景用过的井栏,人们猜测,上面的字就是陶弘景的真迹,但是历经千年,字迹已模糊不清了。有人认为,瘗鹤铭的作者可能是王羲之,因为王羲之生平爱鹤,在家门口有“鹅池”。他常以池水洗笔,以鹤的优美舞姿来丰富他的书法。还有人猜测瘗鹤铭是唐人所书,但这种说法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同样精通书法的清代乾隆皇帝曾经评价瘞鹤铭说,“非晋人所不能”。现在人们比较倾向于是六朝人所书.六朝,指的是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绵延于江南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小朝廷。那个年代战乱频发,四野荒芜,却在哲学上得到解放.不管人们对于瘞鹤铭的作者如何争论,让人如痴如醉的书法之美一直牵动着世人.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镇江,焦山上的雪烦法师把瘞鹤铭推倒,字体朝下,掩埋在碎石瓦砾之中,日本人多次前来寻找,但僧人们最终保住了国宝,使我们今天能够一睹真颜。焦山上这条碎石铺就的小路,石缝中长出翠绿的青苔。不远处,南宋大诗人陆游留下了踏雪观瘞鹤铭的短文:“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踏雪观瘞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陆游于1163年被任命为镇江通判,他积极主张北进中原收复失地,却被朝廷主和派排挤,罢黜回乡,临行时,他与好友踏雪观瘞鹤铭,寥寥数语,悲愤之情溢于文字之间。山上缺失的那一块山体就是曾经雕刻着瘞鹤铭的山石,而这面石壁上,还记录着后来的人们一个个人生片段。这是唐朝人留下的金刚经中著名的《六如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崖壁上的石刻,多是山中寺庙的僧侣所凿刻,这两个最大的字“鹤山”,就是一位高僧的名字.在无休无止的山中岁月,僧侣们沿着长满青苔的小路,往返于崖壁和庙堂之间,伴着焦山的浪潮和斧石之声,把自己的生命延续到今天。后世人追慕前人的足迹,四处找来文人墨迹,荟萃成了今天的焦山碑林。这里有苏轼、米芾的作品,还有盛世皇帝乾隆的御碑亭。竹林小筑,风雅超尘,后人为前人修建了理想中的庭院,盛放几千年来的生命之美。如果说焦山是长江江面上一块巨大的礁石,隔水相望的金山则是相对低矮一点的一片小洲。这两座山遍山翠竹,古树葱茏,如同两块浮在长江江面的碧玉,人们把金山和焦山并称为东浮玉和西浮玉。如今,长江已经不像往日波涛汹涌,淤积的泥沙渐渐把岛屿和陆地连在一起,但是山还是那座山,从过往的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留下的数不清的遗迹中,我们还能够看到昔日的风景。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上下,天地安排。诗句就,云山失色,酒杯宽,天地忘怀。醉眼睁开,回首蓬莱:一半云遮,一半烟埋。元代词人赵天锡这阕词中描写的就是著名的金山寺。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从山脚下望去,金山寺依山而建,殿宇楼阁层叠而上,布满整座山坡,以致人们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了“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之说。其实,金山从来就没有过金山寺,现在,寺门上方的匾额上写的是江天禅寺,这是清代康熙皇帝题写的名字。300多年前,康熙皇帝南巡,来到金山,看到大江东去,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观时,情不自禁地说:可谓江天一览。官员们恭请皇上题词,康熙信笔写下“江天一"三字之后,提笔忘字,览字却写不出来,这时,身后的大学士张玉书机智地上前跪奏道“臣今见驾”。繁体字的览字就是由臣、今、见三个字组成的。康熙恍然大悟,完整地写下了江天一览这块御碑,原来的留云亭也就改成了江天一览亭。关于康熙南巡的故事还有其他版本,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写下了“江天一览”四个大字.这四个字至今还在金山上讲述着昨天的故事。相比于帝王将相,民间传说与文学艺术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今天的人们来到金山寺,更多的是为了追随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在戏剧中,传说峨眉山中修炼千年的白蛇和青蛇,不甘寂寞,化身美丽的白素贞和小青来到人间。在西湖边,她们遇到了药铺的伙计许仙。白素贞对许仙心生爱慕,托小青做媒,二人终成眷属。金山寺的禅师法海查访出白素贞是蛇精的化身,便千方百计破坏他们的婚姻。一次次的计谋都没有得逞,法海便把许仙骗上金山,为救夫君,白素贞被迫率领水族水漫金山。这个故事经过一次次文学的改编后,也演绎出很多结局。但是,法海在故事中始终是残酷无情,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代表。然而历史上,真实的法海却是一位高僧.法海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在庐山学道参禅,八年后云游到金山.此时,金山之上,东晋时代修建的庙宇已然败落,法海无屋可居,只找到一个低矮的岩洞栖身。或许是法海的佛心感动了佛祖,或许是法海的意志支撑着他一次又一次踏上化缘的路,几年之后,残败的庙宇终于修复一新,再次迎来了旺盛的香火。承载着庙堂香火的江心小岛,也在善男信女的传诵中,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金山。金山寺由于地处江心,原来叫泽心寺,唐代叫龙游禅寺,到了宋代的时候,因为宋徽宗崇尚道教,把金山寺改成道观,康熙25年,皇帝亲自题名为江天禅寺,到现在金山寺真正的大名是江天禅寺,自古以来没有叫过金山寺。只是经过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演绎,民间才有了金山寺这个约定俗成的名字。对于法海,后来也有人考证,没有证据证明金山寺的裴头陀就是法海,法海可能另有其人,是文学在流传的过程中把他们移植在了一起。在镇江博物馆,我们看到了清代画家周镐的画作。周镐是镇江人,一生淡泊名利,他以写生为基础,完成了《京江二十四景》,为我们保留了镇江山水真实的写照.

这是《京江二十四景》中的北固山,飘渺的钟声带着我们的思绪穿越古往今来。

9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和很多文人一样,北宋吏部侍郎曾公亮来到镇江,住宿在北固山上甘露寺的僧舍中,在这里他写下了一首诗,北固山的雄浑气势跃然纸上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北固山,坐落在金山和焦山之间,因山壁陡峭,形势险固而得名北固。三国时期,刘备应邀来到东吴,登上北固山顶,见江天辽阔,不禁赞叹说: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登北固山,挥笔写下六个大字,仍然是天下第一江山。南宋书法家吴琚重写了这六个字,被镌刻到这面石壁上。

北固山三面环水,背靠陆地,是长江南岸的堡垒,这就是孙权建筑铁瓮城,抵御曹操的地方,也是辛弃疾登高望远、壮怀激烈,写下“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地方。为这座无数英雄豪杰登临过的楼台,隐居镇江南山的宋代书法家米芾也不甘寂寞,写下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额。

甘露寺是北固山最雄伟的建筑,从外形上还能感觉到它鼎盛时期的气魄。今天,人们来看甘露寺,大多不是为了甘露寺的香火,令他们好奇的是,这里是传说中刘备和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相亲的地方。在三国演义和后来的戏剧《龙凤呈祥》中,刘备与孙尚香相亲的地方就是甘露寺。但真实的历史是否如此呢?据《汉晋春秋》记载,“孙夫人者,汉破掳将军坚之女也,名仁献”,《资治通鉴》记“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三国演义中的孙尚香,或许原型就是孙仁献,而通过小说与戏剧的描述,世人记住了这桩婚姻的主角孙尚香。

在戏剧中,甘露寺是一段爱情的起点,而在三国史籍中,却找不到关于甘露寺的记载。如果三国时期北固山上还没有甘露寺,那么这座庙宇究竟建于何时呢?在镇江民间,关于甘露寺的修建存在着几个版本的传说。但大多都已无法考证。根据现存的史料记载,甘露寺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那时镇江名为润州,史载“敬宗宝历二年,也就是826年三月,甘露降北固山。”天降甘露是祥瑞之事,于是润州刺史李德裕在山上建佛寺,以甘露名之。他还将自己珍藏的许多书画作品赠给寺庙作为镇寺之宝。

公元824年,李德裕又在甘露寺旁修建石塔,将佛门之宝,原藏于金陵长干寺的阿育王舍利子请来,打造了金棺银椁,埋藏在塔内的地宫。后来石塔倒塌,北宋人在原塔的基座上建造了这座铁塔。历经千年风雨雷电,如今,铁塔只剩下两层,但地宫中的珍宝却完好无损。

在镇江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这些珍宝。佛骨舍利被置于铁塔模型的底部,观者需跪拜才能看清真容。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月光照在江面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