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课件_第1页
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课件_第2页
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课件_第3页
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课件_第4页
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赏析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赏析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11.把握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的常见命题角度。2.了解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的常见表达技巧。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诗歌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学习目标

1.把握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的常见命题角度。学习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山居秋暝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4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代表诗人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感情丰富。诗歌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5常用意象(一)①意象: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情感: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②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二)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常用意象6内容情感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热爱。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或怀才不

遇的苦闷;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表达对归

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6.揭露封建统治者残暴,反映农村生活艰辛、农民的痛苦。内容情感7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热爱。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或怀才不遇的苦闷;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和乡居的乐趣,从而表现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紧扣“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壮阔景象的赞叹之情。望庐山瀑布李白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8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颔联先梁上燕子,再写水中的鸥鸟,表现了闲情逸致生活。颈联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稚子敲针作钓钩的专心致志,表现出农家人恬静的生活,表现出诗人经过战乱后而感受到的惬心快意。尾联诗人发出感叹,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其实潜含着悲苦和酸辛。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启迪: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颔联先梁上燕子,再写水中的鸥鸟,9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才了蚕桑又插田”,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6.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苦。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6.揭露封建统101.描写手法(1)感官角度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②视听(嗅)结合、以声衬静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声衬静③色彩搭配、明暗对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④点面结合“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⑤观察角度(上下、俯仰、高低、远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1.描写手法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11(2)虚实结合、想象、联想。“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包括: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②已逝之景之境,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③设想的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3、表现手法:①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②衬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4、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寓(融)情于景、乐景衬哀情。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2)虚实结合、想象、联想。“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125.语言特色描写见长、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绚丽、浅显、明快、清新、简练生动、简洁淡雅等。6.考查角度(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5.语言特色6.考查角度(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山水田园13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越中山色镜中看”极具韵味,请你作简要赏析。(2)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兰溪的景色之美,后两句主要写的是什么?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1)这是个极其新颖别致的比喻,“镜”比喻溪水,既写了月光的皎洁,又暗示了兰溪水面的平静,还表现了溪水的清澈。同时,她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山披月色,月照溪水,朦胧而飘渺,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恬静而淡雅的画面。(2)三、四句主要表现渔人之乐。运用的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鱼的来“上滩”衬托兰溪的恬静之美,进而表现渔人由衷的喜悦。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兰溪棹歌戴叔伦(1)这是个极其新颖别致的比喻,“镜14山水诗情感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归园田居》厌恶官场,向往隐逸《终南别业》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寻陆鸿渐不遇》生活闲适,悠然自得《鸟鸣涧》感情复杂,不一而足《野望》解题三部曲一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二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三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常见手法

⑴留意描写景物之角度(高、低、俯、仰变化)⑵把握描写景物之方法(绘形、绘声、绘色)⑶说明描写景物之技巧(狭义表现手法)(①虚实结合②动静结合③点面结合④正侧结合⑤渲染等)⑷弄清景情之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诗情感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归园田居》山水田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出行偶感就事抒怀勉亲励子念旧怀亲赠答应求迎来送往闲情逸趣哀伤淡愁官场变化人生得失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出行偶感就事抒怀山水16钗头凤陆游

(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钗头凤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17采地黄者

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遭霜。挨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出里采地黄。采来地黄做什么用?打算拿它换口粮。荷锄出门天麻麻亮,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拿到红大门的人家,卖给白脸孔的儿郎。用这喂你的肥马,能使它浑身闪光。愿换些吃残的马料,去填塞全家的饥肠。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采地黄者白居易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18即事(景)抒怀

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景)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即事(景)抒怀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19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因事而发,借以抒发心中感慨。这类诗歌,重在抒怀,因而作者对所写之事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地叙述,而是较明显地直抒情怀。为了抒怀,诗人也常常会写景,借景抒情。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201.常见标题

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2.常见意象山月、河水、梅花、鸟鸣、风雨、草虫、铜镜、鬓发、夜雨、孤舟、雁鸣、落叶、花开等。芳草:喻离恨。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表示凄苦之音。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顠零之意。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1.常见标题芳草:喻离恨。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21丁香:指愁思或情结。莲:喻高洁,或表达爱情。杜鹃鸟:为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寒蝉:为悲凉的同义词。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蟋蟀: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联系起来。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悲伤的感情。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桑榆:比喻垂老之年。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白云、明月: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诗词常用手法。水: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丁香:指愁思或情结。22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要明确在诗中的位置,一般来说首句:渲染气氛,烘托形象,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尾句:含蓄,留下想象的空间。意境特征。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要明确在诗中的位置,一般来233.即事(景)抒怀诗常见情感①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②表现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③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④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⑤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⑥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荒唐腐朽。⑦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离乱的痛苦。⑧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远大报负。

……3.即事(景)抒怀诗常见情感241.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茅屋被秋风所破而有感)、白居易《卖炭翁》(因宫中买办强抢百姓而有感)2.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写自己的忧愁哀思。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2.通过描写25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对国家安定寄予希望和祝福的同时,也有对万方多难、国运哀微的担忧。3.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荒唐腐朽。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3.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荒265.反映离乱的痛苦。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远大报负。如屈原《离骚》。7.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反映离乱的痛苦。6.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27观

白居易①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②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③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④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田采桑。一年俸禄有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妇女用筐挑着食物,孩子提壶盛满水汤。相伴到田里送饭食,男人劳作在南山冈。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火辣的阳光。观刈麦白居易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28常用技法(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虚实结合;②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③侧面描写的运用;④白描与细节的手法;⑤对比(特别是这类诗中常出现贫苦大众与豪门贵族生活的对比)。(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直抒胸臆;②展开想象,寄托情感;③借景抒情,委婉抒情。常用技法29鉴赏步骤1、抓意象。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物的特征和寓意。2、品意境。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3、悟情感。把自己融入意境中,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鉴赏步骤30山中

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首诗,前半

,后半

。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

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

。前半首的

之情

,正因

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

色彩;后半首的

之景,也因

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抒情写景纯景色以景结情久客思归

深秋景色悲怆风吹叶落旅思乡情山中王勃这首诗,前半,后半31练习1.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3分)杜诗:周诗: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练习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3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寄和州刘使君张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10.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11.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10.表现:把酒当春,绕33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21.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22.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21.运用对仗(对偶)、拟34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赏析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赏析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351.把握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的常见命题角度。2.了解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的常见表达技巧。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诗歌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学习目标

1.把握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的常见命题角度。学习36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7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山居秋暝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38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代表诗人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感情丰富。诗歌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39常用意象(一)①意象: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情感: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②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二)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常用意象40内容情感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热爱。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或怀才不

遇的苦闷;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表达对归

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6.揭露封建统治者残暴,反映农村生活艰辛、农民的痛苦。内容情感41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热爱。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或怀才不遇的苦闷;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和乡居的乐趣,从而表现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紧扣“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壮阔景象的赞叹之情。望庐山瀑布李白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42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颔联先梁上燕子,再写水中的鸥鸟,表现了闲情逸致生活。颈联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稚子敲针作钓钩的专心致志,表现出农家人恬静的生活,表现出诗人经过战乱后而感受到的惬心快意。尾联诗人发出感叹,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其实潜含着悲苦和酸辛。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启迪: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颔联先梁上燕子,再写水中的鸥鸟,43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才了蚕桑又插田”,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6.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苦。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6.揭露封建统441.描写手法(1)感官角度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②视听(嗅)结合、以声衬静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声衬静③色彩搭配、明暗对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④点面结合“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⑤观察角度(上下、俯仰、高低、远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1.描写手法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45(2)虚实结合、想象、联想。“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包括: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②已逝之景之境,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③设想的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3、表现手法:①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②衬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4、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寓(融)情于景、乐景衬哀情。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2)虚实结合、想象、联想。“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465.语言特色描写见长、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绚丽、浅显、明快、清新、简练生动、简洁淡雅等。6.考查角度(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5.语言特色6.考查角度(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山水田园47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越中山色镜中看”极具韵味,请你作简要赏析。(2)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兰溪的景色之美,后两句主要写的是什么?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1)这是个极其新颖别致的比喻,“镜”比喻溪水,既写了月光的皎洁,又暗示了兰溪水面的平静,还表现了溪水的清澈。同时,她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山披月色,月照溪水,朦胧而飘渺,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恬静而淡雅的画面。(2)三、四句主要表现渔人之乐。运用的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鱼的来“上滩”衬托兰溪的恬静之美,进而表现渔人由衷的喜悦。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兰溪棹歌戴叔伦(1)这是个极其新颖别致的比喻,“镜48山水诗情感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归园田居》厌恶官场,向往隐逸《终南别业》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寻陆鸿渐不遇》生活闲适,悠然自得《鸟鸣涧》感情复杂,不一而足《野望》解题三部曲一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二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三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常见手法

⑴留意描写景物之角度(高、低、俯、仰变化)⑵把握描写景物之方法(绘形、绘声、绘色)⑶说明描写景物之技巧(狭义表现手法)(①虚实结合②动静结合③点面结合④正侧结合⑤渲染等)⑷弄清景情之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诗情感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归园田居》山水田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出行偶感就事抒怀勉亲励子念旧怀亲赠答应求迎来送往闲情逸趣哀伤淡愁官场变化人生得失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出行偶感就事抒怀山水50钗头凤陆游

(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钗头凤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51采地黄者

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遭霜。挨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出里采地黄。采来地黄做什么用?打算拿它换口粮。荷锄出门天麻麻亮,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拿到红大门的人家,卖给白脸孔的儿郎。用这喂你的肥马,能使它浑身闪光。愿换些吃残的马料,去填塞全家的饥肠。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采地黄者白居易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52即事(景)抒怀

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景)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即事(景)抒怀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53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因事而发,借以抒发心中感慨。这类诗歌,重在抒怀,因而作者对所写之事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地叙述,而是较明显地直抒情怀。为了抒怀,诗人也常常会写景,借景抒情。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541.常见标题

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2.常见意象山月、河水、梅花、鸟鸣、风雨、草虫、铜镜、鬓发、夜雨、孤舟、雁鸣、落叶、花开等。芳草:喻离恨。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表示凄苦之音。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顠零之意。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1.常见标题芳草:喻离恨。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5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莲:喻高洁,或表达爱情。杜鹃鸟:为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寒蝉:为悲凉的同义词。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蟋蟀: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联系起来。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悲伤的感情。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桑榆:比喻垂老之年。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白云、明月: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诗词常用手法。水: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丁香:指愁思或情结。56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要明确在诗中的位置,一般来说首句:渲染气氛,烘托形象,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尾句:含蓄,留下想象的空间。意境特征。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精品课件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要明确在诗中的位置,一般来573.即事(景)抒怀诗常见情感①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②表现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③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④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⑤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⑥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荒唐腐朽。⑦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离乱的痛苦。⑧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远大报负。

……3.即事(景)抒怀诗常见情感581.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茅屋被秋风所破而有感)、白居易《卖炭翁》(因宫中买办强抢百姓而有感)2.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写自己的忧愁哀思。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2.通过描写59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对国家安定寄予希望和祝福的同时,也有对万方多难、国运哀微的担忧。3.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荒唐腐朽。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3.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荒605.反映离乱的痛苦。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远大报负。如屈原《离骚》。7.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反映离乱的痛苦。6.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61观

白居易①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②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③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④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