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课件_第1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课件_第2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课件_第3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课件_第4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编学习理论第二编学习理论1行为学习理论关注不同的行为结果是如何改变个体行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的是人们在学习和记忆时所涉及到的心理过程所有生物人类学习行为学习理论关注不同的行为结果是如何改变个体行为所有生物人类2第三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三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朱老师是坦纳小学1年级的教师,她试图教给学生如何表现出适宜的课堂行为。她说:“同学们,我想跟你们谈谈咱们班上存在的一个问题。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不是先举手等待教师点名,而是直接回答问题。谁能告诉我:当我向全班同学提出某个问题时,你们该怎么做?”小丽的手举到空中,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举手并安静地等待!”朱老师叹了口气,她试图忽视小丽——因为其行为恰恰是教师不希望看到的,但小丽却是班上唯一举手的学生,并且你越不理睬她,她就越发使劲地挥动着手,大声说着自己的答案。“好吧,小丽,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举起手,安静地等您点名。”“既然你知道这个规则,那为什么在我点你名之前就大声回答呢?”“我想我是忘记了。”“好吧。谁能提醒大家一下有关课题轮流发言的规则?”四个学生举起了手,一起大声说起来。“一次一个人回答!”“按次序回答!”“当别人发言时不要说话!”朱老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秩序:“你们快要把我逼疯了!”她说,“我们刚才不是正在讨论应该举手等我点名吗?”“但是,朱老师,”小芬没举手说,“小丽并没有保持安静,但你也叫她发言了呀!”

思考:在这种情形下,朱老师为了实现她的目标,应该如何做。

朱老师是坦纳小学1年级的教师,她试4一、什么是学习1.一个幼儿迈出了她的第一步2.一个少年感到自己被某些女性强烈地吸引着3.当儿童看到医生带着针筒走进来时,他感到害怕4.一个女孩在学会如何做乘法后发现,乘以5的另一种方式是:用2除后再乘以10.如,428×5可以表示成428÷2×10=214×10=2140学习: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的改变一、什么是学习1.一个幼儿迈出了她的第一步5三大学习原则习惯化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三大学习原则习惯化6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借助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通过实验来了解人类和动物是怎样学习的。关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理论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逐渐分成两派: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借助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7(二)操作性条件作用(三)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四)社会学习理论(一)经典条件作用(二)操作性条件作用(三)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四)社会学8(一)经典条件作用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无条件刺激:引发自动反应的行为或事件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生理性的和情绪性的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建立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的联结。(一)经典条件作用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9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肉流口水铃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当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多次反复出现,中性刺激引起条件反应,这时中性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肉流口水铃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当中10消退自发恢复消退自发恢复11恐惧性条件作用: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而进行的条件作用。华生实验:小阿尔伯特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泛化:条件学习可以从一个特定的刺激延伸到其他相似的刺激。分化:物种可以学会辨认类似刺激的不同。经典条件作用几近完美地解释了中性刺激是如何与非习得反应、自发反应之间产生联系的。但是不能有效地解释自发行为.恐惧性条件作用: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12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课件13经典条件作用的行为是不自主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行为是有机体自发的(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的行为是不自主的(二)操作性条件作用14(二)操作性条件作用1.桑代克:联结—试误说(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三大学习定律:练习律、准备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属于动机范畴。有准备+活动=满意练习律:指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效果律: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使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而不是加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缺点:抹杀了人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最突出的特点。逃出迷笼所需的时间尝试的次数有准备+无活动=烦恼无准备+活动=烦恼A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上课总爱说话,班主任想了个法子,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次上课哪一组最安静、坐得最直,就给哪一组加分,每天放学前看看哪一组分数最高,就给组员奖励小红旗。后来上课学生不注意开始说话时,老师只要稍微一提醒,学生就能自觉做好。这里有什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二)操作性条件作用1.桑代克:联结—试误说(使教育心理学成15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把被试置于受控的情景中,观察行为结果的系统变化所引起的行为变化。行为分成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应答性行为的发生和先于它出现的刺激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结。应答性条件作用:强调刺激对引起所期望的反应的重要性。操作性行为: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强调行为反应及其结果。操作性行为的重要性特征是它并不取决于事先的刺激,而是受到其结果的支配。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16桑代克:猫的行为是由箱外的鱼引起的。奖励能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斯金纳:小白鼠的行为是自发的,无意得到食物,从而引发自发行为的再发生。奖励加强的是相同行为再发生的频率。桑代克:17ABC学习理论:前因antecedents发生在行为behavior之前,导致结果consequence。前因可以是线索或提示。线索是非语言的刺激,能表明期待某种行为。如:上课铃声(A)→回教室(B)提示主要是伴随着暗示的言语提醒。如:“快回教室做好(A)→回教室(B)行为的结果C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日后行为的发生频率。强化是增加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后果惩罚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后果ABC学习理论:前因antecedents发生在行为beha18强化和惩罚是通过给予(+)想要的愉快刺激或者消除(-)厌恶刺激来实现的,都可以分为正负两类。(+)正强化:给予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消除个体不想要的厌恶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正惩罚:也成为呈现惩罚。给予或呈现厌恶刺激。(-)负惩罚:也被称为消除惩罚。拿走个体所喜爱的刺激,以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我剥夺他的课间休息,以对他的迟到行为进行负强化”是否正确?强化和惩罚是通过给予(+)想要的愉快刺激或者消除(-)厌恶刺19(1)强化物注意:在没有证据表明某一特定结果确实增强了个体的某种行为时,我们不能妄加推断该结果就是强化物。因此,强化物的有效性必须得到证明。“数学课上我用表扬来强化他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的行为,但是不起作用。”

老师犯了什么错误?同一物体对不同人而言,强化的效果会不同,甚至有可能截然相反。没有一种奖赏能够成为适合所有情景中的所有人的强化物。强化物分为两大类: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一级强化物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等。二级强化物通过与一级强化物联系,或与其他已经建立起来的二级强化物联系,进而获得强化价值。二级强化物3种基本类型:社会强化物(表扬、微笑、拥抱或关注)、活动强化物(玩玩具、做游戏或从事有趣的活动)、代币或符号性强化物(个体可以用来换取其他强化物的钱、分数、星星或积分等)(1)强化物20如何利用强化物?峰峰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可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习不用功、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挑食——爱吃肉不爱吃蔬菜、练小提琴不能持之以恒、作息时间不恰当等等。这些问题令大家非常苦恼,但是妈妈发现峰峰也有自己的爱好,他喜欢玩游戏、上网、踢球、看动画片、喝饮料。妈妈应如何来纠正峰峰的坏习惯?如何利用强化物?峰峰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可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21妈妈列出一个清单,并将它贴到靠峰峰写字台的墙上,这样他就可以时常受到提醒:首先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然后可以:玩游戏;首先完成:打扫自己的房间,然后可以:出去踢球;首先完成:洗自己的袜子,然后可以:看动画片;首先完成:吃蔬菜,然后可以:喝饮料;首先完成:练习20分钟的小提琴,然后可以:出去玩;首先完成:早睡早起,然后可以:周末去游乐场;首先完成:期中考试取的好成绩,然后可以:买电脑;首先完成:期末考试取的好成绩,然后可以:上网。当然,在旁边还有一张时间表。峰峰的表现是:第一周完成得比原来好一些,但也有完不成的情况;第二周比第一周要好……到了期末考试时,就已经做的不错了。妈妈列出一个清单,并将它贴到靠峰峰写字台的墙上,这样他就可以22普雷马克原则(“祖母规则”):通过将低渴望(低强度)的活动与高渴望的活动联系起来,以促进低渴望活动的出现。“做完作业才能出去玩”“收拾好玩具才可以喝牛奶”学生能否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这取决于是否成功地完成了不太喜欢的活动。

(2)内部强化物和外部强化物维持行为的最重要的强化物时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快乐。

内部强化物,即人们因受到内部动机的驱使而从事某种活动。外部强化物,就是用于激励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表扬或奖赏。研究表明,对儿童原本自愿做出的某些行为进行强化,则有可能削弱长期的内部动机。

外部强化物的削弱作用仅发生于一些非常有限的情形中普雷马克原则(“祖母规则”):通过将低渴望(低强度)的活动与23(3)强化程序强化程序是指强化物给予的频数、强化物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强化的预期性等。固定比率:做出定量的行为之后才给予一个强化物。“只要你做完10道题,就可以出去玩。”

固定比率程序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每做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行为就能够得到强化,这种强化方式叫做连续强化。自动贩卖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逐渐提高获得强化所需的反应比率。这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并且更容易抵抗学习行为的消退。

固定比率的强化程序能够有效地激励个体去做大量的工作

强化的高要求比低要求更能提高行为的水平,其原因之一就是太频繁的强化会削弱强化物的价值。(3)强化程序24当孩子想要吃糖而父母不肯的时候,最失败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可变比率程序:在强化的可变比率程序中,为获得强化而需要做出的行为数目是无法预知的,尽管该行为最终肯定会得到强化。老虎机、彩票可变比率强化程序更易于产生高频率且稳定的行为。

可变比率程序具有很强的抗消退能力,即使行为不再被强化,人们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放弃做出该行为固定时距:在固定时距程序中,强化物时定时给予的。期末考试固定时距强化程序会导致这样一种行为模式:个体只做出很少的行为反应,直到强化将要给予时才竭尽全力去做。可变时距:在可变时距程序中,强化物有时给予,有时又不给予,而且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时候行为会受到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抽查与可变比率程序相似,可变时距程序也能够非常有效地维持一个高频率的行为,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消退性。当孩子想要吃糖而父母不肯的时候,最失败的处理方法是什么?25戒烟、减肥为什么那么难?(4)结果的及时性结果在行为之后立即出现远比延迟一段时间再出现更能影响行为。立即给予的小强化物比延迟给予的大强化物更有效力。及时反馈至少可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它使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明确化;第二,它提高了反馈的信息价值。怎样训练一头猪只往前走?怎样训练一头猪跳舞?(5)塑造对学生趋向成功的每一步都给予强化,以引导学生实现最终的目标,这种技术叫塑造。鸽子打乒乓球行为学习理论中所使用的术语塑造是指通过强化学习者逐步趋近预期目标的每一步来教授新技能或新行为。戒烟、减肥为什么那么难?26(6)消退当取消强化物时,行为将会逐渐减弱,直至最终消失。这个过程叫做先前习得行为的消退。消退不是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取消强化物之初,个体通常会提高行为的频率在消退的开始阶段行为水平提高的现象叫消退爆发。当某些刺激或线索能提示个体:那些强化的行为将不再被强化时,先前习得行为的消退过程可能会加速。(6)消退27(7)维持各种自然强化物强化着我们在学校中习得的技能和行为。有些无需强化的行为也会表现出行为的维持现象,因为这些行为受到了内部强化,也就是说,做出行为的过程是令人愉悦的。当学习一个新行为时,应以经常的、可预测的方式来强化它。然而,该行为一旦建立,相应的强化就应该适当减少,且强化的给予应该是不可预测、不确定的。原因:可变的强化程序以及需要做很多反应才可以获得奖励的强化程序更容易抗消退,而固定的强化程序或只需要做很少的简单反应就可以获得奖励的强化程序不太容易抗消退。(7)维持28(8)泛化如果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那么他们在物理课上的行为是否也会因此而得以改进?如果学生学会7个苹果减去3个苹果的计算,那么他们是否也会计算7个橘子减去3个橘子?如果学生学会3支铅笔+2个黑板擦+4支粉笔-3个黑板擦-1支铅笔的计算,他们是否也会计算的结果?泛化是指在一种条件下习得的行为迁移到其他情景中。通常情况下,某种课堂管理方案在某种情境中可能是成功的,但在其他情境中,学生的行为并不会自动地改善。由于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规则和要求,所以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可能是非常不同的。相似的情景或相似的概念之间最容易发生泛化。(8)泛化29(9)有效地运用结论技巧1:了解个体的发展水平。技巧2:了解个体的好恶。基于学生喜恶的课堂策略

策略描述注意事项代币制给予学生信物当做规范行为和优秀功课的奖励。信物积累到一定时期就可兑换学生喜好的玩具或其他奖励管理好这种信物兑换体系是很耗时的相关联的协议老师事先与每一个学生约定好规定所要强化的行为的细分目标以及强化物。学生可以参与设定目标和奖品老师要记住许多学生的目标和奖品集体绩效强化是基于全班的表现或者是成绩。学生可以选择班级的奖品当偏科或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拉班级后腿时就会被排除在外(9)有效地运用结论策略描述注意事项代币制给予学生信物当做规30技巧3:了解关注的作用。教师必须估计他们对问题行为的关注是增加还是减少个体学生行为发生的频率,然后相应地改变关注。技巧4:了解提供结果的时间以及频率。技巧5:多使用强化而不是惩罚。仅使用惩罚只能教会学生什么事不能做,而不是什么事应该做的。技巧6:不可采用某些惩罚。(1)体罚。体罚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让个体认为年长的、权威人士的踢打、推打是允许的。(2)心理惩罚。这种惩罚对个体长期负面影响已远远超过减少问题行为的效果。技巧3:了解关注的作用。31(3)额外的作业。老师想要传递一种信息:学生的功课完成的不理想。老师应该传递的信息:学习是重要的,必要的,主动的,而非消极的或不需要的。(4)取消课间休息。由于长时间的课堂上的限制,注意力慢慢减弱,需要在休息期间改善。课间休息的积极影响远超过使用取消休息当做惩罚所带来的好处。(5)停学。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并不把停学视作惩罚。他们大都把惩罚看做负强化研究数据表明,停学大部分都施加在家庭经济地位比较低,少数民族的儿童身上,而且男生多于女生。留校察看老师和管理者要注意不要把留校察看更多地施加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或少数民族儿童、或者男生身上。

(3)额外的作业。32(三)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用的方法又是主观性极强的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和方法都缺乏客观性。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而把意识赶出心理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心理学中发动了一场革命。华生将心理学从重主观意识研究引到对行为的研究分析,开始用行为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培养,并保证把他们培养成任何类型—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领袖甚至乞丐和小偷,而不管他的天分、爱好、倾向、才能和他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人的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三)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33小鼠迷津实验小鼠凭什么找到最佳路线?华生按照排除式的逻辑推论:学习主要是通过动觉或肌肉觉完成的,其它内部感觉可能起某些作用,而外部感觉在学习中不是主要的。华生的理论认为,有机体的行为完全是以刺激与反应的术语进行解释的。他不考虑有机体的内部状态。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习惯。习惯是通过学习将由于遗传对刺激做出的散乱、无组织、无条件的反应,变成有组织、确定的条件反应。小鼠迷津实验34两条学习的基本规律——频因律和近因律。频因律:即某一行为反应对某刺激发生的频次越多,那么这一行为反应就越有可能固定保留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刺激时再发生。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有效动作之所以保持下来,无效动作之所以消失,是由于有效动作比任何一种这无效动作出现的次数都多。ABCD两条学习的基本规律——频因律和近因律。ABCD35近因律:即某一行为反应对某种刺激在发生时限上越接近,那么这一行为反应就越有可能固定保留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刺激时再发生。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华生对心理学的影响很大,主要是他对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的贡献。华生把行为主义与刺激—反应心理学结成了一体。华生力求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简化为肌肉和腺体的一些活动和习惯,否认人的主观世界和意识的作用,使他成了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近因律:即某一行为反应对某种刺激在发生时限上越接近,那么这一36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班杜拉其人观察学习实验小孩子为什么会说脏话?为什么电影开始前有限级标签?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小孩子为什么会说脏话?为什37观察学习实验即使被观察的榜样行为没有被强化或惩罚,观察学习也会发生。第一组:攻击者被奖赏第二组:攻击者被惩罚第三组:攻击者无奖罚哪一组会模仿攻击者的行为?每一组习得的攻击行为有差别吗?观察学习实验即使被观察的榜样行为没有被强化或惩罚,观察学习也38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捐慈悲为怀捐自己好才是真的好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捐哪一组的孩子会捐钱?口头劝说与榜样行为的习得比较人不为己不捐慈悲为怀捐自己好才捐大家好才不捐哪一组的孩子会捐39二、基本观点学习实质: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行为习得的途径:一是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是直接经验的学习;二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学习,这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观察学习的过程:①注意过程:学生在模仿示范的动作之前,必须注意示范者的一言一行。②保持过程:为了重现示范者的行为,学生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存储在记忆力,以便提取。③动作再现过程:学生尽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保持一致。④动机过程二、基本观点40学习中的个人因素(1)三元交互作用论: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与行为因素是交互决定的,这些因素之间彼此交互影响,双向地相互影响。两个特点:第一,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或是相互的。第二,个人因素很重要,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行为。行为个人/认知环境学习中的个人因素行为个人/认知环境41(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1)过去的行为。(2)榜样作用。(3)言语说服。(4)生理状况。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认知过程,它影响了:行为的选择:如果个体对某个行为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个体将会选择难度较大的行为,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则会避免这些行为。努力和坚持: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将会更为努力且坚持地去追求成功,即使这一过程充满艰辛。成就: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比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可能取得较高水平的学术成就。思考:想想你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你觉得你是否在一些学术领域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而在另一些领域则自我效能感较低?在这些领域里,什么样的因素最能影响你的自我效能感?(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实施能力的推42(3)自我调节自我调节通过给自己提供结果来调节个人情绪、认知和行为的能力。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判断(3)自我调节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判断433.教学策略——有效运用观察学习思考你为学生示范的类型。示范和传授新行为。思考如何利用同伴发挥作用。考虑如何利用导师作为榜样。考虑儿童在电视、录像和电脑上可以观察到的榜样。3.教学策略——有效运用观察学习44(五)行为学习理论的优势和局限行为学习理论稳固地确立了各种基本原理,在解释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方面是非常有用。局限性:只关注那些可以观察的外显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家们除外)内部学习过程更多地属于认知学习领域。社会学习理论作为行为学习理论的一个直接衍生物,在行为的观点和认知的观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五)行为学习理论的优势和局限行为学习理论稳固地确立了各种基45第二编学习理论第二编学习理论46行为学习理论关注不同的行为结果是如何改变个体行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的是人们在学习和记忆时所涉及到的心理过程所有生物人类学习行为学习理论关注不同的行为结果是如何改变个体行为所有生物人类47第三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三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48朱老师是坦纳小学1年级的教师,她试图教给学生如何表现出适宜的课堂行为。她说:“同学们,我想跟你们谈谈咱们班上存在的一个问题。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不是先举手等待教师点名,而是直接回答问题。谁能告诉我:当我向全班同学提出某个问题时,你们该怎么做?”小丽的手举到空中,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举手并安静地等待!”朱老师叹了口气,她试图忽视小丽——因为其行为恰恰是教师不希望看到的,但小丽却是班上唯一举手的学生,并且你越不理睬她,她就越发使劲地挥动着手,大声说着自己的答案。“好吧,小丽,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举起手,安静地等您点名。”“既然你知道这个规则,那为什么在我点你名之前就大声回答呢?”“我想我是忘记了。”“好吧。谁能提醒大家一下有关课题轮流发言的规则?”四个学生举起了手,一起大声说起来。“一次一个人回答!”“按次序回答!”“当别人发言时不要说话!”朱老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秩序:“你们快要把我逼疯了!”她说,“我们刚才不是正在讨论应该举手等我点名吗?”“但是,朱老师,”小芬没举手说,“小丽并没有保持安静,但你也叫她发言了呀!”

思考:在这种情形下,朱老师为了实现她的目标,应该如何做。

朱老师是坦纳小学1年级的教师,她试49一、什么是学习1.一个幼儿迈出了她的第一步2.一个少年感到自己被某些女性强烈地吸引着3.当儿童看到医生带着针筒走进来时,他感到害怕4.一个女孩在学会如何做乘法后发现,乘以5的另一种方式是:用2除后再乘以10.如,428×5可以表示成428÷2×10=214×10=2140学习: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的改变一、什么是学习1.一个幼儿迈出了她的第一步50三大学习原则习惯化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三大学习原则习惯化51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借助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通过实验来了解人类和动物是怎样学习的。关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理论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逐渐分成两派: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借助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52(二)操作性条件作用(三)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四)社会学习理论(一)经典条件作用(二)操作性条件作用(三)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四)社会学53(一)经典条件作用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无条件刺激:引发自动反应的行为或事件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生理性的和情绪性的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建立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的联结。(一)经典条件作用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54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肉流口水铃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当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多次反复出现,中性刺激引起条件反应,这时中性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肉流口水铃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当中55消退自发恢复消退自发恢复56恐惧性条件作用: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而进行的条件作用。华生实验:小阿尔伯特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泛化:条件学习可以从一个特定的刺激延伸到其他相似的刺激。分化:物种可以学会辨认类似刺激的不同。经典条件作用几近完美地解释了中性刺激是如何与非习得反应、自发反应之间产生联系的。但是不能有效地解释自发行为.恐惧性条件作用: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57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课件58经典条件作用的行为是不自主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行为是有机体自发的(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的行为是不自主的(二)操作性条件作用59(二)操作性条件作用1.桑代克:联结—试误说(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三大学习定律:练习律、准备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属于动机范畴。有准备+活动=满意练习律:指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效果律: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使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而不是加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缺点:抹杀了人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最突出的特点。逃出迷笼所需的时间尝试的次数有准备+无活动=烦恼无准备+活动=烦恼A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上课总爱说话,班主任想了个法子,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次上课哪一组最安静、坐得最直,就给哪一组加分,每天放学前看看哪一组分数最高,就给组员奖励小红旗。后来上课学生不注意开始说话时,老师只要稍微一提醒,学生就能自觉做好。这里有什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二)操作性条件作用1.桑代克:联结—试误说(使教育心理学成60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把被试置于受控的情景中,观察行为结果的系统变化所引起的行为变化。行为分成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应答性行为的发生和先于它出现的刺激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结。应答性条件作用:强调刺激对引起所期望的反应的重要性。操作性行为: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强调行为反应及其结果。操作性行为的重要性特征是它并不取决于事先的刺激,而是受到其结果的支配。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61桑代克:猫的行为是由箱外的鱼引起的。奖励能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斯金纳:小白鼠的行为是自发的,无意得到食物,从而引发自发行为的再发生。奖励加强的是相同行为再发生的频率。桑代克:62ABC学习理论:前因antecedents发生在行为behavior之前,导致结果consequence。前因可以是线索或提示。线索是非语言的刺激,能表明期待某种行为。如:上课铃声(A)→回教室(B)提示主要是伴随着暗示的言语提醒。如:“快回教室做好(A)→回教室(B)行为的结果C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日后行为的发生频率。强化是增加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后果惩罚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后果ABC学习理论:前因antecedents发生在行为beha63强化和惩罚是通过给予(+)想要的愉快刺激或者消除(-)厌恶刺激来实现的,都可以分为正负两类。(+)正强化:给予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消除个体不想要的厌恶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正惩罚:也成为呈现惩罚。给予或呈现厌恶刺激。(-)负惩罚:也被称为消除惩罚。拿走个体所喜爱的刺激,以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我剥夺他的课间休息,以对他的迟到行为进行负强化”是否正确?强化和惩罚是通过给予(+)想要的愉快刺激或者消除(-)厌恶刺64(1)强化物注意:在没有证据表明某一特定结果确实增强了个体的某种行为时,我们不能妄加推断该结果就是强化物。因此,强化物的有效性必须得到证明。“数学课上我用表扬来强化他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的行为,但是不起作用。”

老师犯了什么错误?同一物体对不同人而言,强化的效果会不同,甚至有可能截然相反。没有一种奖赏能够成为适合所有情景中的所有人的强化物。强化物分为两大类: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一级强化物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等。二级强化物通过与一级强化物联系,或与其他已经建立起来的二级强化物联系,进而获得强化价值。二级强化物3种基本类型:社会强化物(表扬、微笑、拥抱或关注)、活动强化物(玩玩具、做游戏或从事有趣的活动)、代币或符号性强化物(个体可以用来换取其他强化物的钱、分数、星星或积分等)(1)强化物65如何利用强化物?峰峰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可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习不用功、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挑食——爱吃肉不爱吃蔬菜、练小提琴不能持之以恒、作息时间不恰当等等。这些问题令大家非常苦恼,但是妈妈发现峰峰也有自己的爱好,他喜欢玩游戏、上网、踢球、看动画片、喝饮料。妈妈应如何来纠正峰峰的坏习惯?如何利用强化物?峰峰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可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66妈妈列出一个清单,并将它贴到靠峰峰写字台的墙上,这样他就可以时常受到提醒:首先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然后可以:玩游戏;首先完成:打扫自己的房间,然后可以:出去踢球;首先完成:洗自己的袜子,然后可以:看动画片;首先完成:吃蔬菜,然后可以:喝饮料;首先完成:练习20分钟的小提琴,然后可以:出去玩;首先完成:早睡早起,然后可以:周末去游乐场;首先完成:期中考试取的好成绩,然后可以:买电脑;首先完成:期末考试取的好成绩,然后可以:上网。当然,在旁边还有一张时间表。峰峰的表现是:第一周完成得比原来好一些,但也有完不成的情况;第二周比第一周要好……到了期末考试时,就已经做的不错了。妈妈列出一个清单,并将它贴到靠峰峰写字台的墙上,这样他就可以67普雷马克原则(“祖母规则”):通过将低渴望(低强度)的活动与高渴望的活动联系起来,以促进低渴望活动的出现。“做完作业才能出去玩”“收拾好玩具才可以喝牛奶”学生能否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这取决于是否成功地完成了不太喜欢的活动。

(2)内部强化物和外部强化物维持行为的最重要的强化物时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快乐。

内部强化物,即人们因受到内部动机的驱使而从事某种活动。外部强化物,就是用于激励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表扬或奖赏。研究表明,对儿童原本自愿做出的某些行为进行强化,则有可能削弱长期的内部动机。

外部强化物的削弱作用仅发生于一些非常有限的情形中普雷马克原则(“祖母规则”):通过将低渴望(低强度)的活动与68(3)强化程序强化程序是指强化物给予的频数、强化物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强化的预期性等。固定比率:做出定量的行为之后才给予一个强化物。“只要你做完10道题,就可以出去玩。”

固定比率程序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每做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行为就能够得到强化,这种强化方式叫做连续强化。自动贩卖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逐渐提高获得强化所需的反应比率。这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并且更容易抵抗学习行为的消退。

固定比率的强化程序能够有效地激励个体去做大量的工作

强化的高要求比低要求更能提高行为的水平,其原因之一就是太频繁的强化会削弱强化物的价值。(3)强化程序69当孩子想要吃糖而父母不肯的时候,最失败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可变比率程序:在强化的可变比率程序中,为获得强化而需要做出的行为数目是无法预知的,尽管该行为最终肯定会得到强化。老虎机、彩票可变比率强化程序更易于产生高频率且稳定的行为。

可变比率程序具有很强的抗消退能力,即使行为不再被强化,人们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放弃做出该行为固定时距:在固定时距程序中,强化物时定时给予的。期末考试固定时距强化程序会导致这样一种行为模式:个体只做出很少的行为反应,直到强化将要给予时才竭尽全力去做。可变时距:在可变时距程序中,强化物有时给予,有时又不给予,而且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时候行为会受到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抽查与可变比率程序相似,可变时距程序也能够非常有效地维持一个高频率的行为,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消退性。当孩子想要吃糖而父母不肯的时候,最失败的处理方法是什么?70戒烟、减肥为什么那么难?(4)结果的及时性结果在行为之后立即出现远比延迟一段时间再出现更能影响行为。立即给予的小强化物比延迟给予的大强化物更有效力。及时反馈至少可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它使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明确化;第二,它提高了反馈的信息价值。怎样训练一头猪只往前走?怎样训练一头猪跳舞?(5)塑造对学生趋向成功的每一步都给予强化,以引导学生实现最终的目标,这种技术叫塑造。鸽子打乒乓球行为学习理论中所使用的术语塑造是指通过强化学习者逐步趋近预期目标的每一步来教授新技能或新行为。戒烟、减肥为什么那么难?71(6)消退当取消强化物时,行为将会逐渐减弱,直至最终消失。这个过程叫做先前习得行为的消退。消退不是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取消强化物之初,个体通常会提高行为的频率在消退的开始阶段行为水平提高的现象叫消退爆发。当某些刺激或线索能提示个体:那些强化的行为将不再被强化时,先前习得行为的消退过程可能会加速。(6)消退72(7)维持各种自然强化物强化着我们在学校中习得的技能和行为。有些无需强化的行为也会表现出行为的维持现象,因为这些行为受到了内部强化,也就是说,做出行为的过程是令人愉悦的。当学习一个新行为时,应以经常的、可预测的方式来强化它。然而,该行为一旦建立,相应的强化就应该适当减少,且强化的给予应该是不可预测、不确定的。原因:可变的强化程序以及需要做很多反应才可以获得奖励的强化程序更容易抗消退,而固定的强化程序或只需要做很少的简单反应就可以获得奖励的强化程序不太容易抗消退。(7)维持73(8)泛化如果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那么他们在物理课上的行为是否也会因此而得以改进?如果学生学会7个苹果减去3个苹果的计算,那么他们是否也会计算7个橘子减去3个橘子?如果学生学会3支铅笔+2个黑板擦+4支粉笔-3个黑板擦-1支铅笔的计算,他们是否也会计算的结果?泛化是指在一种条件下习得的行为迁移到其他情景中。通常情况下,某种课堂管理方案在某种情境中可能是成功的,但在其他情境中,学生的行为并不会自动地改善。由于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规则和要求,所以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可能是非常不同的。相似的情景或相似的概念之间最容易发生泛化。(8)泛化74(9)有效地运用结论技巧1:了解个体的发展水平。技巧2:了解个体的好恶。基于学生喜恶的课堂策略

策略描述注意事项代币制给予学生信物当做规范行为和优秀功课的奖励。信物积累到一定时期就可兑换学生喜好的玩具或其他奖励管理好这种信物兑换体系是很耗时的相关联的协议老师事先与每一个学生约定好规定所要强化的行为的细分目标以及强化物。学生可以参与设定目标和奖品老师要记住许多学生的目标和奖品集体绩效强化是基于全班的表现或者是成绩。学生可以选择班级的奖品当偏科或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拉班级后腿时就会被排除在外(9)有效地运用结论策略描述注意事项代币制给予学生信物当做规75技巧3:了解关注的作用。教师必须估计他们对问题行为的关注是增加还是减少个体学生行为发生的频率,然后相应地改变关注。技巧4:了解提供结果的时间以及频率。技巧5:多使用强化而不是惩罚。仅使用惩罚只能教会学生什么事不能做,而不是什么事应该做的。技巧6:不可采用某些惩罚。(1)体罚。体罚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让个体认为年长的、权威人士的踢打、推打是允许的。(2)心理惩罚。这种惩罚对个体长期负面影响已远远超过减少问题行为的效果。技巧3:了解关注的作用。76(3)额外的作业。老师想要传递一种信息:学生的功课完成的不理想。老师应该传递的信息:学习是重要的,必要的,主动的,而非消极的或不需要的。(4)取消课间休息。由于长时间的课堂上的限制,注意力慢慢减弱,需要在休息期间改善。课间休息的积极影响远超过使用取消休息当做惩罚所带来的好处。(5)停学。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并不把停学视作惩罚。他们大都把惩罚看做负强化研究数据表明,停学大部分都施加在家庭经济地位比较低,少数民族的儿童身上,而且男生多于女生。留校察看老师和管理者要注意不要把留校察看更多地施加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或少数民族儿童、或者男生身上。

(3)额外的作业。77(三)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用的方法又是主观性极强的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和方法都缺乏客观性。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而把意识赶出心理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心理学中发动了一场革命。华生将心理学从重主观意识研究引到对行为的研究分析,开始用行为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培养,并保证把他们培养成任何类型—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领袖甚至乞丐和小偷,而不管他的天分、爱好、倾向、才能和他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人的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三)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78小鼠迷津实验小鼠凭什么找到最佳路线?华生按照排除式的逻辑推论:学习主要是通过动觉或肌肉觉完成的,其它内部感觉可能起某些作用,而外部感觉在学习中不是主要的。华生的理论认为,有机体的行为完全是以刺激与反应的术语进行解释的。他不考虑有机体的内部状态。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习惯。习惯是通过学习将由于遗传对刺激做出的散乱、无组织、无条件的反应,变成有组织、确定的条件反应。小鼠迷津实验79两条学习的基本规律——频因律和近因律。频因律:即某一行为反应对某刺激发生的频次越多,那么这一行为反应就越有可能固定保留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