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模板课件_第1页
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模板课件_第2页
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模板课件_第3页
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模板课件_第4页
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模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防灾减灾日宣传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某某宣传部卢某—【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防灾减灾日宣传1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对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前言“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2目录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010203目录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如何做好防灾3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第一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第一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4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2008年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为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2008年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5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5.12【汶川大地震】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6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第二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第二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7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设立意义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8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日设立的有利之处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9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10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世界各国防灾日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11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设立目的是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第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第二方面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中国的“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中国的防12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第三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第三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13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部署要求,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精心组织、广泛开展防汛、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地震等应急演练活动。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14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紧紧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主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网络公开课、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提升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要要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15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加强灾害应急准备,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基层应急力量培训,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各类灾害。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和技能培训、技能练兵等活动,提高灾害应急能力。要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聚焦风险源头管控,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要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加快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十四五”规划编制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风险防控能力。要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加强灾害应急准备,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物资16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聚焦提高先期处置能力,协调指导各成员单位以及城乡社区、农村制定简便易懂的应急指南,明确应对灾害撤离路线、安置场所、物资保障等内容流程,有针对性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和避险逃生演练,并积极推进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主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针对相关预案方案和工作机制组织演练,最大限度模拟灾害防范应对的真实场景,组织包括人员疏散和搜救、应急指挥、部门联动、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物资调运、社会力量参与等科目内容的演练活动,以真演实练提高各类灾害应急能力。要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聚焦提高先期处置能力,协调指导各成员单17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灾害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解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关口前移,加强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持续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提供有力安全保障。通知强调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灾害风险防范化解18【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感谢大家的观看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某某宣传部卢某—【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感谢大家的观看19【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防灾减灾日宣传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某某宣传部卢某—【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防灾减灾日宣传20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对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前言“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21目录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010203目录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如何做好防灾2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第一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第一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23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2008年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为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2008年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24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5.12【汶川大地震】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25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第二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第二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26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设立意义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27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日设立的有利之处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28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29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世界各国防灾日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30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设立目的是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第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第二方面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中国的“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与目的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中国的防31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第三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第三部分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32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部署要求,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精心组织、广泛开展防汛、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地震等应急演练活动。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33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紧紧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主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网络公开课、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提升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要要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34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加强灾害应急准备,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基层应急力量培训,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各类灾害。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和技能培训、技能练兵等活动,提高灾害应急能力。要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聚焦风险源头管控,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要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