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安徽课件_第1页
我的家乡安徽课件_第2页
我的家乡安徽课件_第3页
我的家乡安徽课件_第4页
我的家乡安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徽情皖韵徽情皖韵

中文名称: 安徽

外文名称: AnhuiProvince

别名: 皖

行政区类别: 省

所属地区: 中国

下辖地区: 17地级市,5县级市,56县

政府驻地: 合肥

地理位置: 华东腹地

面积: 13.96万平方公里

人口: 6740.8万(2013年12月)

方言: 北方官话、吴语、徽语

气候条件: 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

著名景点: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西递,宏村,凤阳明皇陵,太极洞

省树: 黄山松(迎客松)

省花: 黄山杜鹃

省鸟: 灰喜鹊

中文名称: 安徽

外文名称: AnhuiProvince走进安徽安徽华位于东西北部、横跨长江、淮河流域,旧以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名安徽、清代始置安徽省。安庆地区古有皖国之称,因此安徽又简称“皖”。全省人口5469万,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满等民族。全省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省辖地级市9个,在7个地区设行政公署,省会为合肥。简介山水人文走进安徽简介山水人文安徽人文安徽人文古代与近现代名人古代:老子(春秋战国时期)曹操(三国时期)华佗(东汉末年)戚继光(明朝)包拯(明朝)朱元璋(明朝)常遇春(明朝)朱熹(明朝)李鸿章(清朝)。。。。。。近现代:胡适陈独秀陶行知邓稼先杨振宁。。。。。。古代与近现代名人古代:近现代:

管仲朱元璋包拯朱熹戚继光李鸿章

管仲朱元璋包拯朱熹戚继光李鸿章

名人馆

老子

生卒年不详。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人(今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后辞官返里,修《道德经》,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礼。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以骑都尉参与镇压,迁为济南相。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今河南许县东),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遂同孙、刘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建安二十一年进位魏王。与其子曹丕、曹植皆为先秦文学之后又一个辉煌期——建安文学时期。曹操的遗著有《魏武帝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老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名人馆老子生卒年不详。名耳,朱元璋

(1328~1398)濠州钟离(今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又名兴宗,字国瑞。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出身贫苦,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至正十六年攻占集庆(今南京),自称吴国公。后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军力。至正二十八年建都应天(今南京),定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以后逐步统一全国。他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加强皇权。

名人馆包拯

(999~1062)字希仁,天圣进士,北宋庐州合肥人。历任广东端州知郡事,西北转运使、江宁庐州知府,开封府尹,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天章阁侍制,龙图阁学士,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死后谥为孝肃,人称包公。他任开封府尹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开一代清官之风范。遗著有《包孝肃奏议》10卷。事迹长期流传民间,多作为小说、戏剧题材。元杂剧有《陈州粜米》等剧目。今合肥有包公祠、包公墓园。朱元璋(1328~1398)濠州钟离(今凤阳)人。明朝开

包公像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号燕衡,回族,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我的家乡)明朝开国大元帅常遇春在合肥包公祠包公像常遇春:(1330—1369)字伯陶行知

(1891~1946)原名文浚,歙县人。民国3年(1914)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三年后回国,积极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先后创办南京晓庄师范、生活教育社、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学校,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著有《中国教育改造》、《行知书信集》、《行知诗歌集》、《古庙敲钟录》等。名人馆邓稼先(1924~1986)怀宁人。民国37年(1948)留美,获物理学博士,曾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第九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学部委员,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研制和发射核武器的主要技术领导人之一,被誉为中国“两弹元勋”。陈独秀(1879~1942),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安庆组织爱国会,次年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民国4年(1915)主编《新青年》杂志,次年任北大教授。民国7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民国9年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民国10年7月在中共一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并连任两任。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歙县人。民国3年(名人馆胡适(1891~1962)绩溪人。早在民国6年(1917)就积极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改革,参与编辑《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后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反对马列主义。民国27年出任驻美国大使。民国31年任行政院最高顾问。民国35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后侨居美国。一生曾获得35个荣誉博士学位,著作等身。杨振宁

(1922~)合肥人。民国33年(1944)获西南联大硕士,次年留美。民国3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后历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爱因斯坦”物理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兼任多所国际著名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粒子理论、统计力学及场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开创规范场理论的研究。名人馆胡适(1891~1962)绩溪人。早在民国6剧目精粹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起源主要曲目有:《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舅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剧目精粹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

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它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领域。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商、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盆景、徽派篆刻、微雕、徽墨歙砚、徽派教育、徽剧、徽菜、徽派建筑等等。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徽州涌现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灿若繁星的杰出人物和著名学者,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史志学家罗愿;明代著名学者朱升、潘之恒,医学家汪机,戏剧家王道昆,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数学家程大位;清代理财家江茂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哲学家戴震,物理学家郑光复,著名徽商鲍漱芳、胡雪岩,“扬州八怪”中的罗聘和汪士慎;近代铁路专家詹天佑,画家黄宾虹,经学大师吴承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乐家张曙,著名学者胡适,著名作家苏雪林,戏剧表演艺术家舒绣文等。徽商

即徽州商人,通常指明清时期徽州府(辖歙、休宁、祁门、黟、绩溪和婺源六县)商人集团。明代中叶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商业资本,均居全国各商人集团之首。徽商以经营盐、典、茶、木为主,活动范围十分广阔,足迹遍及天涯海角,尤其在长江流域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同时,徽商又是徽州文化的“酵母”,在徽商资金的扶持下,徽州文风兴盛,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派篆刻、徽派建筑等一批学术、艺术流派,成为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

安徽宣纸安徽宣纸安徽茶文化

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岳西翠兰霍山黄芽涌溪火青敬亭绿雪泾县特尖十大名茶安徽茶文化

黄山毛峰岳西翠兰十大名茶二、六安瓜片

一、黄山毛峰

二、六安瓜片一、黄山毛峰三、太平猴魁

四、祁门红茶

三、太平猴魁四、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涌溪火青岳西翠兰涌溪火青敬亭绿雪泾县特尖敬亭绿雪泾县特尖五星茶王雾里青五星茶王雾里青安徽水文化长江: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黄河巢湖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并称中国三大西湖)安徽水文化长江: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安徽山文化安徽山文化九华圣境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池州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74平方公里。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赋诗更名为九华山。唐开元年间,新罗国(今韩国境内)国王近亲金乔觉卓锡九华,潜心修持75年,99岁圆寂,佛门认证他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道场,明、清鼎盛时期,寺院多达360余座,僧尼四、五千人。“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香火之盛甲于天下。现存古寺庙99座,佛像1万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尼700余人。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九华山风景名胜

(肉身殿)在化城寺西侧神光岭上,又称金地藏肉身殿,系唐代末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出家并圆寂之地。肉身殿地势甚高,殿内现有佛教文物展览室。殿前石梯十分陡峭,共八十四级,两旁安有铁键,供游人上下扶助。

九华山风景名胜

(百岁宫)位于九华街东北,宫内供奉一具真身菩萨相传是明代僧人于万历年来此,120岁时圆寂,圆寂前三个月不食,圆寂后置缸内,用石灰封口,缸外用文火烘烤数十日,启缸后贴金,至今有三百五十年历史,成为木乃伊式真身菩萨。

九华圣境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池州市,是中国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天柱风光安徽之源——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封其为“南岳”,后为隋文帝诏废,故被人们尊为“古南岳”。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天柱山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分八个景区。景区内“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1982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区胜区,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中华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崖石刻;还有人称“江淮第一漂”的潜河漂流。蓬莱峰主峰区,南眺天池峰,北依天柱峰,海拔1350米。西、南、北三面岸陡壁削,巨壑万仞,峰顶狭长绝险,纵长百余米,宽仅二、三米。古木护石,葛蔓绕膝,跻身往来,险象从生。今已修建石级和护栏。峰下时常云掩雾绕,峰顶在云海中若隐若显。拾级而上,一步一层天,古人云:“登临犹未半,身已在蓬岛。青龙背主峰区,天柱峰东约500余米,北望皖伯峰,南连莲花峰,海拔1370米。峰顶东侧是一巨大岸石脊岗,狭长险陡,俗称青龙背,亦称鲫鱼背。峰顶西巅,危石高耸,似石龙昂首。天柱风光安徽之源——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潜山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琅琊山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境内,古名摩陀岭,系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东晋元帝司马睿在称帝前也是琅琊王,曾在此避乱,故后人改名为“琅琊山”。整山高200~300米,山峰俊秀,古树参天,环境幽雅。这里还有唐朝兴建的琅琊寺、宋朝兴建的醉翁亭和丰乐亭等古建筑群,以及唐、宋以来摩崖碑刻几百处,其中唐代吴道子绘《观自在(即观音)菩萨》石雕像和宋代苏东坡书《醉翁亭记》碑刻,被人们视为绝世珍宝。这里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自古有“皖东第一名胜”之赞誉,成为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名士旅游之地,是中国二十四座文化名山之一。

琅琊丽影齐云秀色齐云山位于黄山脚下,皖赣铁路穿越齐云山脚。距黄山市(屯溪)西33公里,因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它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醉翁亭琅琊寺琅琊山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境内,古名摩陀岭,系大别山向东延伸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了“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了“薄黄山风景名胜--文殊院又名玉屏楼,地处黄山腹心地带,近处景点有莲花峰、天都峰。原有庙宇已不存,现为玉屏宾馆,后即玉屏峰,左有迎客松、

右有送客松、立雪台。前有文殊台、耕云峰上“松鼠跳天都”景以此观赏为最佳。黄山风景名胜--慈光阁

原为法海寺,明代更为慈光寺,原建筑已不存,现为慈光阁宾馆,其上有含沙岭,岭上有妙之亭。金沙岭后是立马亭,立马亭上可见立马峰摩崖大字:“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十字。

著名景点黄山风景名胜--人字瀑

在紫云峰与朱砂峰两峰夹峙处,水流从上而下分左右两股下泻,形如汉字“人”字,故名。人字瀑飞流直下,声响如雷,气势颇为壮观。观赏该瀑除观瀑楼外,还可在回龙桥北眺,亦尽收眼底。

黄山风景名胜--天都峰

黄山最险峻的奇峰之一,海拔1810米,山顶有石刻“登峰造极”四字,因该峰周围群山环绕,独此最崇,故有此语。

黄山风景名胜–北海景区北海景区北海景区位于光明顶与始信峰、狮子峰、白鹅峰之间,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开阔地带。景区以北海宾馆为中心,招揽四方游客。以伟、奇、险、幻为特色,集峰、石、坞、台、松、云于一身,布局巧成,妙笔天然。著名胜景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溪、三瀑、二湖黄山风景名胜--文殊院右有送客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三高峰,但却是最险的峰

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三高峰,但却是最险的峰我的家乡安徽课件天都峰

天都峰

鲫鱼背在天都峰上,以奇险著称。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即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这里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此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背,故名。鲫鱼背在天都峰上,以奇险著称。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

莲花峰位于黄山中部,玉屏峰西南,东对天都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64米,是黄山最高峰,也是华东地区第三高峰。

莲花峰位于黄山中部,玉屏峰西南,东对天都峰。为36大峰之一

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

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金庸笔下的光明顶金庸笔下的光明顶

光明顶观日出光明顶观日出光明顶日出光明顶日出黄山四绝“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并成为“黄山四绝”。黄山四绝“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云海为黄山四绝中之灵魂云海为黄山四绝中之灵魂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

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

瑰丽云海一年四季皆可观,冬季最佳。云海一年四季皆可观,冬季最佳。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我的家乡安徽课件黄山第五绝—冬雪

黄山的冬雪可称得上是大自然的上乘之作,是精品中的“极品”,是当之无愧的黄山“第五绝”。黄山冬雪不同于北国的冬雪,它不是那种厚重严实,并且持久不化的雪,黄山的冬雪,妙就妙在与黄山的松、石、云、泉巧妙而完美的结合。雄伟壮丽的黄山,挺拔秀丽,冰雪又给她增添了无限的风采。劈地摩天的天都峰,宛如银妆素裹的神女;隔壑相望的莲花峰,如同一朵盛开的雪莲;九龙峰也变成了一条蜿蜒腾飞的玉龙,飞舞在黄山的云海之上;西海群峰奇异的石林,像一尊尊身着素服的神仙,聚集在峰头之上。冰雪覆盖的狮子林,银峦相拥的玉屏峰,构成了一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绝妙画图。黄山自古云成海,云赋于黄山冬景无穷的魅力——奇妙的雾松、雪松、树挂,把黄山妆扮得如同一个珊瑚盛开的世界。飞雪、冰挂、雾凇堪称黄山奇景。黄山第五绝—冬雪黄山的冬雪可称得上是大自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美丽的安徽浓郁的徽文化一切美丽的安徽浓郁的徽文化一切欢迎来到安徽!谢谢!欢迎来到安徽!谢谢!徽情皖韵徽情皖韵

中文名称: 安徽

外文名称: AnhuiProvince

别名: 皖

行政区类别: 省

所属地区: 中国

下辖地区: 17地级市,5县级市,56县

政府驻地: 合肥

地理位置: 华东腹地

面积: 13.96万平方公里

人口: 6740.8万(2013年12月)

方言: 北方官话、吴语、徽语

气候条件: 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

著名景点: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西递,宏村,凤阳明皇陵,太极洞

省树: 黄山松(迎客松)

省花: 黄山杜鹃

省鸟: 灰喜鹊

中文名称: 安徽

外文名称: AnhuiProvince走进安徽安徽华位于东西北部、横跨长江、淮河流域,旧以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名安徽、清代始置安徽省。安庆地区古有皖国之称,因此安徽又简称“皖”。全省人口5469万,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满等民族。全省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省辖地级市9个,在7个地区设行政公署,省会为合肥。简介山水人文走进安徽简介山水人文安徽人文安徽人文古代与近现代名人古代:老子(春秋战国时期)曹操(三国时期)华佗(东汉末年)戚继光(明朝)包拯(明朝)朱元璋(明朝)常遇春(明朝)朱熹(明朝)李鸿章(清朝)。。。。。。近现代:胡适陈独秀陶行知邓稼先杨振宁。。。。。。古代与近现代名人古代:近现代:

管仲朱元璋包拯朱熹戚继光李鸿章

管仲朱元璋包拯朱熹戚继光李鸿章

名人馆

老子

生卒年不详。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人(今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后辞官返里,修《道德经》,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礼。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以骑都尉参与镇压,迁为济南相。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今河南许县东),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遂同孙、刘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建安二十一年进位魏王。与其子曹丕、曹植皆为先秦文学之后又一个辉煌期——建安文学时期。曹操的遗著有《魏武帝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老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名人馆老子生卒年不详。名耳,朱元璋

(1328~1398)濠州钟离(今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又名兴宗,字国瑞。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出身贫苦,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至正十六年攻占集庆(今南京),自称吴国公。后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军力。至正二十八年建都应天(今南京),定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以后逐步统一全国。他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加强皇权。

名人馆包拯

(999~1062)字希仁,天圣进士,北宋庐州合肥人。历任广东端州知郡事,西北转运使、江宁庐州知府,开封府尹,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天章阁侍制,龙图阁学士,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死后谥为孝肃,人称包公。他任开封府尹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开一代清官之风范。遗著有《包孝肃奏议》10卷。事迹长期流传民间,多作为小说、戏剧题材。元杂剧有《陈州粜米》等剧目。今合肥有包公祠、包公墓园。朱元璋(1328~1398)濠州钟离(今凤阳)人。明朝开

包公像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号燕衡,回族,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我的家乡)明朝开国大元帅常遇春在合肥包公祠包公像常遇春:(1330—1369)字伯陶行知

(1891~1946)原名文浚,歙县人。民国3年(1914)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三年后回国,积极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先后创办南京晓庄师范、生活教育社、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学校,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著有《中国教育改造》、《行知书信集》、《行知诗歌集》、《古庙敲钟录》等。名人馆邓稼先(1924~1986)怀宁人。民国37年(1948)留美,获物理学博士,曾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第九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学部委员,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研制和发射核武器的主要技术领导人之一,被誉为中国“两弹元勋”。陈独秀(1879~1942),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安庆组织爱国会,次年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民国4年(1915)主编《新青年》杂志,次年任北大教授。民国7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民国9年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民国10年7月在中共一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并连任两任。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歙县人。民国3年(名人馆胡适(1891~1962)绩溪人。早在民国6年(1917)就积极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改革,参与编辑《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后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反对马列主义。民国27年出任驻美国大使。民国31年任行政院最高顾问。民国35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后侨居美国。一生曾获得35个荣誉博士学位,著作等身。杨振宁

(1922~)合肥人。民国33年(1944)获西南联大硕士,次年留美。民国3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后历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爱因斯坦”物理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兼任多所国际著名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粒子理论、统计力学及场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开创规范场理论的研究。名人馆胡适(1891~1962)绩溪人。早在民国6剧目精粹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起源主要曲目有:《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舅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剧目精粹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

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它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领域。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商、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盆景、徽派篆刻、微雕、徽墨歙砚、徽派教育、徽剧、徽菜、徽派建筑等等。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徽州涌现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灿若繁星的杰出人物和著名学者,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史志学家罗愿;明代著名学者朱升、潘之恒,医学家汪机,戏剧家王道昆,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数学家程大位;清代理财家江茂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哲学家戴震,物理学家郑光复,著名徽商鲍漱芳、胡雪岩,“扬州八怪”中的罗聘和汪士慎;近代铁路专家詹天佑,画家黄宾虹,经学大师吴承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乐家张曙,著名学者胡适,著名作家苏雪林,戏剧表演艺术家舒绣文等。徽商

即徽州商人,通常指明清时期徽州府(辖歙、休宁、祁门、黟、绩溪和婺源六县)商人集团。明代中叶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商业资本,均居全国各商人集团之首。徽商以经营盐、典、茶、木为主,活动范围十分广阔,足迹遍及天涯海角,尤其在长江流域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同时,徽商又是徽州文化的“酵母”,在徽商资金的扶持下,徽州文风兴盛,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派篆刻、徽派建筑等一批学术、艺术流派,成为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

安徽宣纸安徽宣纸安徽茶文化

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岳西翠兰霍山黄芽涌溪火青敬亭绿雪泾县特尖十大名茶安徽茶文化

黄山毛峰岳西翠兰十大名茶二、六安瓜片

一、黄山毛峰

二、六安瓜片一、黄山毛峰三、太平猴魁

四、祁门红茶

三、太平猴魁四、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涌溪火青岳西翠兰涌溪火青敬亭绿雪泾县特尖敬亭绿雪泾县特尖五星茶王雾里青五星茶王雾里青安徽水文化长江: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黄河巢湖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并称中国三大西湖)安徽水文化长江: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安徽山文化安徽山文化九华圣境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池州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74平方公里。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赋诗更名为九华山。唐开元年间,新罗国(今韩国境内)国王近亲金乔觉卓锡九华,潜心修持75年,99岁圆寂,佛门认证他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道场,明、清鼎盛时期,寺院多达360余座,僧尼四、五千人。“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香火之盛甲于天下。现存古寺庙99座,佛像1万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尼700余人。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九华山风景名胜

(肉身殿)在化城寺西侧神光岭上,又称金地藏肉身殿,系唐代末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出家并圆寂之地。肉身殿地势甚高,殿内现有佛教文物展览室。殿前石梯十分陡峭,共八十四级,两旁安有铁键,供游人上下扶助。

九华山风景名胜

(百岁宫)位于九华街东北,宫内供奉一具真身菩萨相传是明代僧人于万历年来此,120岁时圆寂,圆寂前三个月不食,圆寂后置缸内,用石灰封口,缸外用文火烘烤数十日,启缸后贴金,至今有三百五十年历史,成为木乃伊式真身菩萨。

九华圣境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池州市,是中国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天柱风光安徽之源——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封其为“南岳”,后为隋文帝诏废,故被人们尊为“古南岳”。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天柱山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分八个景区。景区内“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1982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区胜区,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中华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崖石刻;还有人称“江淮第一漂”的潜河漂流。蓬莱峰主峰区,南眺天池峰,北依天柱峰,海拔1350米。西、南、北三面岸陡壁削,巨壑万仞,峰顶狭长绝险,纵长百余米,宽仅二、三米。古木护石,葛蔓绕膝,跻身往来,险象从生。今已修建石级和护栏。峰下时常云掩雾绕,峰顶在云海中若隐若显。拾级而上,一步一层天,古人云:“登临犹未半,身已在蓬岛。青龙背主峰区,天柱峰东约500余米,北望皖伯峰,南连莲花峰,海拔1370米。峰顶东侧是一巨大岸石脊岗,狭长险陡,俗称青龙背,亦称鲫鱼背。峰顶西巅,危石高耸,似石龙昂首。天柱风光安徽之源——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潜山我的家乡安徽课件我的家乡安徽课件琅琊山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境内,古名摩陀岭,系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东晋元帝司马睿在称帝前也是琅琊王,曾在此避乱,故后人改名为“琅琊山”。整山高200~300米,山峰俊秀,古树参天,环境幽雅。这里还有唐朝兴建的琅琊寺、宋朝兴建的醉翁亭和丰乐亭等古建筑群,以及唐、宋以来摩崖碑刻几百处,其中唐代吴道子绘《观自在(即观音)菩萨》石雕像和宋代苏东坡书《醉翁亭记》碑刻,被人们视为绝世珍宝。这里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自古有“皖东第一名胜”之赞誉,成为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名士旅游之地,是中国二十四座文化名山之一。

琅琊丽影齐云秀色齐云山位于黄山脚下,皖赣铁路穿越齐云山脚。距黄山市(屯溪)西33公里,因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它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醉翁亭琅琊寺琅琊山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境内,古名摩陀岭,系大别山向东延伸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了“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了“薄黄山风景名胜--文殊院又名玉屏楼,地处黄山腹心地带,近处景点有莲花峰、天都峰。原有庙宇已不存,现为玉屏宾馆,后即玉屏峰,左有迎客松、

右有送客松、立雪台。前有文殊台、耕云峰上“松鼠跳天都”景以此观赏为最佳。黄山风景名胜--慈光阁

原为法海寺,明代更为慈光寺,原建筑已不存,现为慈光阁宾馆,其上有含沙岭,岭上有妙之亭。金沙岭后是立马亭,立马亭上可见立马峰摩崖大字:“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十字。

著名景点黄山风景名胜--人字瀑

在紫云峰与朱砂峰两峰夹峙处,水流从上而下分左右两股下泻,形如汉字“人”字,故名。人字瀑飞流直下,声响如雷,气势颇为壮观。观赏该瀑除观瀑楼外,还可在回龙桥北眺,亦尽收眼底。

黄山风景名胜--天都峰

黄山最险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