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果想要进入政府任职,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如果穿越到古代……通过怎样途径?有什么条件?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五课考纲知识点近年高考卷考情分析考查视角与备考策略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

2022·山东卷高考·4:考核、监察制度的目的(2)

2021·全国甲卷高考·25:汉代的选官制度(3)

2021·全国甲卷高考·27:明代科举制——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4)

2020·全国Ⅱ卷高考·26:宋代科举制的影响(5)

2019·江苏高考·3:唐朝科举制的影响(6)

2019·海南高考·2:五代时期科举制的影响(7)

2019·海南高考·21:东汉中后期选官制度的弊端与影响1.高频考点:选官制度的影响。2.重难点:中国古代选官与监察制度的更迭过程、影响与发展趋势3.备考策略:(1)落实基础,利用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2)重视高频考点与易错考点(3)关注学科素养①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选官制度形成的原因。

②时空观念:通过表格、时间轴等形式,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发展的时空脉络与阶段特征③史料实证:引导学生依托史料,分析探究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原因以及影响,培养基于问题解决的历史思维能力,④历史解释:学生通过对选官、考核、监察制度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⑤家国情怀: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理解其现实意义,树立文化自信,并培养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进步为使命的家国情怀。朝代制度标准方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世卿世禄”军功爵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开创科举制完善科举制血缘军功舆论评价、为官能力(孝廉)才学门第世袭推荐考试推荐僵化八股取士发展科举制一、选官制度授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西周至春秋“公有公门,卿有卿门,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礼记》这一选官制度是世官制(世卿世禄制度)。缺陷:以血缘为标准,贵族垄断高官,不利于人才的选拔材料评价的是哪一选官制度?其有何缺陷?这一选官制度为何走向崩溃?崩溃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变化,分封宗法制逐渐瓦解。2、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变法图强,重用人才。战国、秦、汉的选官制度材料2: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3: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

军功爵制下依据军功大小授予,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材料4: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武帝纪》

汉:察举制,举孝廉,依据品德才行进行选拔此三者与世官制相比共同的优点都在于使血缘关系不再成为选官的唯一依据,有利于人才的选拔(2019·海南高考·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则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嘱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7分)(1)弊端: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8分)(2)影响: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7分)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①确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②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③标准: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由吏部授官。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地方豪强大族控制了选人权。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九品中正制的初衷与实施现状出现了怎样的背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积极: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形成门阀政治。探究

(九品中正制)“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宋书》今台阁选举,涂塞耳日,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

很明显,由于设置中正统揽士人的品第,就把评品人物之权从名士大族手中夺过来归政府所有,使政府全面地掌握了选官大权——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道德和才能,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常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进士科最初内容包括贴经、诗赋和政论,考试难度大,但考中进士最为荣耀,有的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制举皇帝任考官选人才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武则天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宋朝元朝明清废止

宋代对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取士不问家世,废除公荐,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恢复科举。但仍时断时续,科举录取人数不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八股取士:明代成化以后,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正式废除。6.(2021·四川凉山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经济学家研究已经证明富国与穷国的主要区别不在于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在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1000多年前的中国就是开放的官场,封闭的商场,中国从隋唐以后只要通过科举考试,一个平民的孩子也可以做到宰相,最有才能的人都被吸引到政府里去了,所以1000多年前中国人干的事就是头悬梁、锥刺股,重仕轻商,造成商场的封闭……中国人力资源在这种错误的激励之下进行了错误的配置,……这种配置对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有好处,但是对于商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也是中国近代停滞的原因。——摘编自《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结合所学中国历史知识,从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制度政策看法,任选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论证有力)重士抑商政策在明清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观点:重仕轻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是什么)中国古代的职业排名为土农工商,士就是官员,地位最高,商的地位最低。(为什么)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下,所有的政治措施与政策都是围绕维护专制皇权而制定。这是因为官员是维护皇权统治的中坚力量,所以官员这个职业地位最高。而商业带来的是流动与通达,商人带来的是信息的流通与交融,最终导致思想的活跃,不利于皇权专制统治,所以皇帝实行抑商政策,商人地位最低。(怎么样)抑商政策在明清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综上所述,重仕轻商政策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6.(2021·四川凉山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经济学家研究已经证明富国与穷国的主要区别不在于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在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1000多年前的中国就是开放的官场,封闭的商场,中国从隋唐以后只要通过科举考试,一个平民的孩子也可以做到宰相,最有才能的人都被吸引到政府里去了,所以1000多年前中国人干的事就是头悬梁、锥刺股,重仕轻商,造成商场的封闭……中国人力资源在这种错误的激励之下进行了错误的配置,……这种配置对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有好处,但是对于商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也是中国近代停滞的原因。——摘编自《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结合所学中国历史知识,从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制度政策看法,任选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论证有力)科举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平民阶层可以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度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社会上对科举的过度重视,重士轻商,不利于商业的发展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观点:科举考试对于社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说明:(是什么)科举制度是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拔人才为官的政治制度,其特点是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公平公开,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什么)科举制度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便于统治者掌控,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实质是一种为皇权服务的制度(怎么样)科举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平民阶层可以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科举制度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科举制度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儒学的发展,科举制度还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积极)。社会上对科举的过度重视,重士轻商,不利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被选拔的人多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消极)。综上所述,科举制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双面的。朝代制度标准方式影响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世卿世禄”军功爵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开创科举制完善科举制血缘军功舆论评价、为官能力(孝廉)才学门第世袭推荐考试推荐僵化八股取士发展科举制目的:保证官僚素质和水平,为专制皇权服务一、选官制度授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①标准:由家世门第、血缘等演变为学识、才能。②方式:由世袭、推荐演变为考试。④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正。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提高军队战斗力。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后期选官权把控在世家大族手中,任人唯亲。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③范围:选官范围逐渐扩大,推动阶层流动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监察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先秦

中央:

;地方郡监;汉

中央:

、司隶校尉;地方:;魏晋流于形式流于形式唐

中央:

;地方:;宋

中央:

;地方:

;元中央:

;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