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54c91bcd68004ed1ddb6c90fbc16d2/9354c91bcd68004ed1ddb6c90fbc16d21.gif)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54c91bcd68004ed1ddb6c90fbc16d2/9354c91bcd68004ed1ddb6c90fbc16d22.gif)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54c91bcd68004ed1ddb6c90fbc16d2/9354c91bcd68004ed1ddb6c90fbc16d23.gif)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54c91bcd68004ed1ddb6c90fbc16d2/9354c91bcd68004ed1ddb6c90fbc16d24.gif)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54c91bcd68004ed1ddb6c90fbc16d2/9354c91bcd68004ed1ddb6c90fbc16d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因数和倍.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2、因数、倍数: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时,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12÷6=2中,12是6和2的倍数,6和2是12的因数。(1)a能被b整除,也就是a除以b得到一个整数,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二、因数和倍.1(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例如:找16的因数,因为
1×16=16
2×8=16
4×4=16所以16的因数有1,2,4,8,16这5个。注意两个4只写一个4,写一个数的因数时候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2(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例如:找7的倍数,可以用7×1=7,
7×2=14,
7×3=21,
7×4=28,
……
所以7的倍数有7,14,21,28……等。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因数小于或等于它本身,倍数大于或等于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和它的最小的倍数相等,都等于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也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同时满足2、3的倍数,实际是求2×3=6的倍数。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看这个数的个位,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这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不是3的倍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4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课件5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关系: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65、质数和合数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5、质数和合数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7
2、3、5、7和11;
13后面是17;19,23、29、31、37、41;
43、47、53;
59、61、67;
71、73、79;
83
89、97;25个质数不能少;百以内质数心中记。100以内的质数表找质数、合数的技巧:
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2、3、5、7和11;100以内的质数表找质数、86、最大、最小的常见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最小的自然数是:0;
;
最小的奇数是:1;
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6、最大、最小的常见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9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一般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特点:(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2)一个长方体一般有6个面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剩下的四个面是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一般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102、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
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
(1)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2、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
11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长+宽+高)×4
长=棱长总和÷4-宽-高
宽=棱长总和÷4-长-高
高=棱长总和÷4-长-宽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124、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a×a×6或者S=6a2
生活实际: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
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
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表面积相应增加)
注意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n2倍。
(例如长、宽、高各扩大3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32倍)。
4、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135、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V÷a÷b
5、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体积=底面积×高V=Sh
底面积=体积÷高S=V÷h
高=体积÷底面积h=V÷S
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156、箱子、油桶、仓库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用体积表示,如果计量一个容器能容纳的液体的体积的多少,则用容积表示。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L=1dm31ml=1cm3)
6、箱子、油桶、仓库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16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容积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严格的讲体积大于容积。)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倍,体积就会扩大n3倍。
(例如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23倍)。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
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公式:V物体=V现在-V原来
也可以V物体=S×(h现在-h原来)
V物体=S×h升高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17
×进率
【单位换算】
大单位
小单位
÷进率
小单位
大单位
单位改小,数字就会变大,乘进率;单位改大,数字就会变小,除以进率。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相邻单位进率10)
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平方相邻单位进率100)
1平方千米=100万平方米
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18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单位“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有时也叫标准量)
2、分数的意义:把
这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例如: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2)份的
数,它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第194、分数与除法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a÷b=ab(b≠0)因为0不能作除数35米可以理解为:1米的即把(1)米平均分成(5
)份,表示其中的(3
)份;3米的即把(3)米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3÷5=4、分数与除法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20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
叫假分数。假分数≧1
3、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
带分数>1.
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216、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如:
=10÷5=2=21÷5=4余1=4余数1作为带分数分子
(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如:
2=(
多少)÷4=2,(多少)=4×2=8,(8作分子)
(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如:
5=5×5+1=26,26作为假分数的分子。
(4)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转化成1。如:1====…
6、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22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子和分母为互质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3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子和分母为互质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
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47、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比如:30分解质因数是:(30=2×3×5)
8、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
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3×5×2×3=90
3045310155237、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259、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两个数不是倍数关系,且其中一个数是质数。
9、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数互质的2610、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0、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2711、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1、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28
8、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
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3×5
×2×3=90
304531015523
8、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9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如:=
10、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如:
和
可以化成
和
*约分和通分都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301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分数:数小数位数。一位小数,分母是10;两位小数,分母是100……
如:0.3=0.03=0.003=
(2)分数化为小数:
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
如:=0.3==0.6=0.2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
如:=3÷4=0.75
(3)带分数化为小数:
先把整数后的分数化为小数,再加上整数
如:2=2+0.3=2.3
1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分数:数小数位数。一位3112、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小,分数反而大。
假分数大于真分数
分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同分子比较;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
通分后比较;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
化成小数比较。分数化成小数比较大小
12、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分数就32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课件33二、因数和倍.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2、因数、倍数: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时,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12÷6=2中,12是6和2的倍数,6和2是12的因数。(1)a能被b整除,也就是a除以b得到一个整数,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二、因数和倍.34(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例如:找16的因数,因为
1×16=16
2×8=16
4×4=16所以16的因数有1,2,4,8,16这5个。注意两个4只写一个4,写一个数的因数时候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35(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例如:找7的倍数,可以用7×1=7,
7×2=14,
7×3=21,
7×4=28,
……
所以7的倍数有7,14,21,28……等。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因数小于或等于它本身,倍数大于或等于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和它的最小的倍数相等,都等于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6(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也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同时满足2、3的倍数,实际是求2×3=6的倍数。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看这个数的个位,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这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不是3的倍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37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课件38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关系: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395、质数和合数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5、质数和合数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40
2、3、5、7和11;
13后面是17;19,23、29、31、37、41;
43、47、53;
59、61、67;
71、73、79;
83
89、97;25个质数不能少;百以内质数心中记。100以内的质数表找质数、合数的技巧:
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2、3、5、7和11;100以内的质数表找质数、416、最大、最小的常见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最小的自然数是:0;
;
最小的奇数是:1;
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6、最大、最小的常见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42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一般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特点:(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2)一个长方体一般有6个面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剩下的四个面是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一般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432、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
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
(1)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2、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
44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长+宽+高)×4
长=棱长总和÷4-宽-高
宽=棱长总和÷4-长-高
高=棱长总和÷4-长-宽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454、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a×a×6或者S=6a2
生活实际: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
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
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表面积相应增加)
注意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n2倍。
(例如长、宽、高各扩大3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32倍)。
4、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465、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V÷a÷b
5、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47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体积=底面积×高V=Sh
底面积=体积÷高S=V÷h
高=体积÷底面积h=V÷S
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486、箱子、油桶、仓库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用体积表示,如果计量一个容器能容纳的液体的体积的多少,则用容积表示。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L=1dm31ml=1cm3)
6、箱子、油桶、仓库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49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容积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严格的讲体积大于容积。)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倍,体积就会扩大n3倍。
(例如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23倍)。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
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公式:V物体=V现在-V原来
也可以V物体=S×(h现在-h原来)
V物体=S×h升高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50
×进率
【单位换算】
大单位
小单位
÷进率
小单位
大单位
单位改小,数字就会变大,乘进率;单位改大,数字就会变小,除以进率。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相邻单位进率10)
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平方相邻单位进率100)
1平方千米=100万平方米
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51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单位“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有时也叫标准量)
2、分数的意义:把
这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例如: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2)份的
数,它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第524、分数与除法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a÷b=ab(b≠0)因为0不能作除数35米可以理解为:1米的即把(1)米平均分成(5
)份,表示其中的(3
)份;3米的即把(3)米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3÷5=4、分数与除法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53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
叫假分数。假分数≧1
3、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
带分数>1.
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546、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如:
=10÷5=2=21÷5=4余1=4余数1作为带分数分子
(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如:
2=(
多少)÷4=2,(多少)=4×2=8,(8作分子)
(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如:
5=5×5+1=26,26作为假分数的分子。
(4)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转化成1。如:1====…
6、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55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子和分母为互质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56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子和分母为互质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
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577、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比如: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六年级口算题卡
- 小学六年级800道数学口算题
- 2025年沈阳货运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太原货车从业资格证答题技巧
- 监控录像管理协议书(2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3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作业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人事行政助理年终工作总结
- 公司办公室工作总结
- 人力资源部年度个人工作计划
- 某县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舞动风偏故障告警系统技术导则》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
- JJF(京) 92-2022 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
- 普惠金融政策解读
- 2024年疾控中心支部工作计划范本
- 广东省广州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法理学课件马工程
- 《无菌检查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香菇行业销售状况及供需前景预测报告
- 高中英语必背3500单词表(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