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课件_第1页
英汉对比课件_第2页
英汉对比课件_第3页
英汉对比课件_第4页
英汉对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对比英汉对比1英汉语言对比1.1主语与主题1.2形合与意合1.3树状与竹状1.4静态与动态2英汉文化对比2.1文化心理2.2风俗习惯1英汉语言对比3英汉思维对比3.1思维方式3.2正反与虚实3.3褒贬与曲直3.4直率与含蓄3.5客体与主体3英汉思维对比1英汉语言对比1.1主语与主题汉语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王力说“就句子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法治的不管主语用得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人治的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能使人听懂说话人的意思,就算了。”1英汉语言对比正因为汉语缺乏主语,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你能找出“千里寻亲”、“活到老,学到老”中的主语吗?你能找出其中的主题吗?正因为汉语缺乏主语,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汉语Iwouldnotbelievewhathesaid.他的话,我可不信。Ididnotrememberasinglepointdiscussedatthemeeting.会上讲了什么,我一点没记住。IwouldnotbelievewhathesaIknowMr.Wang.王先生我认识。Heisthebestsinger.唱歌,他是最棒的。IknowMr.Wang.1.2形合与意合汉语句法结构重意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少用连接词语。英语重形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以表示其结构关系。1.2形合与意合试比较以下的英汉句子Evenifthemonkcanrunaway,histemplecannotrunwithhim.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EvenifIweretobebeatentodeath,Iwillnottell.打死我也不说。试比较以下的英汉句子Modestyhelpsonegoforward,whereasconceitmakesonelagbehind.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Modestyhelpsonegoforward,Wewillnotattackunlessweareattacke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Astheweatherwasfine,wedecidedtoclimbthemountain.(由于)天气很好,我们决定去爬山。WewillnotattackunlessweaMysisterwasexpectingme,soIhadtogonow.我妹妹在等我,我得走了。Weknewspringwascomingaswehadseenarobin.我们看见了一只知更鸟,知道春天快要到了。Mysisterwasexpectingme,so1.3树状与竹状英语句子枝杈蔓生,呈树状结构,分叉处有介词,关系代词连接。而汉语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逐层展开,节节延伸,犹如竹子。

1.3树状与竹状英语的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之间结构关系和逻辑联系必须交代得十分清楚。英语的关系词(介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词等)十分丰富,英语正是靠这些关系词的过渡和连接,从形态上来维系句内和句间的各种关系的。因此英语句子结构呈树状,由此形成长句。英语的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之间结构关系和逻辑联系必须交代得汉语句子结构呈竹节状,逐节(短语或小句)展开。汉语的句子可以在同一施事或主题语之下按逻辑顺序铺陈,虽然小句间有逗号隔开,但语句的联系仍是紧密的。这样,汉译时经常由英语的树状转化为汉语的竹节状。汉语句子结构呈竹节状,逐节(短语或小句)展开。汉语的句子可以Theboy,whowascryingasifhisheartwouldbreak,said,whenIspoketohim,thathewasveryhungrybecause

hehadhadnofoodfortwodays.男孩哭得心都快碎了,我问及他,他说饿极了,有两天没吃了。Theboy,whowascryingasif英语十分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的完整,上面英语句子主干为Theboysaid,但节外生枝,叠床架屋,竟有5个从句,用了who,asif,when,that,because等多个连接成分,形成一个空间构架,犹如“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呈树状。而相应的汉语节节展开,言简意赅,语意连贯,结构紧凑,呈竹状。英语十分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的完整,上面英语句子主干为TheUponhisdeathin1826,JeffersonwasburiedunderastonewhichdescribedhimashehadwishedtoberememberedastheauthoroftheDeclarationonIndependenceandtheVirginiaStatuteforReligiousFreedomandthefatheroftheUniversityofVirginia.Uponhisdeathin1826,Jeffer1826年杰斐逊逝世。按他生前遗愿,在他墓地的石碑上刻着: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州信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创建人之墓。1826年杰斐逊逝世。按他生前遗愿,在他墓地的石碑上刻着:独1.4静态与动态英语有一种少用(谓语)动词、或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而汉语则有一种多用动词的固有习惯。1.4静态与动态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限定式动词,唯一例外是并列谓语;而汉语中却存在着“连动式”和“兼语式”,如“他到了火车站发现火车已经开走了”,以及紧缩句,如“我们下雨也去”,有的句子几乎全句都是动词,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怕没办法”。

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限定式动词,唯一例外是并列谓语;而英语的限定动词只能做谓语,而汉语中的动词无处不在,不仅做谓语,也可以做主语,如“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做宾语,如“鲁迅主张打落水狗”;做定语,如“讨论的问题很重要”;做状语,如“一定要批判地继承我国的文学艺术遗产”和补语,如“小溪旁那些女人们听得笑起来了”。英语的限定动词只能做谓语,而汉语中的动词无处不在,不仅做谓语英语是“静态”语言,而汉语则是“动态”语言。“英语的静态修辞实质是名词和介词优势。”在英译汉时常常要变“静”为“动”,摆脱名词化的框架和大量介词的干扰,突出原文的动态色彩。

英语是“静态”语言,而汉语则是“动态”语言。“英语的静态修辞请翻译以下几条标识语AdmittanceFree免票入场OutofBounds游客止步NoAdmittanceExceptonBusiness闲人免进请翻译以下几条标识语Partyofficialsworkedlonghouronmeagerfood,inoldcaves,bydimlamps.党的干部吃着粗茶淡饭,住着寒冷的窑洞,点着昏暗的油灯,长时间地工作。PartyofficialsworkedlonghoHewalkedaroundthehousewithagun.他拿着枪,绕着屋子走。Astudyofthatletterleavesusinnodoubtastothemotivesbehindit.研究一下那封信,就使我们毫不怀疑该信是别有用心的。Hewalkedaroundthehousewit2英汉文化对比2.1文化心理中国人看到“红(色)”一词时,经常跟喜庆、欢乐、荣耀、革命之类的意义联系起来,而西方人对red一词的联想除了有喜庆、欢乐的一面之外,却也有暴力、流血的一面。2英汉文化对比“虎”在汉民族中被认为是百兽之王。汉语中有“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狐假虎威”;而在英语中人们却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与此相对应,汉语中的“拦路虎”、“虎穴”在英语中表达为alionintheway,thelion’sden。“虎”在汉民族中被认为是百兽之王。汉语中有“龙腾虎跃”、“生英语中dragon是面目狰狞的爬行动物。theolddragon“魔鬼”,dragonlady“母老虎”、“母夜叉”。汉语恰恰相反,“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帝王的象征,引申为“权贵”、“成功”、“生气勃勃”、“高贵”的形象,“亚洲四小龙”fourlittletigersofAsia。英语中dragon是面目狰狞的爬行动物。theoldd2.2风俗习惯在中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极为关心的事情,也成了人们常常议论的话题。人们见面的招呼语“吃了吗?”在英语中是空缺的,不可直译为Haveyoueaten?Goodmorning/afternoon;Howareyou?Howdoyoudo?2.2风俗习惯在英美文化中,2不是吉数,曾被视为“劣根、邪恶之源”。3被看成“完美的数字”、“造物主的象征”。Allgoodthingsgobythrees(谚语)“好事成双”汉语中的“四”因与“死”谐音,被视为不吉利,而西方人心目中象征不吉利的数字是13。在英美文化中,2不是吉数,曾被视为“劣根、邪恶之源”。3被一名优秀的译者,除了良好的双语功底之外,还应对双语的文化具有足够的敏感性,才不至于在翻译时出现“死译”、“硬译”的现象。一名优秀的译者,除了良好的双语功底之外,还应对双语的文化具有3英汉思维对比3.1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哲学追求“天人合一”

,以主体介于客体,客体融入主体,凡事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语言上表现多以“人”作主语,大量使用主动语态。西方传统上以自然为认知对象,导致客体意识,这种哲学观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主客观严格区分,大量使用被动句。3英汉思维对比3.2正反与虚实正说与反说的相互转换是翻译实践中极为实用的方法。一般认为,正说就是肯定,反说就是否定。3.2正反与虚实Ihavereadyourarticles,butIexpecttomeetanolderman.我读过你的文章,我料想会见到一个年纪更大的人。我读过你的文章,但没料想你会这样年轻。Ihavereadyourarticles,butWebelievethattheyoungergenerationwillproveworthyofourtrust.我们相信,年轻一代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WebelievethattheyoungergeWisdompreparesfortheworst;butfollyleavestheworstforthedayitcomes.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抽象名词对于习惯于抽象思维的英美读者来说,词义明确,措辞简练;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将这些概念具体化,才符合汉语行文习惯。Wisdompreparesfortheworst;3.3褒贬与曲直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对一个事物的褒贬态度,但许多场合中,褒贬的含义并不能从字面或词汇本身中看出来,往往要通过上下文来决定,翻译时要尽量正确理解原文,表现真实的含义。3.3褒贬与曲直Shewasvexedbythepersistentringingofthephone.她被执著的电话铃声搞得心烦意乱。她被没完没了的电话铃声搞得心烦意乱。这里的persistent根据句子的意思明显带有贬义,所以,译为“没完没了”更为妥帖。ShewasvexedbythepersistenAlltheinventorshavearestlessmind.所有的发明家都生性好动。所有的发明家都有一个思想活跃的头脑。restless字面上没有明显表露出褒义或贬义,必须通过原句的意思,发掘出句中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而忠实地翻译出来。AlltheinventorshavearestlThosewhodonotrememberthepastarecondemnedtoreliveit.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Thosewhodonotrememberthe一些人说话写文章会故意运用曲折、含蓄的语言形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英语也不例外。对于这类曲折的语言形式,在翻译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一些人说话写文章会故意运用曲折、含蓄的语言形式来陈述自己的观WhenJohnwastwoyearsold,hewasimpossible,atypical“TerribleTwo”.Hewasdestructiveandstubborn.约翰两岁时变得异常调皮,是个不折不扣的“第二号可怕人物”。他固执,常常损坏东西。约翰两岁时变得异常调皮,是个不折不扣的“两岁魔王”。他固执,常常损坏东西。WhenJohnwastwoyearsold,hItseemsthataverydifficultdecisionnowfaceshim.他好像面临着困难的抉择。Angerandbitternesscovereduponmeforweeks.几周来我一直感到生气和伤心。Itseemsthataverydifficult3.4直率与含蓄西方人喜外露,中国人喜含蓄。英语经常表态在前,叙事在后;汉语经常相反。英汉对译时,信息重心常需做前后调整。3.4直率与含蓄Iamveryhappytoreceiveyourmessageofgreetings.接到你的贺信,我十分愿意。Thetwosidesfounditbeneficialtohavethisopportunitytopresenttooneanothertheirviewsonavarietyofissues.现在有机会互相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对此,双方认为是有利的。Iamveryhappytoreceiveyou3.5客体与主体中华文化以人本为主,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多用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主动和被动两个范畴始终泾渭分明;而汉语常以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充分反映了汉民族重主体意识的思维方式。3.5客体与主体Whathashappenedtoyou?你怎么了?Anideasuddenlystruckme.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Whathashappenedtoyou?AmericaneducationowesagreatdebttoThomasJefferson.托马斯·杰佛逊对美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Americaneducationowesagrea英汉对比英汉对比1英汉语言对比1.1主语与主题1.2形合与意合1.3树状与竹状1.4静态与动态2英汉文化对比2.1文化心理2.2风俗习惯1英汉语言对比3英汉思维对比3.1思维方式3.2正反与虚实3.3褒贬与曲直3.4直率与含蓄3.5客体与主体3英汉思维对比1英汉语言对比1.1主语与主题汉语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王力说“就句子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法治的不管主语用得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人治的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能使人听懂说话人的意思,就算了。”1英汉语言对比正因为汉语缺乏主语,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你能找出“千里寻亲”、“活到老,学到老”中的主语吗?你能找出其中的主题吗?正因为汉语缺乏主语,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汉语Iwouldnotbelievewhathesaid.他的话,我可不信。Ididnotrememberasinglepointdiscussedatthemeeting.会上讲了什么,我一点没记住。IwouldnotbelievewhathesaIknowMr.Wang.王先生我认识。Heisthebestsinger.唱歌,他是最棒的。IknowMr.Wang.1.2形合与意合汉语句法结构重意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少用连接词语。英语重形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以表示其结构关系。1.2形合与意合试比较以下的英汉句子Evenifthemonkcanrunaway,histemplecannotrunwithhim.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EvenifIweretobebeatentodeath,Iwillnottell.打死我也不说。试比较以下的英汉句子Modestyhelpsonegoforward,whereasconceitmakesonelagbehind.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Modestyhelpsonegoforward,Wewillnotattackunlessweareattacke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Astheweatherwasfine,wedecidedtoclimbthemountain.(由于)天气很好,我们决定去爬山。WewillnotattackunlessweaMysisterwasexpectingme,soIhadtogonow.我妹妹在等我,我得走了。Weknewspringwascomingaswehadseenarobin.我们看见了一只知更鸟,知道春天快要到了。Mysisterwasexpectingme,so1.3树状与竹状英语句子枝杈蔓生,呈树状结构,分叉处有介词,关系代词连接。而汉语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逐层展开,节节延伸,犹如竹子。

1.3树状与竹状英语的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之间结构关系和逻辑联系必须交代得十分清楚。英语的关系词(介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词等)十分丰富,英语正是靠这些关系词的过渡和连接,从形态上来维系句内和句间的各种关系的。因此英语句子结构呈树状,由此形成长句。英语的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之间结构关系和逻辑联系必须交代得汉语句子结构呈竹节状,逐节(短语或小句)展开。汉语的句子可以在同一施事或主题语之下按逻辑顺序铺陈,虽然小句间有逗号隔开,但语句的联系仍是紧密的。这样,汉译时经常由英语的树状转化为汉语的竹节状。汉语句子结构呈竹节状,逐节(短语或小句)展开。汉语的句子可以Theboy,whowascryingasifhisheartwouldbreak,said,whenIspoketohim,thathewasveryhungrybecause

hehadhadnofoodfortwodays.男孩哭得心都快碎了,我问及他,他说饿极了,有两天没吃了。Theboy,whowascryingasif英语十分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的完整,上面英语句子主干为Theboysaid,但节外生枝,叠床架屋,竟有5个从句,用了who,asif,when,that,because等多个连接成分,形成一个空间构架,犹如“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呈树状。而相应的汉语节节展开,言简意赅,语意连贯,结构紧凑,呈竹状。英语十分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的完整,上面英语句子主干为TheUponhisdeathin1826,JeffersonwasburiedunderastonewhichdescribedhimashehadwishedtoberememberedastheauthoroftheDeclarationonIndependenceandtheVirginiaStatuteforReligiousFreedomandthefatheroftheUniversityofVirginia.Uponhisdeathin1826,Jeffer1826年杰斐逊逝世。按他生前遗愿,在他墓地的石碑上刻着: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州信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创建人之墓。1826年杰斐逊逝世。按他生前遗愿,在他墓地的石碑上刻着:独1.4静态与动态英语有一种少用(谓语)动词、或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而汉语则有一种多用动词的固有习惯。1.4静态与动态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限定式动词,唯一例外是并列谓语;而汉语中却存在着“连动式”和“兼语式”,如“他到了火车站发现火车已经开走了”,以及紧缩句,如“我们下雨也去”,有的句子几乎全句都是动词,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怕没办法”。

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限定式动词,唯一例外是并列谓语;而英语的限定动词只能做谓语,而汉语中的动词无处不在,不仅做谓语,也可以做主语,如“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做宾语,如“鲁迅主张打落水狗”;做定语,如“讨论的问题很重要”;做状语,如“一定要批判地继承我国的文学艺术遗产”和补语,如“小溪旁那些女人们听得笑起来了”。英语的限定动词只能做谓语,而汉语中的动词无处不在,不仅做谓语英语是“静态”语言,而汉语则是“动态”语言。“英语的静态修辞实质是名词和介词优势。”在英译汉时常常要变“静”为“动”,摆脱名词化的框架和大量介词的干扰,突出原文的动态色彩。

英语是“静态”语言,而汉语则是“动态”语言。“英语的静态修辞请翻译以下几条标识语AdmittanceFree免票入场OutofBounds游客止步NoAdmittanceExceptonBusiness闲人免进请翻译以下几条标识语Partyofficialsworkedlonghouronmeagerfood,inoldcaves,bydimlamps.党的干部吃着粗茶淡饭,住着寒冷的窑洞,点着昏暗的油灯,长时间地工作。PartyofficialsworkedlonghoHewalkedaroundthehousewithagun.他拿着枪,绕着屋子走。Astudyofthatletterleavesusinnodoubtastothemotivesbehindit.研究一下那封信,就使我们毫不怀疑该信是别有用心的。Hewalkedaroundthehousewit2英汉文化对比2.1文化心理中国人看到“红(色)”一词时,经常跟喜庆、欢乐、荣耀、革命之类的意义联系起来,而西方人对red一词的联想除了有喜庆、欢乐的一面之外,却也有暴力、流血的一面。2英汉文化对比“虎”在汉民族中被认为是百兽之王。汉语中有“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狐假虎威”;而在英语中人们却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与此相对应,汉语中的“拦路虎”、“虎穴”在英语中表达为alionintheway,thelion’sden。“虎”在汉民族中被认为是百兽之王。汉语中有“龙腾虎跃”、“生英语中dragon是面目狰狞的爬行动物。theolddragon“魔鬼”,dragonlady“母老虎”、“母夜叉”。汉语恰恰相反,“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帝王的象征,引申为“权贵”、“成功”、“生气勃勃”、“高贵”的形象,“亚洲四小龙”fourlittletigersofAsia。英语中dragon是面目狰狞的爬行动物。theoldd2.2风俗习惯在中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极为关心的事情,也成了人们常常议论的话题。人们见面的招呼语“吃了吗?”在英语中是空缺的,不可直译为Haveyoueaten?Goodmorning/afternoon;Howareyou?Howdoyoudo?2.2风俗习惯在英美文化中,2不是吉数,曾被视为“劣根、邪恶之源”。3被看成“完美的数字”、“造物主的象征”。Allgoodthingsgobythrees(谚语)“好事成双”汉语中的“四”因与“死”谐音,被视为不吉利,而西方人心目中象征不吉利的数字是13。在英美文化中,2不是吉数,曾被视为“劣根、邪恶之源”。3被一名优秀的译者,除了良好的双语功底之外,还应对双语的文化具有足够的敏感性,才不至于在翻译时出现“死译”、“硬译”的现象。一名优秀的译者,除了良好的双语功底之外,还应对双语的文化具有3英汉思维对比3.1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哲学追求“天人合一”

,以主体介于客体,客体融入主体,凡事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语言上表现多以“人”作主语,大量使用主动语态。西方传统上以自然为认知对象,导致客体意识,这种哲学观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主客观严格区分,大量使用被动句。3英汉思维对比3.2正反与虚实正说与反说的相互转换是翻译实践中极为实用的方法。一般认为,正说就是肯定,反说就是否定。3.2正反与虚实Ihavereadyourarticles,butIexpecttomeetanolderman.我读过你的文章,我料想会见到一个年纪更大的人。我读过你的文章,但没料想你会这样年轻。Ihavereadyourarticles,butWebelievethattheyoungergenerationwillproveworthyofourtrust.我们相信,年轻一代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WebelievethattheyoungergeWisdompreparesfortheworst;butfollyleavestheworstforthedayitcomes.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抽象名词对于习惯于抽象思维的英美读者来说,词义明确,措辞简练;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将这些概念具体化,才符合汉语行文习惯。Wisdompreparesfortheworst;3.3褒贬与曲直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对一个事物的褒贬态度,但许多场合中,褒贬的含义并不能从字面或词汇本身中看出来,往往要通过上下文来决定,翻译时要尽量正确理解原文,表现真实的含义。3.3褒贬与曲直Shewasvexedbythepersistentringingofthephone.她被执著的电话铃声搞得心烦意乱。她被没完没了的电话铃声搞得心烦意乱。这里的persistent根据句子的意思明显带有贬义,所以,译为“没完没了”更为妥帖。ShewasvexedbythepersistenAlltheinventorshavearestlessmind.所有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