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提示:Cu2(OH)2CO3^2CuO+CO2个+H2O]4.8%B.9.6%C.50%D.51.2%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30gB.50gC.100gD.150g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XY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9.2gB.6.9gC.4.6gD.2.3g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010102反应后质量(g)待测2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2CO通入氧气点燃BCu粉C粉在空气中灼烧CNaCl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DCaCl溶液2HCl加过量CaC0粉末,过滤3A.AB.BC.CD.D9.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CO2气体(CO):点燃B.MnO2固体(KCI):加水过滤C.Fe粉中含少量铜:加盐酸D.CO气体(CO2):通入水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0时间/■曰丸川氧化碳还一原氧化徴0I吋间斥C,镁在中熾烧iDMnOn不idMfiOa0时側/£D一警质虽、警质吊分數的瑕细JK0时间/■曰丸川氧化碳还一原氧化徴0I吋间斥C,镁在中熾烧iDMnOn不idMfiOa0时側/£D一警质虽、警质吊分數的瑕细JK定全分解12•往12g铝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1g氢气,则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62.3%B.63.2%C.36.8%D.37.7%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A.向一定量的B.量分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气体质*加盐酸的质蚩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SE-ot时间电14.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实验测得1.6g该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后,可生成3.6g水和4.4g二氧化碳,则该纯净物的组成为()只含有碳、氢元素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无法判断15.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5gB.6.7gC.30gD.20g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氢原子瑟氧原子•碳原子x=2该反应中有4种氧化物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若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时,则无物质戊生成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定条件O—氢原子•—氧原子^^一碳熄子—定条件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co质量-''g0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吋间co质量-''g0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吋间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加热时间's气体的质量••AC••BD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加热时间's气体的质量••AC••B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下列有关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时间;1时助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反应过程反应前反应后质量变化(不含容量质量)34.3g32.7g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r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丙甲丙0氢原子O碳原子•氧原子匚二I催OJIII催化訓II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固体中锚元素固体中锚元素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七)g氧气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在0-q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C时间固体中氧元素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浓硫酸铁---浓硫酸铁---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和检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高温25.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CaCOCaO+CO2)。现有I00gCaCO3样品,高温锻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逸出了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浓度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b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同时,将a溶液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B.D.B.D.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在2A+B=2C的反应中,24g的A完全反应生成40g的C,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鉴别co、h2、ch4三种气体的方法是观察燃烧时火焰的颜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点燃一定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且该物质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A.1A.1个B.2个C.3个D.4个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X和0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①和⑤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②和③都属于化合反应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空气量澄石水等的清灰人呼气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A.空气量澄石水等的清灰人呼气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含量C.D.带火星的木条JC.D.带火星的木条JHQ白磷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48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44g丙和27g丁。

氢舉子更.8至込oe-鼻甲乙丙氢舉子更.8至込oe-鼻甲乙丙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有()个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3g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48:44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A.1个B.2个C.3个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氧原子碳原子D.4个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III⑴实验丨中仪器①的名称为,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色固体。实验II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气体a在电源的傾“正”或“负”)极端产生。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①冷却到室温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32.如图为实验室中常用装置。32.如图为实验室中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仪器①的名称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所选用的装置(填装置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从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污染性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形成氨水,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中可以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制取氨气。请从如图中选出合适的仪器连接成一套制备并收集氨气的装置。则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一f.上述实验中,E装置的作用是。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TOC\o"1-5"\h\z写出仪器a、b的名称:a,b。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①实验室也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装置B中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②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用来。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討一稀盐酸IJ0H討一稀盐酸IJ0H丨卫庠多孔農-|_塑料心E隔板□言饱和碳釀壬宝一氢钠濬液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02,H2O发生反应:Na2O2+2CO2=2Na2CO3+O2,2Na2O2+H20=4NaOH+O2个请回答下列问题:TOC\o"1-5"\h\z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列图2装置中的进行收集(填写字母序号).为探究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3实验:足量足SCaChvS?®根据判断,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为根据判断,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为硫酸铜濬液小气球盐釀A甲组镁条-磋条D硫酸铜濬液小气球盐釀A甲组镁条-磋条D丁组钱条的燃烧TOC\o"1-5"\h\z⑴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填①或②)通入氧气。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36.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A、B、C、D四个实验,他们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一…*4壬,丰社:尹匚<7芝二721C丙组B乙组C丙组1)甲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2NaOH=Cu(OH)J+NaSO,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质量守恒的原因4224。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D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实验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镁条燃烧后的质量应该比反应前增重,原因是。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装置中进行实验。【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详解】解:由题意可知:A孔雀石加热分解反应原理:Cu2(OH)2CO3=2CuO+H2O+CO2f-----①高温碳高温还原氧化铜反应原理:C+2CuO2Cu+CO2f——②①+②整理得:Cu2①+②整理得:Cu2(OH)2CO3+C高温2Cu+H2O个+2CO2个注:高温条件下,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总质量=26.2g-15.6g=10.6g。由③式可知: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18:(2x44)=9:44;9则水的质量为10.6gX9^4二1.8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6g-1.8g=8.8g;通过水的质量1.8g结合①式和②式,设:Cu2(OH)2CO3的质量为x,氧化铜的质量为y,碳粉的质量为乙铜的质量为m;Cu(OH)CO=2CuO+HO+COT232222216018xy1.8g222_18160_18x1.8gy1.8gx=22.2gy=16gCx=22.2gy=16gC+2CuO高=温2Cu12160128z16gm+COT212_160型_128z16g16gmz=1.2gm=12.8g则孔雀石中杂质质量=26.2g-22.2g-1.2g=2.8g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12.8g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12.8g22.2g+2.8gx100%_51.2%故选:Do2.C解析:C解析】分析】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如下两个化学反应,据此结合碳元素质量守恒进行分析计算高温①CuO+COCu+CO2:②Ca(OH)2+CO2=CaCO3&+H2Oo【详解】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40gx30%=12g,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由于一氧化碳能够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的二氧化碳,接下来将二氧化碳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够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整个过程中,碳元素质量守恒,则得到的碳酸钙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12g,又因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x100%=12%,所以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12g-12%=100g,即得到的白色40+12+16x3沉淀的质量为100g,故选Co【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明确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题的关键,从而可得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具体是哪种物质,然后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均不发生变化进行分析计算即可。3.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生成X的质量为40-22=18g,A选项错误;W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可能为催化剂,B选项正确;Z物质由0变为16g,证明有新物质生成,为分解反应,C选项正确;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剩余Og,所以Y全部参加反应,D选项正确。故选择A项。【点睛】从质量守恒定律出发,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变化,以及质量不变的部分,从而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做答。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6g+100g-114.2g=4.4g,二氧化碳中碳一12一一一元素的质量为:4.4gx(:;上100%)=1.2g,已知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则钠元23素的质量为:1.2gx二二=9.2g。故选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差,可得该物质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中,质量增加的物质在生成物中,质量减少的物质在反应物中,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分析表中数据,b反应后质量减少,在反应物中,b参加反应的质量=10g-2g=8g,c反应后质量增加,在生成物中,生成c的质量=21g-10g=11g,d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d可能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a应在反应物中,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11g-8g=3g,故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10g-a+b=c3g=7g。即:3g8gllgA、由上述分析,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故A选项叙述正确;B、a与b反应生成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B选项叙述正确;C、b物质在反应物中,与a反应生成c,b物质可能是单质,故C选项叙述正确;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是7g,不是3g,故D选项叙述错误。故选Do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符合题意;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煤中还含有硫元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碳酸钠中碳元素显+4价,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和碳单质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它们都具有还原性,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解析:C【解析】(1)因反应中氧气为气体,则氧气质量为30g-20.4g—9.6g,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所以可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g,(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y则2KC10二氧化锰、加热_2KC1+3Of3245214996yx9.6g149/x=96/9.6g245/y=96/9.6g解得x=14.9g,y=24.5g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生成氯化钾的质量14.9g,则反应后剩余氯酸钾的质量为0.5g,即反应后有剩余的氯酸钾、生成的氯化钾、及催化剂二氧化锰三种物质。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但是固体的质量减少,所以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选C8.D解析:D【解析】除杂的原则是只除杂,不引杂。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不能将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不能除杂;在空气中灼烧,铜会反应生成氧化铜,不符合除杂的要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所以除掉氯化钠中的硝酸钾时应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选D9.B解析:B【解析】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所以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所以加水溶解、过滤,可将二者分开;C盐酸能将主要成分铁反应掉,不符合除杂要求;D、二氧

化碳和水能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选B10.D解析:D【解析】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不变,C.氢氧化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6,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电解过程中水减少,所以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变小D.元素质量比变小D.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x100%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x其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x100%氢氧化钠中氢氢元素质量分数1—40x100%,水中氢元素质量分数2218X100%,电解过程中水减少,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选D11.D解析:D【解析】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氧化铁的质量大于生成物铁的质量,所以反应中固体质量减少;B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等质量的镁比锌先反应完,和足量的酸反应时,镁比锌生成氢气多;C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增加,镁和氧气的质量减少,但是镁和氧气不能同时剩余;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选D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12.B解析:B【解析】设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x,铝的质量为12xg,铁的质量为12g-12xg2Al+3HSO=Al(SO)+3Hf24243254612xgm1m1=6x12xg—54Fe+HSO==FeSO+Hf244256212g-12xgm2m2=2x(12g-12xg)—566x12xg—54+2x(12g-12xg)—56=1gx=63.2%故选B。13.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表现在图像上应是一横线,故不符合题意;B、由于高锰酸钾受热生成氧气,固体质量逐渐减少,锰元素质量分数逐渐变大,反应结束时固体质量恒定,锰元素质量分素也就不变了,图像应该是从大于零的某位置开始逐渐变

大,一段时间后不变,故不符合题意;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发生,二氧化碳逐渐增多直至反应结束,图像正确,故符合题意;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不符合题意。【点睛】图像题是考查的难点。图像题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溶解度、溶液稀释、溶液导电性、沉淀量、化学反应过程等。图像题的解题技巧有两个:一是以数学与化学知识结合为突破口,二是把握好“三点一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关注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的变化趋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该物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2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23.6gx=0.4g;184.4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24.4gx=1.2g;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和为1.2g+0.4g=1.6g,与该纯净物的质量相等,故该纯净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观察选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5.C解析: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则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10gx(l—64%)十12xlOO%二30g,故选C。40+12+16x316.B解析:B【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3Cl、12H、100,反应后戊除外有Cl、12H、80,故还有2C1、20,而一个戊分子中有Cl、0,故x=2,正确;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该反应中丙、丁、戊3种物质是氧化物,错误;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正确;D.若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时,化学方程式为:ClH/+2O2==ClO2+2H2O,则无物质戊生成,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据此分析有关问题。B解析:B【解析】A.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改变;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16:28=4:7;C.由图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选BA解析:A【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内容之一是元素的质量不变。那么在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A正确;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比块状的要大,反应速率要快,所以粉末状的图像曲线更为陡峭。B错误;C、石灰石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是固体物质。所以在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不会为0。C错误;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只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有关,与催化剂无关。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两组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D错误。故选AoC解析:C【解析】【详解】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2CUO+C二2Cu-CO;lP1^0121睥』A、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知道随着氧化铜的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所以直至氧化铜被消耗完全,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而图象中质量变化不同步,故A错误;B、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知道,反应中消耗的碳的质量要小于氧化铜的质量,故B错误;C、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知道随着氧化铜的消耗,铜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所以直至氧化铜被消耗完全,铜的质量不再增加,故C正确;D、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知道随着碳的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所以直至碳被消耗完全,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而图象中质量变化不同步,故D错误。故选:Co20.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故反应速率逐渐变小,故A的结论不合理;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4.3g-32.7g=1.6g,故B结论合理;C、设生成1.6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MnO2HO―22HOOt22226832x1.6g68=32x1.6gx=3.4g所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3.4gF10%=34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4.3g-34g=0.3g,故C结论合理;MnOD、由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f可知,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6:32=9:8,故D结论合理;故选:Ao21.C解析:C【解析】【详解】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在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C下发生反催化剂应,反应方程式为:CO+h2oco2+h2;120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个分子变成了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故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甲与丙的质量比是28:44,所以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故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过程不能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故正确。故选:Co22.A解析:A【解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反应中固体混合物质量的减少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的(a-b)g氧气,故符合题意;B、P点是氯酸钾部分分解,因此有未反应的氯酸钾和生成的氯化钾,还有作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锰,故不符合题意;C、在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逐渐较少,而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逐渐增加,因此氯化钾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故不符合题意;D、在0-tl时段,固体减少前,MnO2的含量没有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该题为图像题,主要考查了氯酸钾制氧气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质量不变的特征,生成物的质量变化等知识点。23.D解析:D【解析】【详解】A、加热高锰酸钾时有氧气生成,故固体的质量减少,故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刚开始时没有氧气生成,故错误;C、刚开始反应时,固体中含有锰元素,故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0故错误;D、由于氧气的生成,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当反应停止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故选D。24.D解析:D【解析】【详解】A、改进后,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操作更方便,所以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故正确;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可以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故正确;C、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换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将烧瓶中的固体改为石灰石(或锌粒),铁丝换成燃着的木条,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故正确;D、铁丝燃烧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故选D。

25.D解析:D【解析】【详解】A、碳酸钙高温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主要是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故选项A正确;B、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67g=33g设生成33g二氧化碳,同时生成CaO的质量是xCaCO高温aO+COT325644x33g56=44x33gX=42g故选项B正确;40C、42g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42gxxl00%=30g56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30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30g67gxl00%=44.8%>40%,故选项c正确;D、碳酸钙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6X3)=1:4,反应过程中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氧元素只有部分转化,所以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小于1:4,,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D。26.C解析: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催化剂的作用和对图像的认识。【详解】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所以反应速率加快,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短,a中加热不加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长,因为两份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相同,所以a与b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据此分析:A、a、b应同时产生氧气,故不符合题意;B、反应刚开始时就会有氧气生成,故不符合题意;C、a、b溶液中均开始反应就产生氧气,且b产生氧气速度比a快,最后产生氧气总质量相等,故符合题意;D、a、b应同时产生氧气,故不符合题意;【点睛】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27.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①在2A+B=2C的反应中,24g的A完全反应生成40g的C,反应B的质量40g-24g=16g,若2A+B=2Cx2x40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16g40g则B的相对分亠旦,x=322x4040g子质量为32,选项错误。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都生成蓝色火焰,氢气燃烧淡蓝色火焰,鉴别co、h2、ch4三种气体的观察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能鉴别,选项错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可将混合气体点燃,选项错误。一定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88g二氧化碳36g水中氢元素质36g水中氢元素质中碳元素质量88gx-44x1°°%=24g氧元素质量88g-24g=64g,236gxxl00%=4g氧元素质量36g-4g=32g,64g+32g=96g,故该物质不含氧元素,分子18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草二1:2,选项正确。故正确个数一个故选:Ao2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给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可知:C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一氧化碳,也能转化成X,X和一氧化碳可相互转化,且X和碳酸钙也能相互转化,由此可推出X是二氧化碳。【详解】A、实验室制取CO2和02都可选用固液常温下反应的发生装置,因二者的密度都比空气大,故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B、在氧气不充足的时候,C与02反应生成CO;在高温条件下,CO2与C反应生成CO;故①和⑤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不符合题意;C、反应②可以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利用了C的可燃性,反应⑥可以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利用了C0的可燃性,故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不符合题意;D、反应③是C02与Ca(0H)2反应生成CaCO3和气。,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入等量的石灰水,根据是否变浑浊,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故不符合题意;B、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冷却后根据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可以测定空气中02含量,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不符合题意;C、图中实验烧杯中试管外的白磷不燃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溶液相同,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一支试管中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根据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可以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o【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根据模型图可知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根据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求出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根据元素守恒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求出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并确定甲中是否含氧元素。【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44g+27g-48g=23g,①正确;由模型图可知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设丙的化学计量数为x,丁的化学计量数为y,由题可知:审-0:•宦*件xCCh+yHiO44x18y44g27g解得x:y=2:3,②正确;根据元素守恒,甲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就等于二氧化碳中的碳I■?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比,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g=12g,水中氢元素质量为1:';g=3g,则甲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12g:3g=4:1,③正确;由上分析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3g,生成的丙质量为44g,则甲:丙=23g:44g=23:44,④不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上述分析可知,甲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共(12g+3g),但实际上甲物质是23g,所以甲中一定含有氧元素,⑤不正确;故选C。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31.集气瓶黑2H2O2H2个+02个负②③①【解析】【详解】(1)仪器①是集气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2)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通电解析:集气瓶黑2H2O2H2f+O2f负②③①【解析】【详解】仪器①是集气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通电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2H2^^-2H2个+02个,图中a气体体积大约是b气体的2倍,可以判断a为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冷却到室温后观察集气瓶中水减少的体积。32.锥形瓶。BF2KCl032KCl+302f。溶解、过滤、洗涤、干燥。adc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造成空气污染。【解析】仪器①的名称是锥MnOP解析:锥形瓶。BF2KC1O2KC1+3Of。溶解、过滤、洗涤、干燥。adc3△2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造成空气污染。【解析】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B来制取,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装置F来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气和氯化钾,反应方程式为2KC1O^?2KC1+3O2f;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实验室中可以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制取氨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选择装置A来制取,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且污染空气,所以用装置C来收集(短进长出),顺序为adc;最后装置E来吸收多余的氨气,以防造成空气污染;33.酒精灯锥形瓶用水润湿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分析】【详解】(1)a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b是锥形瓶,常用作反解析:酒精灯锥形瓶用水润湿AF过氧化氢一氧化觥水+氧气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分析】【详解】a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b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