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在从猿到人的变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A.A.气候的变化B.生理结构的改变C.生活习性D.生产劳动
2.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理在气中,理随事变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3.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A.加强党的建设B.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A.实现对军队的领导B.实现对小资产阶级的领导C.实现对农民的领导D.实现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
A.对立统一的关系B.客观和主观的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
6.解决市场秩序不规范的关键是
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作用B.加强宏观调控C.完善政府职能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7.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A.A.党的七大B.党的八大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是()
A.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以人为本D.坚持民主法治
9.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的是
A.知识分子B.中国无产阶级C.革命青年学生D.民族资产阶级
10.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A.是否以爱国主义为内容B.是否以民族形式出现C.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D.是否为人民大众服务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为()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富强、发达、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稳定、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繁荣、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
第
19
题
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
13.
第
30
题
1945年中共七大的突出贡献是()
14.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是A.人们的思想意识B.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C.国家法律制度D.阶级斗争15.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的当前党的工作策略方针是()。A.不要四面出击
B.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C.有理、有利、有节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6.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B.公平、公正、公开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8.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为人民服务D.艰苦创业精神
19.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理想划分为两大层次,它们是()
A.集体理想和个人理想
B.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C.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D.最低理想和最高理想
20.规律最根本的特点是
A.客观性B.相对性C.稳定性D.普遍性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A.哲学B.法学C.伦理学D.语言学
2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有利于"标准
2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社会化还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24.“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的优劣有关”,这种关于地理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见解是()
A.正确的B.错误的C.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D.过分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
25.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
A.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
B.人类消灭了包括局部战争在内的一切战争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D.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的和平合作
26.人民军队的宗旨是()
A.打仗B.生产建设C.做群众工作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7.
第
38
题
唯物辩证法强调,发展的实质是()
2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C.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
D.关于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规律
2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联系和发展的规律D.质量守恒定律3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D.否定之否定的观点二、多选题(10题)31.邓小平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因为()
A.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发展
C.保持国内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D.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已经进入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D.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33.我国采取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
A.不屈从B.不结盟C.不画线D.不对抗
3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独立自主
35.十七大指导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3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3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显著特点是()
A.在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B.在本质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C.在特征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D.在原则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38.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
A.共产主义B.封建主义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
39.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领导D.人民战争
40.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判断题(5题)41.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42.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43.人工智能就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典型表现,可以取代人的意识。44.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45.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四、辨析题(2题)46.多数人拥护的就是真理。47.“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案。五、论述题(2题)48.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论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遁路的必要性。
49.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六、材料分析题(2题)50.材料1、根据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全世界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7%、25%、56%,1998年变为5%、20%、61%,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在1998年为38%,中国的服务业在1080年为21%,1998年为33%。
——摘自《嘹望》2000年第11期
材料2、根据46个有代表性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综合得分,在1998年我国社会发展综合排序中,上海市位列第一,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北京、天津、广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黑龙江和山东;居11~20位的是吉林、湖北、河北、山西、内蒙古、海南、新疆、重庆、湖南、河南;居21~31位的是陕西、宁夏、安徽、江西、四川、广西、甘肃、云南、青海、西藏、贵州。与10年前的1988年相比,福州从原15位升至8位,山东从14位升至10位,广东从8位升至4位。位次下降的,青海从19位降至29位,宁夏从16位降至22位,甘肃从22位降至27位,新疆从12位降至17位,陕西从17位降至21位。
——摘自《嘹望》2000年第10期
根据材料1,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
51.
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政策措施。
参考答案
1.D
2.B
3.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初的政治宣言。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C
5.A
6.D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但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市场竞争不充分等等。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7.D
8.B坚持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故选“B”。科学发展是工作方针;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主法治是工作保证。故排除“A”、“C”、“D”。
9.B本题考查了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领导阶级。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此,中国无产阶级开始领导中国的革命战争。
10.C考生要清楚新、旧民主主义文化的界限。五四运动前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科学,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
11.A
12.C
13.A
14.B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
15.A
16.D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17.D
18.C
19.C
20.A本题考查了规律的特点。客观性是规律最根本的特点。因为规律是物质运动的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因此,它同物质运动一样,具有客观性。
21.D
22.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也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3.B
24.A
25.A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26.D
27.C
28.B
29.A
30.B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31.ABCD
32.ABD
33.ABCD
34.ABC
35.BCD
36.ABC
37.AB
38.BCD
39.ABC
40.ABCD
41.Y(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共性部分,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42.N(1)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就突破了把公有制经济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把公有制为主体理解为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误区,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拆掉了藩篱,拓宽了道路。(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资本和收益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当然属于公有制经济,其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更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随着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今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在整个公有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
43.N(1)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2)人工智能可以部分地代替人脑的功能,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人脑,可以提高人们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但是永远无法取代人的意识,其原因是:第一,人工智能属于无意识的机械或物理的过程,而人的智能活动则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的过程;第二,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不会主动提出新问题,更不能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第三,与人的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不同,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
44.N(1)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原理根源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2)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
45.Y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人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46.这种说法是错误的。(l)多数拥护的不一定就是真理。(2)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检验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只有社会实践及其结果才能充当这一标准。而人们是否拥护这是一种主观判断不能作为客观标准。(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必然在指导实践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拥护这是实践标准的作用。但不能说获得多数人拥护的就一定是真理。迷信和谎言在一定条件下被多数人拥护但却不是真理;如果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拥护也不能否认它是真理。最终还是由实践来证明其真谬。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多数拥护的不一定就是真理。(2)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检验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只有社会实践及其结果才能充当这一标准。而人们是否拥护这是一种主观判断不能作为客观标准。(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必然在指导实践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拥护,这是实践标准的作用。但不能说获得多数人拥护的就一定是真理。迷信和谎言在一定条件下被多数人拥护但却不是真理;如果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拥护也不能否认它是真理。最终还是由实践来证明其真谬。47.正确。理由:(1)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既坚持了以社会主义为主体这一根本原则又高度灵活地允许在一个主权国家内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一种创造性的全新视野和思维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赋有想象力的答案。它不仅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很好的典范。(2)“一国两制”构想符合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符合内地的实际符合中华民族盼望祖国完全统一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充分照顾了美国、英国、葡萄牙及其他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3)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案是正确的是一条不伤民心和不损国力的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各自的稳定和繁荣为各自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港、澳、台同胞与大陆人民一样共享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实践为两岸统一树立了典范。
48.(1)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中国革命不能走合法的议会斗争道路,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2)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人口的80%以上,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红军、游击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是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必然结果,也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最重要因素。(3)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而广大乡村则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要积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同强大的敌人决战,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在长期斗争中发展壮大,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
49.第一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这就是唯物史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当代实际的必然结论。第二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品格这就是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又具有新的时代内容;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别开生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第三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就是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取向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营养餐供应合同
- 技术转移合同
- 棉被购销合同正规范本年
- 桥梁模板运输合同
- 第三章遗传算法
- 控制系统剩余寿命预测与自主维护研究综述
- 并联式液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 2025年南京货运资格证答题窍门
- W波段光电融合毫米波宽带跳频通信技术研究
-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人教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Section A (1a-2d)》教学课件
- 2023年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解读课件
- 中国血管通路专家共识解读
- 开学前幼儿园安全培训
- 《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保温系统构造》中
-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建设工程监理》课件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选择性必修共7册词汇表汇总(带音标)
- 中层领导的高绩效管理
- 小小银行家-儿童银行知识、理财知识培训
- 阅读理解特训卷-英语四年级上册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