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音乐哲学论文_第1页
古希腊音乐哲学论文_第2页
古希腊音乐哲学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希腊音乐哲学论文一、毕达哥拉斯的音乐哲学思想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70年—公元前490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他出生在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幼时聪颖好学,曾随名师学习诗歌、音乐、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为了汲取东方智慧,他不远千里来到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在这里,他广泛地接触了阿拉伯文明和中国文明以及东方的宗教和文化,为其学讲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约公元前530年,返回萨摩斯岛。公元前520年左右,定居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通,建立了一个宗教、政治、学术合一的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其音乐理论成就对后世影响甚大。所谓音乐理论,一般“泛指对构成音乐的各种要素作分析和归纳的学科,范围不甚固定〞。而根据〔音乐百科全书〕,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即传统意义上的音乐理论,是对音乐技术如音高音程、音阶调式的定义与阐述。古代希腊作家,如欧几里得、阿里斯多赛诺斯〔Aristoxenus〕、阿里庇乌斯〔Alypius〕的作品中均有牵涉,他们“对音乐本体进行了技术讨论〞,“包括记谱法、音阶中音符的功能和排列、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特点以及节拍和旋律特性等方面的内容〞。虽然这部分内容对古希腊音乐来讲非常重要,但其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不多做介绍。第二部分则是对音乐本质的考虑,其不可避免地与古希腊哲学严密相连。最初在此领域获得突出成就的人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与数学家毕达哥拉斯①。他的音乐理论享有盛誉,被以为是“希腊哲学最显著的奉献,并且持续繁荣,影响了西方音乐传统的整个历程〞。但毕达哥拉斯并没有著述传世,所以关于其音乐理论的内容仅能从后人的记载中得知。一般以为,毕达哥拉斯首先把音乐视为一门科学,他主要关注的是“宇宙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数理性〞。也就是讲,音乐在毕达哥拉斯的宇宙论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毕达哥拉斯以为,整个宇宙范围内的所有事情皆有秩序,并且万物皆数,灵魂是和谐,而音乐则揭示了数和“和谐〞的基本性质。其理论的原则是音乐一定要基于一个简单的数学比率,即“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数和数学术语表现出来的宇宙和谐的形象化比喻〞。详细来讲,“完美的和音是根据数字1、2、3、4的比率表现出来的。假如弦根据2∶1的比率分割,出现的是八度音,3∶2是五度音,4∶3则是四度音〞。能够看出,这段话包含了上述音乐理论的两个倾向,而值得强调的是毕达哥拉斯的“音乐和谐论〞,他以为所有音程都必须根据适宜的顺序来组合,这样才能到达和谐。此外,作为一个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强调理性的作用,伪普鲁塔克在〔论音乐〕中谈及,“可尊敬的毕达哥拉斯在他关于音乐的评价中拒绝经历的证实,他讲音乐艺术的价值必须用心智才能理解〞,“在评价音乐时,感官印象一定要和理智携手同行〞。再有,由于音乐与宇宙和谐有密切关系,毕达哥拉斯〔或其门徒〕相信音乐对灵魂有特殊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宣泄原则。所谓宣泄原则,就是人们相信音乐对灵魂有净化作用,而灵魂的清洁或干净本质上被以为是一种治疗。毕达哥拉斯“十分使用这种叫作宣泄的净化方式;实际受骗它在音乐中施行的时候,指的就是医疗〞。总之,毕达哥拉斯可称为希腊音乐理论的先行者,他把音乐视为科学,将其与宇宙和谐、哲学思想联络起来,这些都为古希腊音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典时期的雅典哲学家柏拉图继承了毕达哥拉斯音乐理论的一部分并将其发展到了新的方向。柏拉图在讨论哲学问题时非常重视音乐,其重要的作品如〔理想国〕的〔法律篇〕中均反复提及了音乐。首先,柏拉图强调了和谐的重要性,“音乐能够进入人的听觉并被我们接受,乃是由于我们有和谐的本性〞,“和谐是一种和我们的灵魂运行类似的运动。……和谐的用途是纠正人的灵魂运行,即当她偏离时使她回到和谐正轨上。节律也是这样给予我们的,它能够帮助无序无理的人类灵魂回归秩序〞。这便不难理解柏拉图为什么会继续强调音乐的重要性,由于音乐是一种最好的训练,“节拍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11]。柏拉图进一步以为,应当通过音乐给儿童灌输法律和秩序的精神,在理想国中,音乐在年轻人的教育上起了重要作用,音乐上的教育是为了哲学学习做准备。而且柏拉图以为最好的音乐就是传统上视为神圣的音乐,因而理想国无法容忍随意的变革,任何音乐革新都可能是危险的。也就是讲,柏拉图以为音乐并不只是简单的消遣娱乐,“评判的标准不应当只是能否令人愉悦〞。他提出艺术是对宇宙和谐的模拟,而假如音乐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外界以追求愉悦的话,那么它就是有害的。其理想国内的公民“所追求的音乐不是令人愉悦的,而是正确的〞。总之,柏拉图是音乐道德功能最热切的倡导者,他“强调音乐的伦理学作用〞,以为“音乐具有教化作用和道德气力,因此公众的教育体制应以体育和音乐为其两大要素〞,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而且“在教育经过中,应该选择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调式〞。即取消那些感官的、哀怨的、使人消沉的音调,代之以催人上进、发奋图强的旋律。当然,柏拉图的音乐理论也没有被后人全盘接受,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便首先表达了反对。亚里士多德的音乐观主要体如今其〔政治论〕第八章中,该章主题是研究教育问题的。而“即便亚里士多德对音乐和教育的联络能够引导我们猜测他跟随着柏拉图主义的严格道路,我们可以以在他对这个题目的实际表达中看到,其研究实际上与柏拉图主义相距甚远〞[7]34。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提到了音乐的四重功能:娱乐〔παιδι〕、教育〔παιδεíα〕、消遣〔διαγωγη〕和陶冶〔κθαρσι〕。他以为音乐的主要成效是情感上的,可治愈狂暴状态下的人,“事实上,人们的性情通过这样那样的韵律有了种种改变,当然奥林帕斯的歌喉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13]。也就是讲,亚里士多德结合了柏拉图的道德观念以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宣泄理论,以为音乐尤其是悲剧有能力净化不良的情感并重建思想的正常状态。总之,他以为音乐应该是消遣娱乐、精神享受和道德教育的统一体。简单来讲,柏拉图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观念,以为和谐规范着宇宙和人类灵魂的运动,并认可音乐在其中的重要功用;亚里士多德则以为,音乐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其通过消遣和陶冶来构建人类性格。而这两种观点共同影响了之后西方以及早期基督教的音乐理论。二、希腊化及罗马时期古希腊音乐哲学的发展上述三大哲学家的音乐理论均非常重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些音乐理论不可能完全一成不变。首先要介绍的是亚里士多德的门徒阿里斯多赛诺斯〔Aristoxenus,生于公元前375—前360年间〕,希腊音乐理论家,生于塔伦特姆城,卒于雅典。他幼时便接受过音乐训练,长大后到雅典从事研究。阿里斯多赛诺斯著有大量有关音乐的作品,如三卷本〔和声的原理及要素〕、两卷本〔韵律的要素〕、〔论音乐〕以及〔论旋律〕等,但仅有部分残篇存世。阿里斯多赛诺斯的重要性“在于把人们的兴趣焦点从迄今仍当作音乐考察的理智研究方面转移开,而面向音乐体验的愈加详细的感觉〞,他甚至因而被称为“西方文化当中第一个音乐人文主义者〞[7]40。在音乐理论方面,阿里斯多赛诺斯可被看作一个保守主义者,他没有进一步发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观点。他相信音乐的道德气力和净化作用,并赞扬过去简单样式的音乐,反对现代音乐家的创新,由于他以为音乐应保持其最初的形式,音乐的和谐与否应该由听觉来判定,不应该根据纯数理计算的方式来下定论。公元2世纪的克莱昂尼德斯〔Cleonides〕是阿里斯多赛诺斯学讲的追随者,他著有〔音乐入门〕〔Eisagogeharmonike〕一书。该书开篇即宣称,“音乐是研究和谐或和谐本性的考虑与实践的科学,和谐是由音符和音程以某种特殊秩序所构成的。和谐分为七个部分:音高、音程、韵律、音列或音阶、调或调式、转调和旋律写作〞。从这段话中,能够清楚看到古希腊音乐理论的影子。不仅如此,克莱昂尼德斯还在书中提到了音乐的三种特质:〔1〕令人兴奋〔διασταλτικóν〕;〔2〕使人消沉〔συσταλτικóν〕;〔3〕使人宽心〔ησυχαστικóν〕。具有令人兴奋特点的音乐在悲剧和类似的诗歌中得到应用;使人消沉的音乐在悲悼中使用,或者是用来表达爱的情感;使人宽心的音乐被用来表达灵魂的安静冷静僻静或者精神的无忧无虑状态,出如今赞美诗、欢乐歌、赞美歌〔εγκωμια〕和其他类似的歌曲里。2世纪其他音乐作家如昆体良〔Quintilians〕的作品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分类,这无疑是对亚里士多德关于音乐与情绪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当然,这些音乐理论并非没有反对意见,如公元前4世纪的“赫伯草纸〞中便有匿名者挖苦道:“有人声称某些乐曲会导致束缚人民,而另外一些乐曲会导致正义、英勇或怯懦。但是,讲这些话的那些人判定错了,由于音色不能促使人胆小,和谐也不能引导运用和谐的那些人变得英勇起来〞。再有斐德勒玛斯以为音乐与烹饪技术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这些均是特例,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在当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大学派,即新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兴起。三、新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新毕达哥拉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公元2世纪的格拉萨的尼克马库斯。他在哲学体系中把音乐与数学相连,又把天文学和几何学相连,由此组成了著名的“四门高级学科〞〔Quadrivium,即天文、音乐、几何、算术〕。这种分科可能最早并不是起源于尼克马库斯,但经过他而逐步广为人知,并在后来成为中世纪美学的基础。尼克马库斯非常关注数字形而上学的意义,讨论了数字的神圣性,并尊数字1—10为神明。而且他以为,不精于音乐理论和乐器使用的人无法深化到这种算术神学中[8]53。尼克马库斯更重要的奉献在于,作为一个新毕达哥拉斯主义者,他同样关注柏拉图的思想。事实上,他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联络起来,并被新柏拉图主义者奉为权威。新柏拉图主义对后世音乐理论的影响愈加宏大,其代表人物包括著名的普罗提诺〔Plotinus,约204—269年〕和普罗克洛斯〔Prcoclus,410—485年〕。普罗提诺是晚期希腊哲学中无可争议的大师级人物,被以为是“古代希腊哲学伟大传统的最后一个辉煌代表〞。他的代表作是〔九章集〕〔Enneads〕,是其论文的汇总。〔九章集〕因“九篇一组〞而得名,在普罗提诺逝世后30年由其学生出版,全书并没有条理分明的体系。在〔九章集〕的〔论可理知之美〕〔περíτουνοητουκλλο〕中写道,“人们不是由于缺少音乐才喜欢音乐,相反,正是由于音乐使人喜欢音乐,而且感觉世界的音乐是由先于这个世界的音乐创造的〞,“假如有人因技艺模拟自然创造作品而蔑视它们,那么我们首先要告诉他,它们乃是要回溯到构成自然的构成原理,而且,技艺本身也有很多功能,由于它们拥有美,能够弥补自然物所缺少的东西〞。从中能够看出,与柏拉图等人的观点类似,艺术以及音乐仍然被视为模拟。但与前辈不同的是,普罗提诺不再以为艺术家是“远离真实的图像制造者〞,他们的目的已变为制造“真正理智的美〞。而音乐家尤其合适这项工作,由于他们“对声音的节拍与其中蕴含的美十分敏感〞,因此热切地追求“节拍与条理〞[14]28。然后,普罗提诺进一步阐释了精神发展的三个层面,首先是音乐家。假如音乐家内心根植有哲学的真理〔λóγουτουφιλοσοφíα〕,他们有可能超越本身的状态而进入精神发展的更高一层,成为爱漂亮者〔ερωτικó〕。再进一步的话,他们甚至能够到达第三层,成为哲学家〔φιλóσοφο〕。普罗提诺这个由物质世界到精神领域顶峰转换的三层概念被普罗克洛斯接受并发展。“继承者〞普罗克洛斯是公元5世纪初的哲学家,出生于君士坦丁堡,被以为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位新柏拉图主义者。他的主要作品是对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的评论,其思想对中世纪哲学以及伊斯兰神学均有重大影响。普罗克洛斯的音乐思想没有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主要分布在其对柏拉图对话集的评论中。而在对欧几里得作品的评论中,他把精神发展的三个层面描绘为由可视美到不可视美的经过。音乐家、爱漂亮者、哲学家是凌驾于感情世界之上的,由于他们实现了灵魂的初始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