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_第1页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_第2页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_第3页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_第4页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完美格式技术资料专业整理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摘要:鲁迅,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是文学界无法跨越的高山。他的眼光独到又深邃,他的思想先进,他的语言尖锐又发人深省。追寻鲁迅的脚步,学习鲁迅的精神,使我们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又更加广阔,更加深远的认识。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探寻鲁迅小说的写作模式,诸如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从叙述模式,观鲁迅笔下国民的思想,以观20世纪初期整个国民的精神面貌。关键词:《呐喊》;《彷徨》;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iOntheNarrationStyleinLuxun'sNovelofNahanandPanghuangAbstract:Luxun,expectedtobeoneofthegreatestliteratiinthe20th.Nobodycanreachthesameheightinliteraturebuthim,justbecausehehasspecialanddeepfeeling,developedmindandhissharpwords.Byfollowinghisstepsandlearninghisspirit,wecangetawiderandfurtherunderstandingaboutChinainthebeginningof20th.ByexploringthewritingstyleofthehisnovelsinPanghuangandNahan,suchasthestyleoflookers,eatingpeopleandreturningtohometown,fromthoseallstyleswecanseepeople’smindintheliterature,sowecanseethewholeChinese’sappearanceinthe20centry.Keywords:Nahan;Panghuang;modeoftourist;modeofkillingandbeingkilled;modeofreturning致谢首先,我要对我的指导老师某某和某某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给与我学术上的指导以及一直以来热情的鼓励。他们耐心谨慎的看完我的论文稿并指出其错误。所以,这篇论文的全部长处都是得益于我的指导老师。当然,我深知此篇论文不免疏漏之处,对此,我有责任。真诚的感谢某某学院的全体老师们,在大学里的那些有趣而又增进知识的课程让我受益颇丰。从他们的渊博的知识,突出的技能及学术的造诣中,我所学到的对我未来事业与生活具有持续的重要性。同样,也感谢我的同学们,是他们在我大学期间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与信心。最后,对我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他们分担了我的焦虑,沮丧以及共同期待我在最后完成论文时的幸福与快乐。作者:某某2011年4月30日..目录导论………………..…………...11看客模式..…………………..11.1看客的呈现方式与爱好………………..……………….1看客的呈现方式…………………......1看客的爱好…………….…………….11.2鲁迅描写看客的原因……………….…………….……………….…….21.3分析鲁迅作品《示众》,剖析看客形象…………………32"吃"与"被吃"的模式……………………52.1看客和"吃"与"被吃"的关系………….52.2环境吃人………………...…………….....52.2..1封建礼教吃人《狂人日记》……….………………5儒释道吃人《祝福》…………………72.3学问吃人《孔乙己》….……………….....113还乡模式…..…….…………143.1归乡的过客"我"…....……………...143.2理想与现实的割裂之二重故乡……...…….……..……153.3儿时美好的记忆《社戏》……….……………….………16结语…………….181看客模式1.1看客的呈现方式与爱好呈现方式"看客"无疑是鲁迅小说中经典的人物,他们偶尔以个人方式呈现,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时常以集体的方式呈现,他们是一群人。有时候他们是纯粹的观众,他们喜欢冷眼旁观,喜欢喝彩喜欢鼓掌。有时候他们又像是群众演员,但他们永远只是配角,而主角,往往是作者心中的勇士,看客眼中的"逆反者"。他们一边看,一边听,还一边说。看客的爱好在鲁迅笔下的中国人,人们最喜欢看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犯人,游街,示众,杀头。每每有斩首的片段,人们总是忘不了从十里之外赶过来,就怕错过这些"好戏"。阿Q曾经也是一个爱看热闹的人,他进城看革命者被杀头,也跟着喝彩,回到未庄还得意的问那些乡下人,"你们看过杀头吗?"十分的自豪的语气,看过杀头,似乎是他人生颇具色彩,颇具意义的经历。只是想不到自己也稀里糊涂的被杀头了,待到他走向刑场的时候,他醒悟了,这是绕倒法场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向右看,全跟着蚂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之中,却在路旁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吴妈。看的人,不仅最后被看,还被杀了头。稀里糊涂的阿Q,稀里糊涂的中国人。1.2鲁迅描写看客的原因为什么在鲁迅笔下会有那么多看客,鲁迅对这些看客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在鲁迅的回忆散文有一段写到: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片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右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少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生却特别听得刺耳。刺激回到中国看,我看见那些先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是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日本学医无意中看的那一段视频,被杀头的有中国人,看杀头的也有中国人,大声叫好的还是有中国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中国人?被杀头的中国人,鲁迅感到惋惜,大声叫好的中国人们,鲁迅感到痛惜,医治了身体又怎么样呢?神经不是一样还是麻木不仁吗?这也是鲁迅弃文从医的原因之一吧。他要从精神的高度去拯救这群中国人。那怎么才能从精神的高度呢?鲁迅正是通过他笔下的看客来治疗广大的中国看客。1.3分析鲁迅作品《示众》,剖析看客形象《示众》是鲁迅经典的小说之一。鲁迅有两篇小说是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的艺术最高水平的,其一就是《示众》。《示众》也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篇。"长子弯了腰,要从垂下去的草帽檐下去赏识白背心的脸,但不知道为什么忽又站直了。于是他背后的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去的鲈鱼"。这些看客夸张扭曲的表情,好像就在我们眼前。《示众》采取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叙事,最大限度地淡化了传统小说中用时间流程和因果逻辑所编制的情节。而填充这些空间的,正是一层一层的看客。作者一开始着力描写环境,火焰焰的太阳,酷热满和的空气,到处充满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热得伸出舌头,老乌鸦也张着嘴喘气。即使在这么炎热的环境下,人们依然可以很镇定的站在烈日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比肩接踵,还不断地想往前面挤。应该说,每一篇小说都应该又一个思想明确的中心人物,可是,在这篇小说中,没有第一人物,只有无数看客,就连他们都不关注自己的思想,因此作者也没有必要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变成了一群没有思想的躯壳。这群人,有不同的职业,车夫,小商贩,巡警,无论何时都不忘研究文字的迂腐的八股文人,老妈子,工人,农民,小学生。作者没有细致着笔去刻画每一个人,只是对他们中的某些人进行粗鲁的形象描写,他们只有男女老少的大致区别,和高矮胖瘦的大体类别。可是,他们都固守一个动作,那就是看,当然,他们在看的时候,也免不了被别人看。例如,秃头研究白背心的文字,白背心研究发亮的秃头,胖孩子也跟着研究起秃头来。小说的整篇叙述也是在这群人的看与被看的二元结构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的看客心态正是通过这种二元结构得到艺术的显现。但是对于这一群看客,作者却没有任何明显的情感流露。只是在外貌上,动作上,写尽了他们的丑态。似乎在鲁迅笔下,最典型的中国人是看客,看客最典型的形象是无知,爱热闹,缺乏理性,没有人格观念,没有同情心,甚至可以抛弃民族意识,他们不关心国家的命运,他们只是愚昧的好奇。2"吃"和"被吃"模式2.1看客与"吃"和"被吃"的关系"吃"与"被吃",无疑是鲁迅小说最深刻的思想主题。鲁迅想要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改变国民麻木不仁的情深状态。一方面,他们又是弱者,可是无知的他们只知道欺负更弱者或者谄媚他们眼中的强者。他们被时代的大毒瘤蚕食,最后成为那个时代的陪葬品。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扮演看客的角色,要么看更勇敢的人,要么就是看更懦弱的人,对于勇敢的人,他们不会仰望,看客只会不屑一顾,更不会理解他们的行为。对于懦弱者,看客又是高高在上,俯看懦弱者被戏谑刁难后的丑态,只是他们不知,此刻,拍掌叫好的看客,他们的丑态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得不说,看客既是配角,也是帮凶,很多时候,主人公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才被慢慢的吃掉。2.2环境吃人2.2.1封建礼教吃人——《狂人日记》最早提出礼教吃人的不是鲁迅,而是被胡适称为是吴虞。1919年11月1日,吴虞在《新青年》第6卷第六号上发表了《吃人与礼教》一文,对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主题做出了精辟的揭示。他说:"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1]他直接把礼教和吃人画上了等号。到底是什么样的礼教才能造就吃人的局面呢?我苦思不得其解。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为什么是仔细找了半天,狂人才在字缝里面才找出"吃人"这两个字呢?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了之四》中提到,中国正史"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查小底细来。正如透过密叶投射在霉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2]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就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是鲁迅对封建思想的定义,也是他对中国社会多年思考得出的结论。作品借狂人的眼睛,观察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可他们那个时候的脸上,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3]他们不但没有反抗吃人的人,反而也要吃人。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狂人的哥哥起头;要劝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到后来,狂人无意之中,发现自己竟也食了自己妹妹的肉。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显,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端"。鲁迅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4]《狂人日记》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开端,但是作者在小序中却用的是标准的文言文。因为"我"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也是正常人,当然是要用文言文写作。也只有狂人,用白话文,颇有满纸荒唐言的意味。当时的人看不懂白话文就像现在的我们看不懂文言文。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症的精神特征,"赵家的狗,何以多看我两眼","今天全然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颜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等等,但是作品的深层含义却一步步的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前吃人的社会现象。大哥亲口说过的"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狂人由此联想到前几天佃户告诉大哥吃心肝的事情,哥哥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大哥请来医生,狂人怀疑是侩子手,因为医生得祖师爷李时珍也明明说过人肉可以煎吃,医生叫他静养,他认为是他们要把自己养肥,可以多分一点肉吃……作品虽然满是狂人非逻辑心理特征,但是始终围绕着中过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可考或者不可考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2.2.2儒释道吃人——《祝福》从《呐喊》的儒礼教吃人,到《彷徨》里,已经上升为儒释道吃人。从铁屋中的"呐喊"到荷戟独"彷徨",作者以更加深邃的目光洞悉整个社会,对病态的社会进行全面的剖析,得出了更深刻更残酷的结论,其表现风格也由激情的呐喊变得更加深沉和富于理性色彩。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过儒教,释教,道教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当儒释道会吃人时,不禁令人毛骨悚然,是不是,大家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厄运?还是仅仅是可怜的祥林嫂?据周作人考证,祝福,作为一个节日可能是综合了吴"过年"和越"谢神祖"的内容而来,而二者又都是古代祭百神"腊"的遗风。范寅《越谚》卷"风俗"门下云;"祝福,岁暮谢年,谢神祖,名此,开春至祭曰‘作春福’。"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过年"项下云:"择日选神轴,供佛马,具牲醴糕果之属,以祭春福。神前开炉积炭,锣鼓敲动,街巷相闻。送神之时,多放爆竹,谓之过年,云答一岁之安。"[5]这些材料中反映的风俗意图和具体操作过程与小说的"祝福"仪式中的"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等描写无疑是有相同之处的。通过鲁镇风俗对福神的供奉,不难理解它与儒释道的关系。尤其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鲁镇风俗的主体,那些认真履行并恪守其风俗信仰和禁忌的人——其中既有"讲理学的老监生"鲁老四爷,又有"善女人"柳妈,那么"鲁镇文化"儒释道杂糅的性质就更容易理解了。"鲁镇文化"的秘密之一就是其风俗,信仰,禁忌等都建立在"巫鬼"的基础上,因而它与祥林嫂之间的关系始终带有一种类似原始文化的愚昧性和野蛮性。祥林嫂对于"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没有形成任何实在的威胁。她能干,勤劳,驯服,无须以孔孟之道教化就甘于其奴隶地位;她尽管有逃婚的反抗举动,其意图却是为守节,遵从正统的贞节观念;婚后,也未受到贺老六的责难,相反倒因此过上了"交了好运"的幸福生活。可是,她依旧不被"鲁镇文化"所接纳。由此看来只有"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有玉皇大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为鬼神系统"的神权收到了真正的威胁。确切的说,祥林嫂之所以不为"鲁镇文化"所接纳,是由于她无意识的触犯乃至亵渎了其植根于"巫鬼"的关于妇女的观念和其风俗中关于寡妇的禁忌。鲁镇的风俗,有更多道教——包括道家,阴阳家,神仙家,巫等——的色彩。在这里,人们遵守各种奇怪的禁忌,如"临近祝福,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拜请福神享用福礼的"自然只限于男人"等等。祥林嫂刚进鲁家时,"四叔便皱了皱眉",讨厌她是个寡妇。当她由于丧父失子第二次进入鲁家时,便被进一步视为"不干不净"和"败坏风俗",禁止参与祭祀事务。在这里,决定鲁四老爷视闲林嫂为不祥的观念至关重要,它是导致其"被吃"的关键原因。"鲁镇文化"的秘密之二就是人际关系具有一种审美性,正是它促成其文化表现的冷酷形态。从鲁迅笔下的看客就可以知道,"看客"现象的实质正是把实际生活艺术化,把理应引起者正常伦理情感的自然反应扭曲为一种审美的反应。在"看客效应"中,除了自身以外的任何痛苦和灾难都能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对象和体验。正是如此,当鲁镇的人们知道祥林嫂交了好运的时候,有些扫兴。可是,当祥林嫂带着巨大的悲痛再次回到鲁镇的时候,人们开始津津乐道听她的故事,甚至有些老女人是特意寻来,要来听她的故事,还颇有同情的陪出几滴眼泪来,最后满意的离开。她们总是习惯性的欣赏别人悲惨的遭遇。可是当她们厌倦的时候,就换成了鄙夷的目光,祥林嫂的故事犹如陈旧的玩物,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道教式人生态度,不讲究修身齐家,而是以实现个体人格、满足其身心愉悦为主要追求的审美人格。也正是这种在现实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寻找满足的含混价值取向,才塑造了表满上麻木,混沌,实际上精明,残忍的情感和行为方式,它使人心安理得的咀嚼悲剧,喜剧,欣赏丑恶,残忍。根源于"巫鬼"的文化禁忌和道教式人生态度分别造成和加剧了祥林嫂的不幸。但是它们并没有使她认识到自己在其如信仰和禁忌等意义结构中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说,祥林嫂的内心没有所谓的罪恶感和恐惧感。直到她遇到善女人柳妈时。"……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打望只好把你锯开,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祥林嫂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她非常苦闷,第二天早上两眼上便都是围着大黑圈……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黑暗,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就呆坐着,只是一个木偶人……。鲁迅以相当严峻的态度对待被分尸的图景给她带来的精神恐惧。鲁迅说:"我常常感叹,印度小乘佛教的方法是何等厉害:它立了地狱之说,借着和尚、尼姑、念佛老妪的嘴来宣扬,恐吓异端,使心志不坚者害怕。那诀窍是说报应并非在眼前,却在将来百年之后。"[6]因果报应,唤醒了祥林嫂潜意识里的迷信思想。佛教成为一种被强制推行的代表儒教意志的力量,"死鬼丈夫"、"阎罗大王"成为一种威慑手段,对死人的恐惧的迎合,在鲁镇一年中极重视的"冬至的祭祖"中叶闪烁着这一文化情结。祥林嫂只有一死,才能回复"鲁镇文化"的既定秩序和安全。祥林嫂之死是一个文化的悲剧,是从风俗制定到思想信仰整体的悲剧。鲁迅不但抛弃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且彻底否定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并为我们清醒地把握其文化的根源和内部运行机制,从文化最深层摧毁"吃人"的文化提供了模式和规范。2.3学问吃人——《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的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样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这便是孔乙己名字的由来吧,细观鲁迅的作品,很多人物都没有用自己的本名,像阿Q,大概姓赵吧,却被赵大爷打了耳光。祥林嫂呢,她是随夫姓吧,九斤老太呢,出生时候刚好九斤,便唤作此名,而她的孙女六斤,足足比她少了三斤,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看似简单的名字,却有鲁迅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不叫"丘乙己","丙乙己",其实很简单,从张志公考证"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7]就想到中国是怎么样教育儿童的,用孔子来训化童蒙,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具体为何意,而且还要配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就足以见"孔教文化"之獠牙了。孔乙己的儿童时代,无疑也是这样的,如今,他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他又是怎么样一步步走向没落呢?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且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身材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是长衫,可以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是一个自命清高的文人,同时,他可以是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可是他又穷又懒,于是偶尔偷盗,因此脸上时常添些新伤疤。在咸亨酒店里,被笑的只有他一个,其余全是笑他的,就连"我",最开始是同情他,最后也毫不客气的去嘲笑他。人们笑他的思想和语言,其实就是文言和那种教人半懂不懂得异化的了孔教言论,取笑的源头却又不是其语言和思想,而总是偷,这正是给那道貌岸然的孔教最沉重的打击。他生活在夹层里,颇有些双面胶的难堪,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看似矛盾对立的两个层次,孔乙己似乎都占了一席之地,但是他却是两边受排挤,颇有些"腹背受敌"的滋味,无论是坐着慢慢喝酒的长衫帮,还是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在这个时候,都喜欢"团结"起来,嘲笑他一人。长衫和语言,那是他的自我标榜,他始终不肯丢弃,除了给他带来嘲讽之外,一无所用。孔乙己,在落魄的文人时代艰难的挣扎。第二次看见他的时候,已经是中秋过后: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的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他从破衣服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过来的。[8]此刻的他,已经因为窃书,被人打折了腿,他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现在,他连站着喝酒的资本都没有了,穿的不是长衫,也不是短衣,而是破夹袄。脸上又黑又瘦此刻的他,已经完全成了个乞丐。以前还能言善辩,现在已经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只是用眼色恳请掌柜,不要再提他被打断腿的往事。他是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惦记着,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可是直到第二年中秋,还不见他,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清白是他的幼稚期,迂腐的学问,把他异化得异常清高,异常清贫,最后确实是潦倒不堪,那就是大约的确已经走向死亡。鲁迅的小说创造主题是一以贯之,并一步步深化,越往后,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就越为峻急和严厉。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及国民性的怀疑否定态度也越为彻底而坚决。3还乡模式3.1归乡的过客"我"冷眼看尽了看客的麻木,吃人的悲凉,是不是应该寻找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让我,尚且能喘息一下,或者,当人在外面的世界,看多了,看烦了,看透了,总会想起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家。儿时的故乡,有淳朴的风气,率真的儿童,朴质的农民。无论是谁,对于故乡,总有一种美好的希冀。我以为,故乡会和记忆中一样美好,可是当现实无情粉碎我们对故乡的完美记忆时,故乡,已经全然陌生的地方。当我们重返故乡时,颇有一种"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无奈和悲哀。鲁迅的笔下,总有很多人,是看客。但是总有一个人,是归乡的过客,那就是"我"。"我"常常回到我的故乡,原因很多,可能不是真的因为想家。《狂人日记》里,"适归故乡";《故乡》里,"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祝福》里,"我正是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在酒楼上》里,"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总是有一个归乡的"我"。"我"明明已经回到了故乡,为什么故乡还会离我那么远?3.2理想与现实的割离——二重故乡说到故乡,最忘不了的就是儿时的记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9]在"我"的脑海里,少年闰土的形象活泼又鲜明。时代在变,故乡在变,人也不断在成长,当我们忽略时间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时,回到故地,见到故人,故人的改变有些让人猝不及防: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是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而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10]此刻,"我"依然觉得和他很亲近,依然可以像小时候一样,叫他一声"闰土哥"。而他的态度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们之间,彻底隔了一层后障壁,不仅没有了共同语言,而且有了等级之分。杨二嫂也不是把"我"当成城里的"贵人"了吗?不仅我和闰土,"我"和故乡,都有了一层厚障壁,使"我",再也无法和故乡亲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鲁迅为首的一些作家流派纷纷开始了乡土题材小说的创作,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中收录了如《故乡》,《祝福》,《阿Q正传》,《孔乙己》等作品,对东南沿海乡镇的人事都有出色的描写。鲁迅笔下的故乡,似乎很少找到温馨,宁静,优美,田园牧歌式的风情,他笔下的故乡,总是显得异常的寒冷,人情也异常淡薄。鲁迅在《朝花夕拾·琐记》中就透露过他对故乡的情感:"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为寻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10]鲁迅对于故乡是如此决绝,这也是鲁迅文学作品中,思想如此深远,情感如此叛逆的原因。鲁迅在他的故乡,看见了深渊,看见了分裂。每次回到故乡,都不是因为思念故乡,而是总有些事情要办,办完之后,就匆忙离开,似乎,从来没有在这里停留过。对于《故乡》中的两个故乡,一个遥远而美好,一个现实而又残忍,两个完全分裂的故乡,形成强烈的对比,亲切的情感荡然无存,原来,自己只是一个陌生人,在故乡,找不到能容纳"我"的寸土。故乡的气氛总是让人觉得压抑。3.3遥远的记忆——《社戏》其实,故乡以前不是这样的,到底是故乡变了,还是心态变了?为什么儿时的"我",总是觉得,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情,单纯又可爱。忽然想到《社戏》,那里有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热情,好动,善良,淳朴,还有许多长辈,他们一样是好客又慷慨。在儿童眼里,只有善的美的简单的,没有恶的丑的复杂的。儿童没有那么丰富的情感,也没有深邃的思考方式,他们总是用喜爱的眼光观察整个世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节选,《社戏》〔节选,都选入了初中语文的课本,文中,我们感受到的,都是令人欢快的节奏。百草园本是一座荒园,在"我"眼里,却是一个美丽的小世界;阿长给"我"买了一本《山海经》,"我"好高兴,以至于至今记得书的内容;闰土哥一起捕鸟,天天盼望下雪,又盼望夏天去闰土哥家和他一起捡贝壳;一群小鬼去看戏,去偷罗汉豆,那是"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