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必考篇目训练_第1页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必考篇目训练_第2页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必考篇目训练_第3页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必考篇目训练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版默写练习(一)默写(15分)(默写可以分次练习).几处早莺争暖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晓镜但愁云鬓改,..二十余年如ー梦,.,其喜洋洋者矣。【参考答案】(15分)1.谁家新燕啄春泥2.晴川历历汉阳树3.风(二)默写(15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崔颠《黄鹤楼》)(李商隐《无题》)(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范仲淹《岳阳楼记》)夜吟应觉月光寒4.此身虽在堪惊,5.把酒临1,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蝶恋花》),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参考答案】(15分).潭影空人心2,以其境过清3.为伊消得人憔悴4.醉能同其乐5.忆昔午桥桥上饮(三)默写(15分).会当凌绝顶,»(《望岳》).,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通外直,。(《爱莲说》).,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政通人和,。(《岳阳楼记》)【参考答案】(15分)1.ー览众山小 2.马作的卢飞快 3.不蔓不枝4I可怜身上衣正单 5.百废具兴(每空3分,ー个错别字扣1分,扣完为止)(四)默写(15分)1.毅魄归来日, » (《别云间》)2.,ー览众山小。 (《望岳》)3.爱上层楼,〇 (《丑奴儿》)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5.,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参考答案】(15分)1灵旗空际看2会当凌绝顶3为赋新词强说愁4人则无法家拂士5野芳发而幽香(五)默写(15分).竹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河梦断何处,。(陆游《诉衷情》).,虎啸猿啼。 (范仲淹《岳阳楼记》).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孟子《鱼我所欲也》)【参考答案】(15分,每题3分。如果诗句能填写但有错别字,则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如果诗句填写错误,则此空分数全扣。)1.禅房花木深2.所以动心忍性3.尘暗旧貂裘4.薄暮冥冥5.万钟于我何加焉!(六)默写(16分).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亭记》).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了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重重,但终将有一天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来表达词人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疋:,.我们青少年要胸怀“,”(《行路难(其-)》)的远大志向,奋发有为,报效祖国。【答案】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2分)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分)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歌鉴赏六上诗词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词释】①选自《曹操集译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首诗是曹操以乐府旧题“步出夏门行‘'创作的五首诗中的第二首。曹操(155〜220),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沛国谯人。谯,今安徽亳(b6)州。碣石:山名。②澹澹(dan):水波摇动的样子。③竦峙(sdngzhi):高高耸立。竦,通“耸”,髙。④星汉:银河。⑤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歌配乐演唱时的附加语,与正文内容没有关系。幸,庆幸。咏,歌吟。咏志,即表达心志。【诗意】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主题】《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夸张的想象,虚实结合,状写大海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烘托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练习:19-1静安区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中“星汉"的意思是。(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ー项是 (2分)A.前四句写大海全景以及碣石山与海岛相对峙的样子。“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不符合秋天的景物特征。“日月之行”四句体现了诗人呑吐宇宙的博大胸襟。“幸甚至哉”感叹北征乌桓能得胜而归是很幸运的。.诗人通过描绘沧海的景象,抒发了的雄心壮志。(2分).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东临”两句既点明“观”的位置,又有“君临天下”的气势。“水何”两句既有大海的动静相称,又勾勒了大海的辽阔壮观。“树木”四句虚写山岛与海水的景象,表现其不息的生命活カ。“日月”四句想象大海吞吐星辰的景象,表现诗人旷达的胸襟。【参考答案】(4分)1.银河(2分)2.C(2分)(A“碣石山与海岛相对峙’'错。“竦峙”是“高耸、耸立、挺立”之意。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符合秋天的景物特征。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古体乐府诗结束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3.统ー中原建功立业4.C(虚写错误)诗词2望岳①【唐】杜甫岱宗夫(fu)如何②?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セ会当凌绝顶@,ー览众山小。【词释】①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ー,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杜甫(712^710),唐代诗人,巩县(今河南巩义)人。②岱宗夫如何:岱宗,对泰山的尊称。泰山是“五岳之首”。夫如何,怎么样。③齐鲁青未了:齐鲁,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未了,不尽。④造化:大自然。⑤钟:聚集。⑥阴阳割昏晓: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此句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⑦决眦(zi)入归鸟:决,裂开。眦,眼眶。决眦,极カ张大眼睛,入,收入眼底,即看到。⑧会当凌绝顶:会当,应当,定要。凌,登上。【诗意】泰山有何等威仪呢?从齐到鲁青翠连绵。ー望无际。大自然将天地间的神奇秀美都赋予了你,山南向阳,山北背阴,明暗分别,判若晨昏。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坦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眶几乎都要睁裂。我就快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观群山的低矮渺小。【主题】《望岳》,作者杜甫,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中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名句赏析】全诗围绕“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会当凌绝顶,ー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练习:(-)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4分)2018届宝山区一模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会当凌绝顶,ー览众山小。.本诗作者是(人名)(2分).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ー项是( )(2分)A.作者运用比较,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B.作者运用描写,写出了泰山的耸立险峻。C.作者运用设问,表达了自己的好奇疑惑。 D.作者登临山顶,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参考答案】1.(2分)杜甫2.(2分)B(A无比较,“齐鲁青未了’’是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髙;C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髙兴得不知怎样形容オ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回答句的解释见A选项解释;D一定要登临,还未登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1-2题。(4分)16-1【崇明县】

【乙】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乙】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ー览众山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两首是分别以和字总领全篇。(2分)2.下列理解2.下列理解错误的ー项是(A.都描写了雄伟壮丽的景色。C.都具体描绘了事物的景象。【参考答案】1.观望(每格1分,共2分))(2分)B.都融入了作者浪漫的想象。D.都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2.B(2分)(《望岳》没有浪漫的想象)诗词3饮湖上初晴后雨0【宋】苏轼水光激池晴方好②,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词释】①选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湖,即杭州西湖。②水光激涌(lidnyan)晴方好:激涌,波光闪动的样子。方好,正显得美。③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④西子: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诗意】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主题】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名句赏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以绝色美人比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练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激滙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激潮”解释为(2分).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句描写了晴日照射下荡漾的湖泊,晴时风光正美。B.次句写雨景,细雨中云雾迷茫,依稀勾画出远山高峻的山势。C.第三句诗人以空灵而贴切的妙喻凸显出西湖的神韵。D.末句“淡妆浓抹”与前两句的晴雨相呼应,使“西湖”、‘‘西子"之比更贴切传神。.下列理解不ルゆ的ー项是( )(2分)A.作者抓住西湖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征,写出了西湖不同天气下的别样风姿。B."山色空蒙雨亦奇”写出西湖周围的群山在细雨中若有若无,非常奇妙。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4.下列理解不正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ー项是( )(2分)A.诗人边饮边赏西湖的两种风光。C.“空蒙”描写了西湖雨后迷迷茫茫的山色。【参考答案】1.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2.C(三四两句)迷茫的样子,雨天)B.诗人赋予西湖生命之美。D.诗人十分热爱西湖的美景。3.C(晴雨都美) 4.C(空蒙:细雨六下诗词4钱塘湖春行【唐】(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b]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词解】①:时期(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②: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③水面初平:湖水オ同堤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④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⑤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⑥早莺:初春时早来的。莺:黄鹏,鸣声婉转动听。⑦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⑧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⑨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⑩:各种野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⑪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⑫胡东:以孤山为参照物。⑬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⑭阴:同‘‘荫”,指树荫。⑮白沙堤:即今,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ー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白堤全长1000米。【译诗】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主题】此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点,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衔接非常自然。【赏析】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孤山寺北贾亭西”,点明诗人春游的起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几处”而不是处处,“谁家”而不是家家,是因为初春时分飞鸟不多。“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渐欲”二字,含有野花渐开渐多之意。欲,将要。“没马蹄”三字,既写出草浅,也体现当时的人喜爱在西湖边骑马的风俗。才能,刚刚能够,没,遮住。“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ー带景色的迷恋,又交代了这次春游西湖的终点。‘'行不足"指观赏不够,是喜爱的体现,也照应了题目“钱塘湖春行”中的行字。练习:17-1宝山区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2分).下列理解正确的ー项是( )(2分)A“初平”写出湖水已与堤岸平行。 B.“争”与“啄”写出了莺燕们争斗的样子。C.“乱花”表明诗人被繁花竞相开放迷惑。D.“不足”表明诗人对所见景象感到不满。【参考答案】(4分)(2分)春天在西湖漫步(赏景)(2分)A(B早莺之间相争,莺燕之间无争斗;C美景太多眼也花了,神也迷了,非被迷惑;D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对比阅读(4分)钱塘湖春行 饮湖上初晴后雨省略 水光激涌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下列内容正确的ー项是( ) (2分)A.两首诗的体裁都属七言律诗。 B.两首诗都体现了雨中的情景。C.两首词描写的都是西湖美景,即钱塘湖美景。D.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激涌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运用了对仗手法。《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同样手法的句子是,的情感。(2分).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2分).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ー项是( )(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参考答案】.C(A第二首诗歌是七绝;B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D第二首的作者为宋朝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3.喜爱 4.C(A没有写雨,B《饮湖上初晴后雨》有说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正月二十一日,应该是初春。杭州的地方长官陈襄邀请苏轼去城外寻春,二人带酒饮于西湖之上,开始天气晴朗,后来下起雨来,苏轼便写了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但就诗歌来看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ー处之景、ー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写于初春,但并没有描写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诗词5黄鹤楼【唐】崔颗昔人已乘黃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蔓蔓鹦鹉洲。日暮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词解】①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②悠悠:久远的意思。③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④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⑤萋萋:草盛貌。⑥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⑦乡关:故乡家园。⑧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译诗】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晩,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主题】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赏析】“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茫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己。尾联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练习:黄鹤楼崔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羨羨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请用ー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2分).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ー项是( )(2分)A.怅然若失之感 B,岁月沧桑之慨 C.忘我陶醉之情 D.思乡念家之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ー项是( )(2分)A.前两联充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烘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B.诗句中多处运用叠音词,使诗作富于清朗和谐的音乐美。C.颈联描绘了晴日,汉水对岸的景物隐约可辨、凄美动人。D.诗作以“愁”字收篇,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之情。.诗中融入古代传说的是()(2分)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下列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抒情感相似的ー项是( )(2分)A.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B.タ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参考答案】1.人去楼空(2分)2、C(2分)3.C(历历是清楚可数的意思)(2分)4.(2分)A5.B诗词6山居秋暝【唐】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空山新雨后,天气晩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词解】①,山水田园派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②:日落,黄昏。③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④新:刚刚。⑤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⑥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⑦浣女:洗衣服的姑娘。(hudn),洗。⑧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译诗】空旷的山中,新雨刚刚下过。夜间的秋色更添几分凉爽。明朗的月光照在间,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洗衣服的姑娘在竹林间欢笑,莲叶摇动,渔舟离去。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我自可留恋在山中,不回去。【主题】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赏析】名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晩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练习: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晩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春芳歇”意为。(2分).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此诗相近的ー项是( )(2分)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暝”的意思是,点明题目中“秋暝”的一句诗是。(2分).本诗颔联通过“明月、青松、泉声、泉流”描绘了一幅的"山间月夜图”。(2分)【参考答案】1.(2分)春天的芳华凋谢2.(2分)B 3.日落/夜晚 天气晩来秋4.幽静雅致(或动靜结合/声画相映)诗词7送友人【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ー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词解】

①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②白水:明净的水。③一:助词,加强语气。为别:分别。④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又称“飞莲”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朋友。征:远征,远行。⑤浮云:飘动的云。⑥游子:离家远游的人。⑦自兹去:从此离开。兹:此,现在。⑧萧萧:马的嘶叫声。⑨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开,分别。【译诗】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ー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像你从此游荡各地,我无法与你重逢;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友人骑的那匹载他远离的马,好像不忍离去,萧萧的嘶叫着,增加了我的离愁别绪。【主题】这是李白被贬官后和朋友倾诉、离别时所写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全诗ハ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名句赏析】“浮云”与“落日”对仗エ整,“游子意”“故人情”暗含深情。此句巧妙用浮云、落日作比,表明心意,隐喻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景交融。练习:19-1宝山区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ー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首诗选自《》(书名),作者字。(2分).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ー项是( )(2分)B.“孤蓬”表达了友人远行后的孤单无D.“班马鸣”暗指友人难以割舍这段友”和“ ”。B.“孤蓬”表达了友人远行后的孤单无D.“班马鸣”暗指友人难以割舍这段友”和“ ”。(2分)C.“浮云”喻指友人的未来生活行踪不定。情。.尾句中,诗人用马鸣声来含蓄表达临别时的''.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ー项是( )。(2分)

A,首联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出朋友依依惜别之情。B.颔联直叙眼前发生之事,表达对乘船远离的朋友的关切。C.颈联以“浮云”、“落日”作比,背景辽阔,情景相融。D.尾联中的“挥手”与“萧萧”再现了分别时的动人场景。.“孤蓬”喻指的是,这和“”喻指的是同一人。(2分)6.下列对诗的理解,完全正确的ー项是(A.6.下列对诗的理解,完全正确的ー项是(A.本诗描写了城外凄迷而美丽的景色。C.诗中寄托了作者难掩的悲哀。【参考答案】1.(2分,每空1分)李太白全集太白.游子意,故人情云6.B.B(非眼前之事))(2分)B.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D.诗的情感基调是缠绵俳恻的。2.(2分)D(作者对友人)5.远行的友人(孤独的友人)浮七上诗词8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鬢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辙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1],回车叱[chi]牛牵向北。ー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xid0]ー丈绫[Ifng],系向牛头充炭直。【词释】①卖炭翁: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本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②伐:砍伐。 薪:柴。③南山:即终南山,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南五十里处。④烟火色:被烟熏的脸色。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⑤苍苍:苍白。 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谋求。⑥辗(nidn):同“碾”,碾压。愿:希望。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⑦困:困倦,疲乏。市:集市。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⑧骑(ji):骑马的人。⑨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⑩把:拿。敕(chi):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回:调转。叱:吆喝。⑪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多。 驱将:赶着走。⑫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泮匹红绡ー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ー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⑭系:挂。直:通“值”,价格,价值。【主题】诗人通过叙述卖炭翁的遭遇,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深刻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名句赏析】“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对比手法,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形象地刻画其劳动之艰辛。“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真切表现卖炭翁艰难的生活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心理,倾注了无限同情。练习:2018届长宁区ー模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皺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ー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ー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下列理解不恰当的ー项是( )(1分)A.何所营:做什么用 B,翩翩两骑:轻快洒脱的两位骑兵C.驱将:赶着走 D.充炭直:抵充一车炭的价格.作品描述了卖炭翁的经过,揭露了口ロ的弊端,表达了诗人对的深切同情。(3分).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16年中考.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参考答案】B(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翩翩两骑”表现了宫使装模作样,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形象。故B项说法不正确。)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ー空宫市劳动人民(2分)身上衣(1分)口中食(1分)4.(2分)¢(2分) A(1分)诗词9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籟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竹径:一作“曲径”。万籁:凡是能发出声响的孔都叫籁。此指自然界一切声音。【主题】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赏析】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中间四句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而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练习:题破山寺后禅院1唐ス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籟此俱寂,但余钟磐音。.来源于本诗,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的成语是“”。(2分)2018届黄浦区一模.下列理解正确的ー项是( )(2分)A.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的隐逸胸怀。 B.表现作者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C.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的道理。 D,表达作者对山中秋色的独特情感。.“万籁此俱寂”的“此”指(2分)2018届静安区ー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ー项是( )(2分)A.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C・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B.颔联描绘了禅房的美妙幽寂。D.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这首诗隐含的两个成语是:ヽ. (2分)19-1虹口区.诗人描写了古寺的肃穆幽深和宁静,表达了诗人。(2分)【参考答案】.(2分,错一字扣1分)万籁俱寂(此诗包含两个成语曲径通幽,万籁无声或者万籁俱寂,根据安静这个关键词选择后ー个).(2分)A(B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髙远境界的强烈追求C“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思是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意思是从弯曲的小路通向风景幽美的地方。后用来比喻做事情经过曲折取得成功。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D秋色无依据).破山寺后禅院4.C(颈联以鸟儿之乐,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曲(竹)径通幽万籁俱寂 6.对名胜的喜爱(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对比阅读:19-1奉贤区山居秋暝题破山寺后禅院王维常建空山新雨后,天气晩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山居秋暝》中“春芳”的意思是,《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的意思是〇(2分).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ー项是( )(2分)A.两首诗的首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 B.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静雅致的环境。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写出了大自然的空旷之美。D.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参考答案】.春天的芳华(1分)自然界一切声音(1分).C(《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空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2分)七下诗词10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寤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ー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释译文注释(1)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2)望极:极目远望。(3)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丧忧愁。(4)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5)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6)会:理解。(7)阑:同“栏”。(8)拟把:打算。(9)疏狂:狂放不羁。(10)强(qiii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11)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12)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译文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ー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主题】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赏析】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练习:17-1嘉定区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ー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强乐”的意思是.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ー项是( )(2分)“黯黯生天际”是因“春天的愁绪”而引起的。“危楼”、“草色”、“烟光”、“残照”衬托了“春愁”。C.诗人感到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却更添“春愁”。D.诗人所谓的“春愁”不外乎是“相思”二字。.上阙中,词人通过ヽ等凄美景物,渲染出ー种凄凉的氛围。(2分).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ー项是( )。(2分)A.“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 B.“黯磊”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C.“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 D.“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参考答案】1.(2分)勉强欢乐2.(2分)B(危楼引起春愁,非衬托;另外衬托的是“离愁”)3.(2分)烟光残照4.(2分)B(写出了主人公忧愁沮丧的心情)诗词11如梦令[南宋]昨夜雨疏①风骤②,浓睡不消残酒③。试问卷帘人④,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セ注释①疏:指稀疏②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晩风急猛③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④卷帘人:有认为此指。⑤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译文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是吗?是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主题】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名句赏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叠用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自言自语,写出伤春惜花的复杂神情口吻;“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绿肥红瘦”是“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对比:“肥”形容雨后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地表明春天渐渐消逝,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练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験,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号居士。(2分)19-1嘉定区.下列对作品理解疋施的ー项是( ) (2分)A.“如梦令”意思是青春如梦般易逝。 B.“雨疏风骤”的天气让人难以入睡。C.“卷帘人”说海棠还是去年的海棠。 D.“绿肥红瘦”四字精绝而为人称道。.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2分).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ー项是( )(2分)“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试”刻画了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的嗔怪。D.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4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ー项是(2分)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晩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心理。(2分).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ー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参考答案】1.(2分)易安2.(2分)D(A“如梦令”是词牌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B“浓睡”说明选项“难以入睡”错。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ォ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所以选项“海棠还是去年的海棠”理解错误。)3.伤春惜花(时)(2分)4.D(前者却道的是花事,后者是言不由衷,故左右而言他)(2分)5.酣睡6.B7.(关心花事却又怕听到花落、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的)矛盾8.C八上诗词12《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紹裘。胡未灭,髪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第一句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第二句表明作者早已脱离军队,流露出他对前线的关切,对脱离军队的遗憾。第三句“未、先、空”三词流露出沉痛悲愤和不甘。第四句作者将爱国主义的激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融合在ー起,具有强烈的震撼カ。上阕主要描述了当年和现今两个生活场面下阕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主题】词中把自己当年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而参军的往事,和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的现状做对比,突出了作者晩年悲愤不已,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赏析】善用典故,巧用对比抒情。后三句“谁料”感叹被迫退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既照应“万里”“梁州”,暗指北定中原之志,又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壮志未酬,不忘国事的悲愤,以及对朝廷屈辱投降的愤慨。练习:诉衷情【宋】当年万里亞封侯,匹马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呷日貂裘。胡未灭」羹先秋丄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用了(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2分)17-1黄浦区.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ー项是( )(2分)“当年”两句再现了词人早年满怀豪情壮志慷慨从戎的情景。“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オ能重返前线的遗憾。“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与不甘。“此生”三句表明词人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洲终老此生。.下列对文中加黑体词理解不恰当的ー项是( )。(2分)2018届奉虹口ー模A!觅:寻找 B:戍:守边C:暗:黑暗 D:秋:秋霜.词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2分).该词抒写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其理想是ロロ(用文中的两个字回答),而现实却是壮志难酬,内心充满了之情。(2分)19-1松江区.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此生谁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