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19诗歌思想感情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6d4205c5a17fb78e0052fb4f60fe31/d56d4205c5a17fb78e0052fb4f60fe311.gif)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19诗歌思想感情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6d4205c5a17fb78e0052fb4f60fe31/d56d4205c5a17fb78e0052fb4f60fe312.gif)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19诗歌思想感情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6d4205c5a17fb78e0052fb4f60fe31/d56d4205c5a17fb78e0052fb4f60fe313.gif)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19诗歌思想感情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6d4205c5a17fb78e0052fb4f60fe31/d56d4205c5a17fb78e0052fb4f60fe314.gif)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19诗歌思想感情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6d4205c5a17fb78e0052fb4f60fe31/d56d4205c5a17fb78e0052fb4f60fe3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9诗歌思想感情(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复习专题19诗歌思想感情(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复习1考点解析考点解析2所谓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其深层内涵及社会意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包括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综观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可知,中考对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旨的评价;二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所谓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把握其中3中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判断式。如诗(词)中的某词(某句、某联)表达(蕴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分析式。即在明确诗歌的感情特点的前提下,要求考生结合诗歌中的形象或表达技巧进行分析。3.评价式。就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人对某诗(词)的评价进行分析评判。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时,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含意,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善于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揣摩思考,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在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考生须注意理解要全面,评价要全面、准确、客观,不要犯片面性或绝对化的错误。预计2018年中考对该部分的考查会有所加强,考生应引起重视。中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判断式。如诗(词)中的某词4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呢?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呢?52.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2.建功报国。63.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3.思乡怀人。74.生活杂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4.生活杂感。8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②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5.长亭送别。9真题重现真题重现101.【2019年中考湖南郴州卷】古诗鉴赏。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1.【2019年中考湖南郴州卷】古诗鉴赏。112.【2019年中考浙江台州卷】诗歌阅读。卢溪别人(唐)王昌龄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南行别弟(唐)韦承庆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2019年中考浙江台州卷】诗歌阅读。123.【2018年中考山东枣庄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2018年中考山东枣庄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134.【2018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赏析《渔家傲·秋思》与《使至塞上》,完成后面题目。【甲】渔家傲秋
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乙】使至塞上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甲】【乙】两文都是写边塞内容的。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4.【2018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赏析《渔家傲·秋思》与《使145.【2018年中考湖南娄底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5.【2018年中考湖南娄底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15答案1.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答案1.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16【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的理解。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内容方面来说,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上片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下片“人月”双及,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从布局方面来说,全词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去”与“回归”的矛盾和困惑,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心胸,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的理解172.《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伤感、凄凉、孤寂之情。《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一样陪伴友人,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要积极乐观,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2.《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1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还要注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卢溪别人》把溪水北流说成追随友人北去,流露出自己不能陪同之憾;“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即景寓情,用花落无声比喻临别时相对无语,表达了贬谪途中的失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193.词人鉴古颂今,抒发了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词人的思想情感。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3.词人鉴古颂今,抒发了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204.示例:《渔家傲·秋思》“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心理描写(或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和思乡愁苦之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或外貌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使至寒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苦闷之情。“单”“张”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解析】本题为比较阅读。题干要求通过对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来分析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如范词可分析环境描写,王诗可分析比喻的修辞手法。前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后者抒发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总之要读懂诗句,找出运用的表现手法,或了解写作背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具体诗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示例:《渔家傲·秋思》“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1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作者用“天狼”喻指辽和西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据此理解作答即可。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22模拟练习模拟练习23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24【答案】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所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为: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作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答案】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意思对即可。25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天平山中(明)杨基细雨茸茸①湿楝②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注】①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②楝(liàn):植物名称,春夏之间开淡紫色的小花。三、四两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26【答案】“徐行不记山深浅”,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平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表达诗人对大自然(或天平山)美景的喜爱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分析诗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写出景色之美。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又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景中含情,表现了对天平山春色的喜爱、留恋之情。【答案】“徐行不记山深浅”,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27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吕〕普天乐滕宾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有人认为这首元曲主要表达了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你同意吗?请结合这首元曲说说你的看法。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28【答案】示例:不同意。第一,这首曲子虽有“数枝红杏,闹出墙围”的景物描写,但这只是作者在展现美丽的春景,其后的“好雨初晴东郊媚”更印证了这一点;第二,“看儿孙月下扶犁”“青山眼里,归去来兮”等句,显然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所以结合全曲来看,此曲根本不存在“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生通过分析可知,该元曲从开头到“闹出墙围”,描写的是美丽的春景;“院宇深,秋千系”写出了作者理想的居住环境;“好雨”两句则蕴涵着作者的无限喜悦,交代了作者追求的思想境界;“青山眼里,归去来兮”则鲜明地传达出作者热爱田园、向往归隐的思想。可以说这首元曲中没有丝毫“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考生在解答该题时可分两步走:第一,亮出自己的观点;第二,结合元曲内容阐明理由。【答案】示例:不同意。第一,这首曲子虽有“数枝红杏,闹出墙围29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帐夜①吴兆骞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亦即北方边庭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30【答案】虽然妻子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十分寒冷,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想把握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首先,要从“帐夜”这一标题和诗歌中的“穹帐”“笳”“北庭沙”等意象入手,明确这首诗是边塞诗。其次,要结合“雁飞白草年年雪”“风云不断北庭沙”“五月边城未著花”等诗句来明确诗中描绘的边塞十分苦寒。最后,从“梦回孤客”“人老黄榆”等诗句中明确诗中表达的情感是一种愁绪。把握住了这三点,就能够准确答出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了。【答案】虽然妻子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十分寒冷,不见春意31专题19诗歌思想感情(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复习专题19诗歌思想感情(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复习32考点解析考点解析33所谓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其深层内涵及社会意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包括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综观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可知,中考对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旨的评价;二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所谓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把握其中34中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判断式。如诗(词)中的某词(某句、某联)表达(蕴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分析式。即在明确诗歌的感情特点的前提下,要求考生结合诗歌中的形象或表达技巧进行分析。3.评价式。就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人对某诗(词)的评价进行分析评判。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时,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含意,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善于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揣摩思考,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在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考生须注意理解要全面,评价要全面、准确、客观,不要犯片面性或绝对化的错误。预计2018年中考对该部分的考查会有所加强,考生应引起重视。中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判断式。如诗(词)中的某词35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呢?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呢?362.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2.建功报国。373.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3.思乡怀人。384.生活杂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4.生活杂感。39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②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5.长亭送别。40真题重现真题重现411.【2019年中考湖南郴州卷】古诗鉴赏。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1.【2019年中考湖南郴州卷】古诗鉴赏。422.【2019年中考浙江台州卷】诗歌阅读。卢溪别人(唐)王昌龄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南行别弟(唐)韦承庆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2019年中考浙江台州卷】诗歌阅读。433.【2018年中考山东枣庄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2018年中考山东枣庄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444.【2018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赏析《渔家傲·秋思》与《使至塞上》,完成后面题目。【甲】渔家傲秋
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乙】使至塞上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甲】【乙】两文都是写边塞内容的。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4.【2018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赏析《渔家傲·秋思》与《使455.【2018年中考湖南娄底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5.【2018年中考湖南娄底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46答案1.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答案1.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47【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的理解。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内容方面来说,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上片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下片“人月”双及,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从布局方面来说,全词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去”与“回归”的矛盾和困惑,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心胸,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的理解482.《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伤感、凄凉、孤寂之情。《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一样陪伴友人,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要积极乐观,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2.《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4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还要注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卢溪别人》把溪水北流说成追随友人北去,流露出自己不能陪同之憾;“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即景寓情,用花落无声比喻临别时相对无语,表达了贬谪途中的失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503.词人鉴古颂今,抒发了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词人的思想情感。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3.词人鉴古颂今,抒发了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514.示例:《渔家傲·秋思》“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心理描写(或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和思乡愁苦之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或外貌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使至寒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苦闷之情。“单”“张”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解析】本题为比较阅读。题干要求通过对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来分析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如范词可分析环境描写,王诗可分析比喻的修辞手法。前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后者抒发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总之要读懂诗句,找出运用的表现手法,或了解写作背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具体诗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示例:《渔家傲·秋思》“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2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作者用“天狼”喻指辽和西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据此理解作答即可。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53模拟练习模拟练习54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55【答案】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所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为: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作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答案】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意思对即可。56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天平山中(明)杨基细雨茸茸①湿楝②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注】①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②楝(liàn):植物名称,春夏之间开淡紫色的小花。三、四两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57【答案】“徐行不记山深浅”,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平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表达诗人对大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阜阳从业资格证货运考试答案
- 2025年陕西年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海口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
- 2025年汕头货物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四川考货运从业资格证题库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系列专题18文言断句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4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人民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1.1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练基础版含解析必修1
-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春节后复工消防安全专题培训
- 班组建设与班组长管理培训
- 三级老年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0年版)
- 酒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GCP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砸墙合同协议书(2篇)
- 2024加油站操作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中建安装公司成本管理相关制度讲解
-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学期考点 专题03 首字母填空(10篇)【考题猜想】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纳税筹划》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