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二)课件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二)课件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二)课件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二)课件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二)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二)1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故木受绳2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君子生非异也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善假于物也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3师说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

?”6、《师说》中韩愈赞赏李家子弟李蟠博学多才,不受当时不良风气的影响的句子是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位卑则47.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或作用)是:

;择师的标准是:

。8.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是:

。9。韩愈在《师说》中说人们都有疑难要向老师请教,从而说明从师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10.在《师说》中韩愈告诫我们,拜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师是理所当然的句子是:

。11.文中体现韩愈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的句子是:

。1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原因的句子是:

。13.韩愈在文中说明自己写作本文的目的的句子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7.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或作用)是:,5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2.成语“沧海一粟”由《赤壁赋》中的“

”演化而来。3.《赤壁赋》中,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的语句是:“

。”4.《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5.《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6、《赤壁赋》开端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运用拟人手法写月亮正升起时的美妙景色的句子是“

”7《赤壁赋》中写作者举起酒杯,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语句的两句是“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6①《赤壁赋》中形容洞箫声“

”。这是通过音乐引起想象,运用比喻来描写听者的感受。②《赤壁赋》中,“

”两句写出月亮升起前江面波平浪静,清风拂面的景象。③《赤壁赋》中以“

”两句从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④《赤壁赋》中“

写出清风和明月是无穷无尽的。⑤《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

”;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

”。⑥《赤壁赋》中以“

”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缕缕细丝般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感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取之无禁用之不竭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清风徐来7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

4.用比喻的手法正面描写动人的音乐:

侧面描写,体现箫声感染力的两句是:

。5.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6.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7.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两句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8《登泰山记》1、在《登泰山记》中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的句子是“

”。表现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

”2.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苍山负雪明93.在《登泰山记》中,“

”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在“

”这三句里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5.《登泰山记》中,作者写在泰山顶上观日出描写风雪.一句与前文

一句相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6.在《登泰山记》中,

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7、《登泰山记》描写日出景象的句子是“

.

描写日出时日观峰以西山峰色彩及形状的句子是

。8、姚鼐腊月乘风冒雪来到泰山,在泰山极顶待日出,此时作者感受到风雪的句子是

,日出前云雾弥漫,姚鼐用比喻手法描写了自己看到的远山的形象:

。大风扬积雪击面

道中迷雾冰滑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大风扬积雪击面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3.在《登泰山记》中,“10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4《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

。5、《静女》中,

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6、《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彤管有炜说怿

《涉江采芙蓉》

1.在《涉江采芙蓉》中,“,”写出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张望故乡的情状。2.《涉江采芙蓉》中表达主人公与爱人分隔两地、无限惆怅的句子是:,。3.《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描写诗人在长满香草的水泽中采摘荷花的景象。4.《涉江采芙蓉》中,采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涉江采芙蓉》

1.在《涉江采芙蓉》中,“12《鹊桥仙》(纤云弄巧)1.秦观在《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2.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纤云弄巧)1.秦观在《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13《虞美人》(1)《虞美人》中“”一句起笔,春花秋月本是人人想留之美景,但作者却在问“什么时候能了”,强烈地表达出词人悲凉的心情。以乐景写哀情,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2)《虞美人》中李煜用“,”两句极具想象力地以怨春花秋月之乐景无有了时来衬亡国之哀深,正得以乐景衬哀情之妙。(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引领全篇感情基调,含蓄地表现出词人面对美好事物时对时光流逝、人生绝望的无限唏嘘之情的句子是:“,”。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1)《虞美人》中“14(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6)《虞美人》中的“,”两句写出了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短暂,也表达了李煜的痛苦与绝望等复杂感情。(7)“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杜牧《赤壁》中的“”句,以及李煜《虞美人》中的“”句,都用了这个意象,而两句中的“东风”含意有所不同。(8)李煜《虞美人》中“,”两句写词人夜晚在春风里、月光下深切怀念故国的情景,伤悲之情溢于言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东风不与周郎便小楼昨夜又东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15(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10)《虞美人》中李煜以“,”两句,直抒胸臆写亡国之恨,或正是这两句招来了宋太宗的猜疑,引发杀身之祸端。(11)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借东风和明月这些宇宙永恒之物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12)《虞美人》中“,”两句写东风起时,小楼明月,但故国已逝,心中无限哀凉。(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1614)“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用到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15)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诗人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16)李煜《虞美人》中,词人以“,”两句写他身居囚屋,听着风声,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表现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17)李煜《虞美人》中,作者用“”一句表达了遥想故国、不忍追忆的沉痛情感。(18)《虞美人》中李煜先用“”一句点明愁之因——亡国,又以“”句设喻写愁之壮一其势如江,无可阻挡;其时在春,绝期难望。(19)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14)“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17(20)《虞美人》词人遥望金陵,物应仍在,红颜已老,江山已经易色,于是他写道:“,”。

(2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2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2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24)李煜《虞美人》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寄寓了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深沉感慨。(25)《虞美人》作者李煜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0)《虞美人》词人遥望金陵,物应仍在,红颜已老,江山已经18(26)《虞美人》中“?”两句以“水”且是“一江”设喻,已显情感难以割离且体量巨大,又加之“东流”之水绵延不绝,更汇纳百川而后成海。再加之“春”水有夏,无限滋长,若是写希望,是何等吉祥!实则却是乐景写哀情,写愁的。如此,巨愁方生,无有尽处,绝望之意,谁人可抚?(27)李煜的《虞美人》中,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愁绪的缠绵不断的句子是:,。(28)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29)《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6)《虞美人》中“?19(30)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手法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写出了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31)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愁情愁绪却异彩纷呈。如李煜《虞美人》:,。(32)古代诗词中,作者常常用联想的方式来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联想的方式多种多样:李煜《虞美人》中“,”,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33)水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写景抒情的对象,李煜《虞美人》中的“,”,则充满了幽怨;苏轼《赤壁赋》中的“,”,富于理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0)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手法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20(34)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吧,。这一抒情的对象充满了幽怨。(35)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李煜的《虞美人》“,”就把抽象的愁绪化作了形象可感的水。(36)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触景生情,用“”将愁情形象化,写出愁思的无穷无尽。(37)中国古代诗人尤其喜欢以流水比喻愁情,李煜在《虞美人》中“”一句用水的连绵不断,喻愁情挥之不去,成为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4)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21(38)李煜的《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对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39)李煜在《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情绪形象化处理,表现出诗人愁思如水,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写出了词人满腔的幽愤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8)李煜的《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之外,“22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二)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二)23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故木受绳24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君子生非异也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善假于物也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25师说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

?”6、《师说》中韩愈赞赏李家子弟李蟠博学多才,不受当时不良风气的影响的句子是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位卑则267.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或作用)是:

;择师的标准是:

。8.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是:

。9。韩愈在《师说》中说人们都有疑难要向老师请教,从而说明从师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10.在《师说》中韩愈告诫我们,拜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师是理所当然的句子是:

。11.文中体现韩愈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的句子是:

。1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原因的句子是:

。13.韩愈在文中说明自己写作本文的目的的句子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7.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或作用)是:,27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2.成语“沧海一粟”由《赤壁赋》中的“

”演化而来。3.《赤壁赋》中,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的语句是:“

。”4.《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5.《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6、《赤壁赋》开端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运用拟人手法写月亮正升起时的美妙景色的句子是“

”7《赤壁赋》中写作者举起酒杯,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语句的两句是“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28①《赤壁赋》中形容洞箫声“

”。这是通过音乐引起想象,运用比喻来描写听者的感受。②《赤壁赋》中,“

”两句写出月亮升起前江面波平浪静,清风拂面的景象。③《赤壁赋》中以“

”两句从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④《赤壁赋》中“

写出清风和明月是无穷无尽的。⑤《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

”;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

”。⑥《赤壁赋》中以“

”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缕缕细丝般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感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取之无禁用之不竭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清风徐来29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

4.用比喻的手法正面描写动人的音乐:

侧面描写,体现箫声感染力的两句是:

。5.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6.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7.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两句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30《登泰山记》1、在《登泰山记》中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的句子是“

”。表现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

”2.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苍山负雪明313.在《登泰山记》中,“

”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在“

”这三句里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5.《登泰山记》中,作者写在泰山顶上观日出描写风雪.一句与前文

一句相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6.在《登泰山记》中,

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7、《登泰山记》描写日出景象的句子是“

.

描写日出时日观峰以西山峰色彩及形状的句子是

。8、姚鼐腊月乘风冒雪来到泰山,在泰山极顶待日出,此时作者感受到风雪的句子是

,日出前云雾弥漫,姚鼐用比喻手法描写了自己看到的远山的形象:

。大风扬积雪击面

道中迷雾冰滑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大风扬积雪击面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3.在《登泰山记》中,“32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4《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

。5、《静女》中,

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6、《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彤管有炜说怿

《涉江采芙蓉》

1.在《涉江采芙蓉》中,“,”写出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张望故乡的情状。2.《涉江采芙蓉》中表达主人公与爱人分隔两地、无限惆怅的句子是:,。3.《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描写诗人在长满香草的水泽中采摘荷花的景象。4.《涉江采芙蓉》中,采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涉江采芙蓉》

1.在《涉江采芙蓉》中,“34《鹊桥仙》(纤云弄巧)1.秦观在《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2.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纤云弄巧)1.秦观在《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35《虞美人》(1)《虞美人》中“”一句起笔,春花秋月本是人人想留之美景,但作者却在问“什么时候能了”,强烈地表达出词人悲凉的心情。以乐景写哀情,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2)《虞美人》中李煜用“,”两句极具想象力地以怨春花秋月之乐景无有了时来衬亡国之哀深,正得以乐景衬哀情之妙。(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引领全篇感情基调,含蓄地表现出词人面对美好事物时对时光流逝、人生绝望的无限唏嘘之情的句子是:“,”。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1)《虞美人》中“36(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6)《虞美人》中的“,”两句写出了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短暂,也表达了李煜的痛苦与绝望等复杂感情。(7)“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杜牧《赤壁》中的“”句,以及李煜《虞美人》中的“”句,都用了这个意象,而两句中的“东风”含意有所不同。(8)李煜《虞美人》中“,”两句写词人夜晚在春风里、月光下深切怀念故国的情景,伤悲之情溢于言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东风不与周郎便小楼昨夜又东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37(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10)《虞美人》中李煜以“,”两句,直抒胸臆写亡国之恨,或正是这两句招来了宋太宗的猜疑,引发杀身之祸端。(11)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借东风和明月这些宇宙永恒之物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12)《虞美人》中“,”两句写东风起时,小楼明月,但故国已逝,心中无限哀凉。(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3814)“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用到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15)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诗人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16)李煜《虞美人》中,词人以“,”两句写他身居囚屋,听着风声,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表现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17)李煜《虞美人》中,作者用“”一句表达了遥想故国、不忍追忆的沉痛情感。(18)《虞美人》中李煜先用“”一句点明愁之因——亡国,又以“”句设喻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