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哪里来课件_第1页
人的认识从哪里来课件_第2页
人的认识从哪里来课件_第3页
人的认识从哪里来课件_第4页
人的认识从哪里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掌握知识必须实践实践的观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原理与方法论①②②③③④①含义: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运动。人类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实践其实就是人们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的活动。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一切物质性活动主体对象范畴动物区别主观认识区别形式多样表明方式最基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教师讲课农民播种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三年前准备奥运开幕式时,张艺谋曾说:北京奥运会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2008年开幕式……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总导演——张艺谋场馆建设者观众运动员志愿者演员2008北京奥运实践具有社会性《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人听后认为,愚公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但他毕竟还是太愚,因为真移山要的是锹挖、肩挑,一年才往返一次,而不使用炸药炸,用车运,对此如何看待?实践具有历史性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谁对?(农夫的观点是对的)西红柿在西方曾经被认为是禁果,是有毒的,所以一直没人敢采摘来吃,后来一个人冒死吃了,才发现原来西红柿的味道原来如此美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名言评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如果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你就得亲口尝一尝。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认识的来源有多少个?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亲自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间接经验。但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1、天文学产生于的需要。2、教学方法产生于的需要。3、孙子兵法产生于的需要。

农业

教学

战争4、邓小平理论产生于的需要。改革开放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认识实践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新恒星利用显微镜发现的人体病毒气象卫星高空拍摄的地球气象图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吃一堑,长一智学然后知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名言评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008·广东文基,16)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这蕴涵的哲理是

A.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黄鼠狼是不是偷鸡“专家”?

如何检验?结果: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第一步: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两只黄鼠狼吃了鸡第二步:做实验食物结果第一天第二天……第五天三只活鸡、一段带鱼只吃了带鱼鸡、鸽子、老鼠只吃了老鼠只放了鸡吃鸡充饥…………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真金不怕火炼名言评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008·上海单科,15)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C电磁场理论的奠基者:法拉第电磁波的发现者:赫兹完成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

人们根据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家创立的电磁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摇撼技术及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以致用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名言评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