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48张_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48张_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48张_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48张_第4页
2022-2023学年部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48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代史伶官传序传序伶官学习目标①了解欧阳修及《新五代史》;了解唐末五代及北宋的历史背景②掌握课文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③理解文章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④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

欧阳修(1007~1072),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出身寒微,由母亲亲自教学,因家贫,不具纸笔,用荻画地作书。学家。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历史上,他既是著名文学家,又是史学家、金石家。知人

欧阳修:字

,号

,谥号文忠。著名、,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永叔醉翁、六一居士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文学家史学家北宋知人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致仕、乞骸骨)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知人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伶”是指封建时代演戏的人,“伶官”是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传”:是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在本文

是指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其他如《滕王阁序》、《兰亭集序》、《送东阳马生序》。解题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五代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这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后唐---庄宗后唐庄宗

李存勖

庄宗从继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常和戏子在庭院排练演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公元926年,在一场伶人的叛乱中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对为庄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整体感知,梳理文意1.听朗读,掌握生难字

读音;2.结合课文注释,把握关键字词,注意圈点勾画,提出疑问,梳理文意。找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和结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论据: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行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段):立论,提出盛衰由人事的观点,引出下文。第二部分(第二、三段):通过庄宗盛衰的鲜明对比,揭示成败之迹,由于“人事”的道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第三部分(第四段):总结全文,概括由盛而衰之规律——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梳理文意·第一段学生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字句,引导学生体味感情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①理:道理,规律。②人事:人的作为。③原:推其根本,动词。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所以:……的原因。其:代词,指庄宗。之:代词,指天下。④之:代词,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个道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1.找出观点句(论点:)2.其依据(论据)整体感知3.本段大意提出盛衰由人事的中心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失天下这一立论依据。梳理文意·第二段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以:介词,拿。矢:箭。恨:憾事。梳理文意·第二段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与:给予。尔:你。其:副词,表示祁使语气,意为“一定”“要”。无:通“勿”,不要。乃: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少牢:羊、猪各一头。请:很恭敬地取出以:介词,用。及:等到。旋:归来。纳:收藏与尔三矢李克用临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攻克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他将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临出征就派人取来,放在精制的丝套里,带着上阵,打了胜仗,又送回家庙,表示完成了任务。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打败了朱全忠亲自统帅的50万大军。接着,攻破燕地,将刘仁恭活捉回太原。九年后,他又大破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于公元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四月,在魏州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23岁袭晋王之位,先后攻燕国,破幽州,灭梁国,何等的雄姿英发。其意气之盛,又是何等的壮阔!以至于举天下之豪杰,都莫能与之争!思考:后唐庄宗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建立后唐?用原文的话来回答。写受箭时,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受、藏、请、盛、负、纳,从这些动词可以看出庄宗对父亲遗命的态度是:恭恭敬敬后唐庄宗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着三支箭的鞭策,他怀着一股报仇的信念,时刻恭敬地面对父亲的遗愿。用原文的话来说就是“忧劳可以兴国”。1.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2.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告知三件憾事,劝庄宗完成遗愿。第一段议论,第二段记叙;总分关系。3.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鉴赏突破“忧劳可以兴国”。结合第一二段回答问题:梳理文意·第三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方:当,正当。

其:他,指后唐庄宗李存勖。

系:捆绑。函:匣子,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匣子装。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梳理文意·第三段及:到,等到。

仇雠(chóu):仇人。雠,与“仇”同义。

夜:在夜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四:在四面,名词活用作状语仓皇:匆忙,慌乱。东:向东,名词活用作状语。襟:古代指衣的交领,后指衣的前幅。何其:多么。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梳理文意·第三段而:连词,表并列。

欤:表反问的语气词,吗。抑:或者,还是。

本:考察,探究。

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兴”“亡”: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身死国破

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pái)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1.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第三段和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

鉴赏突破结合第三段回答问题:

本段主要写庄宗失天下的经过,是对“逸豫可以亡身”的说明。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三段反面叙说。梳理文意·第四段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①忽微,而智勇多困于②所溺,岂独怜人也哉!故:因此,所以。举:全,整个。

莫:没有谁,没有哪一个。灭:被灭,动词的使动。于①:介词,从。于②: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独:唯独,只有。【内容分析】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问题】欧阳修得出了什么历史教训?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算一算: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分别多少岁?想一想:这几年里,在他身上又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思考探究908年(23岁)“与尔三矢”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926年(41岁)“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得天下------15年----盛失天下------3年----衰时间事件结论教训908年23岁受命继志祸智盛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患勇得忧劳可以兴国常多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积困盛衰之理于于岂非人事哉忽所衰926年41岁身死国灭微溺失一夫夜呼……逸豫可以亡身15年3年庄宗大事记史论以古鉴今文章结构图示2《伶官传序》总起提出论题: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分说正面后唐庄宗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分说反面后唐庄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启示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总结得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补充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这一背景,我们在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就已经了解了。北宋外交上极端软弱,对不断进犯的契丹、西夏妥协退让、屈辱求和。每年都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写作意图)主旨语言特色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4.对称句、反问句和感叹句讨论讨论

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

请同学们再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

拓展延伸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的事例。《苦斋记》中说:“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前人教训,励精图治,换来了“贞观之治”,名垂青史。

唐玄宗李隆基,忧劳时,迎来了“开元盛世”;逸豫时,天宝危机,酿成了安史之乱。

商纣王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引火自焚”的下场,并留下千古骂名。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修宫庭,疏运河,冒天下之大不韪,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国破家亡,身死部将之手。庄宗:秦:六国:项羽:北宋:学生:《兴亡论》拓展:“兴亡规律”忧劳则兴,逸豫则亡仁政则兴,暴政则亡抗秦则兴,赂秦则亡重贤则兴,寡谋则亡自律勤奋则成,放纵懒惰则败思危则兴,苟安则亡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人的事情B.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山东:太行山以东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仇雠:仇人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答案B解析A项,人事:人的作为。C项,山东:这里指“崤山以东”。D项,爱:吝惜。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以弱天下之民③以愚黔首 ④却匈奴七百余里⑤赢粮而景从 ⑥外连衡而斗诸侯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⑧会盟而谋弱秦⑨一夫夜呼,乱者四应A.①⑤/④⑥⑦/②③⑧⑨ B.①⑤⑥⑨/④⑦/②③⑧C.①⑤⑧⑨/④⑥⑦/②③ D.①⑤⑨/④⑥⑦/②③⑧答案D解析①⑤⑨为名词作状语。④⑥⑦为动词的使动用法。②③⑧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下列课文中的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百越,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多个民族的统称。B.敲扑,都是杖类刑具,长的称“敲”,短的称“扑”。C.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行,二十五人为伍。后用“行伍”泛指军队。D.匈奴,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秦、汉等时代与中原地区发生过冲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百越,为越族的统称;B项,短的称“敲”,长的为“扑”;C项,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4.对课文中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牢,用猪、羊各一头祭祀叫少牢,如猪、羊、牛三牲俱全则叫太牢。B.忽微,古代的长度单位,文中指微小的事情,而锱铢则是古代重量单位。C.从事,古代官职名,即从吏史,亦称从事掾,汉以后三公及州郡的长官自辟僚属,多以从事相称。D.庙,供奉祖宗神位的处所,如家庙、宗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也指宗庙。答案D解析《岳阳楼记》中的“庙”指朝廷。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描写陈涉率领的军队武器十分落后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却赢得了天下的广泛响应,很快灭亡了秦朝。(2)《过秦论》讲明秦力量达到顶峰,然而“______________”,国破家亡,被天下人耻笑,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文章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答案(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6.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蒙:继承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丝带、丝绳D.举天下之豪杰

举:全,整个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