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旧事寻梦8】之八 家乡的民谣、儿歌_第1页
【申城旧事寻梦8】之八 家乡的民谣、儿歌_第2页
【申城旧事寻梦8】之八 家乡的民谣、儿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乡民谣儿歌作者:凌鼎年编辑:小九九时间2012-11-2913:06阅读次数:收中国凡有点文化的都知道《诗经知道《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说白了,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或称土风歌谣说是民歌也可以当代作家常有各地组织的采风活动,其实,所谓采风,就是去民间,去乡下,去基层了解风土人情,采集老百姓嘴里的风谣汉书》有这样的记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至各州县,观采风谣思再明白不过,汉和帝让手下微服到民间采听民谣,以便掌握民众的言论与意向放在当今社会,更多的就是段子。正面的就成了红段子,负面的可能就被斥为黄段子、谣言。民谣、民歌各国都有,不少是小孩唱的,所以民谣、民歌往往与儿歌有割不断的关系。当然,所谓民谣、民歌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创作的,文化人参与的,无非借小孩的口来流行,来宣传而已。梳理历史的脉络,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民谣、民歌内容、风格都不一样。有浅显的、通俗的,也有隐晦的、拗口的。有长时间流传的,也有不久就销声匿迹的。我们太仓是文化发达地区谣歌向来丰富如清代诸家轩著坚集“金太、嘉、常、崇、腐江叫昆、长、空吴”的说,显然是清代的民谣,这民谣客观地反映出了当时苏州七县的经济状况。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土生土长的太仓人,儿时的不少歌谣至今难以忘怀。“致、倪顺三斋四观五堂陆桥七塘八桥九苗、皮用数字谐音排列把仓的十个名胜古串了起来我时,这十个景点都实实在在还存在基本都见过去过。一致堂在今肯德基斜对面,五十年代拆掉的,楠木大厅,卯榫结构,因卯榫牢固不好拆,最后被锯断的;倪鸿顺在武陵桥南堍,倪家后人还住在那里,系我小学同学,故常去三珍斋在今小菜场超市河的北面年三珍斋的风鸡很有名四街观在今一小西边一条十字路口的建筑登能望四面;五路堂在原南牌楼处州附近;陆家桥是武陵桥与皋桥之间的一座桥,在致和塘上堍家陆姓茶馆我儿时住长埭弄,几乎天天要经过;七浦塘在太仓七丫口入长江,又名七浦、七鸦浦、七丫河等,曾有人牵强附会地把它与戚继光联系在了一起误为浦塘八洞桥在原孔庙附近,所谓桥,其实就是一条小沟上的两条石板每石板上有四洞俗八洞桥石板为何有洞呢?原来此石是王锡爵家族祠堂的旗杆石,那洞是插旗的。因附近有个骨科医生,医术精湛,治好不少病人,被誉为“八洞春光为仓旧时十景之一;九苗河是我唯一不清楚的一个景点,希望了解的老太仓告知石弄在太仓卖秧桥面说因用石皮铺地得名一因最早住一石匠与一皮匠,故名。当然还有其他民间说法、文人杜撰,但恐怕与史实相去甚远。我1年开太仓去微山湖畔的煤矿打工二十年后调回时这些景点已十不存一到九十年代老城区改造时,则彻底荡然无存。五十年代六年代,还没有实计划生育家有四五个孩子稀松平常,普通百姓家的日子都紧巴巴的,那时流行的民谣是阿穿,二旧阿穿“三,三,缝补又年我忆犹新的是考取初中去报到时件汗衫胸前有个大洞年去长征大串联时我亲为我一条土布裤子补了又补,不会少于十个补丁;高中时,参加校宣传队演出,要蓝裤子,那次我妈正好不在家,我翻出我父亲的一条蓝卡其布裤子,但膝盖部位已坏了我家里找不到色的线只用白色的线缝上再蓝墨水把白色的线涂

成蓝色,然后穿上登台演出,在现在的孩子听来,简直属天方夜谭。因为那时食物匮乏,很多东西要凭票供应,而发育头上的孩子,特别是男孩,食量大,一看到吃的,那情景可想而之,有一则民谣很形象,谓之“眼睛霍,头雨,牙齿夹,咙背,皮褡有大人还连一“吃肚青起不爷死不?五六十年代的男孩子可玩的东西无非是掼菱角、杈铁环、滚铜板、打弹珠、飞纸镖,钉橄榄,或中国、美国(即捉与逃得泥猴子似的。文弱点,高雅些的,玩文字游戏,其实就是儿歌,譬如“姓?姓黄啥黄草黄啥草青。格?碧青啥笔毛,格?毛啥羊山?格?山,格?糕啥年19?年相当于现在相声或小品中的字头接字尾。记得还有一个比较文雅的活动,几个小朋友并排坐一溜,其中一个唱点萤虫蚂柱空…”点脚,做活动,相当于击鼓传花的游戏可后的词句早忘了女子喜欢的游戏是跳橡皮筋她们会唱着“皮,蕉,兰花十,五、二七二二三一三二三三,八九十”许这就算《皮筋歌》吧。也不知道这些女孩子小和尚念经似地唱了整个童年的儿歌有几个知为什么是马兰开花不是栀子花开不是牡丹花开?那些神秘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讲究,有什么寓指?在所有的儿歌中,最富盛名的是“摇摇摇外桥外喊好宝又亲又是,米子年…”后来张艺谋拍了《摇啊摇,摇到外桥》的电影,更是使这民谣家喻户晓。但据我知道,这民谣版本有多种。苏州、上海、太仓都有流传,其原始出处已不可考。还有一则民谣流传也颇广,那就是“康康马哉隔大转哉买啥小菜茭炒,鸡煞鸦老告,拨尚和念,念观,音布卖姐,夫窗关苍,蝇灰扒乌,龟屁,得地关于这则民谣,前半部都差不多,但后半部说法各一,不知应该以哪个版本为准。在众多的民谣儿歌里,我记得最牢的有“洋打虎老吃孩,孩公,鸡蜜,蜂瘌,痢洋,枪老”周复始,循环往复,寓意了大自然中一环扣一环的生物链现象。还有一则儿歌,至所以记得住,可能与其严格的“一七韵”有关系钉踏泥雨落堆,啄瓜,枪铅,炉里面”儿时唱山歌似唱,其实并不知啥意思,大了才晓得这是不健康的,是讥刺麻子脸的。儿歌中的糟粕也有不少,扇扇有,夏扇,要我,到月。流露出一种自私的心态,也有人认为虽简单拙朴却隐籍着人间常道。还有些则不免无聊,而小朋友很偏爱,譬“是中气哪不之,来玩玩还受之,是有理谁了大,动了大,地人报了帝皇帝命,准屁假如哪位同学放了响屁屁同学间,就以这儿歌来自嘲或调侃。小学生常念叨的还有一则儿“响报冲碉,先机枪后手弹布一,扫场。与这厕所文化相关的,还“先要蹲,没纸上,掉垛,还只”也不知是谁写的。当然,儿歌中也有健康的,有知识含量的,如下雨天,大人会告诉小“落个,落落停一一泡一就停。等于气象谚语。还有《九九歌记得最牢的是“九成,九心,得煞,五腊心冻鼻筋…还听乡下的老人说过“冻煞辣虫精知不是这几个字,也没有闹清“辣虫精”指的是什么?还有“瓜,瓜,姑赤老皮”这大人通过儿教育、告诫女孩子,从小要有羞耻心,要懂得自尊自爱,也算用心良苦。

另外,“学,相,包掼屋顶看老难情借儿歌讽刺了那些赖学、逃学,不肯好好读书的问题孩子,有其积极意义。“懒小,懒白,眼门,臼户”这是父母批评孩子的一则常用儿歌,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估计没少挨过这批评。现在几乎家家独生子女,就不存在这问题了。记得小时候,常被大人指责的“白花猫吃朝跑”思一天到晚野在外面,但那时的孩子倒是亲近自然,有利身心健康的。“歇,歇,只睛大。开到隍,隍爷哈笑这大人用以哄孩子的,孩子被一逗,一笑,也就没事了。“鸡鸡,虫…“排,果…”都属耳熟能详的,不去细说了。我能记起的民谣、儿歌还有多则,像“笃笃卖粥三胡四壳吃肉侬…“头头下不,有伞我大头落了打了,八子会…这儿歌好像已被贴上了上海民谣标签不能算正宗的太仓民谣、儿歌。还有几则儿歌因记忆力问题,已记不全了记不切了,前头有山啥山猪三山有庙,格?不;庙供老,啥老?老。老手拿剑什剑看见…带有调侃意味,利用了谐音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