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对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对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对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对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对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对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检验科的360例血液标本,分别使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与化学发光法〔采用LiCA500仪器〕对血液标本中的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进展检验。结果采用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对血液标本施行丙肝抗体与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阳性检测,最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酶联免疫法照旧检测为阴性。但是化学发光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酶联免疫法的结果并不全为阳性,经其他方法对差异标本进展检测后结果与化学发光法结果一致。结论在检测丙肝抗体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时,使用LiC500进展化学发光法检测时准确性较高,结果不易受到干扰,建议推广。

关键词: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法;LiCA500

本文引用格式:许诺,王新元,卢丹,等.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对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19(53):167,172.

0引言

丙型肝炎〔HepatitisC〕是一种由HC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广泛。我国属于丙肝的高发区域,其感染在全世界均有分布【1】。而梅毒〔Syphilis〕为梅毒螺旋体导致的慢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不洁的性传播【2】。临床资料显示,近几年梅毒与丙肝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如不及时确诊,那么有可能会造成继续传播,故尽早进展确诊对于疾病的控制意义重大【3】。为了掌握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本次试验采用临床中常用的两种方法,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分别对丙肝抗体与梅毒螺旋体抗体进展检查,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随机抽选我院检验科的360例血液标本。化学发光法中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与丙肝抗体两类的试剂盒来自RocheDiagnosticsGmbH〔罗氏〕,仪器为LiCA500。酶联免疫法中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与丙肝抗体两类的试剂盒来自英科新创〔厦门〕科技,仪器为赛默飞酶标仪。

1.2检测方法

检测人员在早晨采集3mL的静脉血,然后将其进展高速离心,取上层清液于干净的试管内。搜集之后按照一次的使用量进展分装,防止反复低温冷冻【4】。酶联免疫法及其本卷须知遵循试剂盒的说明书,化学发光法〔采用LiCA500仪器〕那么遵循仪器操作程序。

2结果

2.1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阳性检测比照

采用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LiCA500仪器〕对我院检验科随机抽选的360例血液标本标本进展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阳性检测,最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酶联免疫法照旧检测为阴性。但是化学发光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酶联免疫法的结果并不全为阳性,经其他方法对差异标本进展检测后结果与化学发光法结果一致。详细见表1。

2.2其他方法辅助诊断

其中全部360例血液标本经过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方法检测后,有4例结果出现差异。将4例患者经过其他方法辅助进展诊断,检查结果显示1例疑似携带梅毒抗体的标本经过确诊携带梅毒抗体,而疑似3例携带丙肝抗体的标本经确诊携带丙肝抗体,最终结果与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结果一致。

3讨论

当前临床应用的诊断方法中大多运用病毒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如中和试验〔NeutralizationTests〕、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采用LiCA500仪器〕与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Test〕等【5】。其中酶联免疫法为在抗原或抗体的根底上与某种酶结合形成酶标抗原、标抗体,此类物质不但具有原有抗体的免疫活性,并且还会带有某种酶的生物活性,一般检测准确度较高【6】。不过这种方法的缺点也非常突出,没有全自动的操作系统,目前仍旧依赖于人工检测,不仅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重复性比拟低。研究说明,酶联免疫法假阳性的几率比拟高,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或者检测试剂自身缺点所导致的【7】。而化学发光法〔使用LiCA500仪器〕检测具有准确性好、特异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中也被广泛应用,而使用LiCA500全自动分析仪器可以使操作简单化,使得检查的本钱也大大缩减,减少重复检查的次数[8]。

在本次对丙肝抗体与梅毒螺旋体的抗体检测中,采用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LiCA500仪器〕对我院检验科随机抽选的360例血液标本标本进展丙肝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阳性检测,最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酶联免疫法照旧检测为阴性。但是化学发光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酶联免疫法的结果并不全为阳性,经其他方法对差异标本进展检测后结果与化学发光法结果一致。结果显示化学发光法〔使用LiCA500仪器〕比照酶联免疫法准确度更高。而且结果与之前的报道也一致,报道显示,化学发光法的抵抗干扰才能比拟强,即使样本的存放时间比拟久,样本溶血以及黄疸病对检测的结果影响不大[9],故在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本次实验中的酶联免疫法中发生了假阴性的情况,这对我们临床上起到了警示的作用,指导我们严格对试剂及操作步骤进展把控[10],使得假阳性及假阴性率尽量降到最低。

在检测丙肝抗体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时,使用LiC500进展化学发光法检测时准确性较高,结果不易受到干扰,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耀东,彭云娟,魏丽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合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价值[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2,10(1):53-54.

【2】高红,刘春艳,陈明,等.梅毒产妇标准治疗前后乳汁和唾液的梅毒螺旋体DNA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24(4):422-423.

【3】金晶.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2,16(4):49.

【4】吴春磊,李婧,邓安彦,等.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在感染性免疫检查中的比拟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39(16):131-133.

【5】BergmannSM,WangQ,ZengW,etal.ValidationofaKHVantibody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J].JournalofFishDiseases,2022,40(11):1511-1527.

【6】张赞,陈娜云,孙阳,等.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金标法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38(3):291-293.

【7】ShahDK,MaghsoudlouDP.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thebasics[J].BrJHospMed,2022,77(7):98.

[8]王耿媛,赖官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校准方法研究及不确定度评定[J].医疗卫生装备,2022,37(3):100-101.

[9]李淑莲,许奇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