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中医考研与考什么[1].中医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为生动形象,下面举例,以2014年如北中医研究生院为例有。一、学术型:1基础医学院,2中药学院,3针灸推拿学院,4管理学院,5护理学院,这5个都是学术型的(培养科学家的),分数相对专业型来说要低一点(但也不好考),做实验比较多,可以多发表文章,时间比较充裕,研一上课,研二、三做实验上门诊,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做实验,完成相关课题,发核心期刊论文等等;二、专业型:1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2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3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5临床医学院(广安门医院),这5个是专业型的,分数要求更高,毕业后进医院不用去转科了,在临床待的多,研一晚上和周末上课,比较忙和累,研二、三就只用转科,论文要求比学术性的低.【2】、中医考研考什么:科目有:中医综合六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共300分),英语Q00分,没听力),政治Q00分,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当代史)中医综合都是选择题.总分300中医综合共180题,分A/B/X三种题型1-80题为A单选题1.5分,共120分81-120题B为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121-180题X为多选题,每题2分共120分中医类题型:中基30题中诊30题中药30题方剂30题中内35题针灸25题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这六科合称中医综合,共300分,再加上英语100分,政治100分,总共500分,中医类考研在国家属照顾类专业,国家线很低,2013年的国家线一区在275,二区265,英语一区36,二区33,别看英语这点分数,很多同学就死在英语上,同时政治一样要过国家线。2014年国家线一区在280,二区270,英语一区37,二区34,估计是考研大军再壮大,2013年国家线上涨10分,2014年又上涨5分.备注: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
、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
、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复习攻略中医综合七一之前六本教材必须看完;听辅导班视频,做笔记整理。九月一号之前,第一遍20年真题做完;标注出错题、难题;十月一号之前,第二遍20年真题做完;十一月一号之前,第三遍20年真题做完(重点做错题、难题)十二月一号之前,继续错题、难题,开始所有基础知识回顾一遍,并开始做模拟题;十二月到考前,做真题、模拟题。考前头五天,错题难题回顾。考前头一天,知识点框架回顾。英语:三月份之前,英语单词来一遍。这一遍背单词一定要快,只看不写,看见英文马上反应出中文.四月、五月、六月继续轮单词,并看完新东方视频.七月开始做真题,做一套弄懂一套,做到没有一个不会的单词,没有一个题的解答思路不会。七月到十一月,一直做真题,注意要留下大概3套题来考前测试。十一月开始背作文,并且形成自己模板。十二月开始练习模拟题,这里推荐张剑的模拟题.每3天计时练习大作文和小作文。复习英语一定要注意:阅读是命,完型最后。考试做题JI质序建议按照:作文、阅读、翻译、完型。完型做题按照红花绿叶排除法来做,具体技巧网上特别多,不要花费大量时间,把时间挤给阅读。PS:我到最后基本上是每天背一到两遍单词,这里主要介绍几个背考研单词的方法.stepl:形成自己的单词表(看单词表,删会的词):上网下载excel的最新大纲单词,边背边把会的单词全部删除。第二遍再边背边把会的单词删除。依次重复n遍,直到5500个单词浓缩成两三百个单词。这个时候,你自己的单词表就形成了。然后,每天对着这个单词表强化背使劲背。这一遍在背的过程中,只需会单词的一个中文意思就好了。记住:记忆是一个沉淀,你必须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step2:形成自己的单词本:(推荐用星火单词或新东方单词)第一遍,先把所有会的单词划掉,这样会满足感爆棚。然后依次重复背,边背边划掉会的单词。step3:真题单词背诵:首先,对所有真题7寸照黄皮书进行翻译,其次,把所有真题里面的单词,特别是不懂的熟词生义和高级词汇摘录整理,加以重点记忆。step4:每一周急速轮一遍所有单词,每天背真题单词。政治:政治复习不易太早,要不容易忘掉。建议从暑假收假开始复习.边大纲边疾风劲草,配以辅导班政治复习,选择题是根。大题不用担心,选择辅导机构的押题或者肖秀荣4套、任汝芬四套、二十天二十题拿来背即可(最后一个月或者半月一定要拼了命的背政治1中诊上篇,舌诊、脉诊每年必考。这两部分必须看熟。脉诊——先背过后面那个表格,即7版教材118页那个表格。每种脉的脉象、主病,以及浮脉类有哪些,沉脉类有哪些等等,都要记清楚。但是死记硬背容易忘。不好理解的需要借助前面的讲解。比如促、结、代脉。这个表格背过了就有底了,再看其他的。主要有:L脉象的胃、神、根各自的含义,就一句话,很容易记住。2、《脉经》《难经》《景岳全书》《医宗金鉴》中寸关尺各自代表什么,有一年考了《难经》中右寸主肺与大肠。3、120页相兼脉主病。4、121页各种真脏脉,这个虽然临床上n多年都碰不上但是考研特别喜欢考。十怪脉、七绝脉(这两个名词书上没有,看真题解析),各自的脉形、意义。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可以看真题的解析,一般的真题书上都有。5、妇人脉与小儿脉。内容都很少,看一遍就差不多能记住了。看完了这些脉诊就差不多了,不放心就再从头看一遍,看到有什么觉得可以命题的点就记一下。但这些重点要记住。舌诊——这部分是看起来最晕的,没别的办法就是要好好看。看的时候最好抄下来,左边是舌象,右边是意义,要抄的很细,比如淡白舌,不仅要抄书上的临床意义一条。下面的淡白光莹、淡白湿润等,也都要各列一条。然后就是看着左边想右边,看着右边想左边,直到看熟为止。整本中诊最难复习的部分在舌诊,所以这部分要花时间。上篇诊法除了舌脉外其他部分的命题点也都很多,看真题就差不多有个脉络了。中篇的辨证,当时我们学的时候,老师有很好的笔记,我是照着老师的笔记复习的。其余没什么好的经验,就不多说了。不过我感觉,这一部分对于以后中内的复习很有好处,所以推荐大家背目录,尤其是脏腑辨码3一块,把每个脏腑的证型都记住,整个中医复习的框架就有了.(三)中药中药实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活儿,因为它不但内容多而且考得细,因此常看课本是正道。而且很麻烦的是,中药是前五科中真题的重题率最低的。至于要应对考试,我有以下建议,那就是“七步走"。第一步,把每味考纲上规定的药的功效一条背过,滚瓜烂熟。这是整个中药复习中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做好了中药复习一半的任务就完成了。最好先背目录,哪一位药属于哪一类,这样会省一些事。第二步,根据考纲,背相关药的来源。背的时候看着目录,把要背的药标记出来,然后看着药名,想药的形态,它的用药部位是什么。一般背部位就够了,至于植物所属的科属,很多年前年考过一次,再没考过,可以先放一放。着重要鉴别的是根和根茎、种子和果实。比如女贞子是果实、地肤子是果实、马钱子是种子,等等。其实来源历年考的就少,但考纲上既然规定了还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来源并不难记,如果学过中药鉴定学就更easy了。基本上看过一遍,把不好记的、容易混淆的抄下来,再看一遍,就差不多了。第三步,背药性。这个个人情况不同,量力而为。要说明的是药性这东西每年最多一道题,而且常常是有中医基础的人都能做对的,所以在药性上花的时间要慎重。四气的话喜欢考特殊的,比如川楝子在大队辛温行气中唯独属寒。归经的话似乎(只是似乎哈)喜欢考理气药。另外也喜欢考这样的:某一大类药有特殊的归经。比如补血药多归心肝经。第四步,背应用。应用的内容非常庞杂,看起来无从下手。但仔细看看命题,其实他的命题点有规律可循。因此我有如下建议:第一遍看应用的时候,拿着红笔划重点。画什么重点呢?L特殊应用.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背应用应该不难,要拿着功效对照下面所列的应用,一般都很好理解。而且每种应用后都会出代表方,可以凭此代表方加深记忆,又可以兼复习方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特殊的应用,比如金银花治痢疾,苍术治目盲,考试最喜欢考这个,中规中矩的反而考得少。特殊话语比如,”……之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用""善于……",以及一些特殊评价,如"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这些通常都是一味药区别于大队同类药的特殊之处,相当于它们的个性,要十分注意。这样画完重点之后,平均每味药都有一两句话,后来再看的时候就要着重看这些。第五步,背用法用量。用量的话喜欢考贵重药、有毒药、芳香药、动物药等,总之是非常规药量的用药.我看的时候就是把这些药都标出来,然后抄下来背。抄下的大约占需要背的药(考纲上规定要背用法用量的)三分之一。背的时候也不用死记硬背,背过在哪个区间就行了,比如麝香是O.O3-O.lg,那就是在0.01-0.1之间。蟾酥在0.015-0.03g,也是这个区间,但比麝香还少。一般考试就考个大概,在哪个数量级上。煎服方法哪些是重点也很清楚,不必多说。第六步,使用注意。重要啊,不多说了,该怎么办你懂的。第七步,鉴别用药。如果前面的功效应用都背好了,这个就不难,看一遍就够了。这七步是针对各论来说的。我的经验是按这七步走,即先背所有的来源、再背所有的药性、等等类推,而且最好看着目录背。而非看一味药,就把它的来源、药性之类的全都背了。这样一是容易晕,二是容易漏。但不同人方法不同,我仅仅是个人感觉。对于基础不牢且时间充足的同学,还是先把课本从头到尾大体看一遍,再按照这七步走比较稳妥。否则没有基础一上手就开始背,要记住比较困难。各论部分真题的重题率是上匕较低的,因为知识点太多了。但总论部分就要借助真题了,而且真题重题率很高。因为它的命题点就那些。不多说了,对着真题找重点就行了。其实学习中药就像认识一个一个的人,他们的名字长相性格脾气、适合干什么事有什么活儿可以让他们干,以及各自还有的特性,等等。每位药都是完整有个性的,等着你去了解去熟悉,每多看一点,就对每个人有更完整的了解。而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孤立的,很枯燥的等着你去记忆。就好比徐大椿《医学源流论》里"用药如用兵"的比喻,作为医生要调兵遣将,当然要对手下的士兵有所了解。带着这样的心态看中药,可能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吧。方剂复习方剂的时候我很痛苦,因为一翻开课本,好多内容啊,这也觉得应该看,那也觉得应该看,最后弄得头晕脑胀,啥都不想看了,就把书扔了.过一阵子翻翻真题,又看看课本,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方剂的命题规律太明显了,看课本时看那几个地方就够了。哪几个地方呢?组成+用法功用主治这三个地方的内容,可占到命题的80%以上。至于有的时候还会考到某方中某味药配伍的意义。我当初就是被真题中的这种题吓到,以为方解全部要看,结果看的晕头转向,还什么都记不住。后来发现,这种题考的并不多,而且即便看了,也未必有效果。因为一是不同教材说法都不一样,有的我看过了,一样做不对。二是出题人一般水平是比较高的,不会出争议性很大的,凭借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做对的。三是有一定重题率。所以看方解这一部分可以放一放,把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地方先掌握,再来看这部分。具体的一些地方下面会说到。转过来再看这三个地方,就会发现内容并不多。今年要考的方子是240多个,每个方子就这么两三句话,比中药少多了。因此对于方剂的复习,我的建议仿照中药,也分这几步走。第一步,背方歌。第二步,背功用、主治。需要强调的是,这两步都是要背到滚瓜烂熟,一字不差才可以。方歌不用说了。功用一条,考试常常考原话,而且经常把很相似的几句放在造,因此试图从组成中推出功效的做法并不稳妥。至于主治,第一句即主病当然要背熟。后面的症状不用背,但也要看熟,能认出来是哪种病哪个方子,因为考试常常是把这一句拿出来让选方子.另外有的方子在症状之后还偷偷摸摸的来一句:"以及……""亦治……"看得快的很容易漏过去,殊不知考试会从这里命题。比如开窍剂的那几个方子。第三步,在方歌上标注。背过方歌不算完,因为还有很多重要的事等着呢。因此要在方歌上将相关的东西标出来。标什么呢?1、药名虽然方歌上有药,但这个药不够清楚。我把容易混淆的列在下面。枳一枳实、枳壳桂——肉桂、桂枝地——生地、熟地刖 白刖、前胡丹——丹参、丹皮姜一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厚朴温中汤)草——生甘草、炙甘草香一木香、沉香、檀香、青木香等,蔻——白蔻仁、肉豆蔻、草豆蔻(厚朴温中汤)牛膝一川牛膝、怀牛膝荆芥一荆芥、荆芥穗瓜篓——瓜篓仁、瓜篓实萸 山茱萸、吴茱萸大腹——大腹皮、槟榔(实脾散)贝母——川贝、浙贝木 木香、青木香冬—天冬、麦冬芍——白芍、赤芍可能还有遗漏的,我就不——列举了.上述列举的,以前9个比较重要。这是我标注的。
教材不同可能方歌也不同。2、遗漏的药方歌中的药不一定是全的,比如苏子降气汤。因此一定要对照课本以及下面煎服方法,把遗漏的药标注在旁边。特殊药量考试要考药量的话,一般考经方的,比如旋覆代赭汤。经方中药量特别大的要注意,比如吴茱萸汤中的生姜,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另外就是特殊的比例。不会很多,顶多十个。我想起来的:当归补血汤中黄隹:当归=5:1;当归六黄汤中黄黄:他药=2:1;麻杏甘石汤中石膏:麻黄=2:1;左金丸中黄连:吴茱萸=6:1;大补阴丸滋阴药:降火药=3:2;等等。这些特殊药量也要标注在方歌上。特殊煎服方法比如今年就考了小柴胡汤去滓再煎。再发表一下评论,我觉得这几年对经方的考察越来越频繁了。比如药量、煎服法、还有最让人头疼的加减法。基本每年都有经方的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经方啊。每一首方子需要标注的都不太多,直接标在方歌上即可。标注完了以后,碘方歌背完的基础上,就把标注的这些再背过或熟悉。做完了这前三步,基本上方剂部分80%的知识点就有了。剩下20%的分数,要想通过看课本的方式全牌I妥的拿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课本内容太庞杂。但是有选择的看书做题,拿到这20%的大部分是没有问题的.这20%的命题点在哪里呢?1、君药2、2、某些药在方中的作用方子的治法,比如培土生金,金水并补加减法病机,很少很少考,考了的也是一看就会的针对这几条,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真题。如前所述,方剂的真题重题率相对钿氐,而重题的部分大多是在这几个方面。所以复习这几个方面最先做的是真题。做完了真题,这几个方面60%的分数拿到也差不多了。还不放心的,可以照以下方法再复习.针对君药,有余力的可以把每个方子的君药背过。应该不难背,因为大多数在方名中就有。至于那些君药和方名不一致的要着重注意。如炙甘草汤。这些真题上都有。针对某些药在方中的作用,真要仔细看书,跟大海捞针差不多。不过看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特殊的。我个人觉得看真题匕匕较好。针对方子的治法,可以看方解的最后面。一般一个方子就一两句话,能把这句话和方子联系起来就行。针对加减法,我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关注一下经方的加减法。可是有一年还考了二陈汤的加减法,真是没办法。病机很少考。复习方剂时很痛苦。其实考完之后回过头来想想,给方剂命题的老师也挺难的,尤其是想出点新题,很不容易。方剂不像中药,随手拈来都是题,还不重样。方剂的命题点就那么多,要想在方解上出点新题,又怕争议太大,所以只能在出过的题中找。因此大家复习也不要压力太大,从重点入手就好了。个人感觉方剂是最好复习的一科,因为命题什么的很有规律。方剂的部分就说这么多吧.这里只是说了我的经验,未必对每个人都实用。而且我复习的也不是很好,现在不过是回过头来,想,要是我那时怎样怎样复习就好了。所以大家看看便罢,不要太在意。P.S.我复习所用的教材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蓝皮的,方歌可能与五年制教材不一样。中内中内也是很头疼的一门课。我同学评价说一"常看常新",意思是每一遍看都跟新的似的,先前复习的很容易忘。这门课,很靠能力,死记硬背一般不好用。比如他出哪一种病哪一个证型的治法是什么,要是全都背过,不是要人命吗.但话又说回来,要是能力I:匕较好,一看就能分辨出来.关于这门课,我不敢多说,唯恐动辄得咎。因为系统庞杂,我若说得太简单,就怕同学遗漏。所以仅仅简单说说经验.大家不要太在意我说的.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下.一、每个病的证型。我当时是仿照方歌的方式,变成歌诀来背的。比如癖闭:"膀胱肺肝浊脾肾。"当然我编的不好,个人会有个人的方法.这样看起来似乎繁琐,还不如靠理解来背诵。实际上背多了就知道,病与病之间很容易混淆,而编成歌诀来记不容易忘.中医内科学一共才51个病,每个病一句话,再加上是自己编的,很容易记住的。二、每种证型的代表方。把每种证型的代表方抄下来,左边一列,右边一列.背的时候看着左边想右边,把每种证型的代表方记住。注意写代表方时不是把明显列出的那个方子记住就行了,底下的加减法中常常有大量的信息,会列出一些方子.这些方子是近年来常考的地方,所以抄代表方的时候一定要把下面提到的也一并抄上,并且弄清楚适用范围。注意,我以上所说的两步仅仅是记忆的方法,但实际考的时候,他常常是列出一系列症状然后让你辨证选方。所以一定要看书,能辨出证来,否则上面的就白背了。三、每种病(不是每个证)的病机、治法。病机一句话,加上所涉及的脏腑。治法一到三句话不等。都是要好好记忆的。与其他科不同,方剂中药死记硬背的东西背过了,80%的分数就没问题了。但这门课,以上三步走完了,顶多能拿一半的分数。还有大量的命题点在哪呢?我大体列举一下。L 历史沿革。这个每年至多考一道题,但是知识点巨多无比.真要复习的话,不要信考纲上列举的那几个。不要以为那些就是范围,实际上考到的没有几个是从那个范围中出的。所以考试所覆盖的范围其实是整本书中所有病的历史沿革。真要想把这个分数拿到手,只能看和背。多看书,直到看熟为止,再重点记忆,我当时吃亏在在这个上面花时间太多,所以大家要把这个部分往后放,有了余力,b匕较从容的时候再看这个。2、病因。这个考得不多,但也会考。死记硬背是没用的,只能靠理解。注意特殊的,比如瘦病的水土因素,心悸的感受外邪。看病因病机的时候,每一条都跟这个病联系一下。比如心悸的几个病因,你就想象,一个人过度劳累,心悸了,好理解。情绪不对了,心悸了,好理解。感受外邪怎么心悸呢?对了,风湿性心脏病就是个例子,好,这个也理解了。这样做题时再碰上相关选项就能选出来。3、病机。除去上面所说病机一句、涉及脏腑一句外,病机中的命题点还是很多的。比如预后转归就常考。多看多理解啊.4、诊断。考得不多。5、辨证。常考的是辨证的纲领。6、每种证型所列治法.这个考的也很多,和病机不相上下.复习这个我觉得没办法,死记硬背完全不可能,只能理解。有一个不成熟的窍门是参考对症的方子理解。比如今年的一道题,记不清了,大概是出了一组症状,问治法。底下的四个选项很相似,光靠分析难以选出。我就想起这个证不是血府逐瘀汤主治么,就按照血府逐瘀汤的治法选了,回去对照一下果然旦^Eo总之,这门课多看书是正道。看书看得熟了理解了,才算复习好了,死记硬背的那些不够用。其实我们要上临床,自然要对每种病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多看点有好处。由于这门课复习时确实没总结出多少规律,再加上没把中内书带回来作参考,所以这一部分写得很不好,大家看看就行,别太当真。大家多看真题,从真题上总结命题规律。这门课可命题的点很多,因此重题率相对较低,大家不要指望通过做真题掌握知识点,而是要通过真题把握命题的规律,关注没考过的知识点。当然,真题都是要掌握的.针灸这门课很特殊,因为它是从07年才开始考的,而且知识点很多,所以几乎没有重题率,一年一个样。但是大家也不要害怕,因为他所考的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于针灸专业的同学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基本不用复习.对于非针灸专业的同学,凡是上过针灸课的,也很容易知道重点在哪里。对于他的考点,大家要以考纲为准。因为不同的学校以及专业教材可能是不同的,而命题者所依据的似乎是绿皮的七版五年制教材。有的教材可能还有头针耳针等内容,但这些考纲上没有,是不考察的。还有这科与中基的经络部分是相通的。中基强调经络循行,这里强调胸穴,所以要把二者融会贯通。对于他的考点,考纲上说的很清楚了。其实内容并不多,该死记硬背的好好背过就行,我只发表一下个人感想。L关于最后一部分内科病症的治疗,真要好好复习起来,可能会占去针灸复习时间的一半还多,但他最后考试时涉及的分值不超过10%.而且内容那么多,复习完了不一定能记住多少。而做题时,基本还是靠能力。所以这一部分不要死记硬背,大体看一遍没有太磕磕绊绊不能理解的地方就行,真有余力了再回过头来好好看。真正占分的地方在前面,而且并不难复习,都是最基本的。2、胸穴总论、各论、针灸治疗原则等一看就是重点。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忽略刺灸法之类。不要看着他长得不那么严格就觉得不是重点,事实上每年都命题。因为命题时似乎都是有分值分配的,每个章节必须出多少道题。我今年就吃亏在没好好看刺灸法,涉及的题就做错了。所以提醒师弟师妹千万注意啊。3、十二经腌穴主治概要那个表格灰常灰常重要啊,一定要背熟。此年年必考之处,兵家必争之地。4、关于腕穴的主治,背起来也真是很让人崩溃的。参考内科病症治疗部分的看法,以融会贯通的理解为主,有时间再好好背.真正命题的大头在2、3点所提到的部分.这些部分复习起来需要的精力占整个针灸复习的50%不到,分值却在80%以上。所以对于复习的同学,尤其是时间I:匕较紧张的同学,一定要学会抓重点啊。关于中医综合的复习就说这么多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经验,何况我自己考的也不是很好,只是回过头来反思,如果再让我复习一遍,我会这样复习.因此以上的东西大家不要太在意。学习贵在自觉,从自性中领悟,外在的经验只能作为助益,真觉得有用,就把它融入到自己的计划中.我写这篇东西,只是为了强调抓重点的重要性,对于准备考试而言,我所说的东西,大多是重点,而非全部,所以多看书永远是正道.何况我所说的,是应付考试方法,不是学习之道,望诸酬我用心.愿各位考研都能取得理想成绩!(四):英语的复习方法云南中医学院刘海洋58分:英语:英语可以说是大部分考生的薄弱环节。有很多同学以为过了六级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实际情况是六级跟考研英语没有任何直接的相关性.我见过很多过了六级甚至专四的人考研英语小于50分的。我也见过许多四级都没有过的同学最后还考了60、70分的。可见,任何一种测试都有它独到的技巧。所以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英语的复习,建议大家首先买一本词汇书,每天不停地重复记忆。词汇记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如果感觉英语基础薄弱的话,建议大家报一个培训班。海文考研就十分不错的,各方面服务挺周到的。平时可以每星期背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同时练练笔,不要指望模板。要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特色。具体细节方法,我认为可参考上面跨考同学的方法.(五):政治的复习方法福建中医药大学陈思72分:政治是我考的最差的一科,所幸没有导致最后结果的失败,所以我将自己体会的三点教训告诉大家,祝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其一:也是我最悲痛的一点: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政治没什么问题。那些客观题的知识点要像英语一样,坚持每天都看.不要松懈下来.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准备一个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小册。自己做一个更好了.政治需要整理的知识点虽然很系统,但很多,有好多都很容易记混的。所以这个东西是很必要的。我很吊儿郎当。虽说有些东西我也记了。但过几天自己就找不到记到哪里去了。所以,不会的知识点一直没有弄清楚。这是一个教训。其二:不要太寄希望于押题。很多考研班都会在最后阶段有个押题点睛之类的。大家不要太寄希望于这个.我记忆很清楚。我在考研前一晚八点左右吧,有一个同学给我发了短信说是北京5000块钱一节课压的政治大题.然后我就去查了那些东西。那几个题有两个是主流的。有两个是非主流的。结果不管是主流的还是非主流的。最后都没有考。每年政治出卷组都会轮流高校去出题,虽说考研知识点要轮流章节出.但各高校以及各出卷组BOSS对于政治重点的研究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唯一参阅的东西就是每年的政治大纲。所以,结合政治的知识重点和政治大纲,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和寻求某种安慰的心理去寄希望去押题组。其三:政治不要准备太早,但也不要太晚。太早的话,战线拉得太长,政治又是这么枯燥的东西,很难坚持每天都去看,而且知识点都是预习与复习相结合模式的(类似咱们每年的期末),开始的太早很多东西到最后就会忘记。开始的太晚的话,有些同学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情况。因为政治的知识点和考点真的好多.所以如果我再选一次的话,就会提前一个月。大概九月份的时候开始复习,那个时侯大概数学也进行过一轮,或者是书已经看了一遍了,然后分出一部分时间开始看政治的客观题部分的知识点。总结政治就是:结合大纲广撒网。还有不要忘了自己的知识总结。广西中医药大学杨飞政治82分:一是总体上来说,从复习内容上看时间如何分配。二是分三个阶段来说,如何具体的复习各科内容.第一个阶段,要重视基础知识点的复习.此阶段目标是把握框架、了解考点、抓住关键、夯实基础。第二个阶段,就是强化阶段。此阶段目标是理解考点、加强训练、训练专题、总结规律。第三个阶段,就是冲刺阶段。此阶段目标是温故知新、突破综合、查找遗漏、攻坚克难。陕西中医学院黄晨79分:与时政接轨在考研公共课中,政治总分占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为了达到入学考试的目标,取得好成绩,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要制订一个合理而周详的复习计划是十分重要的。许多考生复习政治理论课时,不做合理的计划安排,摸着哪本书复习哪一部分,其复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考研政治还有一部分内容,那就是时政知识,这一部分考查内容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只有到考前才会整理出全年的时政知识点.所以说,最后一轮复习还要把重点放在时政上,在精记时政的基础上,通过模考或真题对考研政治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申请调剂:初试前就应该开始申请调剂这个工作应该初试完后就该开始了。我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013年2月了解到2012年凡是达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控制线的考生均可同时申请参加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复试,当时就做好了校内调剂的打算。另外在网站上也了解到历年其他大学也接受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名校的高分考生调剂本校同类专业.当时我初步做好了如果北京中医药大学无法入围,同时南京中医药大学调剂不成功争取调剂到其他学校中医类专业的打算。初试成绩公布以后,即使初试通过了的考生,也得关注一下调剂的机会,尤其是初试入围名单上排名比较靠后的考生,毕竟各个院校大多是差额复试,个别院校复试比例甚至高达2:1,申请调剂就多一份把握、多一个选择。一般来说,达到报考院校校内控制分数线的考生,都有参加校内调剂的资格。调剂申请应该积极主动,第一选择是所报院校的其他院系的一些调剂机会,即使上不了原本喜欢的专业,也可以退而求其次,调剂到该校类似专业。初试分数线未达到报考院校校内控制线的考生则可以积极联系其他院校申请调剂,一世来说,最有可能申请到的调剂院校就是本科母校。外校接收调剂一般都有一定限制,除了分数上的限制,某些学校还有对考生本科院校出身的要求。联系本科母校申请调剂的好处就是相对于外校复试考生而言,自己拥有更多信息上的优势,在同等条件下,本科母校大多更乐意接受本校毕业生。事实上,调剂本质上是一种“补漏"措施,"门当户对"或"下嫁"调剂成功的把握I:匕较大。申请调剂的一个理性选择就是有针对性的避免一些热门学校和热门专业。一般各个院校的调剂信息都可在网站查找,网络查询的优点就是信息比较广,花费比较少,对于没有明确调剂院校意向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现在很多教育狗艮务机构网站(如沪江考研>>等)都在研究生招生期间开辟"研究生招生信息调剂”栏目,上面不仅有一些院校部分专业所需调剂生的需求信息,还有专门供考生发布自我推荐信息的板块。但是网络查询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信息反映不够及时,往往在等信息公布上网的时候,很多其他考生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联系上该院校该专业;第二,,生信息调剂板块上登出的一些院校或是院校下属的专业一般都是比较冷门的,对于考生的吸引力不大。如果要及时获取相对比较热门的院校及专业的调剂信息,电话咨询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对于有了比较明确的调剂院校意向的考生来说,通过招生报考指南或是网络找到相关院校研究生招生办的电话号码,依次进行咨询是最优选择。"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在一个点上。”俞敏洪在《赢在中国》如此点评道。竞争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公平是需要自己去争取和把握的,希望考生能好好把握考研的最后一E殳旅程,最终赢在细节。1、正式调剂之前,有的学校有预调剂。虽然这个预调剂和正式调剂,理论上没有必然联系,但是有的学校,会优先预调剂考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预调剂,别人预调剂了,而且正式调剂时你们俩都报了该学校,那么学校会优先别人。或许这只是学校为了吸引优质生源,说说而已,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所以,尽量把所有预调剂都填了吧。2、再说预调剂有的学校的预调剂真的很坑人!以我今年的经历为例。我今年预调剂报了浙中医.3月31号(也可能是30号,记不清了)学校研招办发信息给我说:想报浙中医的同学,可以4月1号(即国家调剂系统开通第一天)8点半之前填报浙中医,如果审核未通过,则12点左右给解锁(意思就是,不会锁定48小时)。我很开心地填了,到了4月1号中午12点,我没有收到复试通知,也没有解锁。挨到下午4点钟,我撑不住了,给学校学院打电话,学院老师说不知道有发信息这回事!后来想了想,老师说可能是研招办发的吧。不能解锁是因为系统太堵,他们登不上去!我很郁闷啊,上午是很难登,但中午就好点儿了,下午登录很顺利啊。或许是他们那边网络信号特殊吧,我就只能干巴巴地等了。4月2号下午,我联系的福建说我调剂他们学校,成功的概率很大,但名额不多了,得赶紧报。可我还被浙中医锁着呢,只能焦急地等着解锁。最后,他硬是锁了我48小时!等我解锁后报福建的时候,人家名额已经满了。我很想去福建的,很喜欢福建的,就因为浙中医,错失了绝好的机会!这可是一个人的命运啊,就这么被改变了!3、三说预调剂说一个I:匕较另类的学校,广西虽然不是34所,但他的复试录取在正式调剂之前就已经结束了。他是根据预调剂来复试的。所以,预调剂很重要!正式调剂时他们也会在调剂系统挂出调剂专业、名额等信息,但抖障是为已经预调剂并参加复试被录取了的考生准备的,是为了让他们补程序、走过程的,根本不是要你去填志愿的。4、正式调剂报志愿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填志愿之前一定先打电话给学校的研招办或者学院,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珠宝ERP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创新药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权威解读试卷》
- 2025年网络工程师职业技能测试卷:网络设备选购与配置成本分析实战试题
- 2025年物流师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卷:物流企业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卷:艺术心理学分析深度解析试题
- 2025年初中地理模拟试卷:地理环境演变知识点深度剖析试题
- 2025年注册建筑师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建筑声学与光学试题
- 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实操应用篇消防安全案例分析题库
- 2025年滑雪教练职业技能测试卷(中级水平)
- 环境毒理学考试整理重点
- GH-T 1388-2022 脱水大蒜标准规范
- (完整版)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张海藩牟永敏课后习题答案
- 金属材料成形工艺及控制课件:轧制理论与工艺 (2)-
- 《我与集体共成长》的主题班会
- 六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堂课件
- imo中的问题定理与方法
-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氨吹脱塔单元设计示例
- 中国移动-安全-L3
- GB/T 42314-2023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