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计量管理
相关知识综述2014.10.231主要内容能源计量器具台账的建立计量器具的检定与校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通则》量、量值、法定计量单位能源流向图及计量器具网络图的绘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2
量
“现象、物体和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计量学中的量指的是可以测量的量,可以是广义的量如长度、质量(重量)、温度、电流、时间等,也可以是特定量如一个人的身高、一杯水的温度。例如:物体有冷热的特性,温度是一个量,它表示的物体的冷热的程度。经测量得到某一杯水的温度为30℃
,这个特定量的大小表示了水温的高低,它是由数字“30”及一个参照对象“摄氏度”表示的。3量的表示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必须用斜体表示如质量m
电流I量的符号的下标:物理量、表示变量、坐标和序号的
发到v字母要用斜体来表示。如:Cp的下标p是压力量的符号,要用斜体来表示。除以上三种情况外的下标都用正体来表示。阿拉伯数字、数学符号、元素符号、化学分子式U95
、最大电压Vmax的下标max表示最大要用正体表示。4
量值用数和参照对象一起表示的量的大小。量值由数和参照对象组成,量值中的参照对象可以是计量单位、测量程序、标准物质或其组合。
量值的正确表达方式,如:18℃~20℃或者(18~20)℃※180V~240V或者(180~240)V错误的表达方式:18~20℃;180~240
V因为18和180是数字,不能与量值等同使用。5
计量单位:“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计量单位也叫做测量单位。每个计量单位都有符号。
※基本单位:在“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计量单位”称为基本单位。如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有七个,它们的名称分别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6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SI导出单位(21个)SI基本单位(7个)7法定计量单位质量时间长度热力学温度
SI基本单位彼此独立的七个基本量电流
物质的量发光强度
千克(公斤)kg米m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
mol坎德拉cd8
国际单位制中21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频率赫[兹]Hz力牛[顿]N压力(压强)、应力帕[斯卡]Pa能[量]、功、热量焦[耳]J功率,辐射能通量瓦[特]W电荷[量]库[伦]C电压、电动势、电位伏[特]V电容法[拉]F9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电阻欧[姆]Ω电导西[门子]S磁通[量]韦[伯]Wb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T电感亨[利]H摄氏温度摄氏度℃光通量流[明]Lm[光]照度勒[克斯]Lx[放射性]活度贝克[勒尔]Bq10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吸收剂量戈[瑞]Gy剂量当量希[沃特]Sv1112SI单位的倍数单位(SI词头20个)13常用能源资源计量单位能源计量单位常用三种表示方法:用能源的实物量来表示
煤炭的吨数t
天然气的立方米数m3
用热功单位来表示
焦耳J千瓦时kWh
用能源的当量值来表示
煤当量油当量14常用能源计量器具
衡器
电能表油流量表(装置)气体流量计(装置)水流量表(装置)15检定与校准16计量器具的检定与校准检定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17检定与校准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18按照管理性质分类非强制检定计量检定强制检定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中实际使用的工作计量器具19后续检定
计量检定进口检定
首次检定仲裁检定
计量检定的分类按照管理环节分类新生产或新购置的没有使用过的从未检定过的计量器具国家基准或社会共用计量标准处理因计量器具准确度引起的计量纠纷20检定周期和校准间隔的确定
根据JJF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3.6条款,检定周期为“按规定的程序,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定的时间间隔”。
在制定或修订计量检定规程,或对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进行调整时,应按照JJF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执行。当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需要确定或调整校准间隔时,也应参照JJF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确定校准间隔
校准间隔是指上一次校准到下一次校准的时间间隔。21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建立本单位最高计量标准:重点用能单位要自行检定/校准本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必须建立本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建立企业最高标准的程序:1、向有关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计量标准考核;2、考核合格并取得有关的证书;3、开展授权项目的检定、校准工作。22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能源计量器具必须检定/校准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凡经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校准周期的能源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1、编制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计划;2、对在用能源计量器具实施周期检定/校准。23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的编制:1、按照经本单位批准的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或溯源图进行制订;2、按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有效期限或校准的复校时间间隔进行制订;3、采用年度计划的形式
。24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计划内容:—器具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国别及制造厂;—出厂编号;—自编号或唯一性编号;—用途;—使用部门及保管人;—检定/校准周期(年);—上一次检定/校准时间;—检定/校准单位;—检定/校准月份等。25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实施:一、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工作计量器二、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三、无法拆卸的、无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的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四、单位自校的能源计量器具26检定/校准的实施一、企业最高标准器及强检计量器具:1、向相应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登记备案;2、到指定的技术机构申请强制检定。27检定/校准的实施二、非强制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1、由具备开展计量检定/校准资格的计量技术机构实施完成;2、内部建立本单位计量最高标准器,经计量行政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后,对本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校准。28检定/校准的实施三、无法拆卸的无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的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自校、比对的方法;2、定期更换的方法。29检定/校准的实施四、能源计量器具内部检定/校准:1、属于自行检定的项目应按计量法的规定通过计量行政部门组织的计量标准考核;2、属于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有效的控制文件(如计量器具校准间隔的管理程序和校准规范)作为依据。30能源计量器具台账的建立31能源计量器具台账的建立
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是反映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管理状况、安装使用地点、性能特征及适用范围、是否在有效期内等的记录。能源计量器具台帐应是动态管理的,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更换、检修、检定/校准及计量器具的状态都是应及时在台账中体现出来。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要求要有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台帐或一览表分表。32编制能源计量器具台帐的基本要求:1、应列出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检定周期/校准间隔、检定/校准状态。2、台账或一览表的内容是对能源计量器具基本信息的要求,各用能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补充相关项目。
33编制能源计量器具台帐的基本要求:
3、对于某些能源计量器具是由一个主机、若干个传感器组成,有的主机与传感器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主机与传感器在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中应分别列出,必要时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技术指标至少应包括测量范围及准确度等级。若为多档,应分档列出;若传感器、二次仪表分别有其准确度等级,也应分别列出。34能源流向图、能源计量器具网络图、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或溯源图的绘制35能源流向图及计量器具网络图
能源计量管理的指导性技术文件;经过审核和批准,确保其正确有效。表明各种能源的实际流向,并反映能源分类、分级、分项用能的情况。能源计量器具的实际配备与网络图发生变化时,应按文件控制的要求对网络图进行更改,确保其有效性。
36能源流向图重点用能单位应按照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等能源的种类,确定能源流向和检测点,形成能源流向图和能源计量检测点网络图37能源流向图38
能源计量器具网络图:
表明各种能源的计量器具配备的各节点(分级分项点)和各种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应附加文字说明,以表明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种类、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量值溯源期限等信息。
39能源计量器具网络图40注意事项设置的能源计量检测点应覆盖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需求
根据采集点确认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种类、数量、准确度等级。41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或溯源图:
重点用能单位要建立明确的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或溯源系统。1、应制定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或溯源图;2、作为工作计量器具使用的要明确其检定用的计量标准器名称和准确度等级3、作为内部计量标准使用的,要明确规定其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标准和被其检定或校准的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准确度等。424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条文解释》44
条文解释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7167-2006
代替GB/T17167-199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eneralprincipleforequippingandmanagingofthemeasuringinstrumentofenergyinorganizationofenergyusing
2006-06-02发布
2007-01-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45目次
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14.1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14.2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2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25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55.1能源计量制度……………55.2能源计量人员……………55.3能源计量器具……………55.4能源计量数据……………646前言本标准的4.3.2、4.3.3、4.3.4、4.3.5、4.3.8是强制性条款,其余是推荐性的。本标准代替GB/T17167—1997《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本标准与GB/T17167—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增加了非工业企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要求;——对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进行了调整;——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进行了调整。4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要点1.本标准是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为什么是基本要求而在标准中却不体现更高的、更具体的要求呢?原因:a.各地区对能源计量要求有差别;b.各行业对能源计量要求有差别(可颁布行业能量计量要求):c.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对能量计量有特殊要求。2.适用于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a.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但不包括家庭和个人;b.既适用于法人用能单位,又适用于非法人用能单位,只要是独立核算的。48规范性引用文件GB/T6422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8603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要点:
GB/T6422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8603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49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能源计量器具measuringinstrumentofenergy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1.能源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定义很多,有的按其结构定义、有的按其传递等级定义、有的按用途或测量对象定义,其含义都是一样的。2.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要点:501.一次能源:指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任何加工、改变或转换的能源。2.二次能源:二次能源也称“次级能源”或“人工能源”,是由一次能源通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它种类或形式的能源,3.载能工质:载能工质是指由于本身状态参数的变化而能够吸收或放出能量的介质,即介质是能量的载体。513.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equippingrateofenergymeasuringinstrument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注: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是指为测量全部能源量值所需配备的计量器具数量。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按下式计算:×100%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数量。式中:要点:523.3次级用能单位sub-organizationofenergyusing
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用能单位的规模大小各异,较大的用能单位又下属了各个部门,而每个部门又可能下属多个子部门,标准中把用能单位下属的部门、子部门、子子部门均称为次级用能单位某一用能单位可以有很多次级用能单位,也可以没有次级用能单位。标准中又将用能单位分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非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只有用能量超过一定限额的次级用能单位才被称作主要次级用能单位。
要点:53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4.1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本标准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石油液化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要点:1.能源定义: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石油液化气、生物质能和其他资源。
543.能源的计量表示方式(1)以能源的实物量来表示(见表2-1);例,常用的实物量计量单位为:吨(t)、升(L)、千瓦•时(kW•h)(2)以能量来表示(见表2-2);例,常用的能量计量单位为:焦耳(J)、千瓦.时(kW•h)、卡(cal)三种。(3)以当量单位来表示。当量单位用标准燃料表示。一种是标准煤(我国)、另一种是标准油。能源标准煤的单位是tce
能源标准煤=能源实物量
X能源折算系数
能源折算系数(见表2-3)
能源折算系数=能源实际含热值/标准煤热值
55能源计量范围:
a)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接4.1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561.能源计量的对象: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2.能源计量的内容:能源及载能工质;3.能源计量的过程:输入的、输出的、消耗的、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和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消耗的”是指:将某种能源经过转化使用,使其“消耗掉”,亦即转化成无可用价值的低品位能予以排放。“自产的”是指:将输入的能源转化后输出成有用的另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能源。“可回收的”是指:在使用时予以排放,又通过技术改造予以利用的资源等。
要点:能源计量范围是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对象及测量范围。574.2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2.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要点:
要对不同种类的能源进行分类计量。并满足各类能源计量的要求。即:对电能、机械能、热能等要分别计量,对煤、油、气等也要分类计量,并分别满足各类能源计量的要求。584.2.2应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
要点:用能单位对能源的分配与使用应针对不同用途、不同部门的能源进行分级分项计量。实行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运分配、生产(主要生产、辅助生产)过程、运输、采暖(空调)、照明、生活、排放、自用与外销分别计量。实现这种分别计量的主要目就是要为能源的定额考核。制定各种能源消耗定额,实行按能耗定额供应能,按产品单耗考核各用能单位、各用能环节。在各用能单位、各种能源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实现能源的定额考核应该通过合理配置能源计量器具,健全能源消耗统计台帐,得到准确的实际能源消耗数据,以实现能源消耗定量化管理。准确计量,科学计算单耗,促进各级用能单位重视合理用能和节约用能,为分析研究各用能环节能耗变化提供可靠信息,找出浪费能源的原因和薄弱环节。
594.2.3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
要点:
重点用能单位:本标准所指的重点用能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法》第二十条规定的重点用能单位,即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时,按年消耗能源5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申请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时要把能源计量通则作为认证依据中的一个必要条件。
60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4.3.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按下式计算:式中: Rp-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Ns—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Nl—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要点: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是指企业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与企业能源计量率为百分之百时需要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之比所占的百分数。6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率按下式计算:
:能源计量率,%;
: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的能源量;
:能源消耗总量。
能源计量率是指对约定的能源核算单位或对象,经过计量的某类能源量占同类能源总量的百分数。本标准不直接考核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率,而考核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以计量器具台件数计算比较简单,与用能单位的实际用能量的变化无关。624.3.2用能单位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要点:1.本条款是强制性条款。2.本条款所指的用能单位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3.用能单位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这是对用能单位的最基本要求。
634.3.3用能量(产能量或输运能量)大于或等于表1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次级用能单位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应按表三的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表1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能源种类电力煤炭、焦炭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重油、渣油煤气、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它单位kWt/at/at/am3/aGJ/at/aGJ/a限定值10100408010000500050002926
注1:表中a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年”的符号。注2:表中m3指在标准状态下,表2同。注3:2926GJ相当于100t标准煤。641.本条款是强制性条款。2.次级用能单位: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均为次级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3.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用能量(产能量或输运能量)大于或等于表1
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次级用能单位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1)表1中所取的能源消耗量(或功率)的计量单位,针对不同的能源分别采用了质量、体积(容积)、热量,电功率等人们习惯用的法定计量单位。(2)对于计量成熟、成本较低,容易实现的能源,如电力、水、燃气等,能源消耗量门槛设的高些;对于计量成本较高的,能源消耗量门槛设的低些,如固体燃料。(3)对于价值高的能源限定值额度要求严些,价值低的要求低些。各类能源限定值额度的价值应尽可能的在某种权重的条件下一致。
(4)表中列举了常规性的有限的能源种类,把非常规性能源列入“其它”项。在实际使用中,用能单位应将“其它”能源按等价热值折算成GJ/a或t/a,值超过2926GJ/a(100t/a)的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这里的“其它”是指其它某一类能源而非其它各类能源的总和。4.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应按表三的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要点:654.3.4单台设备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表2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为主要用能设备。主要用能设备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能源种类电力煤炭、焦炭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重油、渣油煤气、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它单位kWt/ht/ht/hm3/hMWt/hGJ/h限定值10010.511007129.26
注1:对于可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装置、系统、工序、工段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注2:对于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用能单元(锅炉房、泵房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表2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66要点:1.本条款是强制性条款。2.主要用能设备:单台设备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表2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为主要用能设备。注1:对于可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装置、系统、工序、工段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注2:对于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用能单元(锅炉房、泵房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3.主要用能设备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
67能源种类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电力10010095固态能源煤炭
100
10090焦炭
100
10090液态能源原油
100
10090成品油
100
10095重油
100
10090渣油
100
10090气态能源天然气
100
10090液化气
100
10090煤气
100
9080载能工质蒸汽
100
8070水
100
9580可回收利用的余能9080--注1:进出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采用非直接计量载能工质流量的其它计量结算方式。注2: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注3:在主要用能设备上作为辅助能源使用的电力和蒸汽、水、压缩空气等载能工质,其耗能量很小(低于表2的要求)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4.3.5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
单位:%684.3.6对从事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性质的用能单位(如火电厂、输变电企业等),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的要求。4.3.7对从事能源生产的用能单位(如采煤、采油企业等),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1.对火电厂、输变电企业等从事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性质的用能单位必须配备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的要求。2.对采煤、采油企业等从事能源生产的用能单位必须配备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要点:694.3.8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表4的要求。
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衡器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静态计量0.1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动态计量0.5电能表进出用能单位有功交流电能计量I类用户0.5SII类用户0.5III类用户1.0IV类用户2.0V类用户2.0进出用能单位的直流电能计量2.0油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的液体能源计量成品油0.5重油、渣油及其它1.0气体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的气体能源计量煤气2.0天然气2.0水蒸气2.5水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水量计量管径不大于250mm2.5管径大于250mm1.5温度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2.0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1.0压力仪表用于气态、液态能源的压力计量2.0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压力计量1.070
注1:当计量器具是由传感器(变送器)、二次仪表组成的测量装置或系统时,表中给出的准确度等级应是装置或系统的准确度等级。装置或系统未明确给出其准确度等级时,可用传感器与二次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按误差合成方法合成。注2: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量的多少,将用户分为五类。I类用户为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II类用户为小于I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III类用户为小于II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IV类用户为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V类用户为单相供电的计费用户。注3:用于成品油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2。注4:用于天然气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符合GB/T18603-2001附录A和附录B的要求。714.3.9主要次级用能单位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除外)参照表4的要求,电能表可比表4的同类用户低一个档次的要求。要点:对主要次级用能单位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是推荐性的,并将电能表的性能指标降低了一个档次的要求。4.3.10主要用能设备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除外)参照表4的要求,电能表可比表4的同类用户低一个档次的要求。
要点:对主要用能设备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是推荐性的,并将电能表的性能指标降低了一个档次的要求。
724.3.11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时,其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要点:在化工等行业的生产中,能源有时是作为生产原料使用的,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或行业特点的需求,对其计量的准确度要求比本标准表4中的要求高;4.3.12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等)要求。要点:能源计量多数是生产工艺流程现场环境条件下的测量,现场测量仪表的计量性能必须与所处的测试环境相适应,特别是应与测量所处的环境温度(高温、低温)、湿度、振动、冲击噪声、电磁干扰相适应。能源计量器具在某些现场测量环境中应具有防过载、断相保护的能力和放水、防尘的保护能力以及防火、防爆的安全保护能力。
735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5.1能源计量制度5.1.1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5.1.2用能单位应建立、保持和使用文件化的程序来规范能源计量人员行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和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汇总。要点:1.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2.制定能源计量程序文件,内容包括: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器具和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3.与ISO10012的有关要求一致。745.2能源计量人员5.2.1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5.2.2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5.2.3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用能单位应建立和保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档案。5.2.4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要点:1.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2.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3.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4.与ISO10012的有关要求一致;专人负责这一要求比ISO10012具体。755.3能源计量器具5.3.1用能单位应备有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表中应列出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状态(指合格、准用、停用等)。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备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要点:1.与ISO10012的有关要求一致;2.一览表包含的内容要求比ISO10012具体。3.讲能源计量网络图765.3.2用能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满足GB/T6422、GB/T15316关于用能设备的能源监测要求。要点:1.用能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满足GB/T6422、GB/T15316关于用能设备的能源监测要求。GB/T6422是指:国家标准GB/T6422-1986《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15316是指:国家标准GB/T15316-1994《节能监测技术》2.节能监测节能监测是指具有节能检测能力与资质,并经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节能监测机构,依据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检测,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提出整改和处理建议的执法性技术活动。3.用能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这一要求比ISO10012具体。775.3.3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内容包括:a)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b)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c)计量器具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测试、校准)证书;d)计量器具维修记录;e)计量器具其他相关信息。要点: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785.3.4用能单位应备有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或溯源图,其中作为用能单位内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的,要明确规定其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传递标准。要点:
1.量值传递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2.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溯源等级图是指:一个代表等级顺序的框图,用以表明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基准之间关系。溯源等级图是对给定量或定型号计量器具所用的比较链的一种说明,以此作为其溯源的证据。3.本标准规定用能单位应备有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或溯源图。其中作为工作计量器具使用的,图中要明确对其检定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名称、准确度或明确其送检的具有法定资格的计量检定机构;作为用能单位内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的,图中要明确规定其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传递标准和受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准确度、安装使用单位等。
795.3.5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凡属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有效的受控文件(即自校计量器具的管理程序和自校规范)作为依据。要点:1.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有效的自校计量器具的管理程序和自校规范。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3.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805.3.6能源计量器具应实行定期检定(校准)。凡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的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一律不准使用。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检定方式应遵守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要点:1.能源计量器具应实行定期检定(校准),否则一律不准使用。2.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遵守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即,定点定周期。
5.3.7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应在明显位置粘贴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编号对应的标签,以备查验和管理。要点:1.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应在明显位置粘贴标签。2.ISO10012要求计量器具应在明显位置粘贴计量确认标签。815.4能源计量数据5.4.1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要点:
1.按本标准要求用能单位各类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分析报送制度,定期进行能耗统计分析,建立包括能源的购入、消费、库存、损耗、加工转换、质量化验等内容的能源计量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定期向统计和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能源统计报表。825.4.2能源计量数据记录应采用规范的表格式样,计量测试记录表格应便于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或关系。要点:
本标准规定了能源计量数据记录与计量测试记录应具备的特点,使得数据的记录标准化,与被测量的数据关系明确化,从而有利于数据分析和处理。有些部门和行业在计量数据记录时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记录方法和符号,应记录表格上说明它与法制计量单位的关系。835.4.3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需要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要点:建立能源计量数据处理中心是很多大中型企业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做法,它对加强能源计量检测数据分析的力度,改进数据分析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数据和图形曲线,再参考生产情况,推断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按生产周期及时更新能源计量数据,保证能源计量数据的及时传送,以便及时调整、控制,把能源使用保持在正常状态很有意义。较小规模的用能单位,不作为强制性要求。845.4.4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需要按生产周期(班、日、周)及时统计计算出其单位产品的各种主要能源消耗量。要点:重点用能单位可按需要及时计算出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使得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科学合理,并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适时进行调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五条: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生产量大面广的用能产品的行业加强监督,督促其采取节能措施,努力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逐步降低本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耗能较高的产品的单位,应当遵守依法制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用能,情节严重的,限期治理。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85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JJF1356-2012
王子乔
86◆规范的依据◆规范适用的范围及对象◆规范总体内容的介绍87规范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32号令);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88规范的依据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89规范的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应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计量数据管理以及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等能源计量工作情况开展定期审查。90规范的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五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计量管理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正确。第六条:用能单位应当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以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要求。第七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台帐,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91规范的依据第八条:用能单位应按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确保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正确可靠。第九条: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制度。第十条:用能单位应当将能源计量数据作为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对各类能源消耗进行分类计量、统计。第十一条:重点用能单位制订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应当以能源计量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采取计量管理或计量改造措施。92规范的依据第十二条:重点用能单位应当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工作;能源计量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能源计量专业知识,定期接受能源计量专业知识的培训。第十五条: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开展的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整改。93罚则《节约能源法》七十四条: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十九条: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或者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未能接受能源计量专业知识培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罚款。二十条:拒绝、阻碍能源计量监督检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4适用范围和对象本规范适用于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的审查,非重点用能单位的审查可参照进行。本规范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水、焦炭、煤气、电能、热能、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固态能源、液态能源、气态能源、可回收利用余热等)95规范总体内容介绍规范的主要内容规范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规范》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除引言外,包括1-3章。第二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要求。包括能源计量管理(第4章)、能源计量人员(第5章)、能源计量器具(第6章)、能源计量数据(第7章)、自查与整改(第8章)等五章内容。96第三部分,从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开展能源计量监管提供技术依据的角度,对能源计量审查原则、审查组织、审查方式、审查程序、审查结果处理等作出了规定。97第四部分,附录。包括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四方面工作要求和表格样式以及各种与规范相关文件。98什么是能源计量
能源计量是为了确定用能对象的能源利用完善程度而对能源及相关量的计量。99什么是能源计量审查?能源计量审查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和培训、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等能源计量工作情况的审核与检查。100能源计量的作用1、帐物相符(节能基础)
(企业购买的能源量与所消耗能源的量是否一致)2、对标作用(科学用能)
(比较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在同行业中的先进水平)3、满足政府要求(监管依据)(为政府提供各种能源数据、统计报表;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101软件保障一、能源计量目标
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计量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文件要求和本单位节能目标,确定能源计量目标并形成文件。能源计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与能源方针、节能目标等保持一致。制定能源计量目标的测量方法并定期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102能源计量目标能源计量目标的作用1、能源计量目标是指组织所要求实现的为保证能源计量数据准确可靠的总体要求。2、起到明确目标任务的作用;3、起到明确能源计量管理有效性判定标准的作用。103能源计量目标总体要求:1、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2、符合第三方认证等方面的要求。3、与能源方针或计量方针相一致。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能源计量目标应形成文件,可将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目标写入管理手册,其它各层分解后的目标可在相应的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文件中予以体现。104能源计量目标制定目标的注意事项:1、要具有可执行性和可评价性。
能源计量目标应当层层分解到用能单位的各个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将总体目标与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联系起来,使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105能源计量目标2、能源计量目标应当是可测量的:
应将能源方针或计量方针中关于能源管理、计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各项要求实际转化为可测量的具体的目标,尤其是操作层次上的目标应该尽可能定量。
106能源计量目标3、能源计量目标应当切合实际,具有可实现性:需对实现目标的能力和所需要投入的资源有一个全面的评估和测算。107能源计量目标4、能源计量目标应当为用能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或人员所认同:能源计量目标是对用能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总体要求,如果未得到他们的认同,这样的目标就没有实施的基础。108能源计量目标能源计量目标的确定与发布:1、由重点单位的最高管理者确定;2、由重点单位的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109能源计量目标能源计量目标的评价:1、能源计量目标是可测量的;2、制定目标的测量方法;3、定期对目标进行考核和评价110能源计量目标
能源计量目标的内容至少包括:1、确保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周期检定/校准、计量器具使用等符合相关要求;要明确:用于进出、次级用能单位、主要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用于能源分类、分项、分级能源计量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准确度等级;各种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率等内容。111能源计量目标
2、确保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等符合相关要求:要明确:能源计量岗位、职数以及人员要求的相关内容;能源计量人员的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学时要求、考核要求等内容。112能源计量目标
3、确保能源计量满足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要求:
要有具体的要求和措施,来保证单位达到能源分类、分级、分项的计量要求,达到对用能单位的能源进行全面的计量。113能源计量目标
4、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
应制订对能源计量数据准确的要求与目标,还应有能源数据应用的目标,例如,利用能源数据进行技术改造、工艺改进、节能措施的数量、节约能源的数量等内容。114二、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形成文件)重点单位至少就制定以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1、能源计量管理职责;
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
3、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4、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5、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6、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115能源计量管理制度作用: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重点用能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与节能相关的能源计量领域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具体化描述,是约束和规范重点用能单位与节能和能源计量相关的部门及成员在日常用能过程中的计量行为。116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制定制度的基本要求:1、不强求建立文件化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2、要形成文件。3、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表达,可以以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表达,也可以以管理规章的形式表达等。4、制订制度可按管理事项而制定,如岗位责任、部门职责分工、人员培训、能耗定额管理、奖罚规定等。5、应以有关能源管理和能源计量管理的法规和技术标准文本,作为制定的依据。
117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制度的基本内容要求:1、能源计量管理职责。
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针对能源计量管理事项所规定的有关岗位的工作职责。要对能源计量管理的各个岗位的责任、权限、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管理职责可在描述管理事项时反映出来,也可在描述岗位的工作职责时反映出来。118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应明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保存、运输、维护、使用、修理、更换、改造、封存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求。119能源计量管理制度3、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能源计量器具(包括自行检定/校准的计量标准器)的周期检定或定期校准计划和执行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求。120能源计量管理制度4、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能源计量岗位的人员配备要求,包括岗位任职条件、专兼职规定等;应明确技术业务培训、考核的管理部门和培训、考核的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求。121能源计量管理制度5、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的范围、人员(岗位)、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报告等)的职能部门和数据管理的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汇总、上报等职能的归口管理部门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的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求。122能源计量管理制度6、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能源计量工作自查等工作的管理部门、自查计划、自查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工作改进的要求和方式或方法,包括识别改进的机会、制订改进措施、评定改进效果等,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求。123能源计量管理制度保持和持续改进重点用能单位应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计量管理制度,保证其有效性。
1、定期评审;(一般而言,三年评审一次为宜。)2、文件修改;3、重新批准发布;4、发放至使用场所并收回旧版本,124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贯彻实施有关能源管理和能源计量管理的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宣贯、培训,被其理解。1、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这方面的宣贯和培训;2、应保留对有关人员进行宣贯、培训的记录;3、确保管理制度的使用者获取适用的制度文件;4、确保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并能提供实施的记录。
125软件保障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应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领导,确立能源计量主管部门,设置能源计量岗位,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126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组织机构亦可称为组织结构,通常指一个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等,对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重点用能单位的组织机构包括:行政组织机构和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
127组织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
反映重点用能单位内部能源计量的管理层次、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及经营单位的构成、纵向能源计量管理的上下之间关系、横向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128组织机构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的确定:1、以文件的形式来明确能源计量管理的组织2、要明确用能单位最高管理者、分管能源计量工作负责人、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各岗位的能源计量工作的职责、权限和上下隶属关系3、要以有效的文件形式进行内部发布,以确定能源计量工作的实际分管负责人,包括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129组织机构4、要合理设置能源计量的工作岗位。能源计量岗位的设置,包括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校准和维修、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等。能源计量岗位的实际工作人员应有相应的花名册以及技术档案,并在用能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备案。130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的编制1、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或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应包含组织机构框图。2、组织机构设置框图应包括行政组织结构框图和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框图。131组织机构3、行政组织结构框图的编制应能表明用能单位行政组织结构、组成部门、组织层次和行政隶属关系,用能单位的行政组织结构框图(参见图4-1)。4、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框图的编制应能表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职能部门和上下隶属关系,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框图(参见图4-2)。132管理职责管理职责泛指管理者或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是指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中所负责的管理或工作范围和所承担的相应责任,包括完成效果等。133最高管理者1、对本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负总责;2、向单位宣贯能源计量的重要性和能源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3、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目标;4、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有效配置;5、决定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措施。134最高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是指在用能单位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用能单位生产经营等活动的一个人或一组人。一个单位能源计量工作开展的好坏,与最高管理者对能源计量的重视程度非常有关,所以,本规范明确了用能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的能源计量负总责并要求其要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配置,以此来保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135能源计量分管负责人1、确保按本规范要求,建立、实施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查;3、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136能源计量分管负责人1、分管负责人是指重点用能单位负责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领导,对用能单位分管能源计量工作履行组织、指挥职能。2、分管负责人可以是组织的最高层人员兼任,也可以是组织的中层负责人,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单位规模自行确定。3、能源计量分管负责人在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在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中十分重要,是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工作的关键岗位。137能源计量主管部门1、组织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2、对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确保符合相关规定要求;3、落实自查活动和改进措施。138能源计量主管部门1、重点用能单位负责能源计量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开展、落实和协调本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2、能源计量管理的主管部门并非需要单独成立,用能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机构设置的实际情况,以职能不交叉为前提自主确定。3、当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目标确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后,对目标及制度的执行就至关重要,能源计量的主管部门就是具体执行者。
139管理职责能源计量工作岗位:1、岗位泛指职位,是一个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组织要求个体完成的一项或多项责任以及为此赋予个体的责任、权力和义务的总和。2、能源计量岗位有多种形式,设置岗位的要求是原则性的,但至少应有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岗位。3、要按照能源计量分类、分级、分项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职责并形成文件。落实岗位责任制,将各项能源计量工作进行细化,责任到人。140软件保障五、能源计量人员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要求:1、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能源计量专业人员的范围至少应包括: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自查、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能源计量数据采集(抄表)、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141能源计量人员
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应保证能源计量职责和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要保证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落实到岗位。要保证能源计量各岗位的人员工作职责落实到人。142能源计量人员
3、重点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工作。能源计量工作是一项法制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因此必须配备专人从事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实施能源计量管理。所谓“专人负责”,是指专门指派的,相对长期固定的人员,由其负责某项工作。143能源计量人员4、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用能规模和实际情况,对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设置岗位,配备专人,并明确其职责。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的岗位设置,可以单独设置岗位,如设置抄表员、能源统计员、耗能分析员等岗位,也可以合并设置岗位。144能源计量人员5、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应保证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往往有较强的专业性,涉及到能源基础知识和统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所以,应配备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掌握相应的专业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工作。145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资质控制:
用能单位应作出相应的制度规定,对能源计量人员资质进行控制,做到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1、从事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应掌握从事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具备能源计量技术和业务能力2、从事计量检定/校准等人员应通过相关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质3、对能源检测结果、能源计量数据负有责任的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工作实践经历。146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的培训:相关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1、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人员在职培训,使相关人员的能力与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2、对从事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上岗前要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参加考试和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相关的能源计量工作。147能源计量人员3、明确能源计量人员的技术需求,制订和实施人员技术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4、保留其培训、考试和考核合格的证明。
148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的档案管理:应建立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技术档案,保存其能力、教育、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等记录。1、建立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技术档案,尽可能做到一人一档,并设专人管理人员技术档案。2、人员技术档案记录应包括:教育、专业资格、培训、技能、经验等内容。3、保存证明的原件或复印件。149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用于测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实物量的计量器具;用于测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品质的计量器具;用于测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能量的各种测量仪器,包括间接测量能源量的计量器具;用于自检自查的便携式能源计量仪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器分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策划赞助合作协议书范本
- 破坏房屋赔偿协议书范本
- 电梯轿厢清洁协议合同书
- 监控质保与售后合同范本
- 驾校学员培训合同协议书
- 项目工程挂靠协议书范本
- 环保投资股东协议书模板
- 煤矿合同续签协议书模板
- 权利质押反担保合同范本
- 酿酒机器相关项目建议书
- LNG加气站节能减排方案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阅读理解 刷题练习题30篇(含答案解析)
- 退休延期留用岗位协议书
- 生物安全记录表
- DB34T 1708-2020 电站堵阀检验规程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引领下的园本教研转向与新生态
-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老年护理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第1章有理数单元同步练习题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GB/T 29239-2024移动通信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基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