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煤矿安全要点资料选编_第1页
2022煤矿安全要点资料选编_第2页
2022煤矿安全要点资料选编_第3页
2022煤矿安全要点资料选编_第4页
2022煤矿安全要点资料选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煤矿安全要点资料选编资料汇编

目录1、碱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汇编(2011年编)2、煤矿皮带机司机岗位责任制3、XX煤矿“三违”处罚实施细则4、高家庄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制度5、萍乡矿业集团煤矿带式输送机管理制度

碱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汇编(2011年编)碱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汇编(2011年编)SHSX-JGMK-ES-G-2011-Ⅰ/0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碱沟煤矿二0一一年三月碱沟煤矿管理制度编审委员会主任:金鑫副主任:胡明军陈建强刘军陈新川邓建涂德华杨贵儒编审人员:余政良钟雄伟刘栋梁吴玉海商传新乔军崔治荣马辉李治萍侯纪平胥首勋段建明秦伟张宏刚曾照节唐古新尹勇杨亮钟志兴龚红东唐亮刘剑前言为了规范矿井管理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矿井根据《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在原有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工作,编制《碱沟煤矿矿井管理制度汇编》。《碱沟煤矿矿井管理制度汇编》包括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三大部分。管理制度包含安全管理、生产技术、采掘、机电运输、一通三防、消防和火工品、地测防治水、安全文化、经营管理、其他制度等十大部分,共计123个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包含碱沟煤矿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包括碱沟煤矿各岗位操作规程。矿井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使管理工作中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促进矿井安全管理工作,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目录前言2第一部分管理制度1一、安全管理制度2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32.本安办公会议制度4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54.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55.安全投入保障制度66.安全管理奖罚制度77.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88.安全管理公开制度99.安全监督检查制度1010.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111.安全生产举报制度1212.入井人员管理制度1313.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管理制度1514.外委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制度1615.安全操作管理制度1816.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1817.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2218.环境保护管理制度2219.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2320.风险管理制度2621.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2722.安全评审制度2823.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2924.安全检查与监测制度3925.矿建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制度4126.三违及未遂事故管理4427.本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4428.员工互相监督制度46二、生产技术管理制度471.安全技术审批制度48三、采掘管理制度511.顶板管理制度522.井下放炮管理制度55四、机电运输管理制度581.矿井电气设备定期试验制度592.小绞车管理制度593.配件管理制度604.井下设备停电检修制度605.要害场所管理制度606.停送电制度617.斜坡道安全运输管理制度618.人车乘车安全管理制度639.电气试验制度6510.阻燃胶带管理制度6611.五小电气管理制度6612.杂散电流管理制度6713.设备定期检修制度6714.设备包机制度6815.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6916.手工工具管理制度7017.机电干部上岗查岗制度7118.机电事故分析追查制度7219.防爆设备入井安装、验收制度7220.电缆管理制度7321.碱沟煤矿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及奖惩考核条例7522.安全矿用设备器材管理制度7923.碱沟煤矿计量器具管理制度9824.砂轮机管理制度100五、一通三防管理制度1011.通风管理制度1022.通风设施管理制度1033.瓦斯管理制度1034.通风仪器、仪表保管和保养制度1055.防灭火管理制度1066.综合防尘制度1067.无计划停风追查制度1088.通风例会制度1099.小眼管理制度10910.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11211.安全监控系统设备维修、保管和发放管理制度115六、消防及火工品管理制度1161.碱沟煤矿消防管理办法1172.碱沟煤矿火工品管理办法125七、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1301.测量管理制度1312.防治水管理制度1313.地面塌陷坑管理制度133八、安全文化管理制度1341.安全文化建设制度1352.班组建设管理制度1363.班组人员激励机制1404.群安员管理制度1415.工余安健环风险管理制度143九、经营管理制度1441.劳动纪律管理制度1452.安全结构工资考核办法及分配制度1453.职工缺勤岗位工资考核制度1474.碱沟煤矿煤炭质量管理办法1475.物资管理制度1536.绩效考核制度155十、其它制度1571.调度会议管理制度1582.煤场管理制度1583.计算机管理制度1604.局域网管理制度1615.档案管理制度1616.员工档案信息管理制度1647.治安保卫巡逻制度1659.办公及公共场所卫生检查制度16610.放射性设施管理制度16611.外单位人员入井许可登记制度16712.社会保险管理制度16713.探亲管理制度16714.碱沟煤矿带薪年休假管理办法16715.班前会制度16816.现场交接班制度16817.登高或高空作业管理制度169第二部分170各岗位工种170安全生产责任制1701.党委书记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12.矿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13.党委副书记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14.生产副矿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25.机电副矿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26.总工程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37.工会主席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38.纪委副书记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49.党委办公室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410.团委书记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411.工会副主席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412.基层党总支(支部)书记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513.矿井采煤工程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515.水文地质工程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516.土建工程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617.井巷工程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618.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619.采煤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720.开拓(掘进)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721.通风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722.生产指挥中心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823.机运队电气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824.机运队机械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825.机运队运输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826.储量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927.洗选厂机电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928.洗选厂煤质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7929.本安办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030.本安办副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031.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032.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133.生产技术管理办公室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134.生产技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135.通风队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236.通风队副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237.综采队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238.综采队副队长安全责任制18339.综掘队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340.综掘队副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341.机运队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442.机运队副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443.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444.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545.财务站站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546.洗选厂厂长岗位安全责任制18547.洗选厂副厂长岗位安全责任制18548.供应站站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549.供应站副站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650.保卫科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651.物业公司经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652.物业公司副经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753.汽车队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754.设备管理办公室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755.设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756.统计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8857.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18858.支架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8859.泵站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8960.输送机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8961.机修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8962.电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8963.修理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064.钻孔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065.小绞车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9066.放煤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167.端头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168.巷修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169.放炮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9170.破碎机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9271.采煤机司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9272.电瓶车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9273.综掘机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9274.耙渣机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9375.空压机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9376.通讯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377.话务员、监控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9478.安全监测维修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479.调度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9480.设备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9581.绞车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9582.扇风机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9583.水泵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9684.制氮机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19685.矿灯充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686.变配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687.地面机修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789.外线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790.内线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891.机床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892.锻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893.焊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894.井下充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9895.班安全生产责任制19996.信号班安全生产责任制19997.驱动机班安全生产责任制19998.平台班安全生产责任制19999.皮带运输班安全生产责任制200100.皮带巡检维修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0101.机修班安全生产责任制200102.轨道卫生班安全生产责任制200103.轨道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0104.副井人车检身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1105.副井口安全生产责任制201106.电修班安全生产责任制202107.地面排矸班安全生产责任制202108.瓦斯检查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02109.测风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03110.通风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3111.防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3112.抽放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3113.钻孔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4114.密闭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4115.安全监测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4116.灌浆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4117.抽水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5118.仪表维修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5119.火药库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5120.库房保管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05121.火工品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06122.回收备料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6123.带钜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6124.车队安全生产责任制206125.吊车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206126.油库保管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07127.测工安全生产责任制207128.生产管理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207129.本安办安全生产责任制208130.生产指挥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208131.设备管理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209132.机运队安全生产责任制209133.通风队安全生产责任制210第三部分211各工种操作规程2111.移架工操作规程2122.巷修工操作规程2133.放顶工操作规程2134.端头工操作规程2145.放炮员操作规程2146.井下电工操作规程2167.修理工操作规程2178.乳化液泵站司机操作规程2179.放煤工操作规程21810.刮板输送机司机操作规程21811.胶带输送机司机操作规程21912.小绞车司机操作规程22013.破碎机司机操作规程22114.采煤机司机操作规程22115.掘进工操作规程22216.综掘机司机操作规程22317.耙渣机司机操作规程22518.主扇风机司机操作规程22619.水泵工操作规程22720.副井绞车操作规程22721.液压绞车操作规程22822.矿灯工操作规程22923.地面变电所变配电工操作规程22924.地面机修工操作规程23025.氧焊工操作规程23026.电焊工操作规程23127.车工操作规程23128.刨工操作规程23129.钻工操作规程23230.砂轮操作规程23231.内线电工操作规程23232.外线电工操作规程23333.PSA600制氮机操作规程23335.固定风冷螺杆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23436.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23537.窄轨电机司机操作规程23638.斜井把钩工操作规程23839.井口检身工操作规程23940.翻车机司机操作规程24041.轨道工操作规程24042.人车跟车工操作规程24243.井下电钳工操作规程24244.斜井信号工操作规程24345.通风工操作规程24446.通风安全工操作规程24447.瓦斯抽放工操作规程24548.灭尘工操作规程24649.灌浆工操作规程24750.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24751.测风工操作规程24752.测尘工操作规程24853.安全监测工操作规程24854.带锯机操作规程24955.井上、下备料工操作规程24956.液压机司机操作规程24957.司机安全操作规程25058.手工工具使用规程25060.起重设备操作规程25061.手拉葫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512010年新增管理制度2521.碱沟煤矿政工联系员制度2522.碱沟煤矿副井提升运输管理制度2553.碱沟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564.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2575.隐患挂牌督办制度2576.碱沟煤矿煤炭质量管理制度2587.碱沟煤矿关于下发物资领用管控办法2638.碱沟煤矿井巷工程验收管理制度2649.碱沟煤矿放射性设施管理制度27510.碱沟煤矿中层领导干部带班下井考核管理制度27811.碱沟煤矿超前预爆破管理制度28012.关于下发物资回收、复用管理制度28413.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28814.矿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28815.矿领导带班下井档案管理制度28916.领导带班下井公示制度28917.矿领导带班下井群众举报制度29018.矿领导带班下井考核奖惩制度29119.节能减排工作管理制度29120.碱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29321.碱沟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管理实施细则29622.碱沟煤矿总值班及基层领导干部值班制度297第一部分管理制度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为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树立良好地企业形象,为此矿制定了安全管理目标。为了落实矿井安全管理目标和集团公司制定年度的安全管理目标。特制定碱沟煤矿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一、安全目标管理的要求:总体控制、分解细化、健全机构、明确责任、绩效考核、奖惩分明、定期评审、持续改进。二、每年年初,矿应结合上年度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本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和管理方案。年度安全目标管理年度安全目标,以矿年度1号文的形式下发到矿属各单位。为了实现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矿将其分别分解,并由矿和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要求各单位将分配的安全目标落实到各岗位、各员工。1.安全目标检查⑴按照《神新公司本安体系建设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对各单位进行考核;⑵动态安全检查;⑶重点专业、特殊行业针对性安全检查;⑷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认真检查生产区域内的各种安全隐患,尤其是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或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2.安全目标考核制度由本质安全矿井建设考核领导小组,根据《神新公司本安体系建设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和《神华新疆公司安全生产奖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各单位和部门,进行本质安全目标的月度考核。考核合格给予奖励,不合格进行处罚,加大安全责任与经济分配挂钩力度,坚持重奖重罚、依法从严治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三违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3.安全目标奖惩制度对各部门、单位的安全目标考核结果与本质安全矿井建设奖挂钩。在季度内考核合格,实现安全目标给予季度奖励,考核不合格或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给予罚款并从严处理,超出安全目标的给予重罚,并落实到事故责任人、基层部门和领导干部。经年度考核合格,给予所属单位年度奖励;若不合格,根据考核结果,分别扣除该单位部分年度奖励,情况严重的取消年度奖励。经年度考核,凡是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取消该单位年度内各种评优、评先资格。三、根据年度安全奋斗目标,将安全指标层层分解,细化到区队,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四、每年年初基层队长与矿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各队员工与队长签订《个人安全生产责任状》。五、制定生产、经营、安全管理文件必须包含矿安全目标实现所需的措施及人力、物力支持条件。六、各单位安全目标必须与经济利益挂钩,使安全目标在经济承包中占重要比例,纳入经济管理的轨道。七、实行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矿井。逐级履行职责,严格把关。八、矿及各区队安全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目标管理负全面责任,及时制定本单位实现安全目标的规划和措施,保证安全目标的全面实现。九、每月本安办负责对各基层单位的安全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2.本安办公会议制度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目标,为使矿井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根据矿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决定,特制定本制度。一、安全生产例会制度1.安全生产办公会召开的时间每月至少召开1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必须在每月5日前召开。2.会议主持人安全生产办公会由本安办负责通知,会议由矿长或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主持。3.参加会议的单位和人员参加会议的人员有:矿领导:矿长兼党委书记、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党委副书记、机电副总工程师、采掘副总工程师职能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生产单位:矿属单位第一负责人及党支部(副)书记,项目部经理;驻矿单位:第一负责人(如有特殊情况可请假并委派专人参加)。4.会议主要内容①、传达、学习国家、自治区及政府部门、集团公司和矿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指令等文件精神;②、事故分析:若有发生事故的单位,由事故单位的主要领导通报事故情况,有关单位及部门协助分析事故原因,以吸取教训,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③、各单位重点汇报本单位上月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情况,本月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和需要矿及各职能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④、矿各职能部门就上月本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总结,以及对基层单位提出的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给予答复;⑤、矿本安办就矿上月总体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本月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重点安排和要求;⑥、矿领导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重点关注的安全问题给予明确指示和决策矿有关安全生产上的重大会议。二、会场纪律1.参会人员不得无故请假,确有事不能到会者,必须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并委派人员参会。2.准时参加会议,不得迟到、早退,确保会场秩序;本安办按时考勤,对迟到、早退者每次罚款50元,无故不参加者罚款100元。3.认真听会,并做好记录。4.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不许大声喧哗。5.会场禁止抽烟。6.对无故不参会的人员,从本季度安全奖中处以100元的罚款。三、本安办公会由本安办做会议记录,并出会议纪要,上报安监局、下发矿领导、矿各单位并存档。矿领导在本安办公会议上安排的工作,各单位要按时完成,对没有完成和完成不彻底的纳入月综合考核;凡参会人员,必须自带会议记录本,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会议精神要及时向本单位职工传达;会议之前本安办要作好充分准备,抓住重点。会后对所安排的工作要狠抓落实。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神华新疆公司碱沟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各级领导在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的职责,做到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现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神华新疆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1.矿各级管理人员及职工,必须严格按照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相应的职责,并享有相应的权限。2.各部门、单位必须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领导,建立起以部门、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同时由矿第一负责人组织,定期对本单位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修订。3.各部门、单位必须根据本部门业务职能和《碱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手册》的规定,履行本质安全管理职责。4.各单位第一负责人,是本单位行政最高领导者,也是安全管理的全权负责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5.安全生产责任界定必须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6.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督促检查安全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进行演练。7.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因故不能上岗时,应由单位领导安排具有同种资质的人员代替。如单位第一责任人因故不在岗超过24小时,必须报矿分管领导批准。4.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煤矿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煤矿企业管理的综合反映,是煤矿实现文明作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是煤矿企业建设安全高效矿井的主要途径。为了持久、扎实、深入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促使煤矿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煤矿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全面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现特制定碱沟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1.制定《碱沟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细则》明确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的意义和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检查人员及其职责,检查标准,检查周期,考核评级奖惩办法等。2.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为标准。3.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必须每月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每月由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牵头与被检各专业标准化管理小组人员对各专业井下及地面作业现场、技术资料进行全面检查。标准化办公室对各专业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理,以五定形式下发各单位,确定整改时间,并负责对五定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落实,在月底进行综合考评。4.质量标准化检查组每周将利用周一、周四安全检查时间检查,检查范围为相关单位相关责任区域里的安全生产情况,现场管理情况,工程质量及文明卫生情况。对检查出的问题,检查组应根据《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细则》制定出相应的整改奖罚意见,并负责跟踪落实。5.生产单位一把手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第一责任者,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每周至少自检一次,做好记录,并大力配合矿检查,认真落实整改。6.由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牵头,每月召开一次全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会议,有纪要、有落实。7.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具体内容详见《碱沟煤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细则》。8.成立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安全质量标准化监察小组,具体内容详见《碱沟煤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细则》。9.矿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行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各单位自检、自查、自纠机制,成立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和标准化检查小组,依照《实施细则》进行管理考核。10.开展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目标是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通过开展这项工作,达到以下要求:(1)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工作,安全生产就有了坚实的保障。(2)达到矿规划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级。(3)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各科区必须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将工作的开展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思想观念上质的飞跃,真正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成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变要我标准化为我要标准化,人人都上标准岗,人人都干标准活,人人都干放心活。(4)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过去的单一管理变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按标准规范人的行为,使每位操作者都按章操作,从过去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事中控制,防患于未然。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5.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确定的安全保障制度,加大安全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机制。为加强对安全费用的管理,制定本制度。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的通知》文件精神,确保碱沟煤矿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二、安全投入资金提取和使用范围根据国家《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结合神新公司和矿现状,确定碱沟煤矿按月从煤炭生产成本中提取安全资金8元/吨,维简资金提取8.5元/吨。1.煤矿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专门用于煤矿安全生产设施投入的资金。具体范围包括:(1)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2)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3)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支出;(4)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支出;(5)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支出;(6)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7)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8)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9)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10)完善和改造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支出;(11)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2.煤矿维简费是煤炭生产企业从成本中提取,专项用于维持再生产的资金。具体使用范围包括:(1)矿井开拓延深工程;(2)矿井技术改造;(3)煤矿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固定资产零星购置;(4)矿区生产补充勘探;(5)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支出;(6)矿井新技术的推广;3.安全投入资金的管理3.1.由神新公司建立管理制度,统一收取维简资金及安全资金,集中使用,所筹集资金由神新公司财务资产部开设专户,专款专用,专项核算,统一管理;3.2.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专项资金坚持先提取、后使用,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3.3.严格管理资金的申请、使用、检查、验收制度,以确保安全投入资金的正常使用和有效的发挥作用。6.安全管理奖罚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碱沟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重奖重罚在安全生产中的激励作用,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根据矿当前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一、安全奖励基金(一)按公司当月原煤产量2.0元/吨提取安全基金,由矿生产指挥中心核定产量,财务部提取,单独列支专款专用;(二)本安办在安全督察、管理中的各类罚款。(三)公司给予的安全奖励。二、安全基金使用办法(一)安全基金奖励范围及管理1.用于月度本质安全矿井建设奖、安全质量标准化专项奖等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其他奖项。2.安全基金做到专款专用,由矿安委会支配,财务部统一建帐管理。(二)安全基金奖项奖励标准及额度达到安全控制指标奖项兑现标准:1.本质安全矿井建设奖(月度)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奖励与处罚范围碱沟煤矿内部考核奖励与处罚的单位为本安办、生产技术管理办公室、生产指挥中心、设备管理办公室、综合管理办公室、经营管理办公室、综采一队、综采二队、综掘一队、综掘二队、综掘三队、综掘五队、开拓队、机运队、通风队、洗选厂。对于驻矿单位的处罚在月度考核打分中体现。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否决条件:①月度考核期内发生轻伤事故。②月度考核期内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事故的经济损失在20万元~100万元,含100万元)。③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谎报、迟报。考核期内发生以上条款中任一条款的单位,取消月度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达标资格。④发生重伤以上事故或一级以上非伤亡事故(事故的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位,取消季度(年度)考核期内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达标资格。3)奖罚标准①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以公司的达标计划为准,达到计划指标进行奖励,达不到计划指标进行处罚。各生产单位月度考核达到本安Ⅰ级奖励15000元;本安Ⅱ级奖励12000元;本安Ⅲ级不奖不罚。未达到本质安全Ⅲ级罚款10000元。各职能科室以公司季度检查结果进行奖罚,矿达到本安Ⅱ级,对本安办、生产技术管理办公室、设备管理办公室、生产指挥中心各奖励8000元,对综合管理办公室、经营管理办公室各奖励3000元;未达到计划指标各罚款5000元。②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第4大指标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神华新疆公司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的考核仍执行《碱沟煤矿关于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通知》(碱煤矿发[2009]20号)文件的考核办法,按照标准化动态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情况,月度奖励前2名,处罚后2名。③对上述的奖罚,生产单位副科级以上人员奖励占30%,处罚占50%;职能科室副科级以上人员奖励占30~50%(视科室人员构成确定),处罚占50%。奖励不计入年薪考核,处罚则从年薪中扣除。2.安全质量标准化奖(月度)1)由本安办负责组织每周组织一次考评,考评要能够体现动态,每月进行汇总,各专业按《神新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分办法》打分,通过考评成绩进行排名奖罚。2)矿直属单位评优按采、机、运、通专业分为5个;每月根据考核结果对各专业单位进行奖罚,奖励前两名,处罚后两名,第一名奖励8000元,第二名奖励6000元,倒数第二名罚款6000元,最后一名罚款8000元。掘进专业按照矿建公司队伍每月的工作面个数分别进行考评、奖罚;四个掘进头以上分别奖励前两名和处罚后两名,三个掘进头以下分别奖励前一名和处罚后一名。奖励和处罚金额与上述相同。3)每月检查考核评比的结果由本安办汇总报矿领导进行审核。4)矿直属单位按照矿规划等级,在神新公司季度本安体系大检查中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检查结果进行当月奖罚,达到规划等级进行奖励,未达到等级的降一级罚款10000元,降两级罚款15000元。掘进专业,在神新公司季度本安体系大检查中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检查结果结合矿的考评进行当月奖罚,公司检查到的掘进头达到规划等级且矿考评进入奖励范围的掘进头进行奖励,公司检查到的掘进头达到规划等级而矿考评进入处罚范围的掘进头可以不处罚,公司检查未达到等级的降一级罚款10000元,降两级罚款15000元。5)除采、掘、机、运、通五大专业外,其他专业以公司季度检查的结果为准,达到矿规划等级进行奖励,达不到规划等级进行处罚。具体奖罚标准另行制定。6)对矿属单位的考核奖罚,20%兑现到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并进入年收入的增减。三、安全生产奖罚管理细则(一)日常安全罚款参照《神新公司安全生产奖罚办法(试行)》和《神新公司安全生产隐患罚款规定》进行奖励处罚。(二)外委施工单位进场时,矿应将本办法的相关规定传递给对方,严格按照本办法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问题进行处罚。(三)各类罚款由矿本安办出具罚款单一式三份,被罚单位或个人、驻矿财务站、本安办存档各一份。被罚单位在罚款凭证规定的期限内,将罚款交至驻矿财务站,逾期未交者将罚款翻番。各类罚金列入矿安全生产奖励基金。(四)对于各类安全隐患和轻伤事故的罚款,被罚单位领导班子承担罚款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罚款总数的30%。(五)当月单位发生1起轻伤以上事故,单位月度安全质量标准化不评优。(六)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取消年度文明单位先进评比资格。7.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1.按照企业负责,国家监督的原则,矿是事故隐患排查制度的责任单位,应及时组织事故隐患的排查工作,本安办负责对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2.矿长对矿井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全面负责,副矿长、总工程师对矿长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业务部门负责实施本职范围内的隐患排查。3.矿井事故隐患,是指煤矿生产现场、技术管理、装备设施上所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其种类分为通风、瓦斯、煤尘、机电运输、火灾、水灾和其它十类。4.按照严重程度和解决的难易程度,将事故隐患分为A、B、C三级。A级:难度大,矿里解决不了,需由公司解决的隐患。B级:难度较大,区队解决不了,需矿解决的隐患。C级:由区队或业务部门能够解决的隐患。5.矿在其日常安全检查的基础上,每月进行一次矿井事故隐患等级确认,按级别每月逐级上报,A类事故隐患应在当月末报公司,事故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定期上报,直到事故隐患整改完成为止。6.事故隐患的整改执行四定的原则,矿长全面负责,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事故隐患的整改、措施落实、资金材料落实、时间落实、责任落实。7.本安办负责事故隐患的综合管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并负责统计上报工作,且按照统一报表纳入计算机管理。8.事故隐患的监督检查。C级事故隐患整改由相关业务部门监督检查,A、B级事故隐患整改由上级部门负责监督检查。9.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作业场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无措施不得生产。10.因事故隐患整改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要给予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8.安全管理公开制度为了进一步强化本质安全管理,确保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公开化,结合我矿的实际,特制定以下制度:1.本安办负责本质安全管理公开工作,制定公开方案,做好有关本质安全管理公开的实施工作,并负责对员工提出的问题意见作出解释或解答,要建立本单位本质安全管理公开档案。2.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公开事项的内容真实、全面、及时,以促进本质安全管理公开工作的健康运行。3.本质安全管理公开的要求:既要公开有关政策依据和本单位有关规定,又要公开具体内容和承办部门;既要公开办事结果,又要公开办事程序;使本质安全管理公开在员工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下进行。4.公开的内容应经过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方可公开,公开的内容应包括:本单位本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以及本质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在本质安全管理过程中各级领导应负的责任以及对上级和员工的相关承诺、员工应该享有的各种权利、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在管理过程中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各类目标指标及其完成情况、各类先进评比、奖惩情况等。每次公开的内容要有文字记载,公开后要存档,并做到专人负责管理。5.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可通过单位网站、宣传栏或以文件形式下发组织员工学习等形式向员工进行宣传以实现本质安全管理公开化。6.要根据公开内容和员工关切程度,实行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相结合方式,满足广大员工的需求。7.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要经常开展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收集、反馈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本质安全管理公开工作,以保证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9.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为增强矿井核心竞争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安全检查、整改、复查的力度,建立日常安全检查秩序,实现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特制定碱沟煤矿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一、组织机构安全检查参加人员组成为:矿长、矿各主管领导及安全生产技术等部门相关人员、各生产科区安全第一责任人。二、检查范围矿井地面要害部位及井下主要生产系统:采掘系统、通风系统、运输提升系统、排水系统、洗选系统、供电系统等三、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分为:现场检查和资料检查。(一)、现场检查内容主要有:1.矿井各系统的能力、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2.矿井五大灾害及其它灾害的防治措施;3.三大两小专业会战;4.各行业按集团公司或按行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重点进行检查。(二)、资料检查主要有:1.对照新疆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28条、《煤矿安全规程(2010)》和《神新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2010)》进行检查;2.被检查单位的安全生产自查、自检、整改情况;3.培训与持证上岗情况;4.各级、各工种、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5.各种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标准化等资料。四、安全检查时间1.矿井每周进行二次矿井安全大检查;2.每月对各基层科区的日常随机检查和抽查;3.落实上级电视电话会议等所安排的专项安全检查(含参与上级对集团公司各单位的安全检查)。五、整改落实要求对各级领导检查出的问题严格按以下要求整改:1.按各级现场安全生产隐患处理决定书的要求整改;2.按照五定要求整改;3.对检查的各类安全生产问题要及时、认真、全面整改,重点是做好落实工作,严禁各类事故隐患重复发生;4.复查工作,针对上次检查出的问题在下次检查时进行复查;5.做好现场检查、整改、验收记录。六、处罚对现场检查出现的一般和严重的安全问题,按矿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处罚。七、标准1.矿属各单位必须制定各单位的安全生产检查办法,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并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并按要求进行标准化自检。2.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矿井和各基层科区本质安全,使安全形势根本好转。3.每周一、四为安全大检查日,矿长或分管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必须亲自组织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升井后在本安办汇总。4.对汇报的安全隐患,本安办要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并以五定形式督促整改,并在第二次检查时现场复查落实,对整改不力或没整改者进行处罚。5.每月由本安办组织对采、掘、机、运、通、地测等单位的技术资料进行检查,所缺少的部分要求限期补充,没有按时完成者按规定给予处罚。10.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当矿井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的人员必须立即将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范围、受灾人数、事故点附近有无重要设备等情况汇报矿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员立即按照事故汇报流程向矿值班领导及其他矿领导报告;同时命令矿救护队、矿值班医生出动;根据事故情况通知矿救灾指挥部各成员。2.处理重大事故有关人员的职责2.1矿长:是处理灾变事故的全权指挥,在矿总工程师、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2.2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变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2.3副矿长: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的入井特别许可证。2.4矿副总工程师: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2.5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员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制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援救和事故处理。2.6生产技术办主任: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2.7通风队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监视通风状况,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2.8矿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向矿山救护队、矿长和公司有关领导汇报,及时下达指挥部命令,随时统计掌握井下人员情况。2.9驻矿供应站站长、机运队长、医院院长、党办主任等都应根据各自的业务范围,负责完成抢救和处理事故中的任务。3.发生事故的汇报程序事故现场人或知情人――rarr;矿生产指挥中心值班室(事故发生区队值班人员)――rarr;通知出险(救护队)――rarr;待命抢救(矿医院)――rarr;事故有扩大危险(事故现场或井下人员迅速撤离)――rarr;矿值班领导――rarr;主管安全生产领导、总工程师――rarr;矿长、书记――rarr;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机构――rarr;向集团公司生产指挥中心汇报――rarr;事故无扩大危险(事故现场或井下人员协助抢救)――rarr;清点人数(生产指挥中心或矿灯房、井口考勤室)――rarr;清点人数(事故区队)。4.对重大事故紧急救援矿井发生非伤亡事故和一般伤亡事故由矿组织抢救,成立事故领导小组,以及相关的事故抢险救灾指挥部、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恢复生产等工作组。发生3人以上的重大伤亡事故,应认真按照神新公司制定的煤矿紧急救援预案,成立事故领导小组,积极配合神新公司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恢复生产。5.发生重大事故时由矿长根据事故情况,下达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当矿长出差或其他情况不在单位时由代管领导下达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6.《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矿救灾指挥部必须迅速查清灾害发生地点、性质和波及范围,并迅速组织井下所有地点的工作人员按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规定的路线,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7.在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分工负责,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各职能部门及区队主要负责人在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好本单位人员积极参加救灾工作。8.事故相关单位、经营办、矿灯房、生产指挥中心要相互联系,准确统计出勤人员或井下遇险人员情况,矿医院及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9.必须制定参加抢险救灾人员人身安全的保证措施。10.在井下抢险救灾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特殊装备、材料向集团公司生产指挥中心汇报。11.在救灾过程中对入井人员要严格控制,只有持有救灾指挥部签发的入井特别许可证方可入井。12.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各单位负责人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在需要时组织好人员参加抢险救灾。11.安全生产举报制度为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有关要求,杜绝和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碱沟煤矿安全生产举报制度。一、举报内容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破坏或伪造现场的、隐瞒不报的、不如实报告的或不积极组织抢救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的;2.未遂事故发生后未及时汇报、追查和统计的;3.不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而违章生产的;4.员工三违行为;5.由于设备存在重大缺陷或工作场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有效治理继续生产的;6.未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就安排上岗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无《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而上岗作业的;7.对举报人员打击报复的;8.其它需要举报的内容。二、举报方式1.电话举报:矿里设置举报电话,举报受理单位为本安办和综合办,电话:6805406;6805409;2.信件举报:矿设置举报箱,举报箱设在副井口广播室外,由矿本安办每天负责收集处理;3.直接举报:举报人可直接到本安办或综合办举报。三、举报要求1.举报内容必需真实、客观,不得虚报谎报;2.举报时需说明举报内容、时间、地点和举报人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四、举报受理1.本安办收到举报信息后,做好记录,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落实处理;2.将每件举报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3.替举报人保密。五、对举报人的奖罚1.对如实举报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政策2.对举报三违人员者,经查实给予200元的奖励;3.对举报的一般隐患、事故(事件)给予50~200元的奖励;属于重大隐患、事故(事件)给予2000元的奖励;4.对举报的其他事项酌情奖励。5.对虚假举报者,恶意诽谤个人和单位,扰乱管理秩序的,一经查出给予500元罚款,并通报批评。12.入井人员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身安全,规范入井人员行为,特制定本制度。第一章入井应具备的条件1.根据《矿山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矿山企业不得录入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劳动;矿山企业不得分配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所以从事井下劳动的必须是男性成年人。2.入井人员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经检查不适合井下工作的人员(如聋、瞎、哑、傻、癫、痫、精神分裂症、活动性肺结核等)不准从事井下工作。3.从事井下工作的人员(包括各种形式的用工),都要进行强制性的岗前安全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4.入井人员必须了解本矿井地理位置、生产能力、开拓方式、通风系统,熟知矿井安全管理机构、其主要负责人及紧急求救电话。了解本矿井井下各工作地点的避灾路线.第二章入井前的准备1.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严禁穿化纤衣服)和胶靴,携带矿灯、随身携带自救器。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齐全者,不准下井。2.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和引火物品,入井前严禁喝酒。3.所有入升人员的井口,要悬挂乘车定员在内的井口安全管理制度的牌板。入井人员要听从把钩工的统一指挥;严禁超员乘车;严禁蹬车、跳车、扒车;入升井人员不得乘坐非乘人车辆。4.建立健全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并严格落实;要在井口值班室建立入井人员管理牌板,考勤人员要认真做好入井人员的考勤牌收发工作,并对每一个班次入井人数和升井人数按照单位、生产区域进行统计上报;入井人员要自觉接受井口检身人员的检查。未经检身或拒绝检身的人员,一律不得入井。5.矿井要在井口附近设立矿灯充电室,对矿灯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矿类管理制度,每台矿灯都要有标注矿灯编号和职工姓名的矿灯牌,做到专人专灯。6.矿井严格按照批准的通风能力核定指标,根据年度矿井通风设计,供风标准核定当班井下作业人数上限,严禁超通风能力入井作业。第三章入井后的注意事项1.入井人员入井后应走人行道,注意来往车辆,若遇电机车必须选择适宜地点停留,待电机车通过后再继续行进。不准把工具和材料放在轨道上。2.入井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岗位安全管理规定,听从指挥,不违章操作,不冒险作业,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应立即上报。3.要保护好各种安全生产设施、装置、安全标志牌和测量标志。严禁擅自动用不是自己使用的设备,无证者不得从事特种作业。4.不得单独一人在井下放炮和作业,不准单独一人进入偏僻和危险区。5.入井人员应掌握爆破时间、地点、警戒范围,在爆破之前必须撤离危险区。6.遇到突然停电,应立即停止工作,撤到安全的地方。7.工作前应首先敲帮问顶,工作中要随时检查,发现顶、帮松动或脱落,应立即躲开或站到安全地点进行清理。作业地点出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征兆时,必须撤出危险区,并及时报告与处理,同时设置警戒和照明标志.第四章外来参观人员入井管理1.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经公司同意并出具介绍信方可参观。2.外来参观人员持公司开具的介绍信到矿生产指挥中心申请入井,由生产指挥中心安排陪同人员,并将入井人员姓名、入井时间、入井目的记录在案。3.指定陪同人员后,陪同人员带参观人同至矿本安办,先学习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了解所参观区域的巷道布置情况及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习完毕后,由本安办开具入井证明。4.到矿灯房领取矿类、自救器时,须出示本安办开具的入井证明,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矿灯、自救器。5.陪同人员对所陪同的参观人员入井期间的安全负责,陪同人员必须与所陪同的参观人员同上同下。第五章副井口检身制度1.对升井人员的检查要求:1.1对升入井人员的检身工作必须由2人进行,一人专职负责收发入井牌和随身携带的物品的检查,一人专职负责用金属探测仪及人工检身;1.2每一位升井人员必须按规定自觉排队,自觉卸下矿帽、矿灯、自救器及腰带上所背的工具;1.3每一位升井人员的口袋除钥匙外严禁装其他铁器,在接受检查时必须掏出钥匙,积极配合检身工检身;确需工作需要必须携带的配件、工具等铁器,必须用工具袋携带;1.4携带工具包的人员及时将工具包交给发入井卡的检身工,每升井上来的人员要自觉排队,当检身工检查第一个人时后面的人员应做好检查的准备,及时将钥匙拿出、饭盒、水壶打开等待检查;1.5检身工在检查工具包时要对工具包内的所有物件进行翻看,翻看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工具包内的所有口袋都要检查到位;1.6检身工在检查人员饭盒、水壶时,要将盒盖打开进行查看;1.7检身工在用金属探测器检查人员各部位时,如发现金属探测器有反应,要及时用手摸到人员异常部位进行查看。2.检身工对升井人员检查工作步骤:2.1要求每一位升井人员将双臂伸展接受金属探测仪检查,检身工手拿探测仪要从头到脚进行全面检测(重点部位如腰部、小腿部以下、手腕、人员的正面和背面),检身工要随探随摸,如发现有异物要及时进行查看。2.2另一检身工主要检查升井人员的工具包、饭盒和水壶等随身携带的物品,并发入井卡。3.检身工对升入井人员检查要求:必须搜查入井人员的每一个口袋,同时检查职工是否有酒后入井现象,发现有携带烟草、点火装置或酒后入井等违规人员要及时通知本安办进行处理(携带电氧焊报告的电氧焊操作工可以携带点火装置)。4.每一位升入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升、入井检身制度,积极配合,自觉接受检身工的检查,严禁不服从检查,胡搅蛮缠,吵嘴打架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如发现以上情况,将对相关人员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罚。5.检身工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执法,敢于同违章违纪等不良行为作斗争;对不接受检身检查要求的人员严禁升、入井,并立即通报本安办进行处理。6.对不配合检查的职工、不认真进行检身的检身工,一律按照三违处理。第六章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1.矿灯房要将每位员工的矿灯按照工号进行编号。2.每位员工持考勤卡到矿灯房领取入井牌、矿灯、自救器。3.矿灯房需将每位员工考勤进行登记,然后按员工工号领取矿灯。4.副井口检身工做好检身工作,入井人员必须将入井卡交给井口检身工,经检身后方可入井。5.副井口检身工收好每位员工的入井卡,并做好人员入井登记工作。6.副井口检身工需将每班下井人数、升井人数进行清点,并将每班出入井人员情况填写在副井口出入井人员管理牌板上。7.出入井人员管理牌板上必须写明人员出入井时间、班次、人数、中途升井人数、井下总人数等。8.矿灯房每班需将下井人数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然后由生产指挥中心询问副井口,核对下井人数是否与矿灯房登记下井人数相同,必须做到副井口、矿灯房、生产指挥中心三对口。9.升井人员必须接受副井口检身工检身,经检身后由检身工发放入井牌,然后员工拿入井牌到矿灯房交入井牌、矿灯、自救器,最后领取考勤卡。10.矿灯房做好出入井人员登记、统计工作。第六章其它规定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公司现行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1.1未按规定交考勤牌、矿灯、自救器的入井人员。1.2未经井口检身人员检查的入井人员。1.3井口检身人员未按规定对入井人员进行检查的。1.4矿灯、自救器发放人员以及考勤人员未按规定对入井人员进行登记,造成入井人数和升井人数有误的,或违反规定弄虚作假造成入井人数和升井人数有误的。13.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每日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我矿现场安全生产组织协调,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掌握生产动态,有效制止违章,消除违纪现象,制定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一、井下带班及跟班人员的管理及考核:1.管理人员及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次数符合公司规定,并按照要求填写入井跟班记录,记录中要将下井的时间、升井的时间、入井后的检查路线、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有关情况进行详细记录。2.跟班、带班人员必须与工人同上同下,严禁推迟下井或提前升井。3.各单位带班人员必须在井下现场交接班,在现场填写交接班记录,并落实好各岗位工的交接班。4.各队当班带班、矿跟班人员、安全员、瓦检人员每班必须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安全生产情况三次,一般应在接班后、班中及下一次交接班前汇报。5.外施工单位每班必须有带班队长,负责本班作业人员的安全及工程质量。6.矿跟班人员有特殊原因不能入井时,必须提前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清楚,否则按脱岗处理。7.管理人员下井带班、跟班情况与工资挂钩,根据汇报情况由生产指挥中心统计后,按照奖罚措施由生产指挥中心进行考核,每月将考核结果上报经营办。二、带班人员职责:1.下井带班人员要切实掌握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并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2.发生安全、设备故障等其它事故后,带班人员必须及时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向调度详细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影响的范围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奖罚措施:3.跟班、带班人员无故推迟下井或提前升井者每发现一次罚款100元(入、升井时间以检查房为准)。4.生产、辅助生产单位带班人员没有在井下现场交接班,每发现一次罚款100元。5.带班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汇报或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井下情况者,每发现一次罚款100元。6.对反映问题及时避免发生重大安全的事故汇报人员和举报三违的人员,一次给予100~500元的奖励。7.调度员询问井下各单位生产情况时,对不认真汇报或汇报态度不好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100~200元的罚款。14.外委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制度一、资质审查及内业综合管理1.外委施工队在取得安监局签发的单项工程安全生产许可证,进入矿内施工前必须先经本安办、生产办资质审查,由本安办组织进行入井安全培训考核签发入井资格证。2.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项目第一责任人必须与矿里签写安全施工责任书,按规定向财务交纳安全、质量、工期保证金,否则不得开工。3.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制定符合甲方安全质量标准化施工管理制度,并切实发挥其作用。当班作业现场必须要有带班队长指挥协调施工作业,项目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跟班队长为当班安全第一责任人。4.施工人员要尽量保持人员相对稳定,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掌握避灾脱险知识,准确辩识矿井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出口线路指向。5.入井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取得入井安全资格证,特殊工种必须同时持有资质部门签发的有效证件,否则不准上岗作业。6.对外包工程,无论工程大小、时间长短,施工单位必须要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矿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审批后执行。7.施工单位对审批后的规程措施必须贯彻到每一个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要让每一个施工作业人员熟知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并将作业地点的安全通道、避灾路线一并贯彻到每位作业人员,贯彻学习要有签字记录。二、入井、升井检查及乘车1.所有入井、升井人员必须接受井口检查员的检查,对拒绝阻挠检查的人员没收其入井安全资格证,并处以责任单位1000mdash;2000的罚款。2.入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对工作服不符合要求、未携带自救器、安全帽质量不合格或未系安全帽帽带的人员不准入井。3.检查员对入井、升井人员检查清点完毕后,由本队带班队长签字确认。无带班队长不得入井。4.外委施工单位人员入井原则上乘坐井下人行车,不得超员乘车,不得乘坐拉运材料车,不得乘坐自卸车入井。5.施工单位使用的电气设备入井前必须经设备办专人检查。所有入井设备必须要有入井合格证和防爆合格证并经检查员检查登记后方可入井。三、井下现场施工管理1.跟班队长及时组织人员排查隐患,必须保证施工现场无安全隐患。2.巷道掘进、扩帮、挑顶工程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保证支护质量,杜绝空顶作业。3.施工单位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注意保护巷道内一切安全设施及设备、管路、电缆。严禁随意乱动电器设备及通风设施。4.未经矿方批准,无审批措施不得在井下施工现场存放易燃易爆物品。5.施工单位使用的材料、器具必须摆放整齐,不得影响其它单位施工或影响井下运输。6.施工现场使用电气设备,需经机电管理部门指定取电源处,涉及到系统停送电必须办理停送电手续。安装、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施工作业点电气设备安装后必须通知机电管理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7.各种入井设备,必须符合设备防爆要求。8.施工单位不得在现场随意安水管、布设电缆等,必须按要求或按指定地点设置。施工作业点水管、电缆必须吊挂平直。9.保持施工现场清洁卫生,施工垃圾要及时清理,不得在井下随地大小便,否则罚款1000元。10.施工人员严禁在井下任何地点睡觉或躺卧,严禁随意将矿灯熄灭。11.严禁井下吸烟,施工现场发现一个烟头,对带烟火者收回入井证不准再入井,并对相关人员处罚12.施工作业点各种牌板齐全、清晰、准确。未按要求设置牌板或牌板内容与实际不符的罚款500元。13.施工单位要加强自身施工队伍管理,不允许到与本单位施工无关的作业场所走动,严禁进入盲巷,严禁钻跨胶带等运转设备。违反上述规定造成后果的由责任单位自负,并根据情节处以2000mdash;5000元的罚款。三、火工品管理1.凡使用火工品的单位必须持有当地公安局签发的火工品使用证,放炮员要有爆破证。2.严格执行火工品领用和发放制度。各单位根据当日使用数量填写火工品领用表,经矿生产指挥中心、本安办、驻矿保卫科三部门审批后领用。3.严禁炸药雷管同车运送。从炸药库领回的火工品必须立即放到井下作业现场,严禁中途停留或将火工品带到地面驻地。对随意将火工品存放在地面或寄放在驻地做短暂停留的处以责任单位5000元罚款。4.火工品使用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矿有关规定。5.火工品必须分类存放在专用的木箱内并上锁,作业点暂时停工时存放在作业点的火工品必须要设专人看管或将剩余火工品及时交回炸药库。6.为了保证井下爆破安全,落实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放炮前必须经矿当班安全员、瓦检员到放炮现场与放炮员、带班队长共同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布置好警戒,检测瓦斯含量,填写三人连锁放炮制,按操作规程确认无误后方可完成爆破工作。四、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督检查1.各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开展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和班前教育,每班有兼职安全员。2.作业现场及施工地点出现安全问题,需矿方协助解决的,必须及时通知矿生产指挥中心或矿方井下跟班管理人员。危及人身安全的问题要立即停止作业,必要时撤出人员。3.各施工单位对各级管理人员检查提出的问题要及时按要求整改,不按规定时间整改的暂停施工,涉及到人身安全和作业场所安全的重大安全隐患,必须经相关部门、本安办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4.各施工单位必须服从矿方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得无理取闹。五、场地管理1.各施工单位要规范员工行为,不得任意损坏场区绿化植被、树木花草和其它设施,不得在墙面上、护栏、橱窗等表面上乱涂乱画,禁止在场区内随地大小便,乱扔杂物、烟头等。2.在矿内设有工棚、材料库的必须要建立消防制度,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3.教育员工要遵守公共道德,不得损坏两堂一舍的各种设施,不得打架、酗酒、大声喧哗等,严禁黄、赌、毒。由于本单位对员工管理不善发生各种事件,除承担地方行政部门给予的处罚外。4.外施工单位车辆出矿必须主动接受检查。5.本暂行条例未尽事宜,以三大规程和矿制定各种制度为依据。15.安全操作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作为煤矿基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矿安全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及标准的管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身安全,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特制定本制度。一、安全操作管理内容1.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各工种、各岗位人员操作标准和各工序操作规程,并认真组织职工对操作规程及标准进行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2.建立职工持卡上岗管理制度。制作各岗位、各工种岗位危险源辨识卡,辨识卡上注明各岗位、各工种的操作标准和可能发生的危害因素,做到职工一人一卡。二、相关规定及要求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及碱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从事各岗位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进行上岗操作。2.各单位必须对照风险管理手册,建立健全各工种、各岗位人员操作标准和各工序操作规程,并认真组织职工对操作规程及标准进行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3.各单位必须对照行业标准,制定各级、各类、各工种、各岗位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制定考核验收办法,实行动态监督检查,并做到持卡上岗,使每一位从业人员均能明确自己所从事岗位应当如何做,做什么、怎么做,不应做什么。4.加大对安全操作管理的监督考核力度。贯彻落实《碱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分标准》,把职工的标准操作、技能训练、安全行为同职工个人的收入挂钩考核,以促进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在现场得到全面落实。对无操作标准上岗人员,要责成该单位制定操作标准,并组织培训,否则按照《安全奖惩条例》规定进行处罚。5.特殊工种及各岗位上岗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且熟知本岗位操作标准。对现场抽查应知应会差或违反操作标准作业者,责令其下岗培训,并按规定予以处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经二次培训上岗仍存在不按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操作的,要调整该工作岗位。6.强化对各岗位、各工种人员操作行为的监督考核,形成闭环式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监督考核责任制,确保职工规范操作。16.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一、总则1.为规范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实现矿井本质安全,根据国家及神新公司有关安全技术培训的规定,结合碱沟煤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职工培训贯彻按需施教,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学用结合,保证质量的原则。各从业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做到持证上岗。3.职工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安全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外委培训。4.本办法适用于碱沟煤矿新进矿的员工、在册职工、短期务工人员和外委施工单位在本矿的作业人员。二、管理机构与职责1.矿长是安全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主管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本安办主管全矿安全培训工作,经营办具体负责职工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矿成立员工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成员:各单位第一责任人经营办业务人员2.经营办负责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操作证件的管理与发放、内业资料的整理及培训档案的建立,做好培训记录等日常管理工作。3.制定本单位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制度,每年底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并及时编报年度培训计划与实施计划;4.及时选送学员参加公司举办的安全培训,并协助教育培训中心搞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5.组织本单位在册员工、劳务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6.做好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件管理工作,原件由经营办统一保存,作业人员上岗时持扫描复制件。7.各区队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培训工作,技术员具体负责本单位培训工作的实施并做好培训记录。8.经营办负责全矿安全培训工作,监督检查各区队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执行情况,负责《入井安全资格证》、《入井卡》、《矿灯证》的办理。三、培训资源投入1.每年矿里的培训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公司集中统一按不低于工资总额的2.5%提取,并划入教育培训经费账户,由教育培训中心统一管理、支付。矿里支出的培训经费,根据分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后,到教育培训中心报销。2.矿设立安全培训教育室,隶属经营办管理,主要使用单位为本安办、经营办,主要承担新进矿员工的培训、三违人员待岗培训及其它培训任务。3.培训教师选择实行内部聘用与外部聘用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根据培训内容选聘矿内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对个别工种可根据需要委培或请教师讲授。四、培训管理1.所有入井作业和参观实习的人员,必须学习入井安全知识,了解有关事故发生预兆、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以及井下自救、互救和急救的基本知识。2.通过对员工培训,所有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持入井安全资格证,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3.培训教师要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做到一课一备。要结合实际,把事故案例分析充实到培训内容中,充分利用课堂培训、现场实物模拟操作培训、电化教育培训、多媒体、动画、漫画等图文并茂的直观方法进行培训,力求达到良好效果。同时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好会议视频系统进行培训,减少教师重复培训劳动,提高培训效率。4.每期培训根据培训人数由经营办确定培训地点,安全培训室、区队会议室是矿职工培训的主要地点,区队级培训一般在本单位会议室组织进行。各培训教师按照培训安排认真组织培训,培训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员实行闭卷考试。5.职工参加教育培训期间,各单位应保证职工的学习时间。同时所有培训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地点、内容完成培训任务,如有事必须办理请假手续。6.针对外委施工单位人员服务时间短、流动性大的特点,为加强外委施工单位人员管理,及时准确掌握外委施工单位用人情况,对外委施工单位人员入井安全资格证实行抵押金制度。抵押金标准200元/每证,退证全额退还抵押金。7.从事特种作业的员工,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职工工种变动,必须进行转岗培训。8.因公司一年内原则上举办两次大规模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所从事工种须保持相对稳定,无特殊情况特种作业人员在办证后一年内不准调换工种。9.各单位要及时报送需办理各类安全证件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10.内培教师要按照矿培训要求提供教案、试卷、考试成绩台帐等内业资料,并报送经营办。11.把安全培训与安全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计划的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术比武、安全文艺宣传等活动,使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达到人性化、实效化的要求。12.对于每期的培训,培训教师、时间、操作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