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地理概况之历代行政区划及首都11级历史二班贾颜旗110710056历代行政区划——先秦
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性组织系统,是将地理和人口面貌政治化的一种趋势,这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黄帝时代已“画野分州”,至尧时分为“十二州”,而《尚书·禹贡》则将上古时期我国中原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关于九州之说《尚书·禹贡》:冀州、豫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兖州、雍州、梁州。《周礼·职方》:冀州、豫州、青州、荆州、扬州、兖州、雍州、幽州、并州。《尔雅·释地》:冀州、豫州、荆州、扬州、兖州、雍州、幽州、并州、营州。《吕氏春秋》: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依据山川地势的自然分界把自然区划与诸侯国的疆域形势结合起来,成为全国的政治形势图历代行政区划——先秦
周代实行分封,建立了许多诸侯国。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春秋时十二个主要的诸侯国及其都城如图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都城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北);后迁临淄(今山东淄博北)都城唐(今山西临汾西);后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晋景公迁至新田(今山西曲沃西南),仍称绛原都城居雍(今陕西凤翔);献公迁至栎阳(今陕西高陵东北);孝公迁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都城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迁至郢(今湖北江陵北)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市)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后迁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阳)都城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后迁州来(今安徽凤台),以州来为下蔡,汝南为上蔡都城曹(今山东定陶)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都城蓟(今北京市)都城吴(今江苏苏州市)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历代行政区划——先秦战国时期,经过诸侯的兼并,形成了七个诸侯国。都城咸阳都城安邑(山西翼城县附近),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迁都后魏国又称梁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景侯迁至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哀侯迁至新郑都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后迁邯郸(今河北邯郸市)都城郢都城蓟都城临淄历代行政区划——秦
我国辽阔版图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秦王朝的统一第一次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秦以前的夏商时代,其统治区域大体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尤以今山西、河南、陕西交界地区为中心。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当时的统治区域已西至今甘肃,南达长江以南,东到今山东,北达今辽宁。经过春秋战国的厮杀和兼并,各国间的文化得以沟通,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秦朝的疆域已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达今广西。历代行政区划——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郡、县两级的行政区划。这种体制,后来一直为历代所沿用。秦初定三十六郡,其中主要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巨鹿、鱼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等。后来随着秦王朝版图的扩大,又增添了南海、桂林、象郡、闽中、九原等郡,全国所设县约有一千余个。历代行政区划——汉
汉承秦制,行政区划主要是郡县两级,但与郡平行的还有国。所谓“国”,就是诸侯王的封地,大小不一。由于诸侯国阻碍中央政令的执行,汉景帝以后采取“削藩”政策,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各置刺史一人,是监察官,巡查所蜀郡国,称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其名称为:豫、兖、青、徐、冀、幽、并、凉、益、荆、扬、交趾,朔方。后来又在京师附近七郡设“司隶校尉部”,性质同十三部。东汉时朔方并入并州,“交趾”改称“交州”,加上司隶校尉部仍是十三部或十三州,但性质已逐渐变成郡上面的一级行政区划。历代行政区划——南北朝
南北朝时行政区划仍有州、郡、县三级。西晋分全国为十九州。后来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南朝和北朝各自的版图都缩小了,而州却不断增多,到陈末有五十七个州。因此,州和郡的辖境就变得差不多了。历代行政区划——隋隋统一全国后,废郡,而以州县为两级行政区划。隋炀帝时,改州为郡。历代行政区划——唐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历代行政区划——唐唐代也设置监察区,称“道”,略等于汉代的州。关内道(治凤翔)河东道(治太原)河南道(治洛阳)河北道(治魏州,今河北大名)淮南道(治扬州)山南道(治襄州,今湖北襄樊)岭南道(治广州)陇右道(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剑南道(治成都)江南道(治苏州)京畿道(治长安)都畿道(治洛阳)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
唐代还把一些地位特殊的州改为府,在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都督府”,在边疆地带置“都护府”,这样,唐代又确立了府制。7世纪初受突厥汗国奴役的回纥在东突灭亡后南移归附唐朝,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武则天时,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历代行政区划——宋
宋朝没有“道”而有路。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宋太宗时全国分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淮西、淮南、江南、湖北、湖南、两浙、福建、西川、陕西、广东、广西等十五路,后来有增值十八路、二十三路等。二十三路的区域和今天的省大致相当,名称也有不少相同。但宋朝的路制与唐代的道制并不一样,一个路常常分属几个机构管辖,既有监察的性质,又有行政的功能。路以下为府、州、军、监和县。府、州的作用和性质与唐代相同,类似秦汉以来的郡。“军”是有军队戍守的政区。“监”是管理矿产、畜牧的政区。军、监有的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有的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历代行政区划——元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历代行政区划——元
元朝的行政区划有省、道、路、州(府)、县五级。
“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意思是中书省的行署。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直辖京师附近地区,如山西、河北等地,然后将其他地区分成十个行中书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简称为“行省”。元朝的“道”相当于宋朝的“路”,元朝的路与后来明清的“府”相近。有的省下没有道,直接领路。路下是州(府),州(府)辖县。历代行政区划——明历代行政区划——明
明朝建立以后,对行省制作了重大改革,不称“行中书省”,而称“承宣布政使司”,又将元代的军政合一,改为只管民政。因布政使司总理一地的行政事务,人们仍在习惯上称“行省”或“省”。全国各地除直辖京师和南京的地方外,分为十三布政使司,俗称“十三省”,习惯上把两京也算在里面,合称“十五省”,其名称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今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北直隶、南直隶。省以下的行政区划是府。明代改州为府,只有少数直隶州直辖于省,其余的散州和县平行,隶属于府。历代行政区划——清西北达巴尔喀什湖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历代行政区划——清
清朝的体制大至和明朝相同,只是把布政使司又改为省。清初把北直隶改为直隶省,把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后来又把江南分为江苏、安徽,把陕西分为陕西、甘肃,把湖广分为湖南、湖北,共十八省,另有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二十五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盟旗等。省下辖的行政单位,清朝和明朝一样,也是府和州、县两级。历代行政区划
县作为基层的行政单位没有改变。
其他行政单位在历代有很大的变化。如“州”,汉代的州辖境很大,唐宋的州相当于汉代的郡,明清的州则相当于县。今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顺天府(京师)今西安:西周-镐京西汉-长安隋-大兴唐-长安今咸阳:秦-咸阳
今安阳:商(盘庚迁都)-殷今洛阳:东周-洛邑(雒邑)
东汉、魏、西晋-洛阳今开封:宋-东京今南京:东晋-建业(后改名建康)南朝-建康历代首都陪都
陪都是我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又叫“两京制度”,始于西周。西周都城在关中的镐京,周武王为了加强对东方诸地的控制和防止商朝残余的复辟,因而在洛阳首建陪都。此后,历代的大小王朝等,无不模防周朝的两京制度,且许多王朝或政权不只两京。历代陪都的设置的原因:都城偏居边地,不利统治者管辖全境,有必要在位置适中的地方建置陪都,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如西周的洛阳。政权兴起于边疆地区,建都在边区,后来该政权强大,入主中原,为了便于控制全国而迁都内地,之后将原都改为陪都。如清之盛京,元之开平府。都城别为全国政治军事的中心,但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在接近经济文化中心且交通便利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数据库原理及应用》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软件工程综合设计》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II》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常微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信号与系统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4403T449-2024废玻璃分类回收利用规范
- 缩孔控制培训
- 污水处理中的煤制气排放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水产品行业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考核试卷
- 20世纪时尚流行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理工大学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 (高清版)JTGT 3331-04-2023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增值服务具体方案怎么写范文
- 企业评标专家推荐表
- 莆田市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 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暂行办法
- 执法办案区域工作台账[表格借鉴]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电子病历应用管理制度
- 超声造影全面总结
- 质量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