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消防安全常识济宁市公安消防支队何翔
.3建筑防火基础第1页前言建筑灾害普通指地震、火灾、水灾、风灾和战争灾害。五灾害中又以地震、火灾带来损害最大。建筑防火是建筑防灾一个主要分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建筑防火在建筑设计中地位不停提升。建筑防火基础第2页
火灾及其危害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一个自然力,火利用含有划时代意义。火利用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荒蛮时代,迈向人类文明漫长征程。人类逐步将用火范围不停扩大,用火技能逐步提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大作用。火是含有两重性。当火失去控制,就会成为一个含有很大破坏力多发性灾害,给人类生活、生产乃至生命安全组成威胁。火灾,能烧掉人们辛勤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使大量生活、生产资料在顷刻之间化为灰烬;火灾,涂炭生灵,夺去许多人生命和健康,给人们身心带来难以消除痛苦。建筑防火基础第3页
我国1998年—火灾情况统计
年度火灾起数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死亡人数1998年84040144257.323891999年97638143394.02744122202152217.33021124282140326.1233413955796625.92393132111159088.62482142568113576.3256314323490293.125002227027844.68151715900099001418累计1367334105752323361火灾是失去控制燃烧现象。我国1998年—火灾情况统计见表1—1。由此表可见,间我国共发生火灾1367334起,平均每年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超出10.5亿元,死亡2336余人。建筑防火基础第4页
火灾可分为建筑火灾、石油化工火灾、交通工具火灾、矿山火灾、森林草原火灾等。其中建筑火灾发生起数和造成损失、危害居于首位。自1992年以来,我国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均在12亿元以上,其中建筑火灾损失约占80%;建筑火灾发生次数约占总火灾次数75%。建筑物是人类进行生活、生产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场所,建筑物都存在可燃物和着火源,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建筑又是财产和人员极为集中地方,因而建筑物发生火灾会造成十分严重损失。伴随城市日益扩大,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布局及功效日益复杂,用火、用电、用气和化学物品应用日益广泛,建筑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大大增加。建筑防火基础第5页建筑火灾案例
新疆克拉玛依市情谊馆火灾图1-1新疆克拉玛依市情谊馆遇难人员分布位置、破拆门窗平面示意建筑防火基础第6页吉林省吉林市中北商厦火灾建筑防火基础第7页建筑火灾原因
生活用火不慎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灯火照明燃放烟花爆竹宗教活动用火吸烟不慎
玩火建筑防火基础第8页
违反生产安全制度
违反生产安全制度引发火灾情况很多。如在易燃易爆车间内动用明火,引发爆炸起火;将性质相抵触物品混存在一起,引发燃烧爆炸;在焊接和切割时,会飞溅出大量火星和熔渣,很轻易酿成火灾;化工生产设备失修,发生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跑、冒、滴、漏现象,碰到明火燃烧或爆炸等。
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及维护不妥建筑防火基础第9页自然现象引发怒灾自燃雷击静电地震
纵火纵火分刑事犯罪纵火精神病人纵火建筑防火基础第10页我国1998—火灾原因统计表1-2火灾原因总起数年度
电气(起数/百分比)生活用火不慎(起数/百分比)违反安全要求(起数/百分比)吸烟(起数/百分比)玩火(起数/百分比)放火(起数/百分比)自燃(起数/百分比)其它(起数/百分比)不明原因(起数/百分比)1998年8404023153/27.521406/25.56006/7.18009/9.55500/6.55157/6.11201/1.46961/8.36647/7.91999年9763824233/24.825857/26.56035/6.29347/8.67281/7.55716/5.91127/1.29468/9.78574/8.812220231933/26.133558/27.57083/5.810168/8.39001/7.47449/6.11417/1.28592/7.013001/10.612428230954/24.935776/28.86230/5.010451/8.47890/6.47707/6.21401/1.18443/6.815430/12.413955729741/21.338760/27.85966/4.311278/8.115881/11.48415/6.01658/1.28674/6.21918413.7建筑防火基础第11页续表1-213211130356/22.838290/28.96400/4.710062/7.69628/7.38067/6.11754/1.39658/7.317896/13.614256829448/20.742991/30.26104/4.310593/7.411148/7.88740/6.12156/1.511509/8.019879/14.014323431380/21.943883/30.66130/4.310075/7.08117/5.77342/5.12373/1.710993/7.722941/16.014067232431/22.141165/29.25392/3.679679/6.87623/5.45961/4.23161/2.211717/8.323311/16.615900045703/28.837195/23.48904/5.612720/812561/7.923373/14.739752.514946/9.4累计1403265336089/24.0378607/27.092852/6.5119425/8.5106334/7.587746/6.321316/1.594521/6.7166433/11.8建筑防火基础第12页火,善用为福;不善用方为祸。建筑防火基础第13页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WFSC)统计,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发生火灾就有600万~700万起,每年有6.5万~7.5万人死于火灾。建筑防火基础第14页从1月至年2月,近初步统计,我国共发生火灾172.68万起。
建筑防火基础第15页火灾“偏爱”20时~22时,电器最易引发火灾(33.42%),住宅最易出现火灾(21.25%)。
建筑防火基础第16页烈火与浓烟建筑防火基础第17页怎样“善待火,利用火,治理火?”建筑防火基础第18页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建筑防火基础第19页
《消防法》总则第二条指出消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建筑防火基础第20页加强建筑防火设计、防患于未然
1、掌握建筑火灾发展规律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
2、合理布置建筑总平面确保建筑物耐火能力;
3、从设计上切断烟、火蔓延路径;
4、充分强调灭火、报警、给水系统协调统一。建筑防火基础第21页提纲
1建筑火灾发展和蔓延2建筑材料特征和建筑物类别3城市建筑火灾隐患4建筑防火对策建筑防火基础第22页第一章建筑火灾发展和蔓延
建筑防火基础第23页
建筑火灾最初是发生在建构筑物内某个房间或局部区域,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以至整个楼层,最终蔓延到整个建(构)筑物建筑防火基础第24页室内火灾时间上发展规律及特点:
OA早期阶段
AB发展阶段
BC猛烈燃烧阶段
C--熄灭阶段
室内平均温度时间0℃tABC建筑防火基础第25页1初级阶段:火灾燃烧范围不大,室内温度差异大,火势不稳定等
火灾早期是灭火最有利时机,
是人员疏散有利时机消防办法:灭火、疏散建筑防火基础第26页2全方面发展阶段:燃烧范围快速扩大,温度上升快,轰然现象出现,燃烧比较稳定,连续高温等
火灾全方面发展阶段连续时间长短主要由可燃物数量、燃烧速度、建筑物通风情况控制。而与起火原因无关.消防办法:划分防火、防烟分区,提升建筑物耐火能力建筑防火基础第27页3火灾熄灭阶段:
火场仍有大量未熄灭灰烬,一定时间内保持高温,温度逐步下降温度下降速度与前两阶段火灾连续时间相关。消防办法:预防死灰复燃预防建筑物坍塌建筑防火基础第28页
建筑火灾空间上发展规律及特点:
起火点(着火房间):
建筑防火基础第29页1内墙门窗,是建筑物火灾蔓延一个主要路径,是建筑防火微弱步骤。2外墙窗口,蔓延有两种,一是热辐射形式烤着相邻建筑物;一是火焰紧贴外墙蔓延到上部楼层或屋檐。3楼板上空洞和各种竖井管道,烟囱效应。4房间隔墙隔断。5闷顶。6楼板、墙壁上水平管道和缝隙。建筑防火基础第30页2月9日晚20时27分,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文化中心大火,经过6个小时,大火终被扑灭。火灾中一名消防指挥员牺牲,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预计数亿元。外墙装饰材料燃点低,各种管井形成烟囱效应,是中国近五十年来蔓延最快高层建筑火灾之一
建筑防火基础第31页第二章建筑材料性能及建筑物类别建筑防火基础第32页(一)建筑材料火灾特征
建筑材料火灾特征包含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燃烧毒性和发烟性。依据《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普通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四个等级(表一)建筑防火基础第33页表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级别级别名称A不燃性建筑材料B1难燃性建筑材料B2可燃性建筑材料B3易燃性建筑材料建筑防火基础第34页建筑材料燃烧毒性,主要指材料燃烧毒性,建筑材料发烟性。CO在空气中含量到达1%吸入一口人即刻死亡;氰化物含量到达每升300毫克就能致人死亡,消防界称之为生命杀手;实践表明:大部分火场死亡人员,死因主要是火场烟气建筑防火基础第35页最终一个平安夜,发生在古都洛阳东都商厦火灾,造成309人死亡,据调查死亡主要原因是火场烟气。建筑防火基础第36页
最大程度降低火灾中人员伤亡最有效办法是对建材进行非燃化处理建筑防火基础第37页(二)建筑物类别
将建筑物进行分类,主要目标就是依据建筑物高度、层数、用途、面积、使用性质不一样,依照国家相关建筑工程消防法律法规、规范,有针对性对不一样建筑物采取相匹配消防设施,在保障建筑物安全前提下考虑经济合理。建筑防火基础第38页1、建筑及其类别(1)、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分类(2)、按建筑物结构类型分类(3)、按建筑物高度分类
建筑防火基础第39页2、经典建筑类型“综合楼”是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楼层组成公共建筑”;综合楼组合形式各异常见形式为:若干层商场,若干层鞋子楼层;若干层做银行,若干层作旅馆若干层作办公室等等。建筑防火基础第40页“商住楼”是指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高层建筑。其形式普通是下面若干层为商业营业厅,其上面为塔式普通或高级住宅。建筑防火基础第41页建筑防火基础第42页综合楼严于商住楼比如:建筑面积超出1000m2综合楼就属一类高层,而建筑面积超出1500m2商住楼才算一类高层。建筑防火基础第43页“高级住宅”指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气调整系统住房
“高级旅馆”是指建筑标准高、功效复杂,火灾危险性大和设有空气调整系统含有星级条件旅馆。建筑防火基础第44页裙房是指与高层建筑相连建筑高度不超出24m从属建筑。(与高层建筑相连建筑高度超出24m从属建筑,一律按高层建筑对待)建筑防火基础第45页商业服务网点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贮蓄所、剪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该用房层数不超出二层、建筑面积不超出300㎡,采取耐火极限大于1.50h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0h且不开门窗洞口隔墙与住宅和其它用房完全分割,该用房和住宅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应分别独立设置。建筑防火基础第46页第三章城市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建筑防火基础第47页1、高层建筑火灾蔓延快:“烟囱效应”1996年11月20日香港九龙嘉利大厦(16层,总高度60米)在电梯维修中起火,大火快速蔓延,形成立体大火造成40多人死亡,80多人受伤。2月9日北京中央电视台大楼北配楼火灾是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案例中火势蔓延最快火灾之一。建筑防火基础第48页2、高层建筑火势扑救难度大:火场情况、扑救距离、扑救设施3、火势连续时间长:火场情况、建筑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基础第49页4、疏散困难:人数多、距离长、火场情况5、火灾危机面大:“火烧连营”1985年哈尔滨市一高层建筑起火,当初正遇8级大风,火势快速蔓延,涉及5条街道,数百栋房屋被毁。建筑防火基础第50页第四章建筑防火对策建筑防火基础第51页建筑防火技术包含:
建筑防火间距、防火分区、耐火等级、安全疏散、装修材料控制、防排烟设施、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和其它灭火系统等建筑防火基础第52页(一)、提升建筑耐火等级
建筑防火基础第53页
1、建筑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性能标准。
2、建筑耐火等级划分,是建筑防火技术办法中基本办法之一,既要确保不一样用途建筑物防火安全,又要兼顾经济适用、节约资金要求。建筑防火基础第54页建筑构建燃烧性能由制成建筑构件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决定,依据燃烧性能不一样分四种:不燃烧体难燃烧体可燃烧体易燃烧体建筑防火基础第55页建筑物耐火等级按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规》普通划分标准是:
一级:1.5h
二级:1.0h三级:0.6h四级:0.25h建筑防火基础第56页《高规》把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级:1.5h二级:1.0h实际上,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防火基础第57页例1:衡阳11.3大火11月3日,衡阳市一栋八层高商住楼—衡州大厦因一楼起火,造成整栋大楼轰然坍毁,幸亏楼内94户,412名受灾群众被及时疏散,无一伤亡,但20名消防官兵却英勇献身……建筑防火基础第58页
开罗12层大楼火灾坍毁
.1.27日凌晨,埃及开罗一栋高12层大厦起火,3小时后坍毁,14人被压死,其中12名是消防队员,2名是普通市民。建筑防火基础第59页建筑构件耐火极限名称一级耐火等级二级耐火等级防火墙不燃烧体3.00h不燃烧体3.00h承重墙/楼梯间/住宅单元墙/电梯井不燃烧体2.00h不燃烧体2.00h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隔墙不燃烧体1.00h不燃烧体1.00h房间隔墙不燃烧体0.75h不燃烧体0.50h柱不燃烧体3.00h不燃烧体3.00h梁不燃烧体2.00h不燃烧体1.50h楼板/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不燃烧体1.50h不燃烧体1.00h吊顶不燃烧体0.25h难燃烧体0.25h建筑防火基础第60页(二)合理确定总平面及平面布置建筑防火基础第61页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消防规划要求,依据建筑物高度、使用性质、体量或规模等原因,合理确定其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建筑防火基础第62页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防火间距、灭火设施、消防道路位置,屡次火灾实践证实合理总平面布置,不但有利于火灾扑救,而且对预防火势蔓延有极大帮助。
建筑防火基础第63页建筑防火基础第64页1防火间距(1)防火间距定义预防着火建筑热辐射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间隔距离。(2)影响防火间距原因主要是热辐射。建筑防火基础第65页(3)防火间距计算相邻两建筑防火间距应按外墙(或外壁)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燃烧构件(如门厅、挑檐、雨篷对等)则从他们外缘算起。(4)设防火间距意义满足消防扑救需要、预防火势蔓延、节约用地建筑防火基础第66页(5)防火间距详细要求单、多层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要求,单位(m)。高层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2要求,单位(m)。建筑防火基础第67页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679三级7810四级91012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表1:建筑防火基础第68页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类别高层裙房高层139裙房96一级二级三四级91114679其它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表2:建筑防火基础第69页消防扑救面:一方面,消防队员经过直通室外楼梯间或消防电梯进入起火层,开展对该层及其上、下层扑救作业;其次,经过举高消防车等特种消防车辆经室外进入楼梯间或前室,开展灭火和救援活动。建筑防火基础第70页再比如,消防控制适宜设在建筑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H隔墙和1.5H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等等这些都是建筑总平面布置应考虑原因。建筑防火基础第71页厂房、仓库防火间距总标准是既要确保厂(库)房本身安全,又要确保相邻企事业单位和居住区安全。建筑防火基础第72页总之,建筑整体布局要考虑:
与城市公共消防关系,与其它民用建筑关系,与易燃易爆建筑关系,与从属建筑关系等。建筑防火基础第73页2、消防车道消防车道是供消防车灭火时通行道路。
建筑防火基础第74页消防车道设计要求消防车通道不应小于4m。车道上空4m以下不应有障碍物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场或回车道。回车场面积普通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5m×15m,高层建筑物车场不应小于18m×18m建筑防火基础第75页室外消防栓保护半径为120m,因而在城市规划或总平面布局时,街区内道路应考虑消防车通行,其中心间距不宜超出160m。当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出150m或总长度超出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消防车道,门洞净高,净宽大于4m,门垛之间净宽不应小于4m。
建筑防火基础第76页建筑物封闭内院或天井,如其短边长度超出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消防车道供消防车道取水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建筑防火基础第77页3、设置合理防火、防烟分区建筑防火基础第78页
(一)、防火分区1、防火分区含义是在建筑内部采取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割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预防火灾向同一建筑其余部分蔓延局部空间。它是控制建筑物火灾基本空间单元。防火分区按其功效可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两类。
建筑防火基础第79页建筑防火基础第80页《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要求:
一类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二类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建筑防火基础第81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三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
建筑防火基础第82页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大小应考虑建筑物使用性质、建筑物高度、火灾危险性、消防扑救能力等原因。建筑防火基础第83页2、防火分隔物在建筑内部进行防火分隔,其作用是被动地把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阻止向四面蔓延扩大,以降低损失。防火分隔物主要包含防火墙、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建筑防火基础第84页防火门防火门除了含有普通门功效外,还含有能确保一定时限耐火、防烟隔火等特殊功效,通惯用于建筑物防火分区以及主要防火部位,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火灾蔓延,并能确保人员疏散。建筑防火基础第85页(1)防火门分类防火门按耐火极限可分为三种:甲级、乙级和丙级。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于1.2h,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9h,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6h。
建筑防火基础第86页
单扇防火门建筑防火基础第87页双扇防火门建筑防火基础第88页防火门闭门器建筑防火基础第89页防火卷帘防火卷帘是一个不占空间、关闭严密、开启方便较当代化防火分隔物,它有能够实现自动控制、能够与报警系统联动优点。防火卷帘与普通卷帘在性能要求上存在根本区分是:它具备必要非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及防烟性能。建筑防火基础第90页
防火卷帘控制器建筑防火基础第91页防火阀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送回风管上,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70℃时关闭。防火阀可手动关闭,也可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自动关闭,但均须人工手动复位。不论自动关闭还是手动关闭,均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接到防火阀动作信号。建筑防火基础第92页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排烟防火阀动作温度为280度。排烟防火阀含有手动、自动功效。发生火灾后,可自动或手动打开排烟防火阀,进行排烟,当排烟系统中烟气温度到达或超出280度时,阀门自动关闭,预防火灾向其它部位蔓延。排烟风机应确保在280度时仍能连续工作30分钟。建筑防火基础第93页防火分隔水幕对于一些大面积公共建筑,在设置防火墙、防火门或防火卷帘有困难时,可设防火水幕。建筑防火基础第94页(二)、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划分标准A.不应跨越防火分区B.特殊场所单独划分C.普通不跨越楼层D.分区面积对高层民用建筑不宜大于500㎡,地下建筑不应大于400㎡,当顶棚高度在6M以上,可不受此限制。建筑防火基础第95页(四)、设置安全疏散设施,确保疏散设施通畅。建筑防火基础第96页建筑防火基础第97页
安全疏散设施是在紧急情况下,确保建筑内人员安全逃生及事故情况下消防人员进入建筑主要路径。建筑防火基础第98页安全疏散设置基本标准(1)限制使用严重影响疏散建筑材料(2)设置安全避难场所(3)确保疏散通道安全(4)布置合理安全疏散路线建筑防火基础第99页主要安全疏散设施:如安全出口、疏散楼梯、走道和门、消防电梯等;辅助安全疏散设施,如疏散阳台、缓降器、救生袋等;对高层民用建筑还有避难层(间)和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等。建筑防火基础第100页安全出口:
(1)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公共聚集场所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两个,且两个安全出口水平距离大于5米。建筑防火基础第101页(2)安全出口宜靠近防火分区两端设置,并靠近电梯间设置,出口标志显著,易于寻找,且安全出口应有足够宽度,安全出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建筑防火基础第102页建筑防火基础第103页消防电梯:(一)消防电梯设置场所1、塔式住宅。
2、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3、高度超出32m其它二类公共建筑。4、高度超出32m且设有电梯高层厂房。5、高度超出32m高层仓库。建筑防火基础第104页高层建筑消防电梯设置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当每层建筑面积小于1500㎡时,应设1台。
2、当大于1500㎡但小于4500㎡时,应设2台。
3、当大于4500㎡时,应设3台。
建筑防火基础第105页消防电梯设置要求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一样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当与防烟楼梯间适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
建筑防火基础第106页
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出30m通道通向室外。
4、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应采取乙级防火门。
5、消防电梯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建筑防火基础第107页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隔墙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7、消防电梯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运行时间不超出60s计算确定。8、消防电梯轿厢内装修应采取不燃烧材料。
建筑防火基础第108页
9、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办法。10、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操作按钮。11、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消防电梯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立方,排水泵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建筑防火基础第109页疏散楼梯:
敞开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室外楼梯建筑防火基础第110页建筑防火基础第111页比如:12月25日21时许,洛阳市东都商厦因违章电焊发生火灾,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火灾原因是丹尼斯量贩职员王成太在东都商厦负一层电焊作业时,电焊熔渣引燃负二层楼梯上可燃物所致。主要教训之一是东都歌舞厅严重违反国家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存在严重火灾隐患:a未设置独立防火分区,b安全出口不畅,四个只有一个敞开,c无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影响疏散和救援。建筑防火基础第112页建筑防火基础第113页建筑防火基础第114页建筑防火基础第115页高层建筑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高层建筑疏散楼梯最小净宽(m)医院病房楼1.30居住建筑1.1其它建筑1.20建筑防火基础第116页民用建筑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高层建筑疏散楼梯最小净宽(m)居住建筑1其它建筑1.10注:人员密集场所应按照疏散人数来定疏散宽度。建筑防火基础第117页
比如:1985年哈尔滨天鹅饭店十一层火灾中,一日本人跑到走道西尽端阳台避难,经过阳台相连垂直墙壁,冒着生命危险下到第十一层阳台上,脱离了着火层,这说明阳台上设应急疏散口必要性。建筑防火基础第118页建筑防火基础第119页室外楼梯:(1)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0.9m;(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建筑防火基础第120页(3)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4)通向室外楼梯门应采取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建筑防火基础第121页直升机停机坪:
建筑高度超出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公共建筑。建筑防火基础第122页建筑防火基础第123页(五)、建筑消防设施建筑消防设施是预防和扑救火灾主要伎俩,主要包含:建筑防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建筑灭火设施、防排烟设施、消防供电设施等。建筑防火基础第124页建筑防火基础第125页一、建筑防火设施(一)防火分隔设施防火分隔设施是指防火分区间能确保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边缘构件及设施。防火分隔设施分固定和不可活动式和活动可启闭式两大类,主要包含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阀、防火水幕带等。(二)安全疏散设施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防止室内人员因火烧、缺氧窒息、烟雾中毒和房屋坍毁造成伤害,要尽快让受灾人员疏散逃生,转移室内物资和财产,使消防人员快速抵达火灾现场,就必须在建筑内设置安全疏散设施。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包含: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通道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和辅助救生设施、避难层、消防电梯等。(三)避难层(间)避难层使高层建筑内供发生火灾时人员暂时避难用楼层。假如作为避难使用只有几个房间,则这几个房间称为避难间。(四)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设施建筑高度超出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出1000㎡高层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设施。(五)消防电梯消防电梯是高层建筑特有消防设施,主要为火灾情况下运输消防器材和消防人员及时登楼创造条件,为控制火势蔓延和扑救赢得时间。建筑防火基础第126页二、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设施时一个设置在建(构)筑物中,用于在火灾早期将燃烧产生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经过感温、感烟或感光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及时报警,并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除火灾发生部位,且自动开启对应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开启自动消防设施控制和扑灭火灾。火灾自动报警设施主要由触发器件(包含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消防控制设备和其它辅助功效装置组成,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系统两个主要组件。建筑防火基础第127页三、建筑灭火设施建筑灭火设施是扑救火灾主动消防设施,主要包含:水消防设施、气体灭火设施、泡沫消防设施等。建筑防火基础第128页(一)水消防设施
水消防设施,包含室外消防给水设施、室内消火栓给水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设施和固定消防水炮灭火设施等。1.室外消防给水设备室外消防消防给水设施是消防给水工程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消防车等消防设备提供火场消防用水。其由消防水源、取水设施、水处理设施、给水设备、给水管网和室外消火栓等设施所组成。在城市、居住区、工厂、仓库等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城市、居住区应设市政消火栓。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应设室外消火栓。2.室内消火栓给水设施室内消火栓给水设施是建筑物应用最广泛一个消防设施。其既可供火灾现场人员使用扑救建筑物初起火灾,又可供消防员扑救建筑物火灾。室内消火栓给水设施由消防水源、供水设备、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火栓设备、控制设备等组成。建筑防火基础第129页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扑救建、构筑物早期火灾最有效消防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环境无污染,灭火效率高,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及仓库。尤其适合用于在人员密集、不易疏散、外部支援灭火与救生较困难以及性质主要或火灾危险性较大场所中应用(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组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指由洒水喷头、报警阀、水流报警装置、管道、供水设施、消防控制设备等组件组成,并能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喷水灭火。不一样类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含主要组件不完全相同。(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类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系统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不一样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雨淋系统和水幕系统。建筑防火基础第130页4.水喷雾灭火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