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教文卫支出分析教科文卫支出的性质和意义一、教科文卫支出的含义及内容二、教科文卫支出的经济属性三、教科文卫支出的重要意义一、教科文卫支出的含义及内容
教科文卫支出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通讯、广播电影电视等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
从广义上讲,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不属于纯公共产品,而属于混合公共产品。由于具有较强的外部正效应,有助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从而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各国均对文教科卫事业给予较大程度的财力支持,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
分类一、按支出部门划分二、按支出用途划分此外,教科文卫支出还包括出版、文物、档案、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的事业费支出。(一)按支出的部门划分编号类别具体内容1文化事业费包括艺术表演团体经费、图书馆经费、群众文化经费等2教育事业费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经费、中等或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广播电视教育、特殊教育经费和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研究生)经费及留学生经费等3科学事业费包括自然科学事业费、科协事业费、社会科学事业费、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等4卫生事业费包括医院经费、卫生院补助费、防治防疫事业费、妇幼保健经费、合作医疗补助费、中医事业费等5体育事业费包括体育竞赛费、优秀运动队经费、业余训练费、体育场馆补助费等6通讯事业费指新华社及专业通讯社的事业费7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费包括广播电台经费、电视台经费、县广播站经费等(二)按支出的用途划分编号类别具体内容1人员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文教科卫等事业单位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奖学金等的开支项目。其中,工资是最主要的内容2公用经费支出主要用于解决文教科卫等事业单位为完成事业计划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开支。这些公用经费开支主要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1、教科文卫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从内容上看,教科文卫支出仅指财政用于文教科卫等部门的经常性开支,不包括财政向这些部门拨付的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投资性支出。另外,教科文卫支出大部分用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就该类事业的过程来说,是消耗物质资料、消耗财力的过程,特别如体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等事业单位不直接创造生产力,只是为劳动者提供精神食粮,从而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总体而言,该类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教科文卫支出的经济属性2、教科文卫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教文科卫等事业部门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不提供生产性劳务。需要指出的是,将其归于非生产性支出,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与社会生产没有任何关系。相反,该类事业的发展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其贡献越来越大。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性支出,而且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科文卫支出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生产性的特征。尽管对于教科文卫支出究竟是生产性的还是非生产性的,理论界至今仍有争论,但目前国内各种统计文件普遍做法是将其归入非生产性范畴。教科文卫支出的经济属性西方经济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用于人力资本与科学技术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科技进步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有着密切关系,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导致经济增长率国际差异的主要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学技术的源泉和基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教科文卫支出的重要意义私人产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生活中大多数产品都属于私人产品,如食品、服装等等。公共产品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混合产品是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产品,两种性质兼而有之。教科文卫支出的经济学依据增长速度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长速度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1980198519901995199624.918.320.311.614.816.210.012.715.820.021.521.519971998199920002001200211.713.211.813.722.818.3920.620.018.317.217.818.0文科卫支出增速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4-6文科卫支出增速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卫生支出主要构成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构成公费医疗经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构成我国财政卫生支出卫生事业费公费医疗经费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医事业费基本特征1.在我国,卫生总费用由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支出三部分构成。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卫生总费用持续大幅增长,其中个人卫生支出规模增长较快。1.总费用规模增长较快占GDP比重呈上升趋势2.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的增速总体上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速3.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GDP的比重下降在公共卫生这一公共产品和标准公共产品领域里,政府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公共卫生支出增加的幅度应至少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虽然总费用不断增长,但其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却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医疗卫生设施薄弱,严重影响公共卫生设施功能的发挥。政府介入医疗卫生市场的必要性1、医疗卫生产品的外部性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政府需要鼓励产生正外部效应的行为。2、医疗卫生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医生掌握的信息要比病人掌握的信息多,政府有必要对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管制以保护患者利益。3、医疗卫生市场的公平性问题缓解和消除因收入差距对健康形成的不良影响,实现社会公平。卫生支出总量分析从卫生总费用来看是很低的。卫生总费用包括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卫生总费用(亿元)143.2747.42155.14586.65025.95684.6卫生总费用占GDP%3.174.033.695.135.165.42卫生总费用构成(%)100.0100.0100.0100.0100.0100.0政府卫生支出36.225.118.015.515.915.2社会卫生支出42.639.235.625.524.126.5个人卫生支出21.235.746.459.060.058.3人均卫生总费用(元)14.5165.4177.9361.9393.8442.6中国卫生经费及支出结构1990~2011年政府卫生支出所占比重年份政府卫生支出(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990187.286.0725.0611991204.056.0322.840.941992228.616.1120.840.851993272.065.8619.750.771994342.285.9119.430.711995387.345.6817.970.641996461.615.8217.040.651997523.565.6716.380.661998590.065.4616.040.71999640.964.8615.840.712000709.524.4715.470.722001800.614.2415.930.732002908.514.1215.690.7520031116.944.5316.960.8220041293.584.5417.040.8120051552.534.5817.930.8420061778.864.418.070.8220072581.585.1922.310.9720083593.945.7424.731.1420094816.266.3127.461.4120105732.496.3828.691.4320117378.956.7730.411.56卫生支出结构分析
1、内部结构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卫生服务费比重下降,公费医疗比重上升。2、地区结构向富裕地区倾斜,向城市倾斜。3、来源结构政府与社会投入比重下降,居民投入比重上升。中国卫生经费及支出结构医疗卫生支出现状分析(一)横向对比由上表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普遍具有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较低的特征。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支出一般较高。从侧面显示了,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与其经济水平之间的潜在关系。(二)纵向对比(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卫生总费用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情况由以上三组图表可知:1.近年来,卫生总费用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2.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较稳定且偏低。3.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过大。4.城乡之间人均卫生费用差距过大。与此相对应世界各国公共筹资:2003年低收入国家:29%中低收入国家:48%中高收入国家:58%高收入国家:76%WHO191成员国中:公共筹资为主的62%,私人筹资为主的38%世界179个国家中:140个国家通过税收筹集的比重超过社会医疗保险分析结论1.医疗卫生支出偏低,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低2.我国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比例过高3.医疗卫生支出人均水平地区差异较大4.医疗机构(医院)收入对药品依赖很强社会反映集中问题现状: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原因:医疗费用上涨与政府缺位改革:新医改政策取向看病贵、看病难原因剖析看病贵个人负担费用高公立医院机制缺陷药品生产流通混乱医保覆盖面小卫生资源总体不足纵向:基层医疗体系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横向:多元办医格局尚未形成看病难1、卫生费用增长迅速卫生费用弹性系数大于1一、个人负担费用高2、政府投入下降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欧洲:80%左右;美国:45.6%;中国:20%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重(1.1%)156位:WHO公布196国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3、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加重二、医保覆盖面小68%—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员数31.3%—私营和个体企业参加医疗保险人数比例91.5%—新农合参保率很多城乡居民无有效保障
医疗保障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的核心。我国目前的基本现实是,大多数城乡居民无保障或无有效保障,仍必须主要靠个人及家庭力量抗拒疾病风险。保障形式覆盖人口所占比例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57亿约1/3(占城镇户籍人口)相对较高,但对部分人群只保大病(住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超过8亿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只保大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30%左右城镇居民医保在50%的城市实施报销比例稍稍高于新农合医疗救助总体上还是象征性制度三、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缺陷公立医院——“以药养医”60%:药费占医院收入比重70——85%:中小医院上述比重15——40%:发达国家上述比重5——20%:经合组织国家上述比重四、卫生资源效率不高
1、门诊医疗服务量下降80~90年代初医院诊疗人次呈上升趋势1993年以后,诊疗人次逐年下降2000年与90年代初期相比,全国医疗机构诊疗总人次由26亿人次/年下降到21亿人次/年,减少5亿人次。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医疗服务
需求量下降情况2、医生人均工作量下降1989年以来,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平均每个医生每天担负的诊疗人次及住院床日均呈下降趋势。2000年与90年代初相比平均每个医生全年负担诊疗人次下降了27%平均每个医生全年负担住院床日下降了34%每医生年门急诊服务人次数下降情况3、病床使用率下降80年代以来,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逐年下降,卫生部门病床使用率变动情况:
县及县以上医院卫生院198582.7%46%199080.9%43.4%199579.8%40.2%200060.8%33.1%4、仪器设备的闲置乃至浪费改革开放以来,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加快。1996年80%以上的部属医院购置了80年代初罕见的800MA以上x光机、CT、ECT、彩超、肾透析仪等,省属医院五类设备拥有率也在50%以上,地区医院次之,地辖市和县级医院的设备配置水平相同。医疗仪器的普遍改善无疑提高了医院的诊断水平,但部分地区大型医疗设备已经超过了需求,相当一部分设备开机时间不足,造成闲置与浪费。五、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六、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不足用占世界2%的卫生资源解决22%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医疗卫生费用/GDP:我国:5.38%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我国:61美元1995~2000年间中外卫生费用的对比
中国俄罗斯美国平均期望寿命706776人均医疗卫生费用(美元)331304080卫生总费用占GDP%4.85.714卫生总费用占GNP的比例(中外对比)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迈进21世纪》:卫生总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中国不足5%美国13.9%日本7.1%泰国6.2%印度5.2%七、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全国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城市,城市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大医院。30%的城市人口占有60%的政府卫生支出,
70%的农村人口占有40%的政府卫生支出。农村卫生资源的配置令人担忧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但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床位与卫生人员数占全国医疗机构床位、人员的比例却不足50%。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普遍房屋破旧、设备简陋,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差,经费短缺,一些医院处境困难。层级分布本末倒置卫生资源配置的倒三角从区域水平上看,卫生资源的总体配置出现了高层次卫生机构的资源多于中层次,中层次卫生机构的资源配置多于基层卫生机构的状态。高层卫生机构中层卫生机构基层卫生机构适宜的卫生资源配置状态从效率、公平、质量及可及性原则看,适宜的卫生资源配置应呈正三角状态。卫生资源应更多地配置在基层医院和诊所其次是二级医院和卫生防疫部门三级医院和相对应的防疫部门的资源配置应少于中层和基层八、基层医疗体系不健全基层医疗体系:县、乡、村以及社区医疗机构九、多元化办医格局尚未形成2008年底,医院19701个:公立医院占66.5%;医院诊疗人次:公立医院占90.5%;入院人数:公立医院占91.5%。
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受制,多元化办医格局尚未形成。2009年4月6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8500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破解“看病贵”:120元: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6倍左右:2010年,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6倍以上:2010年,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90%以上: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最大亮点: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破解“看病难”:3年: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700所: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0所:三年内重点支持2000所县级医院建设,支持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189万人次:三年内免费培训189万人次医务人员2005年,医改变奏2005年3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评论》增刊第1期发表了名为《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的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医改基本不成功。2005年5月24日,卫生部下属的《医院报》刊出了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的一次最新讲话,指出——
“市场化非医改方向”2006年9月,医改协调小组成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卫生部、财政部等11部委组成。全面启动拟定新医改方案。新医改的目标和思路十七大报告——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新医改的远景目标和时间表目标: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改体系的四梁八柱四梁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八柱包括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法律制度。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界定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急救、采血服务以及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安全饮水等12个领域。二是基本医疗,即采用基本药物、使用适宜技术,按照规范诊疗程序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医疗服务。资金筹资来源——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疾病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地增加卫生投入,政府投入将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投入重点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英国留学本科入学合同的重点注意事项
- 私人房屋建筑施工协议书版
- 工程咨询与服务合同范本
- 个人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样本
- 专利申请转让合同范本
- (广东二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二)地理试卷(含答案)
- 《劳动经济学专题研究》课件
- 2025职场新规:掌握合同签订要点确保劳动权益
- 2025注册造价工程师合同管理单项选择题
- 《华夏饮食文化》课件
- 资产分红合同协议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2024医疗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清单(试行)学习课件
- (正式版)JBT 7248-2024 阀门用低温钢铸件技术规范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 第三章煤层气的储层压力及赋存状态
-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检测报告
- ansys教学算例集汽轮机内蒸汽平衡态与非平衡态仿真分析
- 安全管理机构架构
-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介绍
- 自卸车生产过程检验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