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1.题解。(1)闻:听到,听说。(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题目意思:听闻好友王昌龄被朝廷贬到龙标,特作此诗在远方作问候寄意。2.作者。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题解与作者1.题解。题解与作者2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绵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3

王昌龄,盛唐边塞诗人(《出塞》),被誉为“七绝圣手”。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因“不护细行,贬龙标尉”李白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渲染了暮春时节哀伤愁恻的气氛,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诗人借明月表达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主题)理解诗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5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清风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6品诗欣赏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杨花,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品诗欣赏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7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品诗欣赏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品诗欣赏8品诗欣赏5、“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6、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理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句运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奔赴远方。这一奇特的景象,既饱含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品诗欣赏5、“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97、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同时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8、最后一句,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品诗欣赏7、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品诗欣赏10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借景抒情。这两句诗111.首句:融情入境。2.次句:直叙其事,以悲景衬托离情。3.三句:诗眼点题,拟人想像。愁——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4.四句:明月寄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首句:融情入境。12总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总结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131.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并不是最后的时刻,而是我们的精神崩溃了。那你只要坚持精神的重整,坚持精神的出发,其实当我们觉得,那是万劫不复的情景,也依然可以去找到它的出口,也依然可以坚持过来2.所以如果你有愿望,如果你真的还有力量去实行它,我觉得我一定要即刻就出发,去完成自己的愿望,让自己更少的遗憾。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年轻是多么的好,但是请你们记得,记得有很多的东西,当你不懂的时候,你年轻,当你懂得了以后,你已年老。3.抒情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在文中,它常与记叙、描写、议论等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直接抒情一般要与议论结合在一起,而间接抒情一般与叙述、描写结合在一起。4.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5.融情于事,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6.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7.要写好一篇记叙文,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情感,然后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提炼材料,再加以细致的描写,在必要的地方画龙点睛地穿插一点议论。8.对任何一篇记叙文而言,叙述是骨架,描写是血肉,而抒情与议论则是灵魂,这四者是缺一不可的。总之,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我们笔下的文字显得生动活泼、形象可感、醒人耳目、启人深思。1.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并不是最后的时刻,而是我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51.题解。(1)闻:听到,听说。(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题目意思:听闻好友王昌龄被朝廷贬到龙标,特作此诗在远方作问候寄意。2.作者。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题解与作者1.题解。题解与作者16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绵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17

王昌龄,盛唐边塞诗人(《出塞》),被誉为“七绝圣手”。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因“不护细行,贬龙标尉”李白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1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渲染了暮春时节哀伤愁恻的气氛,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诗人借明月表达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主题)理解诗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19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清风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20品诗欣赏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杨花,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品诗欣赏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21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品诗欣赏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品诗欣赏22品诗欣赏5、“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6、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理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句运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奔赴远方。这一奇特的景象,既饱含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品诗欣赏5、“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37、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同时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8、最后一句,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品诗欣赏7、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品诗欣赏24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借景抒情。这两句诗251.首句:融情入境。2.次句:直叙其事,以悲景衬托离情。3.三句:诗眼点题,拟人想像。愁——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4.四句:明月寄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首句:融情入境。26总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总结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271.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并不是最后的时刻,而是我们的精神崩溃了。那你只要坚持精神的重整,坚持精神的出发,其实当我们觉得,那是万劫不复的情景,也依然可以去找到它的出口,也依然可以坚持过来2.所以如果你有愿望,如果你真的还有力量去实行它,我觉得我一定要即刻就出发,去完成自己的愿望,让自己更少的遗憾。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年轻是多么的好,但是请你们记得,记得有很多的东西,当你不懂的时候,你年轻,当你懂得了以后,你已年老。3.抒情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在文中,它常与记叙、描写、议论等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直接抒情一般要与议论结合在一起,而间接抒情一般与叙述、描写结合在一起。4.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5.融情于事,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