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社会九年级下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历史社会九年级下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历史社会九年级下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历史社会九年级下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历史社会九年级下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社会九年级下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课标要求:3-1-7列举实例,分述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印度争取独立运动、土耳其革命、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国纳粹党上台的历史背景和国情特点。教学目标:1、知道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与影响。2、知道苏联成立的时间,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概况,探究其意义和启示。3、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认识,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方法和眼光看待和分析历史事实,既要看到它的成就,又要看到它的失误。重点: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概况。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课标要求:教学目标:重点: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材料1:“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区,反革命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同一天乌里茨基和列宁先后遭到袭击,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2:“国内战争致使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思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A、政治和军事上: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B、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材料1:○思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A、政治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极端困难)余粮征集制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191○“余粮征集制”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在战争时期有什么作用?

“余粮征集制”是战争时期的非常措施,它的实施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苏维埃政权赢得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工人收粮队○“余粮征集制”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在战争时期有什

这一政策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它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

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

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这一政策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损害了广大农民的1.背景: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协约国发动了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也掀起叛乱,战争的紧迫关头,饥荒降临。②应对严峻形势,苏维埃政府根据需要向农民征收余粮。,引起了人民的不满。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②应对严峻形势,苏维埃政府根农业领域: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领域: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流通领域:恢复商品贸易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是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2.概况:农业领域: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1、1920年,农民契诃夫在火车站出售一小批粮食,结果应该是()

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的粮食被没收

C、他被指定到市场出售D、行为合法,没人干预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余粮收集制()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1、1920年,农民契诃夫在火车站出售一小批粮食,结果应该是1、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

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被处以罚款

C、他只能售出其中一部分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A、从俄国的国情出发

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

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沙俄”、“苏俄”与“苏联”“沙俄”:1547到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苏俄”:1917年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苏联的成立“沙俄”、“苏俄”与“苏联”“沙俄”:1547到1917年二斯大林1924年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材料一: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材料三: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思考:1925年,苏俄基本完成经济恢复后,在经济上仍面临着何种任务?为此苏联采取了哪些政策?材料二: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到。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材料一: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积极:①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经济实力,成为了工业强国②为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消极: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措施:①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②1928年,苏联开始了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③1932年“一五”计划结束后,苏联又相继实行了第二个、第三个五年计划。2.成就:2.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化积极: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1.措施〓苏联的五年计划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二战中德国进攻苏联)爆发而被打断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的标志性工程〓苏联的五年计划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

目标: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特点:重视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采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片面追求高速度,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控制国家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宣传海报

从“一五”计划的目标、重点等方面,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一些特点。目标: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领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苏联的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资金来源: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保证实现高积累、多投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和苏联的工业化比较领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资本主义国家1.目的: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2.概况: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决定,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不到两年,农业集体化速度加快,被称为“农业全盘集体化”。到1937年,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1.目的: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2.概况:1927年,联资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资料2: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资料1表明苏联中央在农业集体化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变化:苏联改变农业政策,加快集体化进程(全盘集体化)

可能带来的问题:采用行政命令,不可避免出现强迫。○为什么会出现资料2和图表中的现象,你认为这会产生什么后果?由于有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行为,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停滞不前,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资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②消极影响: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影响了其经济的健康发展。①积极影响:使农业直接纳入国家全面管理之下,为工业化提供了重要保证。3.影响:②消极影响: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1、方针的提出: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的方针。2、措施:苏联的工业化1、方针的提出:1925年12月,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2、三个五年计划“农业全盘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农业集体化苏联的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

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在一定阶段发挥过作用。弊端A、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态。B、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C、严重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D、经济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①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既要重视重工业,也要重视轻工业和农业,不能单纯以行政命令管理和束缚经济发展。②要注重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坎坷的,前途是光明的。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①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既要重视重工业,也要重视轻工业和

结合这一论述,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就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看法。苏联的早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社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政策不断调整和改变。对这一探索的评价,既要认识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全面客观理解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这一论述,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等①本质:前者尊重市场规律;后者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②地位:前者使苏俄(苏联)找到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后者虽然使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比较相同点:①都属于苏联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步骤。②都是苏联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政策或体制。③根本目的都是要把苏联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点:①本质:前者尊重市场规律;后者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斯大林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背景内容作用评价课堂小结列宁斯大林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1.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成功探索是()A.实施新经济政策B.颁布新宪法C.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导致下表1921—1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斯大林体制的推动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课堂演练1.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3.1928年,苏联开始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A.农业B.手工业C.重工业D.第三产业4.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体制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A.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5.1936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不能看到的是()A.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B.农民用大量机械在耕作C.这是正在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D.大量离开城市前去垦荒的人们3.1928年,苏联开始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重点是发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一一邓小平材料二: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下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是谁使“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种模式又称什么?(2)从材料二看,这种模式有什么弊端?(3)除此之外,你认为弊端还有哪些?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再见谢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再见谢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人教版历史社会九年级下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课标要求:3-1-7列举实例,分述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印度争取独立运动、土耳其革命、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国纳粹党上台的历史背景和国情特点。教学目标:1、知道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与影响。2、知道苏联成立的时间,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概况,探究其意义和启示。3、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认识,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方法和眼光看待和分析历史事实,既要看到它的成就,又要看到它的失误。重点: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概况。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课标要求:教学目标:重点: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材料1:“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区,反革命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同一天乌里茨基和列宁先后遭到袭击,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2:“国内战争致使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思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A、政治和军事上: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B、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材料1:○思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A、政治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极端困难)余粮征集制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191○“余粮征集制”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在战争时期有什么作用?

“余粮征集制”是战争时期的非常措施,它的实施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苏维埃政权赢得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工人收粮队○“余粮征集制”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在战争时期有什

这一政策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它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

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

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这一政策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损害了广大农民的1.背景: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协约国发动了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也掀起叛乱,战争的紧迫关头,饥荒降临。②应对严峻形势,苏维埃政府根据需要向农民征收余粮。,引起了人民的不满。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②应对严峻形势,苏维埃政府根农业领域: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领域: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流通领域:恢复商品贸易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是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2.概况:农业领域: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1、1920年,农民契诃夫在火车站出售一小批粮食,结果应该是()

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的粮食被没收

C、他被指定到市场出售D、行为合法,没人干预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余粮收集制()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1、1920年,农民契诃夫在火车站出售一小批粮食,结果应该是1、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

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被处以罚款

C、他只能售出其中一部分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A、从俄国的国情出发

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

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沙俄”、“苏俄”与“苏联”“沙俄”:1547到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苏俄”:1917年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苏联的成立“沙俄”、“苏俄”与“苏联”“沙俄”:1547到1917年二斯大林1924年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材料一: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材料三: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思考:1925年,苏俄基本完成经济恢复后,在经济上仍面临着何种任务?为此苏联采取了哪些政策?材料二: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到。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材料一: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积极:①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经济实力,成为了工业强国②为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消极: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措施:①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②1928年,苏联开始了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③1932年“一五”计划结束后,苏联又相继实行了第二个、第三个五年计划。2.成就:2.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化积极: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1.措施〓苏联的五年计划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二战中德国进攻苏联)爆发而被打断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的标志性工程〓苏联的五年计划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

目标: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特点:重视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采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片面追求高速度,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控制国家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宣传海报

从“一五”计划的目标、重点等方面,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一些特点。目标: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领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苏联的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资金来源: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保证实现高积累、多投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和苏联的工业化比较领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资本主义国家1.目的: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2.概况: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决定,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不到两年,农业集体化速度加快,被称为“农业全盘集体化”。到1937年,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1.目的: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2.概况:1927年,联资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资料2: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资料1表明苏联中央在农业集体化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变化:苏联改变农业政策,加快集体化进程(全盘集体化)

可能带来的问题:采用行政命令,不可避免出现强迫。○为什么会出现资料2和图表中的现象,你认为这会产生什么后果?由于有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行为,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停滞不前,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资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②消极影响: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影响了其经济的健康发展。①积极影响:使农业直接纳入国家全面管理之下,为工业化提供了重要保证。3.影响:②消极影响: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1、方针的提出: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的方针。2、措施:苏联的工业化1、方针的提出:1925年12月,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2、三个五年计划“农业全盘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农业集体化苏联的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

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在一定阶段发挥过作用。弊端A、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态。B、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C、严重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D、经济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①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既要重视重工业,也要重视轻工业和农业,不能单纯以行政命令管理和束缚经济发展。②要注重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坎坷的,前途是光明的。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①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既要重视重工业,也要重视轻工业和

结合这一论述,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就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看法。苏联的早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社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政策不断调整和改变。对这一探索的评价,既要认识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全面客观理解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这一论述,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等①本质:前者尊重市场规律;后者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②地位:前者使苏俄(苏联)找到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后者虽然使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