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二十四讲 古汉语今译_第1页
古代汉语第二十四讲 古汉语今译_第2页
古代汉语第二十四讲 古汉语今译_第3页
古代汉语第二十四讲 古汉语今译_第4页
古代汉语第二十四讲 古汉语今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

第二十四讲

古汉语今译

二、古汉语今译的要求严复在外文翻译方面曾提出过“信”、“达”、“雅”三点要求。他说:

“信”、“达”、“雅”三者是互相联系的,而又各有侧重。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是指译文要通畅明白,所谓“雅”是指译文要典雅优美。严复是对外文汉译提出的要求,拿来要求古文今译也是完全适用的。“信”、“达”是基本要求,而“雅”则是译文追求的目标。(一)准确地理解原文,并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1、准确地理解原文,是今译的基础。例如:①射其右,毙于车中。(《左传.睾之战》)[译文:又射他车右的人,那人死在车中。]②使者致币。(《庄子.让王》)[译文:使者送钱。]③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译文1:怨恨心中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在耻辱中离开人世,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表明于后世。][译文2:遗憾的是个人的心愿还没实现,默默无闻一辈子,因而文章著述不能流传于后世。]2、对古文的原意有了正确的理解后,还需要能用现代汉语正确地把它译出来,也就是说,译文的用词造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有的译文在这方面注意不够。例如:①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译文:姜氏有什么满足?]“姜氏哪能满足呢”“姜氏哪里满足得了”。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原文“秋毫不敢有所近”是“秋毫无犯”的意思,有人把它译成“秋毫不敢沾染”,这就不妥当。因为在现代汉语里,“沾染”是带贬义的,只有接触坏事物才说“沾染”,“秋毫”在这里是不能说沾染的。由于词语搭配不当,自然就影响对原文意思的表达。准确地理解原文,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译出来,这是古文今译的总原则。(二)为了忠实于原文,能对译时应尽可能对译。因此,在今译的时候,常常可以一句对一句,甚至一个词对一个词地翻译。例如: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起义》)[译文:吴广平常爱护别人,士兵中有很多愿意为他出力的人。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扬言要逃跑,使将尉忿怒,让他侮辱自己,用来激怒众人。]有的译文在这方面就注意的不够,译法过于灵活,明明可以直译的地方却做了不必要的用词或造句上的增删或更动。例如:①不数载而天下大坏。(柳宗元《封建论》)[译文一:没有经过几年而秦朝对天下的统治即告崩溃。][译文二:没有几年就天下大乱。]②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译文一:希望再捡到碰死的兔子,结果当然不能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译文二: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三)遇到不能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1、词语:首先说到词语的问题,由于古今社会生活的变化,古汉语中的词,并不是在现代汉语中都能找到适当的词和它相对应的。这就需要灵活处理,用大体相近的词语来译。例如:(1)实词:①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史记.鸿门宴》)[译文:项羽大吃一惊,按剑跪起大声而问:“来客是什么人?”]这里的“跽”只能解释为“双膝着地,上身挺直”,因而全句最好译为:“项羽握住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②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同上)

触龙在这里把自己的死称为“填沟壑”,这是自谦的说法;把赵太后的死称为“山陵崩”,这是委婉尊敬的说法。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等级森严的情况,现代没有反映这样等级区别的关于死的字眼儿,翻译时只需用大体相近的词语来译就可以了。例如可把“填沟壑”译作“死去”,把“山陵崩”译作“百年之后”。(2)虚词:虚词主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在翻译时,更需要细心体会它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结合上下文,选择现代汉语中适当的词或词组来翻译,而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古代汉语某个虚词就等于现代汉语的某个词,不论在什么句子中,都拿现代汉语的这个词去对译。例如:①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②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③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3)词语的现代化:还应当注意,不要把古代的一些名词概念随意译为过于现代的名称,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词来翻译,更不应把它“现代化”。例如:①令佩刀巡警,出入帐中。(《资治通鉴.李愬雪夜下蔡州》)[译文:令他挂着刀巡逻警卫,自由出入司令部。]②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苟子.劝学》)[译文:再也伸不直,是热处理把它弄成那样子。](4)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古今也有不同。古文中有些句子,就单个的词语来看,并不难翻译,但逐个译成现代汉语的词语后,连成句子却是不通的,这就是因为古今词语的搭配不同的缘故。例如: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开张”是“扩大”的意思,“圣听”指皇帝的听闻。但是把它连在一起,译为“扩大皇帝的听闻”,却是不通的。因为现代汉语中只说“扩大……视野”、“扩大……范围”,而不说“扩大……听闻”。因此,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的习惯略加改变,译成“扩大皇帝听闻的范围”,或者改为意译:“广泛听取羣臣的意见。”还如:②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恣”是“任凭”,“君之所使之”是“你支使他的方法”。但把整句译为“任凭你支使他的方法”却是不通的。因为现代汉语中“任凭”后面要求的是一个谓语性结构,而“你支使他的方法”却是一个名词性结构。因此,译文也要略加改变,译为“任凭你怎样支使他”。2、句子结构:在古文今译时,有时需要改变原来的句子结构。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1)一种是古汉语中某种句子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不使用了,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当然要改变原来的句子结构。例如:①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其讲之精矣”如果按原来的结构直接译出来,应该是“他们考虑这件事很周到了”。但这是不通的。因为“讲之精”的结构是“动词+宾语+补语”,这种结构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的。但是,在现代汉语中,补语要紧接在动词后面。所以译文就要改变结构,译为“他们考虑这件事考虑得很周到了”,或“他们把这件事考虑得很周到了”。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为之小”和“为之大”都是双宾语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双宾语结构,但用的不如古代汉语普遍。所以,古代汉语中有些双宾语结构可以照原来的结构译出来。例如:“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可以译为“庄公告诉他事情的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后悔的心情”。但是“为之小”、“为之大”却不能译为“做诸侯小相“、“做诸侯大相”,而必须改变句子结构,译为“给诸侯做小相”、“给诸侯做大相。”(2)另一种情况是:古代汉语中某种句子结构虽然现代汉语中也还存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意思却通常用另一种句式来表达。这时,也应该依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译文中改用另一种句式。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这里“水之积”是“名+之+动”作主语,“不厚”是谓语。照原来的句子结构直译,应该是“水的聚积不厚”,这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但是显得很别扭。现代汉语更常见的说法是“水聚积得不厚”,即用“名词主语+动词+得+补语”的结构来表达。显然,在翻译时应该采取后一种结构。(3)主语省略:古代汉语的表达有不少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主语常常省略,而且不少是主语发生了变换,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应当补出。例如:

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②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子.许行》)(4)同义词或同义句子的归并:另一种情况,同这相反,有时为了表示强调,有意地采用排比的句式,把几个同义或近义的词重复使用。翻译时为保持原文的气势,应当尽可能保留原文排比的句式,但也可以适当地把某些同义词加以归并。例如: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上》)

这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是同义词,“心”、“意”是同义词,“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意义相近。有人把它译为:“他们怀着席卷天下、征服列国、控制四海、吞并八方的雄心。”②

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战国策.赵策三》)

这里“争”和“辩”是同义词,“急”和“疾”是同义词,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争”和“辩”已合成一个词,原来说“疾”的都说成“急”了。在这种情况下,再要保持原文的排比句式,分作两句译,就比较困难。有人译为“鄂侯为这件事急忙诤谏,极力辩护”,但“辩护”和原文的“辩”意思离得太远。遇到这种情况,与其以辞害意,还不如将两句合成一句,译为“鄂侯为此争辩得很急”。(5)有一些表达方式是古汉语所特有的,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已不使用所以,在翻译时就要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例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

这是所谓“并提”,即“郭攸之、费祎”承“侍中”而言,“董允”承“侍郎“而言。这种表达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基本上不采用。所以,在翻译时就要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译为“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这样才不至于引起误解。(四)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所谓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只不过是准确性的最高要求罢了。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忠实于原文,不仅忠实于它的内容,而且也忠实于它的语言形式,不随便发挥,不添加不必要的字句,也不漏译必译的语言成分。1、首先,我们知道,古今的语气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原文的语气,尽量用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例如:①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柳宗元《封建论》)[译文一:周朝败亡的原因,不外乎这个罢了。][译文二:周朝所以灭亡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了。]

结合原文的上下文来看,柳宗元对“周之败端”确实是做了很肯定的解释,从这一点看,译文一的译法并没有错。但是,柳宗元在这里是用一种推测语气来表达这种肯定解释的。译文一没有把这种语气表达出来。译文二把原文的语气表达出来了,更加准确,也更加生动。又如:②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译文一:今天假使谁要用古代先王的政策来统治现代的人民,那都跟守株待兔的人一样的愚蠢。][译文二:今天还想用先王的一套办法来统治当代的人民,就都是守株待兔一类的做法。]

原文“皆守株之类也”语气比较含蓄有力,译文一把这句译成“那都跟守株待兔的人一样的愚蠢“,意思并没有错,但加上原文没有的“跟……一样愚蠢”这些词语,把原文的含义完全点明,没有保持原文的含蓄简练,意在言外的语气。比较起来,译文二更能表达原文的语气。再如:③恶!是何言也!(《孟子.公孙丑上》)[译文一;哎!这是什么话!][译文二:哎!这是什么话呀!]

这里语气词“也”除了表示判断语气外,还带有比较强的感情色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等。译文二用“呀”对译原文的“也”,更能把原文的语气传译出来。2、其次,修辞手段是构成语言风格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包括修辞格的运用、词语的斟酌、句式的选择。例如: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起义》)[译文:唉,燕子和麻雀哪里能够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②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鸿门宴》)[译文:头发上竖,眼角都张裂了。]

例一是比喻,例二是夸张,直接译成现代汉语,它的修辞色彩、语言风格一点也没有改变。又如:①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译文一:管仲说:“传播攻打莒国消息的人是你吧?”][译文二:管仲说:“是你吗,说要攻打莒国的?”]

话说齐桓公同管仲在台上商量攻打莒国,东郭牙根据自己的分析把这件事传播开了。管仲要找传播消息的人,估计是东郭牙。这是把东郭牙找来后管仲的第一句话。原文用了倒装句,表现了管仲有些恼火并急迫想知道究竟的神情口气。译文一改变了倒装的修辞方式,自然不如译文二准确生动。②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避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左传.鞌之战》)[译文一:韩厥拿着绊马索走向前,对齐侯行礼,献上了酒和玉璧,说:“…我正好在军队服役,不能逃避,也怕逃避有辱两君。我是晋国的武士,只好把你抓起来。”][译文二:韩厥拿着马缰绳站到齐顷公的马车前,拜了两拜又叩头至地,然后捧起酒杯加上一块玉璧献上,说:“……下臣不凑巧,恰好碰上了您的军队,没有可以躲开的地方,而且怕逃开躲避对敝国国君和您都不恭敬。下臣勉强当了一名武士,虽然愚笨无能,但人手缺乏,只好担当这个任务,叫你委屈一下吧!”]

例二韩厥的一通话是外交辞令,使用了很多委婉的修辞手段,译文一是意译,只表达了原文的大意;译文二基本上是直译,保存了原文的修辞手法,除第一句外,比译文一都更加准确,同时也保存了原文的语言风格。再比如,排比句古今都用,但是一般来说,古代的文章中用得更多。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要把这些排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