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养-课件完整版_第1页
论教养-课件完整版_第2页
论教养-课件完整版_第3页
论教养-课件完整版_第4页
论教养-课件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题目解说“论”是“论说,议论”的意思,表明文章的体裁是议论文;“教养”是议论的内容,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修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文题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和主要内容。

孩子:我可以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可以无教养。8、

论教养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词语;2、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4、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走近作者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读准字音

贸mào然疲惫不堪kān大发雷霆tíng涵hán养恕shù我直言自吹自擂léi恪kè守允诺nuò自持chí

汲jí取

矫jiǎo

揉造作扭捏niē箴zhēn言咀嚼jué絮xù絮叨叨尴gān尬gà原处chù教jiāo书困难nán处chǔ

境教jiào养灾难nàn学习词语贸然màorán轻率的样子。指遇事不经深思熟虑,随便就决定做法。涵养hányǎng能控制情绪的功夫。恪守kèshǒu谨慎而恭顺地遵守。自持zìchí自我克制和把持。汲取jíqǔ吸取。遵循zūnxún遵从;依照。箴言zhēn

yán劝诫的话。彬彬有礼bīnbīnyǒulǐ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大发雷霆dàfāléitíng暴怒,发泄出强烈的怒气。随心所欲suíxīnsuǒyù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意孤行yīyìgūxíng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自吹自擂

zìchuīzìléi擂,打鼓。意为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借以比喻自我吹嘘。矫揉造作jiǎoróuzàozuò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附庸风雅fùyōngfēngyǎ泛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扭捏作态niǔniēzuòtài扭捏,羞惭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随机应变suíjīyìngbiàn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啰唆,唠叨。分析结构第一部分:(1_2)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分析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第二部分:(3-12)分析讨论真正的教养的表现。第三部分:(13-18)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指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整体感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②要有优雅的风度。3、分析作者在文章中围绕“论教养”阐述了什么观点?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的现象,探究了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作者认为“教养”很深刻,它折射了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大自然的态度,就是“尊重”。阅读第1、2段,思考:第1段与第2段分别有什么作用?第1段的作用: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第2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自然引出下文对“真正的教养”的剖析。阅读第二部分(3-12),思考:1、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要何作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列举一个男人在外面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具体写出了这个男人在教养上的缺陷。2、第十段“愚蠢到了极点!”为什么要加感叹号?语气强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无教养”之人的厌恶之情。

3、第十二段引用谚语,有何作用?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说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5、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6、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表现?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阅读第三部分(13-18),思考:1、由“教养”转向“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读的修养。“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教养”是“风度”的内在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2、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3、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①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②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③并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

④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4、第十五段三个问句有什么作用?连续提出三个问题,引起读者对“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的思考。5、从16段可以看出,“优雅”和“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有教养”才能养成“优雅风度”。6、第17段中作者为什么列举这么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突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是“切记不要互相妨碍”,便于读者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7、阅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巩固练习1、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同意作者的观点。假如一个人在家里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的所作所为都缺乏教养的话,很难相信他能在其他地方做出有教养的举动。所以,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3、由“教养”转向“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风度”是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有教养的人,一定有风度;有风度的人不一定有教养。“风度”是“教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4、“优雅风度”与“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优雅风度”是“有教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判断一个人“教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教养水平越高,行为举止越优雅,反之亦然。5、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做到了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这些行为呢?

有的做到了,有的还没有做到。今后我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养水平,把这些都做到最好。

课堂小结: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