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_第1页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_第2页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_第3页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_第4页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文言翻译的二大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翻译的二大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直译:

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所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意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如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如原文:项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如

原文:衡下车,治威严直译:张衡走下车子,就树立威信意译: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如原文:衡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译。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从高文言翻译的方法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1、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崤之

战》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文言翻译的方法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呈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1、(张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呈上表章请求告老还文言翻译的三字原则信达雅准确通达有文采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的三字原则信达雅准确通达有文采文言文翻译技巧指文言翻译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信:忠实于原文的文言翻译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达:翻译出的现代文要通顺明白

,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达:翻译出的现代文言翻译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雅: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例:曹公,豺虎也。曹操是豺狼猛虎。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雅:规范,典雅,要点一:字字落实要点二:文从句顺

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不多余。

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二大要点六字诀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要点一:字字落实要点二:文从句顺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一、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诸侯国中闻名。

2.得楚和氏璧

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人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与现代汉语义同器物名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一、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一、翻译下列句子:3.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译: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说:“这是五代、宋时的古物,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像珍宝一样收藏它,不要使它毁坏。

朝代名留4.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译: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二万人。

数量词六字诀之一: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一、翻译下列句子:3.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二、翻译下列句子: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够跟着世事转变

(自己的想法)。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发语词,删去助词,表提顿,删去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二、翻译下列句子: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译:一个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去音节助词,删去六字诀之二:删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三、翻译下列句子: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前诋毁屈原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通“剃”词类活用,形作动3.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三、翻译下列句子: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译六字诀之三:换4.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六字诀之三:换4.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译:要求一:字字落实(留删换)小结1、留六字诀之一: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六字诀之二: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如:万贵妃弟通骄横,再疏斥之,再被杖。如: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2、删3、换六字诀之三: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要求一:字字落实(留删换)小结1、留六字诀之一:凡国名、地翻译练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练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

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译文:梁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在那里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乡村有一个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的老人,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搀扶他却在路上使他受苦。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说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之前我到村东去讨债,可以问人的。”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说:“呵!这一定是那奇鬼啊,我本来曾听说过的啊!”

第二天早晨前往街市上喝醉了,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老人看见他的儿子,拔出剑来刺死了他。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译文:梁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在那里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四、翻译下列句子:1.拜送书于廷

译: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浑浊的外物的(玷污)呢?

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呢!

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句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四、翻译下列句子:1.拜送书于廷译:在殿堂上(恭敬地4.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

译: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介词结构后置句要求二:文从句顺调

六字诀之四:把文言句中的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若……何:把……怎么样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4.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译: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五、翻译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1.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

译:公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并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但是侯嬴不肯接受……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省略主语:侯嬴3.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译: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编造谎言。省略谓语:赂省略兼语:之,他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五、翻译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1.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4.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省略宾语:之,他补5.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译: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省略宾语:之,代纸

六字诀之五:补出省略的成分(主要是主语、宾语和介词)。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4.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六字诀之六:贯

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六字诀之六:贯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借喻的译法: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借喻:喻指边疆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一)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借喻的译法: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借代的译法::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译: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借代:代指做官的人借代:代指元军借代:代指言语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借代:代酒,可译为“酒力”(二)借代的译法: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借代的译法::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魏忠贤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译: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赵国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借代:代指魏忠贤借代:代指赵国

4.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借代的译法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译:魏忠贤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用典的译法: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译:品行正直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用典:指侮辱性的施舍

(三)用典的译法: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用典的译法: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译:陈涉一起义,而秦王朝就灭亡了。

用典:指陈涉起义事借代:代指秦王朝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译:陈涉一起义,而秦王朝就灭亡了。用典:指陈涉起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委婉的译法: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会(决)战。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委婉:会(决)战(四)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委婉的译法: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互文的译法: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或者悲伤。1.秦时明月汉时关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五)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互文的译法: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

译:精通五经六艺。

4.通五经,贯六艺

5.加以官贪吏虐

译:加上当官的和差役们都贪婪暴虐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译:精通五经六艺。4.通五经,贯六艺5.加以二大要求之一“字字落实”对应六字诀之“留删换”

小结:二大要求之二“文从句顺”对应六字诀之“调补贯”文言文翻译“1236”:1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要求(字字落实,文从句顺)3标准(信达雅)6方法(留删换调补贯)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二大要求之一“字字落实”对应六字诀之“留删换”小结:二大

翻译训练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训练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王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译文:(王冕)七八岁时,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听学生们读书;听完,就默记在心。晚上回家,忘了牵自己的牛。父亲愤怒地打了他,但不久又像以前一样了。母亲说;“儿子是这样一心一意,何不听凭他去干想做的事!”王冕于是离开家,靠近和尚庙而居住。晚上偷偷出来,坐在佛的膝盖上,拿着书策映照着昼夜不熄的灯读,响亮的读书声一直到天亮。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王冕)七八岁时,父文言文翻译考点分析及相关对策文言文翻译时可能考到的知识点有:一是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二是一些文言句式(宾前、定后)的理解;三是能补足省略句的成分(主、宾和介词“于”)并能准确翻译;四是掌握一些常见的固定结构,如“得无……乎”、“无乃……欤”等。例如:宁惟我无情,此矢尤无情!考的就是固定结构“宁惟”,翻译成“哪里只是”或“岂只”,另一给分点是“尤”,要翻译成“更加”考点分析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考点分析及相关对策文言文翻译时可能考到的知识点有:相关对策一、“杜绝”盲目下笔杜绝一旦遇到题目,就开始翻译“大意”。在高考评卷中,只翻译大意的答案最多只能得两分,有时可能一分也拿不到。做题前应该先“采点”,将这些得分点“踩准”如2003年全国卷第16题“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廷”和“面”这两个字是得分点,稍加思考后判断出它们都是名词作状语。再如: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此题为3分题,必定有三个给分点,“采点”后应明确“恨”、“尸”、“归见”为给分点。稍加思索后判断它们依次翻译为“遗憾”、“使…变成尸体(杀死…)”、“回去见”。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相关对策一、“杜绝”盲目下笔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二、注意“五看”200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主观翻译题增加了翻译的文字量。全国卷高考翻译分值一直都是两个句子共10分。因此对于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删、换、调、补、贯”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五看: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二、注意“五看”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一看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宾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在复习中,考生必须熟知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1.看有无“于”、“以”,确定是否状语后置或被动句。2.看有无“者也”、“也”、“乃、则、即、为、皆、诚、非……”,确定是否判断句。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一看特殊句式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3.看有无“不之、未之、莫之、毋、弗之……”、“何以、奚以、胡、安……”、“唯……是”,确定是否宾语前置。4.看有无“见、为、受、见……于、为……所”,确定是否被动句。5.看有无“者”、“之……者”,确定是否定语后置。6.看有无“形容词+矣/哉……”,确定是否主谓倒装。7.瞻前顾后,看看有没有省略成分(之/于/以)现象。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3.看有无“不之、未之、莫之、毋、弗之……”、“何以、奚以、高考真题实例:1.(福建卷)欲而得之,又何请焉?译文:(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2.(广东卷)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以上两例中,“何请”和“奚以”都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象。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高考真题实例: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二看词类活用词类活用考查得比较多的是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实用招:抓结构,找动词。“名/形+名”(使动/意动)“名+动”(名作状)高考真题实例:1.(上海题)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译文: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要翻译好这个句子,须弄清“奇”字是意动用法。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二看词类活用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2.(全国)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3.(湖南)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译文:凭借这使他们的真性得以保全,并闻名后世。句中“全”和“名”,一个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一个是名词用作动词,知晓这两个字的活用现象,才能翻译得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2.(全国)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三看通假现象通假现象大致有五种情况:1、音同形似;2、音同形异;3、音近形似;4、音近形异;5、音异形似。中学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有180个左右,平时注意了积累,考试时就不为难了。高考真题实例:

1.(上海春季)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文: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传述它。这句话考查的重点是对“知”和“焉”的理解,如果不了解“知”字的通假现象,就丢失了一个得分点。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三看通假现象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2.(青海)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译文: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3.(江苏)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译文: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微降低自己的品节。青海卷中“裁”就是通假字,通“才”,理解为“只,仅仅”。江苏卷中的“少”通“稍”,理解为“稍微”。如果对通假现象不了解,句子就很难翻译正确。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2.(青海)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四看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的考查近几年在文言文客观题中时有考查,并且多以古今异义的复合词出现。2001年全国题考查了“反间、南面、鼓噪、扰乱”,2002年北京题考查了“穷困”,2003年北京题考查了“具有”等等,2004年则拓展到了主观翻译题中。高考真题实例:

(天津)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译文: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句中的“意气”一词,就不能按现代汉语中的“意气”来翻译,否则失当。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四看古今异义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五看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就考了这样一个句子:

其李将军之谓也: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就考查了“其……之谓也”这个固定结构。(2004•湖北)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译文: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能够取代薛季昶的人。句中“无以”就是一个固定结构。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五看固定结构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固定结构有30多种,以下几种需特别引起注意:如……何、奈……何、若……何,译为“对(把)……怎么办呢”?如:若楚惠何?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呢?何……为、何以……为、奚以……为译为:“还要……干什么呢”?如: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上天要使我灭亡,我还要渡河干什么呢?得无……乎、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如: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庸……乎、其……乎译为“难道……吗”?如: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难道我中国果真是老大吗?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常见的固定结构有30多种,以下几种需特别引起注意: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文言翻译的二大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翻译的二大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直译:

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所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意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如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如原文:项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如

原文:衡下车,治威严直译:张衡走下车子,就树立威信意译: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如原文:衡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译。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从高文言翻译的方法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1、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崤之

战》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文言翻译的方法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呈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1、(张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呈上表章请求告老还文言翻译的三字原则信达雅准确通达有文采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的三字原则信达雅准确通达有文采文言文翻译技巧指文言翻译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信:忠实于原文的文言翻译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达:翻译出的现代文要通顺明白

,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达:翻译出的现代文言翻译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雅: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例:曹公,豺虎也。曹操是豺狼猛虎。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翻译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雅:规范,典雅,要点一:字字落实要点二:文从句顺

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不多余。

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二大要点六字诀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要点一:字字落实要点二:文从句顺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一、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诸侯国中闻名。

2.得楚和氏璧

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人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与现代汉语义同器物名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一、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一、翻译下列句子:3.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译: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说:“这是五代、宋时的古物,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像珍宝一样收藏它,不要使它毁坏。

朝代名留4.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译: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二万人。

数量词六字诀之一: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一、翻译下列句子:3.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二、翻译下列句子: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够跟着世事转变

(自己的想法)。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发语词,删去助词,表提顿,删去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二、翻译下列句子: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译:一个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去音节助词,删去六字诀之二:删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三、翻译下列句子: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前诋毁屈原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通“剃”词类活用,形作动3.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三、翻译下列句子: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译六字诀之三:换4.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六字诀之三:换4.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译:要求一:字字落实(留删换)小结1、留六字诀之一: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六字诀之二: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如:万贵妃弟通骄横,再疏斥之,再被杖。如: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2、删3、换六字诀之三: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要求一:字字落实(留删换)小结1、留六字诀之一:凡国名、地翻译练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练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

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译文:梁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在那里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乡村有一个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的老人,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搀扶他却在路上使他受苦。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说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之前我到村东去讨债,可以问人的。”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说:“呵!这一定是那奇鬼啊,我本来曾听说过的啊!”

第二天早晨前往街市上喝醉了,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老人看见他的儿子,拔出剑来刺死了他。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译文:梁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在那里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四、翻译下列句子:1.拜送书于廷

译: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浑浊的外物的(玷污)呢?

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呢!

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句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四、翻译下列句子:1.拜送书于廷译:在殿堂上(恭敬地4.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

译: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介词结构后置句要求二:文从句顺调

六字诀之四:把文言句中的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若……何:把……怎么样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4.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译: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五、翻译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1.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

译:公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并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但是侯嬴不肯接受……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省略主语:侯嬴3.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译: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编造谎言。省略谓语:赂省略兼语:之,他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五、翻译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1.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4.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省略宾语:之,他补5.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译: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省略宾语:之,代纸

六字诀之五:补出省略的成分(主要是主语、宾语和介词)。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4.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六字诀之六:贯

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六字诀之六:贯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借喻的译法: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借喻:喻指边疆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一)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借喻的译法: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借代的译法::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译: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借代:代指做官的人借代:代指元军借代:代指言语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借代:代酒,可译为“酒力”(二)借代的译法: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借代的译法::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魏忠贤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译: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赵国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借代:代指魏忠贤借代:代指赵国

4.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借代的译法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译:魏忠贤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用典的译法: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译:品行正直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用典:指侮辱性的施舍

(三)用典的译法: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用典的译法: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译:陈涉一起义,而秦王朝就灭亡了。

用典:指陈涉起义事借代:代指秦王朝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译:陈涉一起义,而秦王朝就灭亡了。用典:指陈涉起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委婉的译法: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会(决)战。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委婉:会(决)战(四)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委婉的译法: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互文的译法: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或者悲伤。1.秦时明月汉时关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五)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互文的译法: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

译:精通五经六艺。

4.通五经,贯六艺

5.加以官贪吏虐

译:加上当官的和差役们都贪婪暴虐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译:精通五经六艺。4.通五经,贯六艺5.加以二大要求之一“字字落实”对应六字诀之“留删换”

小结:二大要求之二“文从句顺”对应六字诀之“调补贯”文言文翻译“1236”:1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要求(字字落实,文从句顺)3标准(信达雅)6方法(留删换调补贯)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二大要求之一“字字落实”对应六字诀之“留删换”小结:二大

翻译训练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翻译训练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王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译文:(王冕)七八岁时,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听学生们读书;听完,就默记在心。晚上回家,忘了牵自己的牛。父亲愤怒地打了他,但不久又像以前一样了。母亲说;“儿子是这样一心一意,何不听凭他去干想做的事!”王冕于是离开家,靠近和尚庙而居住。晚上偷偷出来,坐在佛的膝盖上,拿着书策映照着昼夜不熄的灯读,响亮的读书声一直到天亮。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王冕)七八岁时,父文言文翻译考点分析及相关对策文言文翻译时可能考到的知识点有:一是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二是一些文言句式(宾前、定后)的理解;三是能补足省略句的成分(主、宾和介词“于”)并能准确翻译;四是掌握一些常见的固定结构,如“得无……乎”、“无乃……欤”等。例如:宁惟我无情,此矢尤无情!考的就是固定结构“宁惟”,翻译成“哪里只是”或“岂只”,另一给分点是“尤”,要翻译成“更加”考点分析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考点分析及相关对策文言文翻译时可能考到的知识点有:相关对策一、“杜绝”盲目下笔杜绝一旦遇到题目,就开始翻译“大意”。在高考评卷中,只翻译大意的答案最多只能得两分,有时可能一分也拿不到。做题前应该先“采点”,将这些得分点“踩准”如2003年全国卷第16题“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廷”和“面”这两个字是得分点,稍加思考后判断出它们都是名词作状语。再如: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此题为3分题,必定有三个给分点,“采点”后应明确“恨”、“尸”、“归见”为给分点。稍加思索后判断它们依次翻译为“遗憾”、“使…变成尸体(杀死…)”、“回去见”。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相关对策一、“杜绝”盲目下笔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二、注意“五看”200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主观翻译题增加了翻译的文字量。全国卷高考翻译分值一直都是两个句子共10分。因此对于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删、换、调、补、贯”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五看: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二、注意“五看”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课件(54张)文言文翻一看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宾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在复习中,考生必须熟知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1.看有无“于”、“以”,确定是否状语后置或被动句。2.看有无“者也”、“也”、“乃、则、即、为、皆、诚、非……”,确定是否判断句。文言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