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课件_第1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课件_第2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课件_第3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课件_第4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那什么是句读和断句?①较早的古书并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②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标注叫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那什么是句读和断句?①较早的古书并1※考点:文言文断句标点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自2004年,北京卷考查了断句题开始;2005年高考,不仅北京卷保留了,还增加了辽宁卷;2006年高考,除北京、辽宁卷外,又增加了福建、广东卷。而在在07、08和09年广东卷连续三年都考了文言断句:由此估计,今年备考此考点仍不容忽视。※考点:22008年广东卷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常见考查题型有:2008年广东卷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3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41.通文意,分层次。怎样才能给文言文段准确断句呢?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常用的断句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参考: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掌握实词、虚词,文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1.通文意,分层次。怎样才能给文言文段准确断句呢?下面给同52.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2.标名(代)词,定主宾。在阅读中,随6例如: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2006年高考题)////句中划线词均为专用词,有年号时间、地名、人名及事物名。例如: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73.看虚词、找位置;抓标志、断句读。文言文断句中,善于看虚词,抓标志来断句是很常用的断句方法:(一)、借助语气助词:1、放句首的词语: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句子的开头,故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②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3.看虚词、找位置;抓标志、断句读。文言文断句中,善于看虚8③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在其前后可考虑断句。④谦词:下官、窃、寡人、愚、臣等:在其前面可断句。⑤人称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若、彼等:在前面可断句。⑥关联词语:是故、于是、是以、何使、苟、纵使、然而、既而、无论、然则等前面可断句。2、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在其前后可考9

如:(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2006年北京卷)

※注意问题: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如:(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10(二)、找出对话标志:

文言文中一般都有“曰”“云”“言”“道”“问”字作为对话标志,其后可加冒号,故在其后面可断句。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i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二)、找出对话标志:文言文中一般都有“曰11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断句口诀:124.用语法,辩句式;明修辞,巧判断。①判断句:…者…也;为、乃、即、则等;②典型的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③典型的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④固定结构:“何……之有”(何厌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4.用语法,辩句式;明修辞,巧判断。①判断句:…者…也13例1: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塞翁失马》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例2:“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愚公移山》//////例1: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14例3: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析: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

例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例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例3: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15

5、找出“之”字结构:一般有三种情形:一是充当代词,作前面动词的宾语,其后可断句。如“作《师说》以贻之”;二是用在句末形容词、动词或时间词后面,只为凑足音节,无实义,其后可断句。如“顷之,烟炎张天”;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三、用在句中,一是充当结构助词“的”或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后不可断句。如: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臣之壮也。5、找出“之”字结构:一般有三种情形:一是充当代词,作前面16如: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2006年福建卷)///※课后同步练习:1、给下面语段断句并翻译。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2、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如: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17

1、那什么是句读和断句?①较早的古书并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②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标注叫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那什么是句读和断句?①较早的古书并18※考点:文言文断句标点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自2004年,北京卷考查了断句题开始;2005年高考,不仅北京卷保留了,还增加了辽宁卷;2006年高考,除北京、辽宁卷外,又增加了福建、广东卷。而在在07、08和09年广东卷连续三年都考了文言断句:由此估计,今年备考此考点仍不容忽视。※考点:192008年广东卷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常见考查题型有:2008年广东卷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20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211.通文意,分层次。怎样才能给文言文段准确断句呢?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常用的断句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参考: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掌握实词、虚词,文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1.通文意,分层次。怎样才能给文言文段准确断句呢?下面给同222.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2.标名(代)词,定主宾。在阅读中,随23例如: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2006年高考题)////句中划线词均为专用词,有年号时间、地名、人名及事物名。例如: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243.看虚词、找位置;抓标志、断句读。文言文断句中,善于看虚词,抓标志来断句是很常用的断句方法:(一)、借助语气助词:1、放句首的词语: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句子的开头,故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②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3.看虚词、找位置;抓标志、断句读。文言文断句中,善于看虚25③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在其前后可考虑断句。④谦词:下官、窃、寡人、愚、臣等:在其前面可断句。⑤人称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若、彼等:在前面可断句。⑥关联词语:是故、于是、是以、何使、苟、纵使、然而、既而、无论、然则等前面可断句。2、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在其前后可考26

如:(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2006年北京卷)

※注意问题: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如:(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27(二)、找出对话标志:

文言文中一般都有“曰”“云”“言”“道”“问”字作为对话标志,其后可加冒号,故在其后面可断句。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i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二)、找出对话标志:文言文中一般都有“曰28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断句口诀:294.用语法,辩句式;明修辞,巧判断。①判断句:…者…也;为、乃、即、则等;②典型的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③典型的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④固定结构:“何……之有”(何厌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4.用语法,辩句式;明修辞,巧判断。①判断句:…者…也30例1: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塞翁失马》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例2:“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愚公移山》//////例1: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