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两课时教案_第1页
巍巍中山陵两课时教案_第2页
巍巍中山陵两课时教案_第3页
巍巍中山陵两课时教案_第4页
巍巍中山陵两课时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巍巍中山陵两课时教案巍巍中山陵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依次,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2.学习切实、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重难点

抓住特征,按空间依次,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切实、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教学打定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讲解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熟谙课文内容,明确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

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在此根基上,再去理解如何抓住特征,有重点地说明事物,揣摩切实、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进一步领会的写作思路。以上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根基上完成。安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中山陵是宏伟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的笔墨,去瞻仰一下中山陵。(板书课题。)

2.介绍。

刘叙杰,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

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下面自学课文,留神以下问题:(出示

幻灯片1。)

1.专心读课文。朗读或男女生分角色读。

2.画出并掌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宏伟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空气,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美好风景?

5.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6.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边栽种的树木,与陵园严肃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

7.文章第7—1l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

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议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应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2。)

麓莽灵柩竣工深邃牌坊琉璃门楣趺参错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假设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举行校正。

2.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宏伟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空气,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陵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宏伟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说它是孙中山先生品格和精神的象征。营造中山陵肃穆的空气,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孙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

3.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美好风景?

明确:(正由于钟山山形雄伟而险峻,风景鲜丽而和谐,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要安葬于此的愿望。)

,4.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明确:(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密封评议的方式”,制止了后门、人情等弊端,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如下特点: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边环境、地形的结合,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阅历,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干脆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达成了表现陵园严肃气氛和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

5.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边栽种的树木,与陵园严肃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

明确:(中山陵的设计将三区名胜联为一体,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因而在总体设计上“值得称道”。

陵园大道及周边栽种的树木浓翠蔽日,莽苍深邃,象征了孙中山先生的博大胸怀和不朽业绩,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之前,就已逐步进入严肃肃穆的气氛之中。)

6.文章第7一11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

明确:(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自下而上的依次介绍中山陵的。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的总说,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

7.放声朗读自己热爱的段落,并把热爱的理由和同桌举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片面学生在全班交流。)

8.重点研讨文章第9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题目:(出示幻灯片3。)

①本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

②说明文的语言一般要求切实,朴实。为什么第9自然段写平台所见景象却用了生动的语言描写手法?

(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

(①列数字、作对比、打比方。

②诚然,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切实、平实。但为了生动地表现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并不排斥适当使用描写的手法。本文写登临平台所见景象即为典型一例。它用语生动,蕴合深情,既切实地说领略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很好地衬托了中山先生的宏伟品格。)

五、梳理稳定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