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_第1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_第2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_第3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_第4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姓名:学号:班级:【自主学习】一、区域农业发展概况1.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政策、科技水平、劳动力等2.区域农业发展目标:促进农业发展与区域条件有机结合;形成特色生态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实现区域、、效益统一3.农业发展原则: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穿越其中的重要经线有_____和_____,重要纬线有______和_____。范围:、、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基地、基地和生产基地。(一)、地理条件地理条件影响气候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冬季夏季,雨热同季。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的影响。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和等。地形、土壤条件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周围环绕;土壤肥沃,广泛分布、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单产高。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好;交通,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工业为农业提供、等生产资料;对外联系便利,为拉动本区发展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利于农业大规模经营,利于农业和的发展。(二)、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原理:因地制宜,根据、、、和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的不同划分。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主要粮(树、畜)种【合作探究】探究一:完成课本62页活动题以及下列问题目前的水稻种植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为什么东北大米是绿色大米?探究二: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地形类型①②③④2.填写农业生产类型甲乙丙丁甲甲乙丙丁甲乙丙丁甲乙丙丁①②③④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锋主导因素是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锋主导因素是【课堂练习】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2.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读图,回答3~4题。3.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4.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5.(双选)关于西部并发的战略部署,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以下各地区与其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A.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B.新疆南部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C.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D.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出口创汇农业6.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被冲刷变薄B气候干旱C生物活动微弱D秸秆还田7.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麦B.玉米C.高梁D.水稻8.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A种植业为主B畜牧业为主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淡水养殖业为主(2004年天津文综)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材料,回答(I)一(4)题。(l)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个城市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商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陌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