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_第1页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_第2页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_第3页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_第4页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5/318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共和县舒裕华府综合小区一期申报单位名称:青海旺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参与单位名称:青海聚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青海分院自评星级:一星级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制二〇一七年八月填写讲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2.“达标/得分”的填写方式:关于操纵项,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填写“×”;关于评分项,填写该条的实际得分。3.“不参评”的填写方式:关于操纵项,不参评的项填写“○”,关于评分项,若整个条文不参评或部分款项不参评,则在“不参评”栏中填写实际不参评的分值。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缘故,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4.“折算后得分”=。5.“实际提交材料”中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路径。6.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认真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目录TOC\o"1-2"\h\z\u一、项目概况 1二、自评总述 3三、项目效果图 3四、自评内容 44节地与室外环境 45节能与能源利用 43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86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108室内环境质量 13611提高与创新 172一、项目概况项目的差不多信息:1、项目名称:舒裕华府综合小区2、项目地址: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城北新区3、项目建设单位:青海旺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项目建筑类型及数量:建筑类型:☑住宅、□办公、□酒店、☑商场、□学校、□其它数量:20栋5、建筑面积:项目用地面积:65349.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8327.3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86217.4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2109.91(平方米)6、建筑层数:地上层数:1、2、6、11、17、18、19(层),地下层数: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层)7、项目描述:简要对项目的差不多情况进行描述。(500字以内)舒裕华府综合楼小区(一期)1#、2、#3、#4#、5#商住楼及地下车库工程位于海南州共和县新区南路,由青海旺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青海聚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建筑总面积61289.68m2。其中:1#楼:建筑面积10887.30㎡,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16层,建筑高度52.90米,建筑防火类不为一类高层,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地上、地下)一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为框支、剪力墙结构。2#楼:建筑面积10850.70㎡,建筑层数为地下1层、地上17层,建筑高度52.95米,建筑防火类不为一类高层,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地上、地下)一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为框支、剪力墙结构。3#楼:建筑面积6700.88㎡,建筑层数为地下1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20.05米,建筑防火类不多层住宅建筑含商业网点,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地上、地下)二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底部结构为框架结构,上部为砖混结构。4#楼:建筑面积12352.50㎡、建筑层数为地下1层、地上18层;建筑高度53.90米,建筑防火类不为二类高层,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二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为框支、剪力墙结构。5#楼:建筑面积7510.70㎡,建筑层数为地下1层,地上19层;建筑高度58.65米,建筑防火类不为一类高层,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地下、地上)一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及商业区建筑面积为12987.6㎡,建筑高度4.50米,建筑防火类不为一类高层,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地下、地上)一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为框支剪力墙结构。本工程于2016年3月30日破土动工,2016年7月6日进行了1#、2、#3、#4#、5#商住楼及地下车库工程的基础验收,与2016年10月15日主体封顶,2017年4月6日主体工程顺利验收。二、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设计时期操纵项全部达标,总得分达到设计时期星级的标准。项目评分情况见表1:表1项目设计时期评分情况评分项加分项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共100分共100分共100分共100分共100分共10分实际得分8162514840不参评分最低得分4040404040折算后得分17.0114.8810.28.167.2居住建筑权重0.210.240.200.170.18公共建筑权重0.160.280.180.190.19总得分57.45本项目星级一星级三、项目效果图需标明申报范围。

四、自评内容4节地与室外环境子项编号条文分数不参评达标/得分操纵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爱护区、文物古迹爱护的建设操纵要求。——√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难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土地利用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1915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99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66室外环境4.2.4建筑及照明设计幸免产生光污染。44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64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66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22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4.2.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99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纳无障碍设计33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42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86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4.2.12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爱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33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93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操纵。634.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66总分10081折算后得分=81x0.21=17.014.1操纵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爱护区、文物古迹爱护的建设操纵要求。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评价要点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是、□否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各类爱护区:□差不多农田爱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爱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其他爱护区、☑以上皆无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各类文物古迹:□文物爱护单位、□爱护建筑、□历史建筑、☑以上皆无简要讲明项目选址的建设用地属性以及场地内地形、资源情况(100字以内)。用地为住宅开发用地,用地被新区南路分为南北两个地块,用地地形西高东低,南低北高,用地周边道路已建成,滨河大道西侧约4.0米处有电信管道、天然气管道、给水管道。新区南路两侧均有排水管道。本用地为净地,不存在拆迁及以上各种问题。若含有上述所列各类爱护区或文物古迹,简要讲明爱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场地区位图:应包含项目所在地位置及名称、周边建筑物等信息;场地地形图:应为场地原始地形图;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为城乡规划治理部门颁发的证书,其中包含项目名称、位置、建设规模,且应附有规划设计条件;相关行政治理部门提供的法定规划文件或出具的证明:如涉及风景名胜区,应提供已批复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的有关图纸及文件;涉及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的项目,应提供已批复的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爱护规划的有关图纸及文件;涉及文物爱护单位的项目,应由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有关文件,明确该文物爱护单位的爱护要求;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2环评报告书;3建筑专业/3.1场地地形图1差不多材料/1.1项目审批文件(3)规划许可证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难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评价要点项目场地及周边有以下威胁或者危害:□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对场地中的不利地段或潜在的危险源采取必要的避让、防护或操纵、治理等措施:☑是、□否场地与各类危险源的距离满足相应危险源的安全防护距离:☑是、□否对场地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采纳有效的治理与防护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否场地的防洪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及《都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的规定:☑是、□否抗震防灾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是、□否土壤中的氡浓度:(Bq/m3),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操纵规范》GB50325的规定:☑是、□否电磁辐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的规定:☑是、□否简要讲明幸免以上威胁或本项目用地位于共和县城北新区,相对距河道、山体较远,不存在洪水、泥石流及地质灾难,同时共和县也不是风灾区,本项目享受棚户区改造政策,不修建人防地下室,针对本项目防灾规划要紧为地震及火灾。项目所在区的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小区建筑本体全部进行抗震设计,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不均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分不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满足建筑物抗震要求。对燃气管道、电气设备、配电室等进行定期巡查,督促检查商业设施的安全用电用火,幸免火灾事故的产生。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完善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洒系统、防烟分区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器材有效及好用,将火灾扑灭于初起时期。危险源的防护或治理措施。(300字以内)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项目区位图:应包含项目所在地位置及名称、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市政设施信息;场地地形图:应为场地原始地形图;环评报告书(表):应体现场地是否有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难的威胁以及是否有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电磁辐射等危害;涉及地质灾难严峻的地段、多发区的,提供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报告,应包含场地稳定性及场地工程建设适应性评定内容;涉及污染源、电磁辐射、含氡土壤危害的,提供场地内有毒有害物质的专项检测报告:如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污染源检测报告等。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2环评报告书;3建筑专业/3.1场地地形图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有以下建筑或设施:□运动和营业场所、☑餐饮厨房、☑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以上皆无如有,是否超标排放:□是、☑否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简要讲明幸免排放超标的操纵措施:(200字以内)设置集中餐饮排气道,餐饮厨房的烟气统一通过排气道上至建筑屋面进行排放;锅炉房废水通过排污降温池沉淀冷却进行排放;周边无噪声源的建筑或设施。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总平面图:应体现相关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操纵措施;环评报告书(表):应包含场地内各类污染源及其操纵措施分析。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1项目总平图;2规划设计/2.2环评报告书;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居住建筑居住建筑类型:☑住宅、□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其他类型:如是住宅,项目位于气候区,所在都市:,属于:□大都市、☑中小都市项目为旧区改建内的新建住宅:□是、☑否本项目中住宅标准日日照时数:(冬至日1小时)住宅正面间距为:(>30米),侧面间距为:(>13米)住区内有老年人居住建筑:□是、☑否如有老年人居住建筑,则其冬至日日照时数:(小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是、□否如是宿舍,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同住宅居室空间相同的日照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的要求:□是、□否如是托儿所或幼儿园,则其要紧生活用房冬至日日照小时数:(小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的要求:□是、□否□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类型:□中小学校、□医院、□疗养院、☑其他:如是中小学校,则其一般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小时数:(小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的要求:□是、□否如是医院、疗养院等建筑,其病房、疗养室的冬至日日照小时数:(小时),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的要求:□是、□否如是其他类型建筑,且没有相应日照标准要求:项目的建筑规划布局符合城乡规划要求:☑是、□否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中小学校、医院、疗养院等有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是、☑否如“是”,本项目是否阻碍其日照要求:□是、□否简要对项目的建筑规划布局进行讲明(本条不评价建筑内部空间设计):(200字以内)规划设计时住宅沿宗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幸免建筑对相邻建筑日照采光的阻碍。高层与高层之间用两层商业链接,在一定的长度内予以断开,幸免过于封闭而具有通透性。南侧均布置有6层住宅楼,保证小区住宅楼日照,多层、小高层、高层住宅楼有机的组合,形成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都市空间。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总平面图:应标有清晰的红线、绿线,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日照模拟分析报告:应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进行模拟计算。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1项目总平图;;3建筑专业/3.5日照图4.2评分项Ⅰ土地利用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1)得分自评□居住建筑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人均居住用地指标(A/m2)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区3层及以下:35<A≤43;4-6层:23<A≤28;7-12层:22<A≤24;13-18层:20<A≤22;19层及以上:11<A≤1515153层及以下:≤35;4-6层:≤23;7-12层:≤22;13-18层:≤20;19层及以上:≤1119祁连山地区、黄河上游地区、柴达木地区、青南高原地区3层及以下:40<A≤45;4-6层:28<A≤40;7-12层:24<A≤28;13-18层:22<A≤25;19层及以上:12<A≤16153层及以下:≤40;4-6层:≤28;7-12层:≤24;13-18层:≤22;19层及以上:≤1219公共建筑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容积率R0.5≤R<0.850.8≤R<1.5101.5≤R<3.515R≥3.519总分192)评价要点☑居住建筑项目立项审批时刻:2015(年)住宅层数:□3层及以下、☑4~6层、☑7~12层、☑13~18层、☑19层及以上住区总用地面积:(65349.08平方米),总户数:(1620户)居住人口(按每户3.2人计算或当地规定值):(5184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12.62m2/人)公共建筑项目立项审批时刻:2015(年)规划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容积率: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居住建筑:总平面图:应包含住区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户数等技术经济指标;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书:应包括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过程;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为所在地城乡规划治理部门核发的证书,其中包含项目名称、位置、用地面积。公共建筑:总平面图:应包括规划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为所在地城乡规划治理部门核发的证书,其中包含项目名称、位置、用地面积。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1项目总平图;1差不多材料/1.1.3规划许可证;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1)得分自评☑居住建筑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新区建设旧区改建1住区绿地率达到30%达到25%222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Ag1.0m2≤Ag<1.3m20.7m2≤Ag<0.9m2371.3m2≤Ag<1.5m20.9m2≤Ag<1.0m25Ag≥1.5m2Ag≥1.0m27总分99公共建筑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绿地率Rg30%≤Rg<35%235%≤Rg<40%5Rg≥40%72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2总分92)评价要点☑居住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65349.08平方米),总户数:(1620户),总人口:(5184人)绿地面积:(平方米),绿地率:(36.4%)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36平方米)□公共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平方米),绿地面积:(平方米)绿地率:(%),绿地是否向社会公众开放:□是、□否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居住建筑:总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并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等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居住建筑平面日照等时线模拟图:应体现绿地的日照和阴影情况。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计算书:应体现公共绿地的位置、面积分析,以及计算结果。公共建筑:总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并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等指标技术经济指标;体现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相关文件。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1项目总平图;4景观专业/4.1景观总平图;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1)参评情况☑参评;□不参评不参评条件:□场地区位、地质等条件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2)得分自评☑居住建筑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Rr5%≤Rr<10%2610%≤Rr<20%4Rr≥20%6总分66□公共建筑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1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Rp2Rp1≥0.53Rp1≥0.7且Rp2<70%6总分63)评价要点项目开发有地下空间:☑是、□否☑居住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65349.0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86217.4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2109.9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为:(27.9%)地下空间要紧功能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公共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地下空间要紧功能为:简要对该建筑的场地区位、地质条件、地下空间功能分区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等进行阐述。(200字以内)该项目位于共和县新区,地质条件满足本项目的具体实施,地下空间的功能分区要紧分为设备用房和地下车库,设备用房除不能建设在主楼下层的房间外(锅炉房、柴发机房)大部分位于主楼以下,外扩部分则要紧用于车库,因本项目为住宅小区,因此关于日益增长的汽车数量,考虑最大可能解决住户的停车问题。4)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总平面图:应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等技术经济指标;地下空间建筑平面图:应体现地下空间功能分区及面积;地下空间不参评情况讲明书:应论述项目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的缘由,如场地区位和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类型、建筑功能或性质确实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等。(仅本条不参评项目提供)。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1项目总平图;3建筑专业/3.2.3各层平面图Ⅱ室外环境4.2.4建筑及照明设计幸免产生光污染。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或非玻璃幕墙建筑22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都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或不设室外夜景照明22总分442)评价要点1、玻璃幕墙采纳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是、□否如“是”,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反射比为:0.182、夜景照明项目设室外夜景照明:☑是、□否如设室外夜景照明:夜景照明设施在剧中建筑窗户外表面产生的垂直面照度不应大于规定值:☑是、□否夜景照明灯具朝居室方向的发光强度不应大于规定值:☑是、□否居住区和步行区的夜景照明设施应幸免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人造成眩光:☑是、□否夜景照明灯具上的射光通比的最大值不应大于规定值:☑是、□否室外景观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是、☑否夜景照明在建筑立面和标识面产生的平均亮度不应大于规定值:☑是、□否简要讲明光污染操纵及眩光操纵的具体措施(200字以内)。本项目设置幕墙部位仅限于住宅下部2层裙房沿街位置,因此幕墙面积不大,且操纵其可见光发射比小于0.2,室外夜景照明均采纳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可不能产生对住户对非机动车人造成眩光的照度设计。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总平面图:应反映本地块周边建筑的类型,以及与周边建筑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建筑设计讲明:应包含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反射比的参数讲明;建筑立面图:应体现各个朝向的建筑立面布局;幕墙设计讲明:应包含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的光污染分析;幕墙玻璃的光学性能检测报告:应包含可见光反射比参数的检测结果;室外景观照明设计讲明及图纸:应包含光污染操纵措施;灯具的光度检验报告:报告中的灯具类型和型号应与设计的灯具一致;光污染分析专项报告:应包含玻璃幕墙或室外照明可能造成的光污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实际提交材料:3建筑专业/3.2.1建筑总平面图3建筑专业/3.2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讲明3建筑专业/3.2.7建筑立面图4景观专业/4.1景观施工图纸讲明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64总分642)评价要点场地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类声环境功能区序号监测点环境噪声标准值(dB(A))环境噪声测试值(dB)昼间夜间昼间夜间简要讲明场地周围噪声源分布状况,项目规划建设后的环境噪声预测,以及降低噪声干扰的相关手段和措施(如,总平面规划时注意噪声源及噪声敏感建筑的合理布局,采纳道路声屏障、绿化降噪等措施)。(200字以内)项目用地南侧为已建成住宅,东侧为道路及河道,周边均为新建道路,总图规划时整体布局形成围合的小区布局,沿街均设置二层商业及商业网点,只在合适位置设置小区出入口,整体保证小区内部的安静舒适,车库入口也做到沿街位置,小区内部设置集中绿地和组团绿地起到减噪的作用,整体布局做到人车分流、动静适宜的宜居环境,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地环境噪声现场测试报告:应体现环境噪声的测点布置、检测结果等,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尚需提供降低噪声的措施。噪声预测分析文件:依照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变化及其噪声状况的变化,对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噪声作出预测,从而在规划中依照噪声的来源、分布,提出合理的防噪、降噪方案。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2环评报告书;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6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2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或只有一排建筑11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22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11总分662)评价要点项目模拟工况设置情况:冬季典型风速:(m/s),风向:夏季典型风速:(m/s),风向:过渡季典型风速:(m/s),风向:依据的标准或规范: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项目场地内有几排建筑:□一排、□两排、☑两排以上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的风速为:3.0(m/s),室外风速放大系数为:1.75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平均风压差为:_4.5(Pa)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会出现涡旋或无风区:□是☑否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平均风压差为__4.5_(Pa)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的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比例:____50____(%)如有通风不利,简要讲明场地风环境改善措施。(200字以内)依照本项目室外风模型结果分析可知,本项目在冬季室外人行区最大值为3.0m/s,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建筑迎风与背风压差最大为4.5Pa,不超过5Pa。过渡季、夏季室外人活动区未形成无风区或旋流区。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的风压差大于0..5Pa。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总平面图:应体现地块内各建筑的布局及高度、与周边建筑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场地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应包括计算区域、,模型再现区域、网格划分、入口及地面边界条件设置、模拟工况、模拟结果等内容,如有不利结果,尚需提供改善措施的效果分析。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1项目总平图;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等遮阴措施的面积比例达到10%112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11总分222)评价要点1、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内的遮阴措施有:□乔木、☑构筑物(构筑物类型:凉亭)、□以上皆无。场地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遮阴面积统计项目数值单位户外活动场地面积★m2户外活动场地内乔木遮阴面积m2户外活动场地构筑物遮阴面积m2户外活动场地建筑日照投影遮阴m2户外活动场地内有乔木、构筑物遮阴措施的面积比例%★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停车场。2、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铺装材料应用统计项目数值单位道路面积m2建筑屋面面积m2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面积m2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面积占道路路面及建筑屋面总面积的比例%3)证明材料提交清单及要求:景观总平面图:应体现场地内建筑、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地面停车场等的位置及面积;乔木种植平面图:应体现所有乔木的名称、数量及其位置;构筑物设计详图:应体现构筑物投影面积;场地道路铺装平面图:应体现各类铺装的类型、位置、面积,对硬质铺装,应体现铺装材料;屋顶铺装平面图:应体现各类铺装的类型、位置、太阳辐射反射系数及面积;道路铺装详图及屋面做法详图:应体现铺装材料的详细构造;实际提交材料:4景观专业/4.1景观施工图纸和讲明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4.2.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33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33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33总分992)评价要点公共汽车站点及线路统计表:公交站名称场地出入口步行至公交站的距离(m)公交汽车线路名称已建/规划舒裕华府1501路已建轨道交通站点及线路统计表:轨道交通站名称场地出入口步行至轨道交通站的距离(m)轨道线路名称已建/规划场地是否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是、□否请对场地内交通组织及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之间的交通流线进行简要分析。(200字以内)场地入口到达舒裕华府公交车站距离为150米,范围内只有一条公交线路,居民出行选择乘坐公交比较方便。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总平面图:应体现场地要紧出入口的位置,场地内人行、车行流线;场地周边公共交通设施布局图:应标明场地达到公交站点的步行线路、场地出入口到达公交站点的距离,包括建筑与公共交通战场联连通的专用通道、连接口等内容;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1项目总平图;3建筑专业/3.6项目所在地交通地图

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纳无障碍设计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纳无障碍设计33总分332)评价要点建筑的要紧出入口满足无障碍要求:☑是、□否场地内人行系统以及与外部都市道路的连接满足无障碍要求:☑是、□否简要讲明场地内人行通道及场地内外联系的无障碍设计情况。(200字以内)。小区道路的人行道、组团路的人行道、宅间小路的人行道人行道纵坡不应大于2.5%,在人行道中设台阶,应同时设轮椅坡道和扶手。公共绿地的入口与通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在休息座椅旁应设轮椅停留位置。公共厕所入口、通道及厕位均按规范设计。公共绿地入口应设盲道,绿地内的台阶、坡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置提示盲道。组团绿地和儿童活动场地入口设提示盲道。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总平面图:应体现场地内人行通道无障碍设计的位置;建筑设计讲明:应包括对场地内人行通道无障碍设计的详细讲明,并与详图吻合;场地竖向设计:应与人行通道无障碍设计讲明相吻合。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1项目总平图;3建筑专业/3.2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讲明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2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至少2项:☑采纳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采纳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22总分422)评价要点停车场所设置方式类不设置方式是否满足自行车停车设施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遮阳防雨措施□机动车停车设施采纳以下停车方式节约集约用地:□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停车楼、□其他方式☑采纳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停车场所设置规模类不当地规范限值(辆)设计值(辆)是否满足自行车停车位数量□机动车停车位数量不小于300450□简要讲明自行车及机动车停车位设置、停车方式、停车场治理等。(200字以内)用地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因此地下车库也分为南北两个停车库,南停车库停车位170辆,北停车库停车位为280辆,分不设车库治理室进行治理,车库出入口均设置于要紧道路上,不需进入小区内部,实现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总平面图:应包括机动车停车数量(包括地面停车位及地下停车位)及类型、自行车停车位数量等技术经济指标,注明自行车停车库/棚位置、地面停车场位置;场地交通流线分析图:应体现场地内人行、车行流线;机动车停车场(库)平面图:应体现停车场的位置、类型、停车位数量等;自行车库/棚及附属设施施工图:注明自行车停车库/棚位置、数量;附属设施施工图要紧包括遮阳防雨设施详图等:应体现遮阳防雨设施的构造、尺寸、形式及材质;错时停车治理制度:应包含对外开放治理方法等(针对采纳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的项目)。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1项目总平图;3建筑专业/3.6项目所在地交通地图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1)得分自评☑居住建筑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满足下列要求:☑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5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3项36满足4项及以上8总分86☑公共建筑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满足下列要求:☑2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满足2项36满足3项及以上8总分862)评价要点☑居住建筑场地1000m范围内可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类不有:□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市政治理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名称类不场地出入口距公共服务设施的距离(m)是否满足商业商业服务200☑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体育100☑医疗站医疗卫生200☑中国银行金融150☑停车场商业服务300☑场地内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是、□否,开放设施:☑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类不及其公共服务功能统计序号公共建筑名称功能类型公共服务功能种类公共服务功能描述11#2#3#4#5#住宅、商铺商业1小商铺、商业服务2停车场2商业服务34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情况统计序号共同使用、资源共享的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名称数量作用共享对象1供热站1采暖住宅、商铺2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序号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的名称数量作用开放时刻1商业铺面5商业服务全天2停车场2商业服务24小时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是、□否如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请简要描述错时开放的实施方法,包括开放的空间、时刻以及相关治理制度(200字以内)本项目所有商住楼均沿街设置,停车场设置在院内及地下,足够满足小区内及周边居民的使用。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居住建筑小区规划图:应标明各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以及住区出入口距离各公共服务设施的距离;建筑或室内活动场地对外开放的讲明文件:应包括对外开放空间、开放时刻以及具体的公众使用的治理方法。公共建筑总平面图:应体现场地内建筑的功能及布局;建筑设计讲明:应体现场地内的公共建筑类型及其公共服务功能;共享配套设施所在楼层的建筑平面图:应体现配套设施的位置、面积以及功能类型;配套设施共享讲明文件:应包括配套设施共享的治理方法,保证设施的有序使用;建筑或室内活动场地对外开放的讲明文件:应包括对外开放空间、开放时刻以及具体的公众使用的治理方法。实际提交材料:2规划设计/2.1项目总平图;3建筑专业/3.2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讲明;3建筑专业/3.2.3各层平面图;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4.2.12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爱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1)参评情况□参评;□不参评不参评条件:□申报项目是净地交付,即已完成土地的一级开发成为熟地2)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爱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33总分333)评价要点项目场地内有:□自然水域、□湿地、□植被、□其他、☑以上皆无建设过程中是否会被改造:□是、□否如“是”,则工程结束后会采取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是、□否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是、□否场地设计对原有的表层土进行爱护利用:□是、□否简要讲明场地的原有地形地貌,阐述对场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有效利用、爱护场地内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的改造和爱护措施。(300字以内)本项目地块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从用地东侧到用地西侧约为235.00米,高差约8米,从用地北端到用地南端约为85.00米,高差约3米,小区道路网规划参照共和县城北新区控规数据执行,与都市道路网相衔接(详见周边道路交叉口高程图)。在小区内部竖向规划中充分利用现场地形地貌,合理确定建筑和配套工程高程,减少土方量。场地内无明显植被无自然水域湿地等。4)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场地地形图:应体现场地开发前的原有地形地貌;带地形的规划设计图:应体现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与原有地形地貌的结合设计情况;乔木等植被爱护方案:应注明被爱护的植被,以及采取的爱护措施(保留场地内全部原有中龄期以上的乔木(同意移植));水面保留方案总平面图:应注明保留的水面范围及采取的爱护措施;表层土利用方案:应注明表层土的爱护及利用措施;生态爱护和补偿实施方案:应包含场地开发前的原有地形地貌概况、场地开发对其阻碍分析、拟采取的生态爱护和补偿措施及其效果分析。实际提交材料:3建筑专业/3.1场地地形图;2规划专业/2.1规划图纸;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3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操纵措施;33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3总分932)评价要点项目所在地:共和县,年平均降雨量373.6(mm);项目总用地面积65349.08(平方米);如场地面积大于10hm2,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是、☑否如“是”,请简要描述场地雨水专项规划设计,包含对场地内径流减排、污染操纵、雨水收集回用等的全面统筹规划设计。(300字以内)1、场地内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统计表序号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类型面积(m2)1下凹式绿地2雨水花园3屋顶绿化4植被浅沟5树池6雨水塘7雨水湿地8景观水体9自然水体(河流、湖泊)10其他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场地绿地面积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是、□否简要描述场地内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的衔接和引导设计,及相应的径流污染操纵措施。(200字以内)3、透水铺装面积比例计算序号透水铺装类型面积(m2)1植草砖2透水沥青3透水混凝土4透水地砖5其他硬质铺装总面积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当透水铺装下为地下室顶板时,简要描述雨水的渗蓄和排放措施(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场地地形图:应体现场地的地形地貌;绿化总平面图:应体现项目红线范围内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的位置、面积等;下凹绿地、雨水花园详图:应有下凹式绿地与周边道路的高差,雨水花园详细的构造;室外给排水总平面图:提供屋面雨水、道路雨水排水图纸,并提供其进入地面生态设施的设计图;场地铺装平面图:应在场地铺装图中标明室外透水地面位置、面积、铺装材料等;雨水专项规划或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场地面积大于10hm2时提供):应介绍规划依据、原则、范围、目标、雨水系统规划。实际提交材料:3建筑专业/3.1场地地形图;4景观专业/4.1景观施工图纸和讲明;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操纵。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场地年径流总量操纵率达到55%33达到70%6总分632)评价要点项目所在地:,年均降雨量:mm场地年径流总量操纵率计算表雨水利用措施操纵的雨水量(m3)场地年雨水操纵总量(m3)场地年降雨量(m3)场地年径流总量操纵率(%)(注:雨水利用措施包括:自然或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等)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雨水系统设计讲明或雨水专项规划:应介绍规划依据、原则、范围、目标、雨水系统规划方案;绿化总平面图:应体现项目红线范围内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的位置、面积等;下凹绿地、雨水花园详图:应有下凹式绿地与周边道路的高差,雨水花园详细的构造;景观铺装图纸:应在场地铺装图中标明室外透水地面位置、面积、铺装材料等;室外给排水总平面图:提供屋面雨水、道路雨水排水图纸,并提供其进入地面生态设施的设计图;设计操纵雨量计算书:应介绍当地降雨统计数据、场地雨水利用方案,计算年径流总量操纵率。实际提交材料:6给排水专业/6.2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讲明;4景观专业/4.1景观施工图纸和讲明;4.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纳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66总分662)评价要点1、本地植物和复层绿化项目所在地区:□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绿化植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是、□否采纳包含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是、□否如绿化植物种植在地下车库顶板上,则种植区域覆土深度:(米)排水设施设置情况:。2、乔木配植及立体绿化□居住建筑:项目用地面积:(平方米),绿地面积:(平方米)绿地中乔木的数量:(株),平均每100m2绿地面积上的乔木数:(株)请列举本项目中的要紧绿化物种:(200字以内)油松、祁连园柏、云杉、造型油松、高杆金叶榆、圆冠榆、旱柳桩、暴马丁香、垂柳、旱柳、柴叶李、紫丁香、白丁香、山桃、山杏、榆叶梅、连翘、珍宝梅、金叶榆球、水蜡球□公共建筑:采纳屋顶绿化:□是、□否采纳垂直绿化:□是、□否屋顶可绿化面积:(平方米);屋顶绿化面积:(平方米)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简要讲明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包括位置、方式、植物种类等:(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景观总图及设计讲明:应体现项目红线范围内景观总体设计内容;景观种植图:应体现项目内乔、灌、草植物的种植位置;苗木表:应体现项目内乔、灌、草植物种类信息;屋顶绿化平面图:应包含屋顶可绿化面积、屋顶绿化的类型、面积、种植植物;垂直绿化种植图:应包含垂直绿化的位置、面积、种植植物。实际提交材料:4景观专业/4.1景观施工图纸和讲明5节能与能源利用子项条文编号条文分数不参评分达标/得分操纵项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5.1.2不应采纳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5.1.3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5.1.4供暖系统应设置热量计量装置——√5.1.5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定的现行值。——√建筑与围护结构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86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66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105供暖、通风与空调5.2.4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65.2.5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665.2.6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105.2.7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445.2.8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96照明与电气5.2.9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操纵措施。555.2.10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定的目标值。885.2.11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操纵措施。335.2.12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53能量综合利用5.2.13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25.2.14合理采纳蓄冷蓄热系统。25.2.15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25.2.16依照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1410总分10062折算后得分=62x0.24=14.88

5.1操纵项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评价要点☑居住建筑建筑所处都市的建筑气候分区:□严寒(A)区、☑严寒(B)区、□严寒(C)区、□严寒(A)区、□严寒(B)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北区、□夏热冬暖南区、□和气地区建筑面积:(151874.05平方米),建筑层数:(6、17、18、19层)执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寒和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是□否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严寒、严寒地区):1号楼热工参数单位参评建筑标准要求是否满足要求体形系数—0.240.25☑窗墙面积比东向—0.260.30☑南向—0.380.45☑西向—0.240.30☑北向—0.140.25☑屋面传热系数KW/(m2·K)0.280.30☑外墙传热系数KW/(m2·K)0.460.55☑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KW/(m2·K)—0.45□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传热系数K1.11.2☑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传热系数K1.51.5☑阳台门下部门芯板传热系数K1.2□外窗(包括透光幕墙)传热系数K东向W/(m2·K)2.22.2☑南向W/(m2·K)2.22.0□西向W/(m2·K)2.22.2☑北向W/(m2·K)2.52.5☑遮阳热系数SC*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周边地面保温材料热阻R(m2·K)/W—0.83□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热阻R(m2·K)/W—0.91□备注:1、带*的热工指标仅适用于严寒B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夏热冬冷地区):热工参数单位参评建筑标准要求是否满足要求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屋面传热系数KW/(m2·K)□外墙传热系数KW/(m2·K)□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KW/(m2·K)□分户墙、楼板、楼梯间外墙、外走廊隔板传热系数K□户门传热系数K□外窗传热系数K东向W/(m2·K)□南向W/(m2·K)□西向W/(m2·K)□北向W/(m2·K)□综合遮阳热系数SCw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夏热冬暖地区):热工参数单位参评建筑标准要求是否满足要求窗墙面积比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屋顶天窗面积比例□屋面传热系数KW/(m2·K)□外墙传热系数KW/(m2·K)□外窗传热系数K东向W/(m2·K)□南向W/(m2·K)□西向W/(m2·K)□北向W/(m2·K)□加权平均综合遮阳热系数Sw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屋顶天窗传热系数K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简要阐述项目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其他强制性条文的情况。(200字以内)设计依据《严寒和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进行设计,节能设计中无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出现,本建筑南向外窗传热系数超出限值要求,其余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未超出限值,并加强外墙、屋面的保温,并通过建筑实际耗热量指标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判定本建筑为节能建筑。☑公共建筑建筑所处都市的建筑气候分区:□严寒(A)区、☑严寒(B)区、□严寒(C)区、□严寒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气地区建筑面积:(平方米),属于:☑甲类公共建筑、□乙类公共建筑执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是□否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热工参数单位参评建筑标准规定是否满足要求体形系数—0.110.40☑窗墙面积比东向—0.360.6☑南向—0.560.6☑西向—0.00.6☑北向—0.230.6☑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例——15%☑屋面传热系数KW/(m2·K)0.440.45☑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传热系数KW/(m2·K)0.460.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K*W/(m2·K)—0.5☑地下车库与供暖房间之间的楼板传热系数K**W/(m2·K)0.680.8☑非供暖楼梯间与供暖房间之间的隔墙传热系数K**W/(m2·K)0.760.8☑外窗(包括透光幕墙)传热系数K东向W/(m2·K)1.82.6☑南向W/(m2·K)1.81.8☑西向W/(m2·K)—2.9☑北向W/(m2·K)1.82.9☑太阳得热系数SHGC***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屋顶透光部分传热系数K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周边地面保温材料热阻R**(m2·K)/W≥2.0□供暖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外墙热阻R**(m2·K)/W1.83≥1.8□变形缝(两侧内保温时)热阻R**(m2·K)/W□备注:1、带*的热工指标仅适用于严寒A、B、C区、严寒地区、夏热冬冷地区;2、带**的热工指标仅适用于严寒A、B、C区、严寒地区。3、带***的热工指标仅适用于严寒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气地区。锅炉的额定热效率:锅炉类型燃料种类额定容量热效率标准要求是否满足□□□□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编号设备类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参数(W/W)是否满足实际设备标准要求□□□锅炉房、换热机房和制冷机房对燃料的消耗量、制冷机的耗电量、集热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补水量进行能量计量:□是□否锅炉房和换热机房应设置供热量自动操纵装置:□是□否供暖空调系统设置室温调控装置:□是□否散热器及辐射供暖系统应安装自动温度操纵阀:□是□否简要阐述项目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其他强制性条文的情况。(200字以内)设计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进行设计,节能设计中无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出现,本建筑设计参数及围护结构各项传热系数符合规范要求,直接判定为节能建筑。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建筑设计讲明:应有围护结构做法及性能指标讲明,外窗和玻璃幕墙气密性指标讲明;暖通设计讲明:应有空调、采暖系统、热计量和末端温度调节方式等内容相关介绍;暖通设备材料表: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讲明,必要时附设备讲明书;节能计算书:以治理部门批复后的复印件为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讲明:以列表形式对所有强制性条文的满足情况进行完逐一比对和讲明。实际提交材料:图纸: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部分)、建筑节能设计专篇(采暖居住建筑部分)3建筑专业/3.2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讲明5暖通专业/5.2.1暖通施工图纸、设计讲明

5.1.2不应采纳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非集中空调或供暖的建筑不参评)评价要点项目的供暖空调系统的热源:,是否采纳电直接加热设备:□是、☑否空气加湿热源:,是否采纳电直接加热设备:□是、☑否符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是、□否如属于相关标准中规定能够采纳电力直接供温顺加湿的情况,请简要讲明。(200字以内)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暖通设计讲明:应包括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讲明;暖通设备清单: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讲明;空调机房布置图:应体现机组形式及位置。实际提交材料:5暖通专业/5.2暖通施工图纸、设计讲明

5.1.3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居住建筑不参评)2)评价要点对以下各部分能耗实行独立分项计量:□空调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插座、☑动力、□专门用电、□其他简要讲明独立分项计量系统,讲明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相关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200字以内)设计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进行设计,设计中无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出现,在10/0.4KV变配电所高压侧集中计量,在低压侧分设居民用电、动力用电、商业用电、非居民用电负荷计量表。居民用电在每层设插卡式预付费电表,住宅公共照明单独设计量表。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电气设计讲明:应讲明用电分项计量的设计情况;配电系统图:应体现对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插座、电梯等系统或设备设置独立电表,对不同租户的用电分不设置电表;需在图纸中提供电表型号及统计列表。实际提交材料:电气设计讲明;2配电系统图7电气专业/电气施工图纸及设计讲明

5.1.4供暖系统应设置热量计量装置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简要讲明供暖系统的热计量装置(200字以内)。依据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等要求,在锅炉房热源处以及各供暖单体处设置热计量间,在热计量间按照供暖建筑使用性质及供暖区域分不设置热力计量入口装置。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照供暖系统热计量装置讲明。实际提交材料:锅炉房设计暖通图纸、各单体建筑暖通设计图纸、供暖建筑热负荷计算书、水力计算书。5.1.5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定的现行值。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简要讲明照明系统设计要求、设计标准、灯具类型、操纵策略等(200字以内)。1光源:采纳Ⅰ类灯具和节能光源。2应急照明:2.1楼梯间、前室及要紧出入口安装疏散指示及疏散通道照明,其中楼梯间地面最低照度不低于5.0Lx,走道不低于1.0Lx。采纳蓄电池的疏散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具,事故放电时刻大于30min。消防电梯机房设备用照明,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标准,备用照明持续时刻不小于180分钟。2.2无直接自然采光部位的疏散指示灯具平常应处于点亮状态。2.3楼梯间照明采纳触摸延时自熄开关,其它照明均采纳一般跷板暗开关操纵。照明功率密度统计表:房间类型照度值(Lx)照明功率密度(W/m2)设计值标准要求设计值现行值客厅111.951003.277卧房72752.867餐厅154.731506.127厨房107.621003.697卫生间1131004.487风机房95.451003.795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照明设计讲明:应有对比明系统设计要求、灯具类型、照明设计标准(照明功率密度及照明光学指标)、照明操纵策略等,并与设计图纸相吻合;各层照明平面图:照明灯具的平面布置,灯具型号应与图例相吻合;照明功率密度计算书:应对不同区域的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进行统计,并计算照明功率密度和照度。实际提交材料:电气设计讲明;2、各层照明平面图;3、照度计算书7电气专业/7.2照明施工图纸及设计讲明5.2评分项Ⅰ建筑与围护结构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86总分862)评价要点☑居住建筑居住建筑符合以下条件:☑建筑体形简单、☑朝向接近正南正北、☑楼间距符合相关规划标准要求、☑窗墙比满足国家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若以上四个方面有一个不满足,则是否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是、□否简要讲明对居住建筑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的优化设计及优化效果,如在建筑朝向、布局设计时如何考虑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和采光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等。(300字以内)建筑形体简单方正,建筑朝向要紧为南北向,其余建筑朝向为南偏东及南偏西18~25°以内,朝向良好,争取最大的日照照耀时刻,其楼间距满足冬至日1.00h的日照要求,窗墙面积比均大于或优于现行规范要求。□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的窗墙比均低于0.5:□是、□否如“否”,则项目是否合场地自然条件对以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简要讲明对建筑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的优化设计及优化效果,如在建筑朝向、布局设计时如何考虑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和采光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等。(300字以内)建筑体形简单集中,未设置过多的外墙面,建筑朝向均为南北向或南偏东及南偏西15°范围内,争取最大日照时限数,楼距满足住宅冬至日有一个居室满足满窗日照一小时的要求,在南向开窗在节能限值情况下,尽量增大窗面积,北侧窗在满足规范要求下,进行开窗设计。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场地地形图:应体现场地开发前的原有地形地貌;总平面图:应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居住类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建筑设计讲明:应有对建筑总平面设计原则的简要阐述,以及对体形系数、窗墙比的具体讲明,并与详图吻合;建筑立面图:应反映建筑的窗墙比;优化设计报告:建筑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的优化设计报告(包括节能设计目标、设计思路、设计效果及有关模拟分析报告)。实际提交材料:3建筑专业/3.1场地地形图3建筑专业/3.2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讲明3建筑专业/3.2.7建筑立面图

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1)参评情况☑参评;□不参评不参评条件:□有严格的室内温湿度要求、不宜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2)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设玻璃幕墙且不设外窗的建筑,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5%4达到10%62设外窗且不设玻璃幕墙的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30%4达到35%63设玻璃幕墙和外窗的建筑,对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和外窗分不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进行评价,得分取两项得分的平均值—6总分663)评价要点1、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编号幕墙类型幕墙尺寸数量(个)可开启面积(m2)可开启面积比例(%)宽度(m)高度(m)总计注:1、当建筑层数大于18层时,仅统计18层及以下的玻璃幕墙透明部分。2、有严格的室内温湿度要求、不宜进行自然通风的房间,其建筑面积不计入。2、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编号外窗类型外窗尺寸数量(个)可开启面积(m2)可开启面积比例(%)宽度(m)高度(m)总计注:1、当建筑层数大于18层时,仅统计18层及以下的外窗;2、有严格的室内温湿度要求、不宜进行自然通风的房间,其建筑面积不计入。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门窗表:应有外窗种类、尺寸、数量、开启方式,并与立面图和大样图吻合;立面图:应有建筑层数及各个朝向外立面的外窗、玻璃幕墙开启情况;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书:应对不同类型的外窗、幕墙的面积及可开启部分进行分不统计。实际提交材料:3建筑专业/3.2.9门窗表3建筑专业/3.2.7建筑立面表

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1)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5%55达到10%102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5%5达到10%10总分1052)评价要点项目所在地:,所处的建筑气候分区:严寒(B)区执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寒和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参照建筑”依据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比较:热工参数单位参评建筑参照建筑提高幅度(%)是否满足要求屋面传热系数KW/(m2·K)0.280.306%□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W/(m2·K)0.460.5516%□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东向W/(m2·K)2.22.512%□南向W/(m2·K)2.22.512%□西向W/(m2·K)2.22.512%□北向W/(m2·K)2.52.50□太阳得热系数SHGC★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屋顶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注:1、对严寒地区,关注外墙、屋面传热系数的降低比例;关于夏热冬暖地区,重点关注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遮阳系数(居住建筑)或太阳得热系数(公共建筑)降低比例。★关于居住建筑,采纳遮阳系数SC。2、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比较:单位参评建筑参照建筑(限值)全年采暖负荷kW·h全年空调负荷kW·h全年总负荷kW·h负荷降低幅度%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建筑设计讲明:应有完整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讲明;围护结构做法详图:应与设计讲明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讲明相吻合;节能计算报告书:以治理部门批复后的复印件为准;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报告:应对参评建筑和参照建筑的围护结构参数进行详细比对,参评建筑取实际设计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参照建筑取国家或行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实际提交材料:3建筑专业/3.2.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讲明3建筑专业/3.2.8围护结构做法详图5暖通专业/5.3节能计算书

Ⅱ供暖、通风、与空调5.2.4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1)参评情况□参评;☑不参评不参评条件:□项目未设计空调或供暖系统□用户自行选择空调供暖系统设备□项目的冷热源机组位于由第三方建设和治理的集中能源站内2)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得分表格6总分63)评价要点简要讲明供暖空调系统冷热源形式、输配系统形式、末端形式。(200字以内)冷热源机组性能参数:机组类型设备型号额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数(W/W)提高幅度(%)设计值标准要求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机组类型设备型号工况类不性能系数(W/W)提高幅度(%)设计值标准要求溴化锂汲取式冷水机组(直燃型)制冷工况供热工况制冷工况供热工况机组类型设备型号蒸汽压力(MPa)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kg/(kW·h))降低幅度(%)设计值标准要求溴化锂汲取式冷水机组(蒸汽型)机组类型设备型号热效率(%)提高百分点(%)设计值标准要求锅炉燃煤燃油、燃气机组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容量能效等级设计值节能评价值分体空调家用热水炉[采暖炉(单采暖)或采暖炉(两用型)供暖]额定热负荷≤50%额定热负荷4)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暖通设计讲明:应包括对供暖空调系统的完整详细讲明;暖通设备材料表: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讲明,必要时附设备讲明书;空调机房详图:应体现机组位置及尺寸。实际提交材料:

5.2.5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1)参评情况☑参评;□不参评不参评条件:□非集中空调或供暖系统2)得分自评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1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耗电输热比、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