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_第1页
2022年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_第2页
2022年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_第3页
2022年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_第4页
2022年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传承文化B。培养人C.传递生产知识D.传递生活经验

2《学记》中主张“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B.启发诱导C.循序渐进D.知行统一

3二十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一般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4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派,教育内容的规定,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任命、聘任等,反映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的目的D.教育的独立性

5。孟子觉得人的本性是善的,这是中国古代什么观点的代表()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互相作用论D.人本论

6.教育具有的特殊功能是()

A.社会性规范B.即时价值C.延时价值D.加速个体发展

7.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受教育者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8.如下哪一项不是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A.生命健康B.人身安全C.心理健康D.人格尊严

9.对学生指引、引导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

A.生动活泼发展B.个体发展

C.自主发展D.人格发展

10.在培养目的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必须()

A.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色鲜明B.异中有同,特点突出,差别鲜明

C.原则统一,重点突出,特色各异D.同中有异,个性突出,特色鲜明

11.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教学始终具有()

A.思想性B.活动性C.教育性D.渗入性

12.苏格拉底出名的“产婆术”符合哪一条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

13.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教师除了给学生补课外,对辅导工作的总的规定一般是()

A.教师直接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B.启发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门径

C.把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D.规定学习好的学生对有困难学生进行辅导

14.为完毕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规定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构造称为()

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途径C.教学构造D.教学方式

15.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请辨别如下哪一项不是德育所具有的特性()

A.社会性B.历史性C.统一性D.继承性

16.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称之为()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7.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是贯彻了哪一条德育原则的基本规定()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

C.一致性、连贯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8.德育措施中的说服法涉及()

A.解说、谈话、报告、参观

B.解说、谈话、讨论、参观

C.解说、谈话、示范、参观

D.解说、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1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常常性活动我们称之为()

A.班级常规管理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D.班级目的管理

20.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如下哪一项不是()

A.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

B.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C.班主任的权威、地位和职权

D.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二、填空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对的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______的过程。

2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摸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3.教育对生产力的增进作用重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二是教育__________。

24.老式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级别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__________的教育。

25.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重要受到遗传、成熟、环境和__________的影响。

26.在教学史上先后浮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__________、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27.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这意味着小朋友将从心理上挣脱对成人的依赖,体现出追求__________。

28.教学目的与教育目的、培养目的的关系是__________的关系。

29.素质教育倡导__________,强调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注重少数人的发展。30.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增进__________的职业。

31.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__________课程。

32.课程目的的根据重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__________的研究。

3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措施,它可以分为讲述、解说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4.教学目的,有教学内容的目的,有__________的目的。这两个不同维度的目的并不是互相游离的。而是互相交叉的。测验就是要考察教学是不是实现了两个维度目的的交叉。

35.形式型方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方略。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渡西瓦尔提出两种基本方略,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方略和以__________的方略。

36.课程评价的重要模式有目的评价模式、__________和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37.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

38.备课内容涉及:钻研教材、______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筹划。

39.德育的模式有认知模式,__________,社会模仿模式等。

40.班级是一种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4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重要表目前哪些方面?

42.教学的一般任务。

4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44.课程实行的过程构造。

45.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有个初三的学生,英语考试得了97分,本觉得教师会表扬她.没想到教师却对家长说:“你儿子考了97分,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另一种学生平时成绩不好,这次考了一种95分,自家也不快乐,由于有个平时成绩比她好的同窗这次考了92分,教师批评这个同窗时说:“某某都考了95分,你为什么不能考好?”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故意或无意制造了大量的自卑者。请用教学中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等理论进行分析。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抱负是()

A.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B.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C.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D.形成实体化的教育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目前她的代表作()

A.《抱负国》B.《政治学》C.《爱弥尔》D.《大教学论》

3.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环绕学生需要的活动组织教学。以小朋友中心著称的代表人物是()

A.捷克的夸美纽斯B.法国的卢梭

C.德国的赫尔巴特D.美国的杜威

4.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

A.领导作风B.教风C.学风D.校风

5.心理学家提出了小朋友发展核心期或最佳期的概念,阐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6.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

A.教育抱负B.教育观念C.教育理论D.教育思想

7.未成年人享有的重要权利概括起来重要有()

A.人身权、受教育权B.身心健康权、人身权

C.人身自由权、隐私权D.名誉权、人格尊严权

8.注重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多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的课程称为()

A.基本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9.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如下哪一项不属于教材的范畴?()

A.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B.参照书、活动指引书

C.考试参照书D.视听材料

10.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B.领略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11.设立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量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别性,因而具有一定的()

A.适应性与参与性B.适应性与灵活性

C.适应性与活动性D.适应性与差别性

12.根据一节课所完毕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B.单一课和综合课

C.技能课和技巧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

13.如下哪一项不符合讲授法的基本规定?()

A.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B.注意启发

C.讲究语言艺术D.启发谈话

14.一种测验通过多次测量所得成果的一致性限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B.效度C.辨别度D.难度15.打乱老式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绩编班,称为()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客观分组D.主观分组

1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等手段,指引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措施属于下列哪种?()

A.谈话法B.实验法C.演示法D.讨论法

17.国内古代荀子所持的“性恶论”观点是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互相作用论D.个人本位论

18.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

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带好学生、管好班级

C.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D.管好班级、带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19.尊重关怀她人、爱惜、协助她人。这是初中德育目的哪方面的规定()

A.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规定

B.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规定

C.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规定

D.道德品质方面的基本规定

20.下面哪一项不是教学方略的基本特性?()

A.综合性B.实践性C.可操作性D.灵活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对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狭义的教育重要指__________。

22.夸美纽斯是受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她的教育主张:一是强调教育的自主性;二是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三是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一般人的__________。

23.西方经济学家觉得,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投入外,尚有其他因素起作用,就是__________。

24.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也许,涉及__________。

25.个性是每个人的共同性和__________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

26.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__________作用,评价作用。

27.国内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有关__________基本上。

28.《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__________原则。

29.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__________。

30.课程目的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是时限性;第二是具体性;第三是预测性;第四是__________。

31.教学措施是为完毕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措施,它涉及教师教的措施和__________。

32.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__________两大类。

3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__________、放任型。

34.选择德育内容的根据有三点:一是德育目的;二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性;三是德育所面临的__________和学生思想实际。

35.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涉及受教育者主体和__________,她们都是德育对象。

36.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

37.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__________,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8.在班级中设立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会__________。

39.在目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__________”的领导方式。

40.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要分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引。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41.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42.简述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43.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44.班级授课制的重要优缺陷是什么?

45.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根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调查同步显示,中国的中学生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307分钟,而其他国家的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仅为217分钟。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学生为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并且牺牲了孩子的发明力。中国孩子的发明力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读了这个案例,你有什么感想,请从国内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和全面推动素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变化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

A.教育制度B.教育理念C.教育机构D.教育政策

2.“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以致用的名言是由谁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熹

3.对19世纪后来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被称为老式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4.下列哪一种说法不完全对的()

A.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起决定作用

B.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D.教育可以增进民主

5.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构造、技术构造、消费构造和分派构造的变革与此相适应,随之浮现的新变化应当是()

A.教育的规模和速度B.教育的构造

C.教育的内容和手段D.教育的政策

6.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身心发展的核心期或最佳期的概念,重要是考虑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哪一条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别性

7.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高学生积极积极地参与多种教育活动是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互相作用论D.能动论

9.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环保意识教育等课程,都属于()

A.基本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活动型课程

10.如下哪一项不属于教科书编制的规定()

A.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关系

B.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浓度

C.基本知识与现代科学新成就

D.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建议

11.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本上形成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的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模式

C.CIPP模式D.对于模式

12.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刊登不同见解,容许学生提问质疑是贯彻了哪条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3.测验是要考察教学与否实现了两个维度目的的交叉,这两个维度的教学目的是指()

A.教学内容目的.心理操作和发展目的

B.教学措施目的,心理操作和发展目的

C.教学手段目的,心理操作和发展目的

D.教学内容目的,教学措施和发展目的

14.下列哪四个基本要素符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四句话的含义()

A.知、情、信、行

B.知、情、意、行

C.知、情、体验、行

D.知、信、意、行

15.德育的认知模式在现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它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瑞士学者皮亚杰

B.英国教育家彼德•麦克费尔

C.美国的班杜拉

D.美国学者科尔伯格

16.17世纪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证,奠定班级组织理论基本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17.马克思主义觉得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措施是()

A.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D.都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相结合

18.合适增长“小干部”岗位,合适进行“小干部”轮换,按民主程序选择班级干部的做法,目的是为了()

A.把班集体作为教师权威和意志的再现

B.保证班级教与学不受干扰

C.把班级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D.保证教师对班级预先盼望能达到

19.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毕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

A.教育目的B.培养目的C.教学目的D.课堂目的

20.《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21.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结识,更新人们的__________。

22.人力资本理论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善和__________。

23.学校文化的缩影是__________。

24.学校教育具有__________的特殊功能。

25.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为重点,造就‘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6.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7.教师教育专业素养除了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应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28.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学校__________,二是设施文化。

2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________。

30.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术性课程和__________课程。

31.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性:独特性、稳定性、__________、灵活性。

32.教学除了传授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体力、发明才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等,还关注学生__________。

33.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34.德育涉及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__________。

35.选择德育内容的根据有三点:一是德育目的;二是受教育者__________;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性和学生思想实际。

36.德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措施四个互相制约的要素构成,其中受教育者涉及受教育者__________,她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37.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的主线目的是__________,使学生得到充足、全面的发展。

38.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如果学生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能从集体生活中获得知识、友谊,并努力使自己成为集体中有所奉献的一员,这阐明学生已形成了__________。

39.班级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体现,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

40.国内义务教育的教学筹划应当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41.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42.教师应当具有哪些专业素养?

4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表目前哪几种方面?

44.教师上课应符合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45.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46.此前学校评先进,选“三好生”,总是根据教师的原则,重要靠教师去发现人们的长处,这样不免会有漏掉。一位教师决定变化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制定原则,自己选择荣誉称号,具体做法是每人在纸上按“最但愿得到”、“但愿得到”、“觉得自己能得到”3个层次各写一种荣誉称号,在每个称号旁注明获得这个称号的原则,这个称号标

准不少于3条。教师说,在新学期中,只要每位同窗刻苦努力,达到自己定下的原则,期末肯定会得到奖励。

根据以上实例,请结合班级管理理论分析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位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的措施,符合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机制?(分析时规定理论联系实例进行具体分析)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四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2.人力资本理论阐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增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增进作用

3.宋代后来,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典型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根据,《四书》指的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学记》、《中庸》、《论语》、《孟子》

C.《大学》、《中庸》、《春秋》、《孟子》

D.《诗经》、《论语》、《春秋》、《大学》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个体主观能动性

5.马克思主义觉得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措施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都市与农村相结合

6.国内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筹划应当具有的三个特性是()

A.强制性,基本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本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本性

7。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如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8.《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9.学生发展的也许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

A.遗传的互相作用B.成熟的互相作用

C.环境的互相作用D.教师的互相作用

10.将课程分为基本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1.从评价的功能上辨别,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对的评价和错误评价

12.课程体系中所涉及的多种课程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称为()

A.课程筹划B.课程构造C.课程目的D.课程原则

13.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本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14.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估

1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对的的集体舆论。集体舆论是指()

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B.班主任所倡导的言论和意见

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批准的言论和意见

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

16.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目的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

17.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引学生获取知识的措施,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

1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9.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结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结识

20.教学的教育性重要体目前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对的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21.一般觉得,在奴隶社会初期浮现的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_________是实体化教育的重要标志。

22.古代埃及设立最多的是_________,“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性。

23.教育目的是一种由多层次构成的体系,涉及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以及_________。

24.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_________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体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性。

25.“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所揭示的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

26.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创始人_________是主张“小朋友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27.针对目的评价模式的弊病,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了_________评价模式,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筹划预期的成果”转向“课程筹划实际的成果”上来。

28.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善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

29.在如何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上,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觉得教师主导作用应与学生的_________结合。

30.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_________、鼓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3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涉及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_________。

32.反观国内的教育实际,“放任一自流”型师生关系微局限性道,一统天下的仍然是具有长远历史的“命令—服从”型师生关系,而“_________”型师生关系尚处在不断建构之中。

33.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_________。

34.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足运用本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学校课程”也称“_________”。

35.班级管理的重要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_________和目的管理。

36.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摸索小朋友的________,即判断小朋友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37.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浮现了______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8.综合型方略是从教学目的、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方略。近年来,综合型方略的改善浮现了两个重要的取向,即教师主导取向和_________。

39.被称为“叛逆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__阶段。

4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重要表目前两个方面,即班主任的_________和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五个因素及其作用。

42.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43.简述一堂好课的原则。

44.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规定。

45.简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措施。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论述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五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一种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A.道德品质B.强健体魄C.实践能力D.发明能力

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典型言论是:“给我一打健全的小朋友,一种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小朋友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她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教师

4.单一课是指一节课中重要完毕一项教学任务的课。下列属于单一课的有()

A.新授课B.复习课C.测验课D.练习课

5.个体与环境互相作用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增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也许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A.决定性因素B.辅助因素C.影响因素D.引导性因素

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她们()

A.悲观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7.教育者要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方式,全面分析、理解并理解学生,对的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长处和局限性。提出这一规定的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依托积极因素克服悲观因素的原则

D.学生自主选择与教育者灌输引导有机结合原则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谁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

A.测验的有效性B.测验成果的前后一致限度

C.测验的难易限度D.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10.打乱老式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

11.在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诸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诸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由于,学制的建立要受()

A.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B.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影响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状况的影响

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2.学生年龄特性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结识和情感的特性B.情感和意志的特性

C.气质和性格的特性D.生理和心理的特性

13.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一般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浮现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拓展课程

14.“……是故学然后知局限性,教然后知困。知局限性,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段话描述的是对师生关系的哪个规定()

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心理相容D.教学相长

15.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有一种基本性规定,有别于其她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规定。这个规定指的是()

A.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B.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C.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素养D.教师的人格修养

16.道德判断发展理论觉得,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增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提出该理论的是()

A.罗杰斯B.马斯洛C.皮亚杰D.科尔伯格

17.“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楷模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增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渐提高的过程

18.当课程被结识为是知识并付诸实践时,一般特点在于()

A.课程是先验的、既定的、静态的

B.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并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

C.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D.课程是以学习者的爱好、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行的

1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这是()

A.班级常规管理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D.班级目的管理

20.“学会关怀”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对的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21.教育作为一种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其基本构成要素重要涉及教育者、受教育者(现通称学习者)和________三个基本要素。

22.在历史上,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西方国家。

23.学校教育是由_________承当的,在一定环境中有目的、有筹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24.在古代欧洲,曾经浮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指的是_________。

2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体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性及重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6.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_________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来证明她的观点。

27.人的智力因素重要指观测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_________等五个方面。

28._________是课程目的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引、实行和评价教学的基本根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成果、原则。

29.一节课的基本构成部分,重要分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_________、巩固新教材以及布置课外作业等。

30.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定向学生提出问题,规定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措施叫做_________。

3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

3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规定与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3.在国内,课程具体体现为课程筹划、_________和教科书。

34.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规定,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_________的制约。

35.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_________,它涉及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6.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

37.教学上的_________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个别差别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38.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解决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__。

39.国内一般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_________。

40.美国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夫尔比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倡导的CIPP课程评价模式涉及_________、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环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42.简述国内中学常用的教学措施。

43.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目前哪些方面?

45.简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规定。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一>一、单选题

1.B2.C3.D4.A5.A6.D7.A8.D9.C10.A11.C12.C13.B14.A15.C16.B17.B18.D19.A20.C二、填空题

21.非制度化22.教育问题23.再生产科学知识24.开放式25.个体实践活动26.班级授课制27.独立的倾向28.具体与抽象的关系29.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30.个体社会化31.实践性32.学科33.讲演34.心理操作和发展35.学生为中心3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7.知、情、意、行38.理解学生39.体谅模式40.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三、简答题

41.科学技术可以变化受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的质量。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措施和手段。

42.(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发明才干。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本。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3.学科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该学科有关的知识。理解学科发展脉络。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措施论。

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4.第一,安排课程表。

第二,拟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四,拟定相应的教学模式。

第五,对具体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构造进行规划。

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成果。

45.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

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

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征询和治疗。四、论述题

46.(1)学生享有身心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

(2)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引、引导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朋友式的和谐协助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增进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有知识上、智力上的影响,更有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

(3)教师管理上的专制、权威导致学生的被动和悲观态度,只会制造大量的自卑者。<二>一、单选题

1A2A3.D4.D5.C6.A7.A8.B9.C10.B11.A12.B13.D14.A15.A16.D17.B18.C19.B20.B二、填空题

21.学校教育22.泛智教育23.人力资本理论24.机遇、条件和对象25.差别性

26.鼓励作用27.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8.启发性29.社会中心课程30.操作性

31.学生学的措施32.选答型33.民主型34.时代特性35.群体36.知、情、意、行

37.常规管理38.自治自理39.集体中心40.学习辅导三、简答题

41.信息技术变化着人们有关知识的观念。变化知识的数量观和质量观。

信息技术变化着人们有关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奔腾提供了平台。

42.师生在教育内容和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师生关系在道德上是互相增进的关系。

43.传授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能力、体力和发明能力。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本。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4.长处:有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陷: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别,不利于因材施教。

45.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四、论述题

46.素质教育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时代的规定,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性,更是一种人格特性。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2)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老式教育的主线区别<三>一、单选题

1.B2.A3.B4.A5.B6.C7.C8.B9.B

10.D11.A12.B13.A14.B15.A、16.C17.B18.C

19.B20.D二、填空题

21.教育观念22.劳动力质量的提高23.校园文化24.加速个体发展

2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6.社会实践27.研究能力28.环境文化

29.精神文化30.实践性31.发展性32.个性发展33.教学34.家庭德育

35.身心发展特性36.个体和群体37.实现教育目的38.群体意识

39.班风40.基本性三、简答题

41.(1)变化着人们有关知识的观念。

(2)变化着人们有关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奔腾提供了平台。

42.(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涉及精通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该学科有关知识,理解学科发展脉络,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措施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涉及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

43.(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44.(1)目的明确;

(2)内容对的;

(3)措施得当;

(4)体现清晰;

(5)氛围热烈。

45.(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增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的目的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征询与治疗。四、论述题

46.(1)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班主任对班级实行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学生的奖励或惩罚与分数挂钩,学生听从教师.教师以权威控制学生。

②班级管理缺少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限度低。

(2)实例分析: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的措施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使班级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四>一、单选题

1.D2.A3.A4.D5.B6.D7.B8.A9.C10.D11.C12.B13.A14.B15.A16.C17.B18.C19.C20.D二、填空题

21.学校22.文士学校23.教师的教学目的24.自我意识25.环境26.杜威

27.目的游离28.班级授课制29.能动性/主体性30.导向作用31.研究能力

32.民主—平等33.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估34.校本课程35.民主管理

36.近来发展区37.导生制38.学生自学取向39.初中40.职权影响力三、简答题

41.个体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重要是受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这五个方面的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交错,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发展。

42.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与否真正具有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是现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性规定,涉及精通所教学科的基本性知识和技能,理解与该学科有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脉络以及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措施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涉及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3.一堂好课的原则涉及: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内容对的、措施得当、体现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氛围热烈。

44.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她们独立思考,积极摸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规定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45.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

(1)理解学生个人;

(2)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

(3)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措施: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理解学生;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理解学生;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筹划地对学生的行为体现进行观测。四、论述题

46.(1)知指品德结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结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运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结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她人、对社会、对自然做出的反映,是实现内在品德结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体现。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结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互相联系、影响、渗入、增进的。其中,知是基本,行是核心。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步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增进学生品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