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人格的比较_第1页
众数人格的比较_第2页
众数人格的比较_第3页
众数人格的比较_第4页
众数人格的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真、单纯、相信美好的事物和传说、喜欢装帅耍酷、喜欢独一无二,讨厌重复、但很坚强、不轻易哭、不容易放弃、心理成熟更早、很早就懂得很多,很早就考虑诸如死亡、人生、爱情之类的问题、而且学习压力很重所以喜欢玩游戏、上网,很怕孤单、希望能够被别人承认自己的能力因为真实反映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现象,电影《蜗居》甫一上映便立刻在社会上掀起了强烈反响。我所听到的周围人对这则故事及其主人公作出的南辕北辙的价值判断,深刻地揭示了我们这个转型时代无所不在的道德失范状态。敏感的知识分子则无奈而痛苦地认为,“蜗居现象”证明了:经过这么多年经济改革,我们没能如愿驱散《1984》的逻辑;相反,畸形的市场经济让我们头顶上继续笼罩着《1984》的阴影,肉体却一天比一天难以自拔地陷入《美丽新世界》于是,我们就同时面对着前现代与后现代、政治与商业的双重困境。这个问题委实过于宏大和沉重,不是这样一篇短文有可能说清楚的。不过,与此相关的,社会对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青年一代——即所谓“80后”、“90后”……——的独立人格的怀疑和不信任的确却由来以久。笼统的看法是:由于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基本没有品尝过挨饿受冻的极端艰难生活,他们身上不会萌生出多少“改变中国”的理想主义情怀;由于他们成长于商业逻辑无孔不入的当代社会(换句话说,金钱的支配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他们天生比父辈更精于利益得失的算计,更容易向物质投降。所谓独立人格,根据我的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对社会(外在的)与人生(向内的)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它虽然并不必然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但却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没有了独立精神和一批具有独立精神的人,社会将失去继续向上的可能性,不可避免地趋于僵化、停滞,乃至倒退。要说“80后”比“50后”、“60后”更懂得物质方面的趋利避害,我大致同意。但说他们是唯唯诺诺的一代,我认为是大可商榷的。千万别以为他们心安理得地在父母省吃俭用积攒一辈子买的房子里结婚生孩子(当然,这主要不能怪他们不勤奋和无能),他们就对他们的上一辈言听计从。事实恰恰相反!不信你去做个社会调查,看看如今能找得到几个小青年,心目中还有由衷叹服景仰的外在权威?看看他们中有几个不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当成衡量判断万事万物的尺度?用比较肤浅的媒体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展现个性”、“活出真我”的时代。当然,话还得说回来,我一向认为,这一代青年的父辈——大体上都出生于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上半叶——的确没有什么资格提供多少精神指导,因为他们的人生经验中非正常和扭曲的东西实在太多!这同样也不能怪他们,不过这是题外话了。然而,这种状况并没有使我产生丝毫的欣慰。不相信任何权威,包括不愿意听从长辈、老师、领导、前人、书本••••••的教诲,甚至将它们统统扫入谬误之列,就算有独立人格,就算有批判精神了吗?假如真是这样,那所谓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似乎也太廉价了点,遇事只要大喊一声“我反对”就行了。假如真是这样,学贯中西的陈寅恪先生认为必须“用生命来争”的东西,当年那些敢于将孔夫子陵寝掘地三尺的红卫兵小将身上倒是个个都具备。在我看来,这不仅是简单的青春期逆反心态,而是我们这个自诩“进步”的时代的整体病征。怀疑和否定一切前人和权威的教诲,将它们一股脑儿贴上“愚昧”、“伪善”的标签,已是这个时代最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可是说起来非常奇怪的是:充满怀疑精神的我们却从来不会哪怕是稍微怀疑一下我们自己,仿佛我们头脑里的那些“正确观念”是生来就有的;仿佛舍此时、此地之“我”,其他一切都是错误。千万不要误解,我一点都没有鼓吹对前人和权威采取盲从态度的意思。事实上,我恰恰认为,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思考,对前人和权威一概采取否定和拒斥态度,只不过是一种新的盲从而已。并且,它很可能比传统的盲从更加不足取。因为过去的人尽管盲目,但他们至少还信一些什么,前人留下来的东西中当然不乏糟粕,但真理的成分必定也存在。而新的反方向的盲目则直接将人引向虚无。这篇文章是写给青年朋友的,我因此很愿意在文章最后与大家分享一点我个人在多年来的精神探索中形成的对什么是真正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看法。在我看来,怀疑和批判精神是人身上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资源。但这个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你怀疑和批判了没有,而在于你怀疑和批判了什么?我自己从来不会认为某一位古代先哲所说的话都是绝对真理,当然我一般也不会认定它们都是绝对谬误。我总是更多地希望去体悟和理解他为什么以及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说那些话的?这句话在他那个时代(社会环境)的意义与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环境)有什么相同点和区别?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又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对任何人针对任何具体问题发表的结论性的观点——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为应当怎样?••我通常看得很轻,但对他为什么会、以及经过那些过程得出这个结论的?我格外地看重,并往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还原真相、反复推敲、比较和思索。因为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不仅真正地理解了一种思想,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套看待和理解问题的方法。在我的眼里,判断一个年轻人是否具有独立思想,与他发表的观点是标新立异、耸人听闻还是平淡无奇、中庸陈腐关系不大。我更关心的是:这些观点是不是真正经过他自己大脑的深思熟虑?更进一步,他是不是已经形成了一套依托于现有可靠知识的属于他自己的稳定的思维架构?真正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需要人们为之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而且,它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各种外在力量——如权力的挤压、金钱的诱惑——的强大侵蚀,正如电影《蜗居》真实地展现给我们的那样。但归根结底,一个人的命运之路并非由外部环境、而是被内心召唤塑造的。对人性具有深刻洞察的儒家哲学认为,每个时代、每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通过自我努力提升为君子的潜在可能性,但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社会中,君子永远只是少数。我想,真正的独立精神也同样寥若晨星。区别一:8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还跟着父母在风口浪尖上飘荡过,见过粮票,知道什么叫农业社,也看过黑白电视,这就是80后根本上还比较传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90后则基本上是开放后的受益者,真正意义上的小皇帝、香饽饽,听着周杰伦、玩着PSP,传统在其身上已经消失殆尽,没有踪影:区别二:80后理想化,90后个性化 80后的人可能和生长的时代有关,跨度有一些大,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相对理想化一些,而90后不同,张扬个性,不喜欢和别人一样,总是举着与众不同的旗号,但是仔细想想,大家都叫嚣“与众不同”,那最后就相同了,因此这种“愚蠢”的个性化,到最后也归结为共性;区别三:80后追逐理想,90后找寻理想同样是时代的原因,80后从小就受着"四有新人"之类的熏陶,因此从小就有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远大理想;而90后自生人后,就不愁任何事情,再加上学校的教育对“共产主义”相对弱化,社会上的大基调也有所改变,因此90后可谓是茫然的一代,对于“理想”没有深刻的概念,当然,笔者不可否认,80后的部分人也没有自己坚定的理想,但是至少要比90后的清晰一些;区别四:80后愁就业,90后想创业大的经济环境下,一部分80后已经开始有了“下岗"的前兆,未就业先失业的现象也越发严重,但是绝大部分80后,还是以“就业"为目的,创业的想法还不是那么多,而90后就刚好相反,也许是“个性化"过于严重,他们的绝对多数的人都想独立创业,而无法忍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区别五:对待爱情,80后想着以后,90后一场游戏一场梦对于爱情,80后和90后就出现了很大的区别。80后的感情相对于90后有一些复杂,还掺杂着责任在里面,而90后则不然,对于爱情更像速食,合则在一起,不合则散,更偏重于自己的感受,没有考虑以后;笔者的同事曾和一个90后MM聊天,说谈谈初恋,结果女孩不以为然,“谁还谈初恋,咱们直接谈谈初夜吧”,想必这样的对话也不止少数,可见两代人对感情的看法有多大的区别;区别六:80后怀旧“校内”,90后脑残“开心” 最近兴起了“开心网”,笔者也注册了,但是里面的一些插件看得头晕脑胀,一个没有安装,只是还是以和朋友同学沟通为主,80后的人登录的更多是校内网,以和老友同学沟通为目的,而90后在校内的出现率比较开心网就低的多,而他们在开心网上更多是以交友、娱乐为目的,里面经常会出现火星文的投票,让笔者摸不着头脑;区别七:家庭观念不同80后的家庭观念还是很传统的,凡事都是以家庭为重,而90后则不然,家庭观念相对淡薄,与父辈感情还好,但是与亲戚的关系则较为疏远,没有家族观念;而对于家庭的责任感来说,80后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在这个时期已经是家庭的中心,而90后,则更多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家庭琐事的分担很少,完全不在意;区别八:80后创造潮流,90后尾随潮流对于潮流的概念可能笔者理解不同,但是敢肯定的是,80后绝对是创造潮流的一部分人,首先是经济实力与见识,都大大的强于90后,对于潮流的见解更为独到;其次是80后更为理智,懂得去分析对错,而大多数90后更多是感性的,不加以思考,烟熏妆、雪地靴,大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被90后“糟蹋”的满大街都是,只要一看打扮,就立刻可以分辨出是否是90后,这也是90后应该强区别十:看完这篇文章,80后会思考,90后会攻击加思考的一部分;区别九:80后凝聚,90后耍单儿80后对待朋友像是亲人,认为朋友是一辈子的事,而90后更多的把朋友视为“玩伴”,张扬个性的90后对于朋友的包容能力比较差,固定的知己也少之又少,朋友在一起极少涉及家庭和学习,基本上是以吃喝玩乐为主,攀比较为严重;区别十:80后趋向理智,90后正在愤怒对于文章结尾的最后一个区别,可能就是80后与90后的最大区别。80后懂得对事不对人,理智对待,看到一些言论后会静心思考对错:而90后,更多的是不过脑子便开始群起而攻之,假装潜水可以想像,如果在看过这篇文章就开始"谩骂"的90后中,80%的人是只看了前两个区别就已经抑制不住愤怒,而没有真正的去思考,为什么90后的人群会给外界的人带来如此的感观呢?第4节众数人格与社会政治体系的关系下面我们在一般意义上解释"政治参与",涵盖个体作为一个大型民族国家公民的全部职能,最主要的是经济、社会和政治角色。对绝大多数民族国家来说,这样的政治参与概念过于宽泛,但对苏联而言--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都被政治化了,这是唯一有意义的路径。我们考察的问题具体表述如下。如果说上面提到的那些特征在我们研究的俄国人群体中广泛存在,这对他们适应社会体系对他们提出的角色要求意味着什么?苏联难民对苏联社会体系的典型抱怨,还有苏联政体对其人民的典型抱怨,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追溯到这些人格模式与苏联社会结构的矛盾?这里不可能完全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分析集中于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社会政治体系[参看鲍尔(1956),费索德(Fainsod,1953)],因为这是我们的考察对象生活和必须适应的体系。为清晰起见,我们一律使用过去时态。我们也衷心希望这样做不会导致人们错误地以为我们把后斯大林时代与斯大林时代完全割裂。只是,详细说明斯大林之后俄国的变与不变,展示变化对苏联公民适应社会体系的影响,这些都超出了本书所讨论的范围。就人格层面而言,我们将分别讨论每一个层面与体系参与的关系,不是像它们现实中那样整合在一起运作。在上面提到的人格特征中,我们只讨论那些直接关涉个体参与社会政治体系的特征。归属需要。好像苏联政体所有部分的运作模式都被精心设计,以干涉国民的归属需要的满足。国家长期实行政治监视,鼓励检举告密,把单个人的失败或错误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或"集体"的责任,这给友谊关系设置了巨大的压力。国家坚持精英阶层应该与平民百姓保持实质性距离,也使问题进一步恶化。此外,苏联政权建立了一套制度体系,其作用方式完全违背我们样本所示的那种俄国人基本倾向,对个体与他人关系造成巨大冲击。俄国人的群体参与欲望,对忠诚、真诚的坚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回应,在严格管制的苏联社会中几乎没有机会表达和满足。许多对个体极为重要的面对面组织(意即当面、直接的联系)被政权渗入、攻击甚至捣毁。旧的乡村共同体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正式、官僚、非个人的集体农庄。这恐怕是众多例子中最突出的一个。还有传统的家庭组织、教会、独立行业协会和工会被瓦解或依附于国家。国家非常害怕地方自治权力的发展,任何一个小组织在它眼里都是潜在的密谋作乱者。国家控制体系要求所有人经常监视和汇报彼此。高层发起了被它嘲讽为"地方爱国主义"、"落后习性"和"相互担保的同盟"的持续战争,尽管它实际上攻击的,不过是效率显著的商业和政治管理通常附带的个人化倾向。人们艰难地维护他们的小团体,国家坚定不移地阻遏这种趋势,打击"家庭性"及相关罪恶。同时必须承认,通过强调对大集体的忠诚,国家政权也抓住并强化了俄国人的某些心理倾向,许多人完全放弃自己,彻底融入集体,献身集体活动和目标。这在共青团和党内最为显著。口欲需要。苏联社会长期物质匮乏,资料、人力、基本生活用品实行严格配给制,这似乎引起人们更强烈的担忧--担忧口欲剥夺变本加厉,这种焦虑大大加剧了体系长期物质短缺带来的副作用。在我们考察的大多数俄国人心目中,国家体系就是那种剥夺口欲满足、吝啬、对人民不管不顾的形象。另一方面,国家要想改善与民众的关系,也有捷径可走,那就是有计划地大量供应物品。马林科夫(Malenkov)上台后尝试过这种策略,尽管承诺多、实现少。依赖需要。国家政权很骄傲地延续了列宁的"推动"大众路线。它要求个体为自己负责,无论身边有无资源、有什么资源,都能独自向前,它为意志和决心鼓吹呐喊(参见鲍尔,1952)。显然,这不符合俄国人对依赖关系的需要。但同时国家也具有某种优势,因为人们经常认为国家给予他们一种强烈的方向感,这恰好符合他们的依赖需要。同样,国家强调大众项目、社会福利举措,也获得民众支持,即便这些项目和举措没有完全实现。这种方向感也关系到服从问题。尽管国家具有权威属性,能够指引方向,但它没有获得理应获得的支持,因为它被认为只关心自己权力的最大化,这是我们考察的俄国人不能接受的。信任-怀疑矛盾。我们知道的关于苏联社会的每一件事都清楚表明,要苏联公民相信政府领导或直接上司的善意,是极端困难的。这些人似乎总是嘴上支持,实际却刻薄相待。这种分裂的领导行为模式似乎加剧了俄国人明显具有的怀疑他人意图的倾向,深化了信任-怀疑的矛盾。根据我们的面谈,一个人可能会说这种是信还是不信的矛盾,是苏联公民和他们国家关系的中心问题。乐观-悲观的矛盾,结果是好是坏的矛盾,也都提出了一个非常相似的情境。羞耻控制。苏联政府竭力利用公开羞耻迫使苏联公民提高生产水平,严格遵守既定的规章制度。但是现有的公共档案大多证实,政府在这方面并没有特别成功。我们的临床研究找到了一些原因。政府强调的羞耻集中在怠工、没有履行生产职责或没有遵守行政规则等方面。但是根据我们的临床案例判断,俄国人几乎不会为这类事感到羞赧,更可能为道德失误感到羞耻。如此一来,苏联公民对政府施加的羞耻压力相当有免疫。确实,临床研究中俄国人的反应显示,苏联公民经常矛头一转,认为政府应该感到羞耻,因为它在许多重要的道德品质上落后了。情感功能。俄国人良好的自我感觉,感情的随意抒发,对冲动的服从,以及批评的自由表达,这些只会在苏联政府那里受到冷遇。政府强调并嘉奖控制、程序化、祛除人际情感。纪律、秩序和严格的服从是它期待的。因此,我们考察的俄国人不可能指望官方认可奖励他们日常的表达模式。事实上,他们会因为这种倾向而麻烦缠身。他们卓越的口才,和自由表达情感包括敌意的倾向,使他们更容易遭受警察机构的报复。但是,如果他们的确进行了必要的控制,避免公开表达敌视情绪,他们又会感到不舒服,怨恨这种不合理的施加,这非常影响他们对政府的态度。意动功能。俄国人的不奋斗特征与前面提到的依赖特征和非工具主义特征相互一致。政府当然始终要求更大的干劲,更功利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它强调长期计划和延迟享受,不断号召人们努力"扫荡战场","打破壁垒","全力奋斗"。就我们观察到的俄国人而言,政府不可能遇到积极的回应;实际上它遭到很多反对,因为它坚持的奋斗模式不能被大多数俄国人所接受。实际情况或许是,民众对体系施加了重要影响,而不是反过来。苏联官方资料多年来一直抱怨工作进程的不均衡,日常节奏懒散,临近最后期限为按期完成任务必须玩命突击,之后又恢复懒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经济因素,如原材料供应的不均衡,但也反映了俄国人惯于突击工作的倾向。与权威的关系。我们考察的对象在适应苏联体系时感到困难,这很多时候来自他们期待的"好"政府和实际感受到的政府行为之间的落差。他们认可苏联领导人为国家指明了方向,这在某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长远实力和声望。他们认为苏联政府十分了解福利国家原则,证据是它实行义务教育和医疗服务。这些人也容许甚至经常肯定国家计划的必要性,他们还表扬政府主动管束公众道德,有意支持艺术发展,鼓励民间文化,以"提高文化水平"。但是,虽然有这些优点,布尔什维克的整体统治管理风格还是使这些俄国人唯恐避之不及。他们总是使用"我们"-"他们"的对立组合,似乎一道深深的鸿沟隔开了统治和被统治者。"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