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2d7a230dca33f3242c903e3b4098ce/642d7a230dca33f3242c903e3b4098ce1.gif)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2d7a230dca33f3242c903e3b4098ce/642d7a230dca33f3242c903e3b4098ce2.gif)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2d7a230dca33f3242c903e3b4098ce/642d7a230dca33f3242c903e3b4098ce3.gif)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2d7a230dca33f3242c903e3b4098ce/642d7a230dca33f3242c903e3b4098ce4.gif)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2d7a230dca33f3242c903e3b4098ce/642d7a230dca33f3242c903e3b4098c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55页试卷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55页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单选题1.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这些规定(
)A.推动了主权国家的形成 B.表明罗马教会承认新教为合法宗教C.造成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 D.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2.《非战公约》签署的时间、地点是(
)A.1927年、巴黎 B.1928年、巴黎C.1925年、洛加诺 D.1926年、伦敦3.1992年联合国人文发展年度报告指出:“西方经济学家常喋喋不休地要求世界穷国放弃其经济保护和限制措施,但是它们接着就发现,由富国经营的全球市场几乎没有自由可言,反而关闭着,无法打进去。富国言行不一,并未按他们宣扬的主张行事。”材料表明(
)A.西方发达国家固守重商主义政策 B.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任重道远C.经济全球化进程需要各国的参与 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生了逆转4.17世纪,欧洲的地图测绘由政府性的职能机构与学术团体主导绘制,测绘成果往往成为外交谈判、国土勘界、调查与空间规划的重要历史依据。这说明(
)A.欧洲民族国家的意识增强 B.近代外交制度的逐渐建立C.人文主义在欧洲大陆传播 D.服务于帝国主义对外扩张5.1819年,德意志商人和制造商联合会起草了《致德意志同盟议会请愿书》,建议邦国间废除关税,成立德意志工商关税同盟,对外国产品实行报复性关税。1834年,关税同盟建立。材料体现了德意志(
)A.凯恩斯主义较为盛行 B.民族国家意识深入经济领域C.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 D.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6.欧洲中世纪战争规模较小,战争起因通常是领主利益纠纷,参战主力是其豢养的骑士,外加用钱招募的雇佣兵,而近代战争往往是全民皆兵。这反映了(
)A.战争性质从掠夺变成正义B.宗教的号召力进一步加强C.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D.欧洲专制王权的逐渐衰落7.在中世纪的英格兰,教会用语—拉丁语,一直都是正式的文本用语,王室或政府颁布令状多用拉丁语。从1362年起,议会正式接纳英语,乔叟等作家也开始用英语写作,并在皇家法院和法学院当众吟诵,英语逐渐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用语和大多数人的第一语言。这表明,当时的英格兰(
)A.宗教改革有序开展 B.民族意识逐渐增强C.摆脱了教会的束缚 D.民族国家正式形成8.如表是一战爆发以来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声明、宣言、公约等。这反映出(
)1921年1941年8月1945年6月1946年7月1951年7月国际联盟成立了国际难民署英、美两国首脑签订《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宪章》《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A.发达国家仍然主导着国际社会事务B.国际组织都注重保护难民和维护人类健康C.维护基本人权是国际社会共同呼声D.国际社会维护国家主权和基本人权的努力9.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反映出(
)A.欧洲民族国家正式形成 B.自由平等思想成为主流C.民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 D.政府推动语言的书面化10.在18世纪的欧洲,绝对专制主义国家的典范是法国,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方言大相径庭,并且分别遵守不同点民法;法国仍旧有两个关税区;法国的法律施行于12个不同的管辖区,每个区的判决都由自治的法庭决定;在税务管理方面,财政区行省的税务官员由国王选择,而三级会议行省,其税务官员是由当地贵族领导的。据此可知,18世纪的法国(
)A.地方独立性仍较强 B.法制建设亟待完善C.国王已然统而不治 D.税务管理混乱不堪11.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 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C.否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12.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科尔顿曾如此评价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在此的外交家们代表着不承认有任何上级或公共约束的独立势力。再没有一个人能说欧洲在宗教、政治或其他方面具任何有意义的统一。”这说明当时(
)A.教皇权力的彻底丧失 B.各国主权意识的增强C.近代外交体制的确立 D.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实行“厚往薄来”的对外交往政策,积极发展对外交往,较少考虑经济利益得失,明初的朝贡贸易本身也不是市场主导下的正常经贸往来。明中期以后不再无条件地满足外国贡使的全部请求,同时重申“四夷”朝贡制度,以杜朝贡“频数”。从正统(明英宗年号)之后明廷给予各国朝贡使臣的赏赐来看,虽然明朝统治者表面上不断强调,对待外国贡使要加以抚恤、厚加款待,“以示柔远之意”,但对“四夷”朝贡的赏赐总体上呈变“薄”之势。明廷对周边诸国朝贡态度的变化,表明其以“厚往薄来”为基调的对外交往面临变局,“四夷来朝”盛况不再,官方性质的朝贡贸易日趋衰落,逐渐取而代之的是“四夷来商”,即民间性质的海上贸易。民间海上贸易的出现是明廷实行的海禁政策的产物。明廷实行海禁本为垄断朝贡贸易,但这一行为在阻碍中外经贸交流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沿海居民利益,遭到沿海居民的反抗,一些沿海居民甚至潜逃国外。——摘编自刘祥学《“四夷来朝”与明初百年对外关系的变局》材料二
1858年,中国清政府在与法国签订的《天津条约》中接受了外国使馆常驻北京的要求。在处理对外关系上,中国放弃了旧有的朝贡体制,开始按照西方的制度处理外交事务,并终于认识到中国已经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不再自成体系了。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脱胎换骨的角色转变,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巨大,在一定意义上缩小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鸿沟。在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外交的重要性,故开始培养通晓外语的专业人才,也逐步建立、建设相应的外交机构,向外派遣常驻外交人员。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到金灿灿的南洋去淘金、到白花花的北美去聚银的人增多,与外国往来产生的商务、劳务、财产问题日益复杂。按照当时的说法,凡是处理与外国业务关系的事务一概笼统地称为“洋务”,外交也只是洋务活动的一部分,甚至后来代表国家的驻外公馆也带有“洋务”机构的性质。——摘编自陈奉林《西方的冲击与近代东方外交体制的自我调整》(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对外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代相比,晚清中国外交的发展,并分析其历史作用。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337—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材料二
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它在动员、集合民族感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这在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进程中得到了充分说明。——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族主义在意大利和德国统一进程中的作用。三、论述题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联合国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时间相关内容1945年10月24日签署《联合国宪章》1946年1月10日和平使用原子能和消除原子能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950年7月7日在美国主导下,成立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1956年11月1日讨论苏伊士运河危机问题。11月5日会议决定设立第一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联合国紧急部队(紧急部队)。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核不扩散条约》,并且呼吁各国批准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投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公民价值观。1996年9月10日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开放性签署2010年7月2日大会创立了联合国妇女署,负责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方面的工作请依据材料提取信息,确立两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答案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55页答案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55页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材料,《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可得出和约承认了各诸侯邦国的独立地位和自主权力,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推动了主权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国家达成的,不是罗马教会颁布的,排除B项;和约签订前神圣罗马帝国就存在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和约签订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排除C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冲击了形式上处于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世界共同体,标志近代民族国家体系开始建立,不能促进欧洲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2.B【详解】《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或《巴黎非战公约》。1927年由法国外长A·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弗兰克·B·凯洛格倡议,1928年8月27日由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爱尔兰、新西兰、美国、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B项正确;《非战公约》于1928年在巴黎签署,排除A项;《非战公约》于1928年在巴黎签署,排除C项;《非战公约》于1928年8月27日在巴黎签署,排除D项。故选B项。3.B【详解】材料强调富国言行不一,并未按他们宣扬的自由贸易主张行事,反而喋喋不休地要求世界穷国放弃其经济保护和限制措施,这说明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B项正确;重商主义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就已经被自由主义取代,排除A项;材料没体现各国的参与问题,而是强调穷国遭到不公正对待,排除C项;全球化趋势发生了逆转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根据材料“测绘成果往往成为外交谈判、国土勘界、调查与空间规划的重要历史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欧洲民族国家的意识增强,A项正确;近代外交制度建立的基础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强调主权国家之间的平等往来,明显跟材料中测绘地图没有关系,排除B项;人文主义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外扩张,且帝国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中的17世纪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5.B【详解】据材料“1819年,德意志商人和制造商联合会起草了《致德意志同盟议会请愿书》,建议邦国间废除关税,成立德意志工商关税同盟,对外国产品实行报复性关税。1834年,关税同盟建立”可知,材料体现了邦国间增强经济联合,共同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理念,说明虽然当时德国尚未实现统一,但邦国间民族国家意识已深入到经济领域,B项正确;凯恩斯主义是在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提出,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要求成立“关税同盟”,而不是强调议会的权力,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国统一完成,故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C【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中世纪的战争从为了领主利益到全民皆兵,说明民众的参与性更高,国家的动员能力更强,也就是因为民族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战争性质从掠夺变成正义与全民皆兵,国家全面投入和各阶层共同参与没有必然联系,一战非正义的战争也是全民皆兵,国家全面投入,排除A项;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运动的爆发,宗教号召力在减弱,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欧洲专制王权时有加强,时有衰落,但近代战争人民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不是反映专制王权逐渐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7.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格兰从中世纪使用教会用语—拉丁语,到14世纪英语逐渐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用语和大多数人的第一语言,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表明当时的英格兰民族意识逐渐增强,B项正确;英格兰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英语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未体现“摆脱了教会的束缚”,排除C项;英格兰民族国家在15世纪晚期伴随王权的加强而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8.D【详解】根据“国际联盟成立了国际难民署”“《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等内容可得出这些都与国际人道主义有关,反映出国际社会维护国家主权和基本人权的努力,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发达国家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排除A项;BC项太绝对,排除BC项。故选D项。9.C【详解】依据材料“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可以看出民族语言的形成,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正式形成民族国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自由平等思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语言形成对民族认同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0.A【详解】材料显示,18世纪的法国虽然称之为绝对专制主义国家,但语言、法制、关税、税务管理等方面并未实现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法律实施方面,地方各行其是,而不是强调法制建设,排除B项;材料显示,法国是18世纪欧洲绝对专制主义国家的典范,说明当时的法国,国王的权力很大,排除C项;在税务管理方面,材料强调的是两类行省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并没有体现税务管理混乱不堪,排除D项。故选A项。11.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D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导致了神圣罗马帝国四分五裂,但和约没有导致欧洲政局的分裂,排除A项;宗教改革以后,神学思想和天主教会统治受到动摇,《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支持天主教和教皇统治的神圣罗马帝国势力被削弱,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并未瓦解,天主教在法国、西班牙等地依然是很多民众的信仰,排除B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当时尚未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2.B【详解】《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各国强调主权和独立,沉重打击了教皇的势力,B项正确,排除A项;近代外交体制是随着派遣外交使节和使团逐渐形成,排除C项;欧洲均势的局面在17世纪尚未形成,19世纪的维也纳体系建立起以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13.(1)变化:由锐意开拓到主动收缩;对“四夷”的朝贡赏赐由慷慨逐步转为控制:向明廷朝贡的国家数量由多变少;朝贡贸易日渐衰落,民间贸易兴起。原因;明朝海禁政策强化;朝贡贸易加重明朝负担;明朝商业发展;西方早期殖民者对沿海的袭扰。(2)发展:按照西方制度处理外交事务;建设相应的外交机构;培养专门外交人才;派遣驻外人员。历史作用: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思想解放促进;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体系;但也便利了西方对华的侵略。【解析】(1)变化:根据“但对‘四夷’朝贡的赏赐总体上呈变‘薄’之势”可得出由锐意开拓到主动收缩;根据“明中期以后不再无条件地满足外国贡使的全部请求”得出对“四夷”的朝贡赏赐由慷慨逐步转为控制:根据“‘四夷来朝’盛况不再,官方性质的朝贡贸易日趋衰落”可得出向明廷朝贡的国家数量由多变少;朝贡贸易日渐衰落,民间贸易兴起。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从明朝政策的变化、财政的加重、商业发展、西方的侵扰等方面概括。(2)发展:根据“在处理对外关系上,中国放弃了旧有的朝贡体制,开始按照西方的制度处理外交事务”可得出按照西方制度处理外交事务;根据“故开始培养通晓外语的专业人才,也逐步建立、建设相应的外交机构”可得出建设相应的外交机构;培养专门外交人才;根据“向外派遣常驻外交人员”得出派遣驻外人员。历史作用: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思想解放促进;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体系;但也便利了西方对华的侵略等。14.(1)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使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2)能唤起民众的民族情感,推动了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得出战争唤醒民族意识;依据材料“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得出民族语言的使用;从宗教改革的作用分析,得出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2)作用:依据材料“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它在动员、集合民族感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得出能唤起民众的民族情感,推动了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15.示例主题1:联合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说明: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平等友好关系为宗旨,在协调美苏争霸、支持民族独立运动、调解宗教争端和领土纷争、反恐等方面都有积极作为,促进了世界与地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水溶性维生素E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机关事业单位用工协议范本
- 2025年灭菌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核子秤煤矿生产监测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高效农机作业服务雇佣合同
- 2025至2030年防喷式铠装热电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硬质玻璃咖啡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空气制水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梯紫外线消毒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中高温太阳能集热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电子票据)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2023年
- 呆死帐的发生与预防课件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 华北理工儿童口腔医学教案06儿童咬合诱导
-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
- 高一3班第一次月考总结班会课件
-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11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